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兴起与流行固然与全国从上到下对其高度重视密切相关, 工匠精神之崛起更与我国当下所面临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产业发展模式迭代更新等现实国情及战略调整之严峻现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就此而言, 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当下各个行业都在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和匠心风骨, 重塑与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也许有很多,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路径就是透过我国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趋势去重新看待和审视工匠精神所处其中的现实语境及其未来发展态势, 以及如何借助这一趋势去加速工匠精神的重塑和培育, 然而这一角度却往往最容易被我们忽略(尽管我们早已身处其中)。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与新机遇 1. 移动互联网时代“连接一切”的新趋势就移动互联网的本质而言, “连接性”是其最重要的特质。“连接一切”具体而言表征为三个方面:人跟信息(知识)之间的高效匹配与连接; 人跟物品(包括无形的服务)之间的快速有效搭配与连接, 以及人跟他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连接。
2. 移动互联网视域下个体力量的崛起与裂变式大爆发移动互联网时代, 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地位显著提升, 人成为当下社会最重要和最稀缺的资源。依托于互联网所搭建起来的日益完善的社会网络协作系统, 每个个体不再是原子式的、零碎的、孤立无援的个体, 而是生长在这个有机大系统当中的一个个不可被替代的有机节点。个体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使用各种资源和服务。每个个体只需要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突出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就可以获得很好的社会收益及个人成长的诸多机遇。
3. 碎片化、圈层化、社群化形态逐渐成为主流和趋势传统社会具有普适性约束作用的大一统式的伦理样态、社会聚合结构正在被瓦解和割裂成无数的碎片。移动互联网时代, 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家庭背景、价值观、消费观甚至特色小众的需求, 追求相同或相似的人在一定价值观的感召下组成一个个的小团体和社区, 这就是圈层化、类社会化伦理形态。比如百度贴吧、微信公众号、粉丝文化的兴盛、豆瓣上众多兴趣小组的出现都在印证和强化这种趋势。
4. “即时反馈”的特性加速了产品(服务)的快速迭代和更新升级移动互联网的高效率连接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紧密连接的过程中。一款新的产品或是服务的推出, 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扁平化、多点式移动传播聚合效应, 消费者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体验到这款产品或服务。依托各种类社群化的线上组织(微博、视频网站、贴吧、微信群等), 消费者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对于这款产品或是服务的体验和具体感受表达出来并在互联网上进行广泛传播。产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于是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最真实的来自于消费者的切实体验与最真实的评价, 从而有助于产品和服务的改进、提升与进一步完善。
5. 移动互联网时代口碑传播的爆炸式连锁效应威力巨大移动互联网时代, 由于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广泛性和高度聚集性, 一款真正好的产品或是优质的服务, 一旦得到部分消费者的认可和喜欢, 这些人借助于各类社交平台(微博、微信、QQ等)会不由自主地担当传统推销员的角色, 从而进行多次传播与推广, 于是这款产品就会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口碑式宣传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 从而反过来更加激励了生产者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决心和动力; 反之, 如果一款产品和服务质量非常糟糕、口碑很差, 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会呈指数级扩散, 这对于生产者而言几乎是灭顶之灾的命运。
6. 围绕移动互联网搭建起来的各项基础服务设施日渐完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移动应用APP也日益丰富和完善, 诸多APP应用的流行拉近了用户与生产者之间的距离。产品营销、包装宣传、文案策划、极为专业和高度垂直的各种代工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实时对接系统, 以及非常方便和快捷的各种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搭建和完善, 也为促进现实社会产品和服务的顺利交易奠定了更加强有力的保障。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日益普及也能够使生产者更加了解用户的需求与痛点, 从而逐步满足用户对于个性化、定制化与柔性化产品(以及服务)的需求, 而这也正是现代工匠精神的重要特征。
二、工匠精神何以是伦理的? 1. 当我们在谈论“工匠精神”时, 我们究竟在谈论些什么?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正式提出来, 说明国家已经高度意识到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失落已久的工匠精神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 其核心精髓与要义该如何去把握呢?我们不妨可以从中西双重维度去对其进行诠释, 以期尽可能去还原工匠精神的本来面目与意涵。
“工匠一般是指从事器物制作的人, 工匠精神狭义是指凝结在工匠身上、广义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 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品质。”[1]从词源学上去分析, 在西方文化的视域内, “‘工匠’(artisan)一词的本义源自拉丁语中一种被称为‘ars’的体力劳动, 意为把某种东西‘聚拢、捏合和进行塑形’(to put together, join, or fit), 后来随着劳动形式的逐渐丰富才演变为‘技能、技巧、技艺’(art)的意思; 而‘artisan’作为一门特定的职业和特定的社会阶层, 即工匠、手艺人的意思是通过16世纪法语‘aitisan’和意大利语‘aitigiano’的含义才确定下来的, 并于17世纪早期开始广泛使用起来”[2]。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维度去对工匠精神进行阐释。
第一, 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与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秉持工匠精神的匠人们十分看重自身技艺的精湛与否, 其最终所完成的产品之精致玲珑程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客观衡量指标。匠人们不仅仅把技艺看做自身赖以生存的工具和手段, 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还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和敬畏自己手中所掌握的这门技艺。从存在于匠人头脑中的美好创意到切实地制作出来是一个极其辛苦和复杂的过程, 于匠人而言, 这也是一个提升自身修为和精进自身的艰苦之旅。在他们心底埋藏着一个秘不示人的信念, 那就是最美好、最完美的作品永远处于一个待完成的状态。
《诗经·卫风·淇奥》曰:“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这八个字无疑详细生动地描述了匠人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象牙等艺术品时的仔细认真与对每一个细节的打磨与考究, 不可不谓体现了“精益求精”精神的核心要义。大儒朱熹更是进一步提炼出此种精神的核心特质:“言治骨角者, 既切之而复磨之; 治玉石者, 既琢之而复磨之, 治之已精, 而益求其精也。”[3]精益求精的精神体现出匠人们对自己本职工作的敬畏与热爱, 是对自己身上所承担的崇高使命感的一种践行与不断完善。
第二, “崇尚灵巧”的创造精神。“工匠”一词本身就蕴含着灵巧和创新, 其本身就蕴含着继承与发展之意。“巧”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工匠的代名词。说文解字曰:“‘工’, 巧饰也。”《汉书·食货志》曰:“作巧成器曰工。”“灵巧”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简单模仿的手工操作技巧, 其中还蕴含着一种善于打破常规、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创新的挑战精神和进取态度, 即“守正出奇”。长期从事某项技艺的工匠在日积月累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用心积累、总结各种技巧和制作经验, 诸多极其微妙、玄奥的技术及无法用言语准确描述与表达的灵感都是在长期刻苦训练和仔细琢磨、孜孜探究的过程中生发与积累出来的。
第三, 技重于益、艺高于利、渴望达至一种至善尽美的理想境界。“在西方, 工匠精神最早萌发于古希腊-罗马时期, 此时的工匠精神被看作是一种‘非利唯艺’的纯粹精神。”[4]柏拉图认为, 匠人制作产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性的利益或报酬, 而是为了追求作品内在自身的纯粹性和完美性。丰厚的物质回报和利益所得仅仅只是实现这一崇高目的之后的微不足道的结果而已, 甚至有时候不仅没有物质上的回报, 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们已然愿意去承担这份工作。“每种技艺尽其本职, 使受照管的对象得到利益。”[5]拥有精湛技艺和灵巧手艺的工匠存在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制作优良的产品、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 使得对象物得到利益, 尽最大可能使得对象物自身之属性和特质得到最大意义上的呈现和展示, 而不是为了让制作者自身得到利益和回报。柏拉图认为, 一定要挑选最合适的人去从事最适合他的专业和领域, 根据其天赋安排职业, 各尽其职, 用尽自己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全心全意从事一门职业, 这样才可能不断制造出更好的产品。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 对于“善”的追求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价值理念。工匠对于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的追求和不断打磨, 产生于对于目的善的不断追求和向往, 以及持续不断地对自我创作产品的热爱与痴迷。工匠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孜孜以求的那个叫做善的目的因是“精益求精”精神的动力因。每一种职业都是以实现和表征某种善为自身目的。这个善就是“人们在做其他每件事时所追求的那个东西, 它在医术中是健康, 在战术中是胜利, 在建筑术中是一所房屋, 在其他技艺中是某种其它东西, 在每种活动和选择中就是那个目的, 其它的一切都是为着它而做的”[6]。对于匠人而言, 他们的善或是卓越就在于其所从事活动或技艺的完善与臻美, 这本身就是目的善自身的践行过程。因为被生产和制作出来的产品本质上体现了实践活动过程中制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及德性品格, 工艺品的完善程度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工匠自身的价值水平和荣誉感。
时间跨越到中世纪, 由于在这一时期, 西方主要处于宗教神学的统治之下, 此时的工匠精神内在地蕴含了更多的宗教色彩。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是手工业者的宗教, 这是它的突出特征。”[7]伴随着宗教的介入与广泛渗透, 人们对劳动的看法发生了明显变化。“工匠群体的技艺劳动为救赎之路打开了一扇大门。宗教改革的推进及手工业行会制度的建立, 进一步促进了工匠精神的发展。在宗教信仰的支撑之下, 工匠群体被赋予了极大的精神力量, 工匠意识到上帝为每个人安排了合适的工作, 耐心专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是净化灵魂和精神的修行, 也是在完成上帝赋予的世俗任务。”[4]“工匠是促使生活活动和宗教活动相结合并在他们的公众生活和私人生活中找寻宗教意义的人。”[2]这一时期, 劳动不再是仅仅为了谋生的一种无奈的手段, 而是一种蕴含着神性光芒的艺术, 是一种向上帝效忠与自我救赎的重要手段。
第四, 工匠精神还蕴含着对自身、用户及自然高度负责的人文情怀。从匠人自身的角度而言, 工匠精神不仅关涉到自己未来的发展前途, 还涉及到对一个行业的价值认可与伦理认同。工匠精神促使他们在完成更好作品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德行修养, 使自己成为卓越、完善的人。于用户而言, 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弘扬能够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 进而促使用户愿意为充满匠人精神的产品和服务支付一个合理的价格, 消费者也会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和欣赏匠人们的劳动付出。于是, 用户和匠人之间通过产品就逐渐形成了亲密的情感关联, 各自都获得了属于自身的满足感和归属感。除此之外, 工匠精神还蕴含着爱护自然、关照自然、对自然负责任的人文关怀。匠人们通过从自然界当中挑选、获得合适的对象与资源,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智慧, 从而生产、创造出符合用户需求与品味的产品。真正具有匠人精神的艺术家会在此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于是他们会更加热爱和敬畏大自然, 更加用心地去珍爱和保护大自然, 试图成为大自然的朋友和伙伴,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唯其如此, 大自然才会持续不断地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和物品, 人类社会的工匠精神才可以得到弘扬与发展。
2. 工匠精神何以是伦理的?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匠人对于制作某种器物所长久坚持和用心去维护的一种工作技艺与实践技巧, 更在此过程中承载了深厚的伦理意蕴。黑格尔认为:“伦理是自由的理念。它是活的善, 这活的善在自我意识中具有它的知识和意志, 通过自我意识的行动而达到它的现实性; 另一方面自我意识在伦理性的存在中具有它的绝对基础和起推动作用的目的。因此, 伦理就是成为现存世界和自我意识本性的那种自由的概念。”[8]
第一, 伦理是主观意志和客观现实的综合统一, 其本质在于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与无限逼近, 是自由意志及其定在(客观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匠人们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投入到一门挚爱的技艺之上, 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试错训练和技艺的反复打磨。这个过程本质上就是人的创造性与自由精神本性的充分发挥与淬炼, 是多次经验技巧、理论智慧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统一, 这也是对人之无限自由可能性的不断突破与挑战。
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内心一定是自由和充满善之德性的, 他们无比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项技艺, 技艺背后蕴含着他们对于宇宙、人生和万事万物的独有的理解和体验。他们不会被谋生或养家糊口这样的俗世目标所异化和挟持, 他们某种程度上是伦理自由精神的承载者和践行者。工匠们的创造活动一定是建立在自由精神基础之上的, “工匠可以随意左右自己的行动, 可以从工作中学习, 在劳作过程中使用并发展自己的能力及技能”[9]。他们所从事的是一种持续性的、蕴含自由精神的创造性活动, 是一个在时间的长河中, 经过实践的多次检验和修正不断对产品质量、技艺、个人内在修养及审美鉴赏力提升完善的漫长过程。正基于此, 工匠精神应该也是伦理的, 而且也必须是伦理的才可能永远持续流传下去。
第二, 工匠精神因为富含深厚的哲学人类学色彩而是伦理的。“在康德看来, 人是这样的一种地球生物和存在者, 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行动使自己从潜在的理性动物变为现实的理性动物。……所谓自由行动, 是指人因为赋有理性而能自由地选择目的和采取相应的手段使之得以实现的这样一种行动。”[10]工匠精神的塑造和发挥就很好地体现了匠人们自我塑造、自我抉择及自我实现的素质。从潜在地拥有某项技能到把其具体地实现出来就意味着从先验自由到实践自由的真切转向, 需要充分发挥人的诸多方面的素质和才华, 在此过程中, 人的诸多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协调运用才有可能较好地实现出来。工匠精神的塑造和培育就很好地体现了人之自由本性这一人性维度; 与此同时, 匠人们为社会和个体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受造物和各式各样的服务,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可供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第三, 工匠伦理精神是真、善、美的合目的式的有机统一。工匠精神内在地蕴含着真、善、美三个维度, 这是一个逐级递进的过程。匠人们在用心制作产品时务必要选用真材实料, 一丝一毫的偷工减料都意味着匠人精神的折损和稀释, 而且不利于匠人自身能力的发挥与施展。唯有用一颗最真诚的心, 辅以最精湛的手艺, 搭配上货真价实的用料, 才有可能达至极致入道的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在真实、严谨的基础上, 秉持工匠精神的匠人们还需要从内心生发出一种“良善之心”, 具体表征对物品的热爱、对人伦法理的敬守和对自身善良意愿的坚守与不妥协。与此同时, 他们在制作物品或是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去学习和积累经验、教训, 在具体践行的漫长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精神修养, 从而达至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境界。
最杰出的匠人还要遵循天道、人道和物道, 尽最大可能去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艺术关怀及每个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诉求的协调发展。工匠精神的最高阶段乃是实现人的心灵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而审美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路径。匠人中的集大成者在追逐器物实用性的基础上, 进一步向器物(受造物)自身所蕴含的美感的层次进发。“审美判断力则指向内心世界, 为的是通过对象表象在主观中引起的诸认识能力(知、情、意)的自由协调活动而产生愉快地感情。”[11]审美体验使得人们可以有机会摆脱纯粹经验性、现象性意义上的初级层次, 进而聚焦到对人自身本真的、超越性和先验自由意义上的本体境界。人们在审美体验中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无功利目的的、相当自由和无我的沉浸式圆融之境界, 从而实现一种相对的身心高度自由的理想境界。因此, 真正纯粹意义上的工匠精神必定是融合了真、善、美三大维度, 致力于实现人的身心自由, 试图实现天道、人道和物道的高度圆融与大全式的和谐与统一。
3. 工匠精神演绎的时空变奏曲: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工匠精神不仅与时代的变迁、科技水平的高低及人们的消费需求密切相关, 它自身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与转化过程:在前现代社会(主要是农业社会), 此一阶段的工匠精神主要局限于手工制作和生产领域, 主要是借助于师徒制的朴素形式进行技艺的传授与继承, 这一时期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主要局限于基本的生活需求领域。伴随着人类社会逐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过渡, 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机械化生产也开始大规模普及运用到各个行业, 此一时期, 规模化、效率化成为最重要的诉求, 匠人精神逐渐被异化和边缘化, 匠人们的荣誉感和尊严感也消失殆尽。科学与技术成为新的统治者, 传统的学徒制不再成为技艺传承的主要方式, 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兴起, 现代化的产业技术工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匠人们, 工匠精神逐渐开始没落。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应用反向促进了工业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伴随着中产阶级的日益庞大, 消费升级与供给侧改革又开始重新呼唤工匠精神的复兴与回归。定制化的、充满个性的、具有一定审美趣味和艺术特色的产品越来越赢得用户的推崇。人们呼唤新的工匠精神能够重现, 这是一种在现代大规模社会分工的基础上, 充分了解和挖掘用户需求和喜好, 秉持着严谨、负责与创新的态度, 以一个现代手工艺人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标准去打磨产品的新型工匠精神。集合学校教育制度与传统学徒制优势为一身的现代学徒制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认同。正是在时代的诉求和新兴技术的普及下, 工匠精神又一次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工匠精神也在此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合适自身发展的定位。
三、移动互联网如何激发和重塑工匠伦理精神 1. “连接一切”的特征有效地解决了市场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大范围渗透较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其“连接一切”的内在属性凿穿了信息与信息之间固有的坚硬壁垒和金字塔式的固有传播模式。信息的扁平式、多点式传播模式较好地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沟通和运营效率。基于此, 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应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 尽最大努力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建构起来的完善的基础设施, 最终实现人、产品及服务、信息流的高度融合。
2. “人将变成交易最重要的入口”导致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将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匠人们可以借助自身独特的气质和情怀, 善于利用和整合各个产品线上最优秀的人才和资源, 依托新媒体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痛点”, 真正用心做一款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不仅仅是依附大公司或是组织机构), 就会有消费者愿意对此买单。匠人们只要用心做出一款好的产品或是提供一项极致的服务(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爆发力), 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或是“痛点”, 都很有可能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获得极为丰厚的物质回报和令人欢欣鼓舞的正向口碑传播效应。
3. 圈层化、类社区化伦理形态导致再小众与稀奇的技艺也能被市场需要和肯定社会的圈层化现象把人群分为不同的生态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中, 群体成员之间的信任会明显高于陌生人之间的信任, 组织当中的核心人物在成员当中往往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凝聚力和人格魅力, 往往引领着整个组织的精神气质和价值旨趣。基于此, 匠人们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源于主体自由意志和共同价值追求所逐渐构建起来的一个个类社区化的线上组织, 生产出满足特定群体和成员的产品, 做好和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 及时收集成员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定期举办线下成员交流会和沟通会, 尽最大可能打通线上和线下之间的距离感, 从而增加和消费者之间的情感链接和黏性。无论匠人们的产品和服务多么小众和罕见, 只要用心去做, 总会有消费者认可你的产品, 并最终愿意为你和你的产品(及服务)买单, 其所拥有的独门绝技也因为有了社群内小伙伴们的认可和支持而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
4. “即时反馈”“口碑传播”式的加速筛选效应会自动挑选出真正好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中国历来就不缺乏工匠精神和秉持工匠伦理精神做事的匠人们, 缺乏的是基于消费者口碑和自由意志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整套相对真实、有效的信息筛选和评价系统。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并逐渐建立起一整套信息评价和反馈机制的良性交互系统,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时间的沉淀效应, 这一套系统还将会更加真实、完善和成熟。这样一套系统不仅可以为消费者理性消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指南, 也客观上促进了市场上好产品脱颖而出的胜率与劣质产品被淘汰的概率, 有效地抑制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比例, 最终对于勤勤恳恳做事、真心实意做人的匠人们而言, 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保护和激励机制。
因此, 移动互联网浪潮下, 匠人们千万不要担心自己的产品因为缺乏广告宣传和大规模渠道供应等资源而无人问津, 反倒是真正好的产品更容易脱颖而出。真正具有工匠伦理精神的企业和个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会获得更多发展壮大的机遇, 更容易实现工匠精神、个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5. “互联网+”战略优化了工业生产流程, 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提升中国总体实力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工匠精神不仅仅是针对个体而言的, 国家层面也需要工匠精神的加持和指导。最近几年, 日益严重的产能危机与火爆异常的海外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能说明问题: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处于粗放式阶段, 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仍旧不能满足以追求精品品质和贴心服务为典型特征的中产阶层消费群体的旺盛需求, 更不用说文化艺术方面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基于此, 国家适时地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战略, 就是试图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端层面改善品质和提升服务水准,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更高品质生活和服务的不断追求。如何有效地推进“供给侧改革”这一艰巨任务, 很大程度上需要从重塑工匠精神, 尤其是从提升中国整体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品质入手, 这就需要重新打造国家层面上的大国工匠伦理精神。
改革开放40年来, 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渐不占优势、消费升级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持续协调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的背景下, 如何提升中国工业生产品质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其中可行的一条途径就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打通供给端和消费端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阻碍, 进而反向优化工业生产流程,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具体涉及以下几个维度:在消费端充分收集、整理、研究和分析消费者的喜好与个性需求; 在供给端全力整合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诸多环节, 最大程度上实现每个环节的高效率协同发展与精密配合。我国规模庞大且完善的工业生产能力搭配上较为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 势必会引发工业生产的再一次更新升级:即从工业生产到工业智造、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到柔性化定制生产、从粗制滥造到精致化转型。移动互联网技术也不是要摧毁传统行业, 而是进一步优化传统工业流程, 强化人、信息与物品之间的深入联系, 反过来借助相对透明的信息流通渠道和筛选机制, 在市场经济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实现优胜劣汰, 真正鼓励人们用工匠精神的态度和服务意识去做好产品和服务, 进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与软实力。
四、工匠伦理精神的回归、培育、重塑与反思工匠伦理精神的复兴和重塑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后的必然趋势与要求。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人们对美好产品与服务诉求的满足都有赖于工匠精神的发展与践行, 这就需要从个体到企业乃至国家各个层面去重视和倡导工匠精神。正如李工真先生在《德意志道路》一书中总结道:“近两百年来的德国现代化道路, 从外部看, 是一条技术兴国, 制造强国的道路; 从内部看, 支撑这一道路的是‘工匠精神’对技术工艺宗教般的狂热追求远远超越了对于利润的追逐。”[12]就此而言, 中国欲想全面实现现代化, 完成从工业制造大国向工业制造强国的转型, 势必需要在以工匠精神为支撑的前提下, 苦练内功,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带来的系列配套设施成果, 在相当漫长的时间与经验积淀的具体实践过程中, 一步一步完成产业转型与优化升级。我们尤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其一, 工匠伦理精神的培育势必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移动互联网视域下看待和审视工匠精神仅仅只是一个重要的维度, 它不等于工匠精神本身, 切不可以偏概全(以为只要善于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 就一定能够培育工匠精神)。在移动互联网视域下, 跨界学习和终生学习将成为每个个体存在所必需的一项技能和素质, 同时, 个体也要逐渐学会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与核心竞争力, 在拥有核心专业技能的同时愿意去尊重和坚守相关行业的职业伦理规范。
其二, 企业和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主要力量, 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载体。因此, 工匠精神的倡导和践行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科学技术作支撑和先导, 更需要骨子里有一种踏踏实实打磨产品的实干精神和耐得住寂寞的工匠精神, 把先进的技术和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以顶尖、优良的产品或精湛的服务表征出来才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基于此, 拥有先进技术和坚守工匠精神的企业只要好好做事、认真耕耘, 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生产, 必将会脱颖而出, 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佼佼者。
其三, 国家在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意义上提出“工匠精神”这一口号, 非常具有理论指导性和现实借鉴性。然而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国家还需要在政策、法规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激励方案, 并加强在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完善社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在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 做好“裁判员”和“规则制定者”的角色, 逐步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目标, 进而促进社会工匠精神的良性培育和正向反馈。
其四, 研究性知识教育与技能型职业教育应该齐头并进, 两手都要抓且都要硬。我国目前的研究型学术教育培养体系与技能型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并不均衡, 二者间仍有较大差距。在尊重个体意志自由和选择自由的前提下, 我们可以适当向德国学习其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体系。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任务后, 创造各种条件鼓励不同的个体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家境现实状况乃至情商的殊异性, 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分流, 适合搞科研、做学术的选择进入研究型院校, 具有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对某项技艺十分感兴趣并愿意真心花时间去学习的人选择进入职业技能培训院校。前提是国家需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植与跟进, 并可通过减税等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优秀正规的企业吸纳这些学生去实习, 整个社会还需要持一种宽容、平和的心态。
其五, 保护匠人、手工艺者们的合法权益, 充分借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展技艺传承。我们在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师徒制优势的前提下, 还要注意破除其中所蕴含的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身依附关系, 废除所谓“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等传统偏见思想, 善于吸收不同行业的人才加入其中从而实现薪火相传。我们还要加强与工匠相关的技术专利与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通过运用法律、制度等形式对他们的技艺进行专利注册与法律保护, 严肃打击市场上存在的侵权行为, 尽最大可能去保护匠人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并希望借助于市场的力量, 在新一波的消费升级浪潮中给他们一个相对合理和体面的物质回报, 进而激励他们更好地进行创造与生产。
其六, 从移动互联网角度切入去研究和重新审视工匠精神, 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移动互联网技术有助于培育和提升工匠精神, 却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包治百病。国家相关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市场经济发展与开放的程度、工业生产与制造的历史基础、国民素质、国际经济形势与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着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发展。除此之外, 时间的维度更是我们无法绕开的因素。无论是一家企业或是一个国家, 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完善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积淀与经验积累(德国、日本等), 我们只能尽最大可能缩短这一时间的历程, 即便如此, 依旧是前路漫长, 我们仍需孜孜努力。
[1] | 肖群忠, 刘永春. 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 湖南社会科学, 2015(6): 6. |
[2] | 李宏伟, 别应龙. 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 31(8): 55–56. |
[3] | 朱熹. 四书集注[M]. 长沙: 岳麓书社, 1985: 76. |
[4] | 庄西真. 多维视角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剖析与解读[J]. 中国高教研究, 2017(5): 92–93. |
[5] | 柏拉图. 理想国[M]. 郭斌和, 张竹明,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29. |
[6] |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廖申白,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17. |
[7] | 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第1卷)[M]. 闫克文,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612. |
[8] |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M]. 范扬, 张企泰,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164. |
[9] | 弗洛姆. 健全的社会[M]. 孙恺详, 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71. |
[10] | 杨祖陶. 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157. |
[11] | 邓晓芒. 康德哲学诸问题[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6: 136. |
[12] | 李工真. 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