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Vol. 17 Issue (4): 416-421       
大学新生适应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朱凌云1, 李 健2    
1.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871;
2. 中央财经大学 学生处, 北京 100081
摘要: 基于大学新生适应不佳的现象和院校影响力、学生发展理论,构建了大学新生适应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对北京高校本科新生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大学新生的适应特征,并重点关注了院校环境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女生的择业适应和情绪适应较男生更有优势,城市新生适应情况普遍显著好于农村新生;院校环境整体情况对新生适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学关系和多样化发展等院校环境具体维度对大学新生适应意义重大。建议高校深入了解新生群体特征、全面优化院校环境、构建多元化新生适应机制,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学生适应     院校环境    
An Empirical Study on College Freshmen’s Adaptation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ZHU Ling-yun1, LI Jian2    
1.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Students' Affairs Division,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Given the fact that some freshmen could not adapt to college life well and based on the reput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 student development theory, a 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ge freshmen's adaptation was constructed. A questionnaire data of the sampled college freshmen in Beijing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freshmen's adaptation and more importantly its influence factors. It was found that female freshmen have more advantages in job hunting and emotional adaptation than male freshmen, while freshmen from urban areas generally adapt better than those from rural areas. Moreover, college environment in general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freshmen's adaptation, and such dimensions of college environment as schoolmate relationship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lso mean a lot to freshmen's adaptation. Accordingly, it was suggested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shmen more deeply, make college environment friendlier to them, create diverse freshmen adaptation mechanisms and promote students’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llege freshman     student adaptation     college environment    

目前大学生适应问题正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对大学新生来说,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极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情绪调节等方面的不适、迷茫与困惑等。尤其当大学生主体逐渐由“90后”构成,普遍具有较好的家庭环境但缺少独立生活的经历,使以上适应问题越发突显。学生事务管理实践中,不同的新生群体所表现出的适应问题有所不同,不同院校的新生群体适应状况也有一定差异。那么,哪些新生群体的适应不良现象更为严重,哪些个体、院校因素能够影响新生的适应,又体现了怎样的影响机制,这些将是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剖析以上研究问题,对提出学生事务管理视角的对策建议,使辅导员等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开展高校新生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学新生适应已拥有了比较规范、被较为广泛使用的测量工具,但在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视角各异,关注点众多。其中,作为研究大学对学生成长变化影响的代表性成果,Astin[1]的“院校影响力理论”和“投入—环境—产出”模型、Tinto[2]的“学生融入模型”,以及国内学者鲍威[3]的学生发展影响机制的本土化框架等均强调了院校环境这个关键影响因素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从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现象出发,基于学生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视角,分析大学新生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借鉴上述学生成长发展的理论模型,重点聚焦院校环境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试图通过实证研究为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 研究设计 1. 研究思路

根据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参考阿斯汀的“院校影响力理论”和Tinto的“学生融入模型”,并充分结合了研究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梳理了学生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和院校特征三方面影响因素。首先,剖析研究的核心结果变量,即大学新生适应,分析了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新生群体在适应性上的差异。其次,将“院校环境”作为影响因素分析的焦点,将学生个体特征和家庭背景作为控制变量,重点分析了院校环境及其各具体维度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管理对策建议。

2. 数据来源

通过对北京地区八所本科高校新生的问卷调查,得到本研究的数据。共发出问卷800份,收回问卷697份,回收率为87.13%;其中有效问卷634份,有效回收率为79.25%。有效样本中,男生占58.68%,女生占41.32%;来自城市的占77.92%,来自农村(含乡镇)的占22.08%;文科生占55.36%,理科生占44.64%。

本研究运用Stata 1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 变量说明

(1) 因变量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大学新生适应。大学新生适应是学生通过自我调整、培养健康身心状态,积极应对不良状况,并不断与学校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结果。研究选取了《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作为测量工具。《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是方晓义等于2005年结合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编制开发的评价工具,包含7个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共60个项目。该量表题项均为5点式:1(不同意)~5(同意),总体信度为0.91,具有良好的效度,适合大学新生的测量使用[4]

本文对使用上述量表测量出的适应得分进行了预处理,根据原量表7个维度计算出7个不同方面的适应得分变量,加上大学新生适应总得分变量,共得到8个连续变量作为因变量。

(2) 自变量

本研究自变量包含学生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和院校环境三个方面(见表1)。

表1 自变量说明

表1中,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所在地、月收入和父母受教育年限)和家庭稳定性(父母关系和父母婚姻状况)共5个变量。院校环境为核心自变量,通过《大学学校环境量表》测量获得。该量表以Rudolf H. Moos的人类环境分类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35个题项测量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学氛围、学业倾向、多样化发展、校园支持服务和管理与维护共7个维度的院校环境。本文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得到了7个不同维度的院校环境自变量。

二、 基于实证数据的大学新生适应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1. 大学新生适应的特征分析

为了了解不同个体特征的大学新生在适应性上的差异,并为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行初步探索,本文重点对性别、家庭所在地和专业类别差异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性别方面,通过对男女生适应的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2),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新生在整体适应情况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女生在人际适应(p<0.05)、择业适应(p<0.05)和情绪适应(p<0.01)3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且每个维度平均比男生高0.8分。

表2 分性别适应状况(均值)

从家庭所在地的城乡情况来看, 通过对来自城市和农村地区新生的适应情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3)发现, 城市新生的适应情况整体上好于农村新生。 整体适应状况上,城市新生平均比农村新生高6.3分; 分维度适应上, 除了在满意度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外, 城市新生在其余6个维度的适应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新生(p<0.1)。 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家庭所在地不同的新生, 对大学的适应情况具有较大程度的差异, 且整体情况和绝大多数维度均差异明显。

表3 分城乡适应状况(均值)

从不同的专业类别来看(见表4),文科和理科学生仅在学习适应和校园适应两个维度上呈现了显著差异(p<0.1),理科学生的学习适应和校园适应略高于文科学生(p<0.1),而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p>0.1)。

表4 分专业类别适应状况(均值)

综合以上三方面分析可知,不同个体特征的新生群体在适应上呈现了不同的差异特点。其中,以家庭所在地的城乡差异所带来的适应差异最为明显,来自城市新生比农村新生的适应情况显著更好;而性别不同、专业类别不同的新生群体,在部分适应维度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2. 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探索大学新生的适应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文章以适应总分和7个维度的得分连续变量为因变量,并根据对研究现象的分析和对相关理论的梳理选取了上文表1中的自变量。由于因变量为连续变量,自变量为多个连续或虚拟变量,选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院校环境对大学新生适应及各维度的影响。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达为:

$Y = {\beta _0} + {\beta _1}{X_1} + {\beta _2}{X_2} + \cdots + {\beta _k}{X_k} + \varepsilon $
其中,Y为因变量(适应总分变量和7个适应维度得分变量);X1、X2,…,Xk为自变量(性别、年龄和专业类别,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父母受教育年限、父母关系状况和父母婚姻状况,院校环境总分和7个维度得分),这些自变量共同影响因变量;常数项β0表示回归线的截距;β1,…,βk表示各个自变量的斜率;ε是误差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量了在控制其他自变量的条件下,某一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回归分析分为两部分进行。

第一,以院校环境为自变量,以学生个体特征和家庭背景为控制变量,分析院校环境对大学新生适应总得分及其7个维度得分的影响(见表5)。8个模型调整后的R2除择业适应外均大于0.1,模型均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表5 院校环境总得分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回归结果表明,院校环境对大学新生适应总得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01),说明院校环境越好,大学新生的适应越强。从学生个体特征因素来看,男性对于择业适应和情绪适应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1),说明与女性相比,男性在以上两个维度的适应显著较差;年龄对自我适应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05),说明年龄越大的新生自我适应的程度越差。从家庭背景特征来看,家庭月收入越高的学生,在整体适应情况,以及人际适应、校园适应和情绪适应维度上的适应情况都显著越好(p<0.1);父母关系良好的学生相比于家庭关系不好的学生择业适应更好(p<0.05)。

第二,为了了解院校环境各维度对大学新生适应及各维度的影响情况,将院校环境的7个维度分别引入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6)。8个模型中调整后的R2均大于0.15,且普遍高于表5中各模型的R2,说明在拆解了院校环境因子之后模型的解释力有所提升。

回归结果发现,在院校环境各维度中,同学关系因素和多样化发展因素在几乎所有模型中都对新生适应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多样化发展对自我适应无显著影响(p>0.1)。,说明同学关系越好、多样化发展环境越丰富,越有利于新生适应状况的提高;此外,师生关系、学业倾向、学生管理因子都在部分模型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1),师生关系越好越有助于新生的学习适应,学业倾向越明确,人际、情绪和自我适应度越高。但在一些模型中也出现了负向影响,包括教学氛围越好校园适应越困难,校园支持服务条件越好人际、择业和情绪适应越差,说明基础设施的丰富对新生人际的适应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学生个体特征中,男性在择业上适应显著较差(p<0.1),年龄越大的新生自我适应的挑战越大;在家庭背景特征中,父母关系良好的家庭,学生的择业适应越容易(p<0.1)。

表6 院校环境各因子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三、 研究结论及建议 1. 研究结论

第一,不同个体特征的新生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应性状况。具体为,女生在人际适应、择业适应和情绪适应上情况更好,城市生源新生的适应情况普遍显著好于农村生源学生,理科学生在学习和校园适应上略优于文科学生。

第二,大学新生适应的整体情况和各维度的适应情况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①从院校环境及各维度的影响情况来看,院校环境整体情况对大学新生适应具有显著正影响,院校环境各个维度对大学新生适应具有重要的价值。同学关系和多样化发展对大学新生适应意义重大,即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具有相对重要的价值。师生关系和学业倾向的情况优化,也对新生适应的多个维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从学生个体特征来看,男生在择业适应和情绪适应等方面有一定的劣势,而年龄越大的新生自我适应越差。③从家庭背景来看,家庭收入情况和父母婚姻状况也对新生的适应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在适应上越具有优势。

2. 提高大学新生适应性的高校管理改进建议

第一,关注差异、细分类别,将新生适应工作层次化、个性化。从研究中发现新生在性别、专业、年龄、生源来源及家庭背景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差异,因此新生适应工作的分层、分类、分群体十分重要。高校学生工作者 要通过学生背景了解、深度访谈、学校—家长联系机制等方式和渠道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并制定分群体、分类别的适应教育引导方案。例如要有针对性的提升男生的情绪及择业等适应;对年龄偏大的新生要多关心、多关注;对农村生源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群体要从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提供帮助指导,为他们减弱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尽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环境、融入校园生活等等。在此基础上,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还应该逐渐完善各类群体的助人助强平台,依托心理健康与素质提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学业发展与支持等专业化的学生成长发展中心,探索形成各类别的新生适应与发展的提升项目,可以通过课程、实践、调查、交流等方式帮助不同适应表现的新生群体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较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奠定成长发展的牢固基石。

第二,全面优化院校环境的结构和内容,改善新生适应状况,促进新生发展。大学新生的发展是大学生发展的起步阶段,新生的经历和适应情况会对整个大学的成功带来极大的影响[5]。从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院校环境的不同部分对新生适应的影响效用程度不一,因此学校管理层面在对院校环境进行整体优化的同时,还应对其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再分配、调整和充实,提升效用明显的关系维度和发展维度的内容,优化和调整不适的管理方式。具体实践过程中,高校应成立校级层面的专门机构,从定期的学生成长发展状况调研入手,不断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院校环境标准,相关业务单位或部门要按此标准不断优化所辖内容,同时还要建立标准的动态调整和反馈机制,持续优化其结构和内容,力争将最好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给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不断促进大学新生适应性的提升,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三,建立多元化新生适应性培养机制,有针对性地提高新生适应情况。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为最终目的,建立新生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等多元化的适应性培养机制。多元化适应培养机制的建立过程要与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业发展指导规划紧密结合,避免另起炉灶,有形式、无内容。高校在新生教育工作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新生适应的多面性,不仅要考虑到有直接指标和现象体现的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情绪适应等方面,还要对隐含的择业适应、自我适应等方面加以关注。之外,高校还应该加大对新生适应与其大学成长发展的关系研究,不简单地只关注新生适应状况的好坏,要分析适应的不同方面及其状况表现与其后续成长发展的关联,力争以新生教育工作为基础,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整体支持工作的有效提升,以多元化的新生适应性培养机制带动整个学生多元化培养和发展的支持机制建设。

第四,高校新生适应性培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朋辈的教育引导作用。由高中步入大学,师生关系相对弱化,以班级、宿舍为单元的生活方式让同学关系、舍友关系等成为新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同学之间的激励和榜样示范作用也最能激发新生的大学学习生活参与热情。高校应充分发挥朋辈的教育引导作用,完善朋辈交流、互助、成长平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自立自强、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大学有着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广阔平台,各种学生组织、社团组织都活跃着学生们忙碌的身影,这些平台正是新生快速了解大学、认识大学的有效平台,因此加强各级各类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积极引导,对新生不知不觉、积极主动地融入大学生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还应该针对新生适应的一些突出问题,搭建朋辈互助平台,组织成立朋辈互助小组,开展专题的交流和帮扶活动;积极利用榜样示范和激励先进的有效作用,组织优秀学子成长发展的事迹宣传,激励新生为自己规划未来成长发展的蓝图。

第五,构建多层次支持平台,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当今学生个体观念与自我意识不断强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向。因此,在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需求不断增长且日益多元化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是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学校应当借鉴当前互联网领域的“用户思维”“平台思维”理念,坚持“学生成长发展为本”的工作理念,结合学生适应性的培养重新梳理教育内容,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形式,从校院到班级搭建多层次的教育支持平台;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搭建面向不同学生社群的发展支持体系;完善学生朋辈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平台及学生职业发展、学业发展支持体系;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加强国际和院校交流与合作,开阔学生视野等。支持学生多样发展是提高学生适应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与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Astin A W. The Methodology of Research on College Impact, Part One[J].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70,43(3):223-254.(1)
[2] Tinto V.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1)
[3] 鲍威. 未完成的转型普及化阶段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学生发展[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1):27-44.(1)
[4]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3(2):95-101.(1)
[5] Upcraft M, Gardner J, Barefoot B. Challenge and Support: Creating Climates for First-year Student Success[M]. San Francisco: Jossy-Bass Publisher, 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