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4
2.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大幅攀升。据教育部2013年数据统计,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更多的青年人走进大学校门,社会整体劳动力的素质得到很大提升。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大学的学习经历,增加了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优势,例如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拥有更高收入的潜力、容易找到更好的发展平台等等。除了这些显性优势,对年轻人社会化的发展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阶段是大多数学生第一次在父母家庭以外的居住环境中生活,这恰好迎合了青年人逐渐增强的自主性需要。在专业学习的同时,“青年人”需要进行特定形式的社会学习,包括如何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形成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和认识能力,以应对社会竞争所需要的人际协调和团队合作的挑战[1]。应该说,新生是否能够很好地完成这种过渡,并通过融入新的环境所进行的深层次社会化过程,是决定其在大学生活的面貌甚至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变量。
入学第一年对大学生非常关键,尤其是初入学阶段更为重要。现实表明,大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时,在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上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不适应[2, 3]。当代大学生是接触新媒体最广泛、最活跃的群体,新媒体给大学生活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将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内涵进行合理分析,具体阐释社交新媒体对大学新生人际网络、沟通方式和学习形式方面的影响路径,尝试从新视角理解环境支持资源对大学新生适应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在新媒体背景下凸显了大学新生适应中的新特点,借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教育策略,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一、 入学适应的界定 1. 适应的含义和本质
关于大学新生适应的概念,以往研究的界定大体一致。一般认为,大学新生的适应包括对学习、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适应,以及由此带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偏差与失调。正如Gerdes & Mallinckrodt所描述,适应是学生逐渐融入校园公共环境、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协调大学生活所赋予的“新自由”的过程[4]。因此新生的适应是综合了学生的社会化、情感体验和学业调整,以及自我对组织承诺的复合体,“既是学生将自身融入到大学生活环境的基本状态,也是融入整个大学社会结构的程度”[5] 。因此大学生入学适应包括的含义颇为广泛。从现实来看,适应不良在大学新生中是广泛存在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6]。
新生适应的问题从本质上反映了大学生发展的特殊阶段性需要。Arnett 将一个人18~25岁阶段定义为“青年”,该阶段是个体从青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关键发展期。在此期间,青年人会对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诸如爱与生命等重大人生课题形成比较稳定的认识,并确认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进入大学的青少年正好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阶段。良好的适应会推动其积极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对于此时的大学生来说,大学环境的实质是与成年人责任相联系的社会情境。因此大学新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提升自主性,积极适应居住环境、学习方式、朋友圈等一系列转变。
2. 入学适应中的支持资源
通过对“适应”的分析可以看到,青年进入大学以后,正是其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主要时期,而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适应有紧密的联系[7]。此时的青年正经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需要适当的环境支持来帮助其自主性合理成长。影响大学生适应的核心要素,其实质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所需要的积极支持资源,二者的内在契合与良性互动将是新生融入大学生活的有力保障。
(1) 社会支持是适应的核心要素
个体内在所有需求的实现需要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持,尤其在刚入大学阶段。可以说,支持资源的不同基本决定了个体的适应情况,这在很多方面均有所表现。每个新生进入大学时都会抱有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这种成长期望不但是一种个体行为,更会受到其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的期望存在差异[8]。当期望产生落差的时候,更需要外在环境和社会支持的帮助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和相对弱势的群体进入大学以后,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背景的学生适应情况相对较差[9]。这都表明外在环境所提供的有效社会支持对于大学生有重要意义。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适应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也开始有针对性地强化对新生的支持,比如对整个家庭中第一个升入大学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他们被称做“第一代大学生”,比同龄人更容易在适应上产生困难。国外的研究发现他们学业中断率较高[10],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较少从有经验的亲密家庭成员那里得到有关大学文化、自身专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和有效指导。在学生管理方式上,高校通过统一管理,将宿舍群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持资源,新生可以利用其居住公寓所带来的凝聚力,更容易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对大学的整体适应也会更好。
(2) 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对适应的积极影响
社会支持反映了学生所具有的有意义社会联系,而形成相互联系的支持网络对适应的影响更大。正如Gerdes & Mallinckrodt指出,“发展和维持一个本地的社会支持网络是学生适应的关键预测指标”[4]。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它可以是情感支持,也可以是必要的经济帮助,以及解决具体困难的工具和渠道。有关联的社会网络越大,连接得越紧密,形成的支持资源就越多,也更能促进对大学生活的整体融入。在教育实践中,大学新生为了应对过渡期,广泛参与到同辈为主导的支持群体中,如加入同乡会、感兴趣的社团,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文体活动,以获得更高的针对入学适应的社会支持感和克服孤独感[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面对新环境时应对的主动性和手段相较以往有了很大变化。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蓬勃兴起,学生通过社交网络和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将连接的社会资本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新媒体条件下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所发生的新变化,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
二、 新媒体的兴起
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变革使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后来成为风靡全球的概念。对于新媒体的含义没有统一的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很多学者对新媒体的含义并非简单下一个定义,而是从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背景,交互、立体和及时的传播新特征,以及更为广泛多样的媒体形式等多方面界定。传媒学者匡文波认为新媒体是数字和互联网为技术基础,数字化和交互式是其基本特征;新媒体的内涵也是随着技术革新而不断发展的,并非固定不变的;新媒体外延也相对宽泛,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媒体和电视媒体[12]。从整个新媒体的发展来看,移动互联网、智能便携终端和云计算这三大核心技术将形成千姿百态的信息服务,将会深刻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并且会引发人类在生产经营方式、互联沟通渠道上的革命性变革。
在多种新媒体形态中,与普通人关系更为紧密的、感受最为深刻的是“社交类应用”,也可以称之为社交媒体,是新媒体的代表。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年8月的报告[13],“社交类应用”泛指具有社交功能的互联网应用,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即时通讯工具、博客、论坛等等。其中狭义的社交网站(SNS),是以Facebook、QQ空间、人人网等为代表的,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线下沟通交流平台的社交网站;“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获取和传播平台,以不超过140字的文字更新并以个人社区的形式即时分享;而从中国的实际来看,以QQ和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聊天工具,在普通民众中的覆盖率最高。本文提到的新媒体主要指社交媒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方式上。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平行传递,其特点是传送面向广泛群体的非直接性信息内容,可称之为“平行的信息传递”;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是网络状传递,并能够通过网络的节点进行反馈和互动,形成“网状信息传递”。因此新媒体的特点主要包括“即时”“互动”“个性化”“丰富性”等几个方面。新媒体通过互联网的节点进行联络,其以“交互性”为核心的沟通能力大大增强,进而可以破除面对面互动的障碍,降低成本,重塑人群之间的沟通模式。
总之,正是基于新媒体所重塑的沟通模式,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这样的新媒体便利获取和传播信息,寻找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快速找到所需的支持资源,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
三、 新媒体对新生入学 适应的影响路径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普遍接触社交媒体工具,并能利用其提供的便利支持,这对学生的适应有很大帮助。在本世纪初期,据统计在美国大约有79%的学生会使用在线交流工具(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这使得学生能够更方便地与教师、同学沟通联系,帮助提高学业成绩[14]。鉴于新兴社交媒体相比早期的信息工具,有更为复杂的特性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建立广泛的联系对适应大学生活发挥积极的影响。在所有社交类媒体中,Facebook是目前最深入美国大学生活、影响最大的社交网站,而中国大学生则广泛使用微信、QQ、人人网等即时通讯工具类新媒体。
1. 新媒体重塑新生的人际关系
社交媒体工具可能会重塑新生在大学过渡期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在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以社交媒体为工具,既和原来的朋友保持联系,也通过课堂、公寓及社会活动发展新的人际关系。在美国大约有一半的学生会通过社交媒体发展将来课堂上的“好友”[15]。
社交媒体对新生人际关系的重塑首先表现在人际联系上的爆发式增长,它会帮助学生很便捷地认识数量更多的朋友,进而帮助适应。在社交网站上联系的朋友更容易形成联系紧密的网状结构,其认识朋友的速度会更快,沟通更为便捷,障碍更少。从当前大学生的实际行为来看,当代大学生能较为理性地使用社交媒体,并非像很多人所担心的那样,大学生可能更执着于网络而减少面对面的交流[16],他们更懂得利用社交媒体的工具性功能,表现为一种“依附于大学的社交网络”,以便交到更多朋友,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社交媒体还实现了线上和线下关系的互动,优化已存在的人际联系。一方面,社交媒体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交网络的整体质量。学生便捷轻松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形成某种“朋友圈”。但是这些朋友圈通常比较松散,很多都是临时性的。社交媒体能从技术上帮助大学生有选择地挑选互动目标,排除联系松散、互动较少的对象,逐渐形成具有真正实质联系的朋友圈,并能借助网络技术不断优化这种联系,长此以往会对离线后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朋友关系更为稳固。年级越高,这种效应越明显,获得的支持资源也越多。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对于已有的线下人际关系维护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所建立的朋友联系,是其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朋友普遍在真实情境下有过互动,比如高中时代的好友。相对于学生社交网络中数以百计的形式上的“朋友群”而言,这些朋友对于大学生的适应有特殊的意义。社交媒体的强大功能设计,可以帮助新生与这些朋友保持及时、有效的互动,互相提供各种信息、情感方面的支持。这样就巩固并优化了已有的朋友关系。研究发现与过去的朋友经常进行线上联系比那些现实生活中鲜有见面机会的朋友,会更有益于关系的维持和获得满足感[17]。
2. 新媒体改变新生的信息传递方式
在通过社交媒体搭建的新型人际关系平台中,信息的传递是关系维系的基本形式。在新生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各种信息既是关系维护的载体,也是关系发展的润滑剂。新媒体由于自身设计上的特性,决定其在信息传递方式上的变革。
新媒体在信息传递中突出体现了便捷的交互性。社交媒体的特性降低了新生与他人联系的成本,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能够便捷地拓展与他人的联系。尤其是社交媒体的沟通呈现一种网状结构,通过不同的节点进行互动联系,体现多维交互的基本态势,这种形态能够帮助新生从多角度获得并传递信息。学生既可以广泛地挖掘信息,也可以将问题提出与大家分享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交流又可以产生新的交互信息传递,网状沟通进一步扩大,分享的信息数量和讨论的范围均不断扩大,信息产生迭代效应,不断为新生的适应提供多种信息资源的有效支持。
社交媒体还使得沟通的针对性增强,网络中的特定互动得到加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存在信息过载的现象,这客观增加了个体找到有用信息的难度。社交媒体的设计特性允许学生搜寻信息,还允许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特定的对象去创造、分享信息,并且帮他们将有用的信息“抽取出来”。尤其是在特定对象的选择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根据背景、爱好等多个限定条件选择交互对象,通过交互网络发送信息给特定对象,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美国进行了一项很有启发的试验[18],新生入学前,在一个相当规模的大学中以学生公寓为核心建立公共网站平台,只允许特定的对象进入,并且设置了权限和划分了不同模块。学生进入大学前就能够通过平台与高年级的学长、指导教师甚至是宿舍管理员进行沟通咨询,这种特定交互式的在线公共论坛的使用有助于新生形成对未来大学生活的积极预期。因此相较以往,当代大学新生通过社交媒体极大改变了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对未来大学生活的准备将更加充分。
3. 社交新媒体促进新生的合作学习
社交新媒体除了服务于大学生的社会化基本目标,利用其与自己的朋友进行沟通联系,很多学生通过使用社交网站服务自己的学习。新生进入到大学以后,在学习上会具有更大的挑战,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合理利用社交媒体可以帮助其提升学习效率。
社交新媒体的使用,主要可以增加学习过程中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对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后续延伸。美国的研究发现,在一些大型项目的合作学习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社交网站的应用是整个课堂的一部分[19]。
借助社交媒体进行合作学习,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社交媒体上的合作学习,可以讨论课后作业和在学习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等,合作学习实际上也提供了与其他同学保持长期互动的机会,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建立良好的关系。第二,社交媒体搭建交流经验的平台,可用来交换彼此的学习支持资源。它可以优化团队合作的学习。一般的社交媒体在团队活动的支持上更为灵活,允许更长的在线时间,尽可能容纳更多人参与交流,并且这种交流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信息也可以长久地存储,作为进一步学习的佐证。这就间接促成学生可以形成更有意义的支持和互动。有研究发现,基于社交媒体所提供的合作学习对学习适应的帮助作用要超过传统方式的学业指导[18]。
然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交媒体对学业可能会有消极作用。社交媒体的便利性导致学生容易获得标准答案,不愿意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如何有效地发挥其长处,需要教育工作者、互联网和媒体专家们在技术上提供不断的改进和支持。
四、 新媒体条件下新生 适应的教育措施
探讨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兴趣点,这也是在一线工作的教师的迫切需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学校类型的多样,以及学生的差异化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有区别的指导策略是非常必要的[20]。社交新媒体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以及入学以后的一段时间,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所提供的社交新媒体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构建其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对有效外界支持的感知,对于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强化入学前社交技术平台的搭建
从历史上来看,学校和教育机构一直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例如有关人生方向和职业生涯的各种指导讲座、体验类的项目、必要的实习机会、第二课堂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为新生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国外的做法已经证明,搭建一个基于新生为核心的网络交互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平台上交换信息、提出并解答问题、熟悉未来生活学习环境、与他人进行更全面的线上互动是非常必要的。现在有些国内高校已经针对新生入学,开通了基于网络的新媒体平台,在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以后,就可以通过学校所搭建的平台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像微信平台这样的社交媒体,学校可以发送公共信息、回答新生的问题,提高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关注度。新生甚至可以通过学校统一管理的社交平台,在入学前就可以加入自己的班级群体,在入学前就与自己未来的室友、同学进行充分地交流互动,了解自己未来的宿舍环境和生活场景;同时细化社交媒体平台的功能,进一步区分平台上的不同模块,从学业相关、生活服务、政策解读等多方面,帮助大学生尽快熟悉学校情况。平台的搭建也可以激发辅导教师工作的主动性,教师可以主动通过班级群、微信等方式联系新生,向新生介绍学校、专业的具体情况和报道的流程安排,借此也可以掌握新生的基本动向,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借助新媒体的手段,以“渐入式”和“即时性”教育对入学后的教育形成有力支持,同时社交平台在入学以后的新生教育中,仍然可以作为新生公共信息和重大活动交流的平台,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 新媒体条件下多元化教育措施并举
在新媒体条件下,除了给新生提供更多信息资源,尽快熟悉环境,及时了解各种动态以外,媒体毕竟只是一种手段,还需要结合多种教育措施,多管齐下,才能更有效发挥新媒体优势。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是要丢掉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加强,是一种积极的变革。新媒体的发展使很多传统的教育措施得到了优化升级,尤其是为很多传统教育难题提供了破解方式,比如通过有效发挥新媒体在即时性和互动性上的特点,可能引发学校—家庭两者之间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在大学里面,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传统的家访耗时费力,并不适用所有学生。在新媒体条件下,新生辅导员老师通过建立家长QQ群,与家长保持长期即时的联系。在公共平台上,教师既可以发布有关学生的整体公共动态,家长也可针对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与老师进行个别互动和交流,做到了点面结合,搭建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机制,更好地为新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此外,社交媒体还可以辅助报道流程,新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的方式打包了解整体报道流程,减少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损耗。如果遇到一些突发的情况,以及在住宿、交通和餐饮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相关平台得到关注和比较准确的答复,既节约了资源,又避免了可能产生的混乱。传统的入学教育形式,比如集体的校情校史的讲座,一系列的参观和实践体验,都可以与新媒体有效结合。学生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也可以通过这种分享,让更多人参与到其中,进行广泛的讨论和深入思考,进而扩大各类活动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使得有用的信息通过“体验—分享—互动—指导”在各个环节不断传递、整合和提升,多种方式并存,提升整体教育效果。
3. 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整合支持资源,不断增强其自主性
无论是新媒体在学生入学前就能提供各种信息支持,还是新媒体可以指导和简化入学流程,这既是新媒体在新生入学时的信息服务功能,同时也是帮助新生寻找到可适用的资源。社交新媒体最大的作用是帮助新生在大学生活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培养学生积极进行有效互动的内在动机。通过互联网的线上和线下的联动,帮助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优化整合资源,培养和建立一套应对不确定情境的行为模式,有效利用各种资源的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因此通过新媒体的作用有效整合资源,增强大学生调整和适应大学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新媒体在适应大学生活中的核心任务。
从实践来看,可以通过新媒体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理念,有效利用工具,及时了解各种学业动态;通过加入到各种专业学习群体、兴趣小组、发展论坛、空间等社交平台,广泛了解各种学习和职业发展信息,扩展信息资源;通过新媒体的帮助,加强对学习信息的搜索、甄别、整理、储备和提取;社交媒体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合作学习意识,通过在线上和线下的讨论、交流甚至是质疑,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及独特的自主学习策略。最近,全国很多高校都在大力发展的“慕课”,体现出的重要理念就是在移动终端大发展的背景下,将知识和课堂学习碎片化,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媒体随时进行在线学习,学习时间更为灵活自由,这也对学习进程的自我监控提出了很高要求。这同时也要求教育者加强引导,培养大学生敏锐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自律意识,将新媒体视为学习的辅助手段,而非不劳而获、轻松取得答案的工具,通过新媒体使得学习时认知加工的深度、广度都得到增强,才能保证新媒体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真正培养学生的内在自主性,实现新媒体与学生发展的良性互动。
[1] | Arnett J J. Emerging Adulthood: A Theory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Teens Through the Twentie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469-480. (1) |
[2] | 李静.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与心理调适的对策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1):118-120. (1) |
[3] | 刘新芝,程化琴,高维钫. 大学如何面对大学新生的恋爱期待[J]. 中国性科学, 2012,21(10):64-68. (1) |
[4] | Gerdes H, Mallinckrodt B. Emotional, Soci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tention[J].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4,72:281-288. (2) |
[5] | Crede M, Niehorster S. Adjustment to College as Measured by the 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Its 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s with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12,24(1):133-165. (1) |
[6] | 柳友荣. 大学新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教育内容确立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 2004,24(5):1242-1244. (1) |
[7] | 吴静. 促进大学生健康自我同一性形成之研究 基于大学新生阶段[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3,11(5):457-461. (1) |
[8] | 周国平. 城乡大学新生的成长期望研究 基于浙江的调查[J]. 保定学院学报, 2012,25(1):104-110. (1) |
[9] | 杨钋,毛丹. “适应”大学新生发展的关键词 基于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的实证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3(3):16-24. (1) |
[10] | Nuez A M, Cuccaro-Alamin S. First-generation Students: Undergraduates Whose Parents Never Enrolled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NCES 1999-030)[R]. Washington, D. C.: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8.(1) |
[11] | Mattanah J F, Ayers J F, Brand B L, et al. A Social Support Intervention to Ease the College Transition Exploring Main Effects and Moderators[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010,51:93-108. (1) |
[12] | 匡文波. “新媒体”概念辨析[J]. 国际新闻界, 2008(6):66-69.(1) |
[13] |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EB/OL]. (2014-08-22)[2015-03-11].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408/P020140822379356612744.pdf.(1) |
[14] | Jones S. The Internet Goes to College: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EB/OL]. (2014-06-24)[2015-1-20]. http://www.pewinternet.org/pdfs/PIP_College_Report.pdf.(1) |
[15] | Madge C, Meek J, Wellens J, et al. Facebook, Social Integration and Informal Learning at University:“It Is More for Socialising and Talking to Friends About Work than for Actually Doing Work”[J].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2009,34:141-155. (1) |
[16] | Heiberger G, Harper R. Have You Facebooked Astin Lately? Using Technology to Increase Student Involvement[J]. New Directions for Student Services, 2008,124:19-35. (1) |
[17] | Ranney J D, Troop-Gordon W.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with Distant Friends: Relations with Adjustment During Students' First Semester at College[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2,104:848-861. (1) |
[18] | Gray R, Vitak J, Easton E W, et al. Examining Social Adjustment to College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 Factors Influencing Successful Transitions and Persistence[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3,67:193-207. (2) |
[19] | Smith S, Salaway G,Borreson C J. The ECAR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EB/OL]. (2014-05-09)[2015-03-29]. http://www.educause.edu/ecar.(1) |
[20] | Hertel J B. College Student Generational Status: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and Factors in College Adjustment[J]. The Psychological Record, 2002,52:3-18.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