芬伯格把传统技术哲学理论分为两种主要形式:技术工具论、技术实体论[1]。现有的媒介研究正好对应这两类技术理论: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对应工具论,技术主义、批判主义两大范式对应实体论。然而这三种范式都存在问题:结构功能主义把媒介看做中性的工具,认为媒介的作用完全被人决定,媒介不过是一个信息传播的通道,不需要特别的研究。技术主义和批判主义承认媒介负荷价值,但认为媒介是自主的,不受人控制,往往反噬其主。三种范式走向两个极端,传统的本质研究难以为继,并且哲学进入后现代,出现反本质主义趋势。然而反本质主义其实是反对现代主义静态的、固定的本质观,对发展的、多元的本质观并不反对。所以对一种媒介进行本质研究仍然重要,但需要从新的角度切入。本文尝试运用技术现象学研究移动互联网本质,这种本质主要是从胡塞尔意义上进行分析的。起点是朝向作为“实事本身”的移动互联网,排除掉谁决定谁、谁控制谁的既有概念框架。放下知性的认识方式,尽可能运用直观的方式体悟移动互联网中最原本的东西。然后对移动互联网进行现象学还原,把移动互联网的一切都看做是现象,去掉一切外在的使现象显现、存在的要素,例如人对移动互联网的建构要素。从而还原出移动互联网的现象自身使其自身显现的三个要素。最后,不同于经验主义抽象出的工具本质,也不同于唯理论回忆出的实体本质,直接用直观把握还原出的三要素,在媒介发展中比较三要素,进而得出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显现,这种本质显现就是移动互联网的现象学本质。
一、 移动互联网技术现象学分析的三个要素传统技术哲学,“无论是工程的技术哲学还是人文的技术哲学,都是奠基于主客二元对立的思想之上的”[2]。融合两种技术哲学传统,首先要破除二元对立。技术现象学面向具体的技术实事,既保留哲学的基本特征形而上学,又注重经验,关注具体的技术。技术现象学的焦点不在技术也不在人,而在人与技术的关系上。本文研究移动互联网本质的理论工具是技术现象学代表理论:伯格曼装置范式、技术信息思想与伊德人机关系思想。
1. 装置范式分析技术物的两个要素伯格曼装置范式思想来自对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座架”本质的推进。在研究对象上,装置范式研究技术人工物,座架则不区分技术的具体部分;在研究方式上,装置范式综合形而上与形而下,注重经验研究,座架偏向形而上,关注实体;在对技术的态度上,装置范式认为技术可变,较乐观,座架则蕴含一种技术决定的悲观情绪。
与装置相对的概念是聚焦物,二者是同一套评价标准的两面,但没有截然的边界。聚焦物是“我们每个人所遭遇的那些事物,它们自然而然的吸引我们的身心关注,并且占据我们生活的中心地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威仪、与世界相连接以及起中心作用的力量,是焦点事物的标志”[5]。聚焦物是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聚集起环境中的各种关系及人。与聚焦物重手段相反,装置突出功能,是能独自包打天下的技术。装置不需要汇聚关系要素,不需要人的参与,因为自身功能完整,能达成目的。所以,分辨一种技术人工物是装置还是聚焦物,要看此技术物在所处环境中的关系汇聚程度和人的参与程度。如果关系汇聚度和人的参与度都低,则偏向装置,反之则偏向聚焦物。聚焦物与装置的特征对比如表1。
对于某一技术物,衡量其是装置还是聚焦物,以及比较不同技术物的装置属性或聚焦物属性的强弱,依照两个要素:关系汇聚和人的参与。
2. 人机关系中的媒介世界伊德的技术现象学从人—世界关系入手,人通常是通过技术为中介与世界打交道,人与世界的联系就是:人—技术—世界。不同的技术对人的知觉影响不同,伊德通过分析人们在使用技术时知觉的不同落脚点,提出人—技术—世界的四种关系:具身、解释、背景、他者。具身关系表述为(人—技术)—世界,技术表现出透明性,人与技术融为一体。解释关系表述为人—(技术—世界),“解释关系不是扩展或模仿感觉和身体能力,而是语言和解释能力”[3]。此处的技术是“告诉我们某物是什么的‘文本’,它所讲述的必须由使用自己语言的有常识的人去阅读”[4]。背景关系是人—(技术)世界,技术覆盖人生活的世界,人生活在“技术蚕茧”中。他者关系是人—技术(世界),技术是独立于人的他者,人与技术的关系变得非常突出,技术成为知觉到的凸显要素。这四种关系的界限并不绝对,随着技术的变化,四种关系也能互相转化。
伊德的人机关系技术现象学主要针对的是一般技术,即所谓的改造自然的技术。这也是技术哲学中最常研究的技术。但媒介技术有所不同,媒介技术不只是技术,其意义超过诸技术要素之和,往往与媒介内容、媒介产业结合在一起来研究。“媒介有潜能与人进行联系与协调,通过它的内部世界媒介世界。”[6]媒介世界在看电影和读书时最明显,看电影时人的注意力既不在电影外部的现实世界,也不在支撑电影放映的技术,而是在电影带给我们的媒介世界。同样,读书时我们的注意力也在文字塑造的媒介世界上。在使用媒介技术的时候,媒介提供的想象环境替代现实世界,把人封闭到媒介世界中。
Best认为既然媒介世界能替代外部现实世界,那伊德四种人机关系中的世界也能替换为媒介世界,替换结果如下[6]:
具身关系:(人—媒介)—媒介世界
解释关系:人—(媒介—媒介世界)
背景关系:人—(媒介)媒介世界
他者关系:人—媒介(媒介世界)
媒介世界背后还有一个现实世界,Best认为人通过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也产生现象学关系,同样也分为四种[6]:
具身关系:(人—媒介世界)—世界
解释关系:人—(媒介世界—世界)
背景关系:人—(媒介世界)世界
他者关系:人—媒介世界(世界)
在引入媒介世界概念后,对于媒介来说,人机关系就变成一个四要素相关的结构:人—媒介—媒介世界—世界,并相应有更多的四种现象学组合关系。人们与世界的联系中介也变成两个:一是媒介技术,二是媒介世界。
3. 信息环境分析媒介技术装置性的第三个要素在提出装置范式理论后,伯格曼开始信息技术的研究,一方面拓展装置范式的研究视域,另一方面对信息技术、媒介技术的相关研究有所增益。
伯格曼将信息分为三种:一是自然信息,即关于(about)现实的信息,是以自然的形式展示自然所产生的信息。自然的展现导致对自然的某种认识,这就是自然信息。二是文化信息,即为了(for)现实的信息,与自然信息不同,文化信息是经过人为加工、重组的信息,为了使信息的深度和广度都更高。三是技术信息,“世界通过自然信息变得清晰,通过文化信息变得繁荣,这是关于世界的一个梦,是理想化的标准。人们目前仍不知道,信息对于现实本身以及为了它而存在的信息增加了一种新信息:作为(as)现实的信息”[7]2。技术信息是由当代信息技术造成的,技术信息产生“超现实”,塑造人信息活动的整个环境,使人与现实脱离,技术带来的“现实”替代真正的现实。技术信息与另两种信息相比有压倒性优势,它像泛滥的洪水一样侵袭着自然信息与文化信息,它使自然信息悬置,威胁文化信息的存在基础与结构[7]3。可见,技术信息作为现实,成为人信息活动的世界。
前文在媒介技术与现实世界之间引入了媒介世界,用来表现媒介技术的信息塑造能力和对人知觉世界的影响能力。媒介世界是由媒介技术提供的信息所塑造的虚拟世界,代替人的知觉对象现实世界。技术信息是作为现实世界的信息,是媒介技术提供的用于塑造人感知世界的材料。所以,媒介技术通过技术信息展示出媒介世界,技术信息所作为的那个“现实”是由其建构的媒介世界实现的。技术信息的目的就是媒介世界,媒介世界是技术信息的手段与归宿。因为技术信息是装置范式思想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又因为媒介世界是人机关系现象学的延伸,所以,媒介世界就是人机关系与装置范式在媒介技术中的结合点。
媒介技术能给人塑造媒介世界,但由于不同媒介的特性不同,其所塑造的媒介世界也不同。从信息内容和信息方式两方面来看:信息方式指信息的展现方式和接收信息的方式,电视的展现方式固定于图像和声音,接收方式固定于视觉和声觉,比广播的声音—声觉方式更全面,但不如电脑在视听口手中自由组合的信息方式。电脑网络的信息内容原则上包含整个互联网,广播电视的内容主要还是专业机构定制的,广播的内容还少于电视。所以对于媒介世界来说,网络塑造的媒介世界高于电视塑造的媒介世界,电视又高于广播。
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内容,不同的内容也会选择适当的形式来表达。本文以“信息环境”为信息方式与信息内容的结合,即信息环境=信息内容+信息方式,规定“信息环境”为媒介塑造媒介世界的程度指标。由于媒介世界是技术信息的手段与归宿,所以媒介世界直接关系到媒介技术的装置性。作为媒介世界的程度指标,信息环境就是衡量媒介技术装置性的指标。电视塑造的信息环境要高于书本,故电视的媒介世界程度高,电视就比书本的装置性强,比起书本,电视就能说是装置。一种媒介提供的信息环境的完整程度直接关系到此媒介技术的装置属性。
装置范式思想衡量装置属性的两个要素为关系汇聚与人的参与。对于媒介技术,除了这两个要素外,还有第三个要素信息环境。故衡量媒介技术是否是装置、装置性如何,就有三个要素:关系汇聚、人的参与、信息环境。
二、 媒介技术发展诸阶段的技术现象学分析分析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现象学本质所依据的三个要素已经确定,同时,因为现象学的特性是动态视角、注重关系研究,所以为了对移动互联网进行现象学分析,需要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审视移动互联网在媒介历史中的地位。按照媒介发展的顺序,以人、媒介技术、世界三者的关系为分析方式,以三个要素为分析标准,逐渐逼近移动互联网,从而直观出移动互联网的现象学本质。
在媒介技术的发展史中,有所谓的发展节点,有学者认为:第一个节点是介质和内容的分离,第二个节点是介质和应用的分离[8]。两个节点把媒介发展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通过分析不同阶段媒介三要素的变化,才能进一步得出移动互联网的现象学本质。
1. 信息与介质的分离信息与介质合一指的是媒介的介质固定保有一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很难变动,信息与介质绑定到一起,信息的变动必然伴随着介质的变动。石板上的文字与石板不可分离,传播这些文字必须运输石板。印刷的文本也很难变动,如要变动,最多也只能增加纸上的油墨,这必然导致介质随着信息的变动而变动。信息与介质分离指的是在介质不变的前提下,不同信息可以通过不变的介质进行传播,同样的介质可以传播不同的信息。广播电视可以与传播的信息分离,二者不可能只传播固定的信息,一本书只能传播已经印好的信息,一个广播介质能传播多种声音信息,一台电视能传播多种图像信息。所以,从书写印刷到广播电视,媒介的介质与所传播的信息产生分离。
人使用印刷求得信息,这就形成一种人机关系:人—印刷媒介—媒介世界—世界。在刚开始使用时,由于印刷尚且是新鲜事物,故印刷媒介本身、塑造的媒介世界,以及背后的现实世界都处在十分显著的位置,都处在人的注意力下;但随着使用变成习惯,印刷媒介会变得不再显眼,人的注意力不再是印刷本身而转向印刷塑造的媒介世界,印刷与人走向具身关系。同时,人关注媒介世界导致真实世界隐退,真实世界逐渐变成一种背景。经过使用习惯化之后,人机关系就变成:(人—印刷媒介)—媒介世界—(世界)。印刷与真实世界隐退,人—媒介世界得到凸显。这种变化的前提是习惯,一旦媒介变化,习惯就需要重新养成。印刷从雕版变为活字,字体从隶书变为宋体,装订从蝴蝶装变为线装,每一次变化都会导致人机关系从(人—印刷媒介)—媒介世界—(世界)变回人—印刷媒介—媒介世界—世界;但一段时间的习惯后,又会重新回到(人—印刷媒介)—媒介世界—(世界)的关系。人机关系就随着改变—习惯的变化处于变动中。
印刷媒介的关系汇聚非常高,印刷的使用需要合适的光线、合适的桌椅、安静的环境,经常还需要用笔。印刷媒介要求人的参与度也非常强,由于印刷媒介用抽象的符号表达多样的世界,是极端的“冷媒介”,故需要人的想象补充起完整的信息,要求人的注意力集中,人—印刷媒介关系的具身性就很强。印刷媒介的介质与信息合一,加之印刷媒介高度抽象的表达方式,导致印刷媒介的信息环境很弱。相对而言,(人—广播)—媒介世界—(世界)所需要的关系汇聚很弱,对环境配合要求低,关键是保持电池供应。广播对人的参与要求极低,人在听广播的时候,几乎可以同时做任何事,通常还既不影响收听也不影响做事,所以开车唯一能使用的媒介就是广播。参与度低导致人—广播的具身性弱于印刷,听广播能与其他事并行导致人在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随时切换,故现实世界的背景性也弱于印刷。广播的信息与介质分离,所以广播的信息内容比印刷更丰富,同时广播的声音信息方式也比印刷的抽象信息方式更易接受,从而广播的信息环境要高于印刷。经历信息与介质的分离,广播的关系汇聚与人的参与都远低于印刷,但提供的信息环境要高于印刷。
2. 功能与设备的分离功能与设备的分离,指的是一种技术的功能不限于一种,这种技术的特性能支撑多种功能。具体到媒介,功能与设备的分离就是一种媒介不只有一种传播方式,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传播功能。以处在功能与设备分离点两侧的电视和电脑为例。电视的传播方式都是图像和声音,虽然大小、好坏不同,但主要功能是没有差别的;而电脑不同,电脑的传播功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可以让电脑像电视一样只有视听功能,也可以让电脑像书籍一样只有文字,更可以超越电视,加上互动功能。同样的电脑,使用的方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传播功能。
随着电视成为习惯,(人—电视)—媒介环境—(环境)关系形成。电视用固定电源,需要电源线,同时还需要信号线或天线。广播只需要电池和天线两个“关系”。所以电视的关系汇聚高于广播,具身性低于广播。电脑与电视的关系汇聚基本一致,但由于电脑网都是连线的,而电视网多出无线连接方式,故电脑的关系汇聚略少于电视。人看电视必须与电视面对面,看电视同时能做的事就少于听广播,所以电视需要人的参与度强,但与电脑相比又有所不如,电脑的交互性决定人的参与度要高于电视。电脑的功能与设备分离,能传播的信息方式比电视更丰富,所以电脑的信息环境比电视全面,当然也更加优于广播的单一传播方式。(人—电脑)—媒介世界—(世界)关系中,电脑的关系汇聚略少于电视,人的参与度和信息环境完整度都高于电视。
三、 信息技术装置的完整形态由于介质与信息分离、功能与设备分离,电脑做到了信息方式和信息内容的多样化。然而电脑上网必须连线,且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比较笨重,所以电脑上网不得不依附于固定的场所。笔者认为,在这两个发展节点之后,存在第三个节点:信息环境与场所分离。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解决了场所固定的问题,做到了信息环境与场所的分离。
在关系汇聚要素上,移动互联网由于摆脱了场所限制,与场所相关的关系,例如桌子、电线、网线等都不再需要。这使移动互联网的关系汇聚小于电脑网。在人的参与要素上,移动互联网由于需要交互使用,人的参与度高于电视,但智能手机大量使用直接触摸的交互手段,且语音交互正在兴起,这使移动互联网的交互行为比电脑上网简单,需要人的参与能力小于电脑上网,所以移动互联网的人的参与度小于电脑上网。在信息环境要素上,移动互联网与电脑上网一样,拥有多种信息内容和信息方式,但电脑上网提供的信息环境受限于场所。电脑尤其是台式电脑不能随身携带,不带就不能随时随地提供信息环境。移动互联网可以随身携带,可以持续提供完整的信息环境。(人—移动互联网)—媒介世界—(世界)的关系汇聚和人的参与弱于电脑上网,信息环境则强于电脑上网。通过比较多种媒介,移动互联网的具身性和背景性达到最强,人—媒介世界的关系最突出。
沿着三个发展节点标注的发展路径,对比五种媒介的关系汇聚、人的参与、信息环境的程度,用五个档次区分五种媒介的三要素程度,如表2。五个档次并不是精确的五等分,只是程度上的大约对比。
三要素直接关系到媒介技术的装置属性,进而决定媒介技术的现象学本质显现。印刷的关系汇聚和人的参与得分都是5,而信息环境得分只有1,这说明印刷媒介主要拥有聚焦物属性。广播的关系汇聚与人的参与都远低于印刷,但所塑造的信息环境在内容上却是比较全面的。以很低的关系汇聚和人的参与,提供多样化内容的信息环境,广播具备很强的装置属性。从印刷媒介与广播的对比来看,印刷媒介仍然处于聚焦物范围,而广播已经属于装置了。所以,介质与信息分离使媒介具备装置属性,从广播往后的电子媒介可以称做装置了。
电脑的信息方式有视觉、听觉和交互式触觉,比广播的听觉方式更全面,但在内容方面,理论上都是无限的。从广播到电脑上网,信息环境的提升只是多了几种信息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况且经过功能与设备分离,关系汇聚和人的参与反而有所增加。所以,从广播到电脑上网,装置属性并没有质的改变。电脑上网虽然在内容和方式上都能提供丰富的信息环境,但其不能与场所分离,提供的信息环境不持久。一旦人离开座位,电脑信息环境立即中断,人频繁在信息环境和现实环境中转换。移动互联网在信息环境完整度上不输电脑上网,还能克服场所问题,移动终端的信息环境可以随身携带、时时保持。从历史发展分析,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装置能随时随地提供完整的信息环境,具有完整的装置属性。
当代媒介发展有两个指标:传输系统和人机界面[9]。在传输系统上,移动互联网由于终端限制,难以支撑不弱于电脑网的信息环境。云技术把终端的运算、存储功能放入云中,终端只保留输入输出功能。再用4G网络技术连接三大功能模块,使三者之间通过网络连接的速度不弱于原先通过电路板连接的速度。云技术+4G带来两大好处:一是把网络上空闲的运算存储功能利用上,提升利用率;二是用云分担移动终端的压力,使终端提供的信息环境更完整。在人机界面上,不管是已经上市的谷歌眼镜、可穿戴电脑,还是未来的赛博格技术,移动互联网的这些发展都会降低人的参与和关系汇聚,同时提供完整的信息环境。从未来趋势分析,移动互联网仍在逐渐提高其作为装置的完整性。
朝向作为“实事本身”的移动互联网,对装置范式、技术信息、人机关系的技术现象学理论进行改造与结合,并以此对媒介技术进行现象学还原,去掉外在的决定、建构等要素,还原出媒介自身使自身显现的三个要素:信息环境、关系汇聚、人的参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现象学的分析进路见图1。
通过三要素的变化分析各阶段媒介技术的本质显现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而在前移动互联网、当代移动互联网、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三要素程度对比中本质直观出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现象学本质:移动互联网是一种装置,需要简单的参与,不带出其他的关系与意义,能随时随地独立塑造完整的信息环境。移动互联网是完整形态的信息技术装置。当代移动互联网处在这个完整形态的开端。
[1] | 安德鲁·芬伯格. 技术批判理论[M]. 韩连庆,曹观法,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3.(1) |
[2] | 陈凡,傅畅梅,葛勇义. 技术现象学概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11.(1) |
[3] | Ihde D. Instrumental Realism: The Interface Betwee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75.(1) |
[4] | Ihde D. Technics and Praxis: A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M]. Dordrecht: Reidel, 1979:35.(1) |
[5] | 鲍尔格曼. 跨越后现代的分界线[M]. 孟庆时,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143-144.(1) |
[6] | Best K. Redefining the Technology of Media: Actor, World, Relation[J].Technè, 2010,14(2):140-157.(3) |
[7] | Borgmann A. Holding on to Reality: 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 at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2) |
[8] | 魏武挥. 从麦克卢汉到乔布斯:媒介技术与环境保护[J]. 新闻记者, 2011(11):39-42.(1) |
[9] | Biocca F. New Media Technology and Youth: Trends in the Evolution of New Media[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0,27(2):22-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