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Vol. 22 Issue (5): 107-113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0.05.014
0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魏晓文, 张玉超. 论新时代强化纪委党内政治监督的实践逻辑[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5): 107-113.
[复制中文]
WEI Xiao-wen, ZHANG Yu-chao. On the Practical Logic of Strengthening Intra-party Political Supervision by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in the New Era[J].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20, 22(5): 107-113.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0.05.014.
[复制英文]

基金项目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资助项目(L19WTA032)。

作者简介

魏晓文(1955-), 女, 吉林大安人,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政党理论研究;
张玉超(1975-), 男, 辽宁沈阳人,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0-03-31
论新时代强化纪委党内政治监督的实践逻辑
魏晓文 , 张玉超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4
摘要: 党内政治监督是党的根本性监督, 决定着党内监督的成败和效能。强化新时代党内政治监督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党内监督思想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党的政治建设和政治监督的实践要求。厘清对纪委党内监督的错误认识, 是深入推进纪委党内监督的前提。深刻认识纪委党内监督的机遇以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活面临的挑战, 是强化纪委党内监督及探索有效方略的基础。明确纪委职能定位、完善纪委领导体制、深化巡视制度改革、理顺纪委与其他监督机构的关系是新时代纪委党内监督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新时代    纪委    党内政治监督    主体责任    
On the Practical Logic of Strengthening Intra-party Political Supervision by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in the New Era
WEI Xiao-wen , ZHANG Yu-chao     
School of Marxism,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Abstract: Intra-party political supervision is the fundamental supervision of the party, and determines the succ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intra-party supervision.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e of intra-party political supervision in the new era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intra-party supervision thought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 for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political supervision. Clarifying the wrong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ra-party supervision by the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intra-party supervision.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opportunities for the intra-party supervision by Discipline Inspection Commission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political discipline and rules, political orientation and political stance,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life are the bas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intra-party supervision by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explor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The path of the intra-party supervision by the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in the new era is to clarify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improve the leadership system,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inspection system, and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elf and other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Key words: new era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intra-party political supervision    principal responsibility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反腐败成果的重要机构, 其职能的发挥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并实现长期执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内政治监督作为党的根本性监督, 影响着党内监督的成败和效能。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的内容和要求, 明晰监督的路径和载体, 才能实现党内政治监督“治标”成果和“治本”目标综合发力, 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水平更上新台阶。

一、强化纪委党内政治监督的时代紧迫性

纪委党内政治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 按照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规章及制度的要求, 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生活、政治文化等各方面, 对党的组织和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履行相关的义务和职责, 遵守党的纪律和制度规定等方面的思想行为进行督察、约束和纠正的各种相关活动。新时代履行纪委党内监督职责, 必须以强化纪委党内政治监督为要务, 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内监督思想的理论逻辑, 也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和政治监督作用发挥的现实要求。

1.马克思主义党内监督思想与实践发展的必然逻辑

党内监督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的重要内容, 其理论和实践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无产阶级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发展创新是强化纪委党内政治监督的理论必然, 为党内监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是无产阶级政党开展党内监督的重要指针, 是目前开展党内政治监督的必然要求。一方面, 专门的党内政治机构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载体。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 马克思恩格斯就谈到了党内监督问题, 他们指出, “全盟代表大会听取中央委员会关于它的全部活动和同盟情况的报告, 地方各级组织也必须向全盟的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2]。这实际上首次明确了党的代表大会享有党内最高监督权。在实践中,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时就选举产生了党的监察委员会, 推动了党内监督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1920年的俄共(布)九大成立了专门的党内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党内监督思想, 在1927年党的五大成立了首个具有纪律检查性质的党内监督专门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另一方面, 政治性是纪委党内监督的内容和职能。列宁明确了党内监督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提出了“同侵入党内的官僚主义和升官发财思想, 同党员滥用自己在党内和苏维埃中的职权行为”[3]作斗争。2016年12月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指出, 纪律检查机关必须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4]。党内监督思想的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党内监督思想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它使政治监督成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从实践上推动纪委党内政治监督成为纪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2.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和政治监督的实践要求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是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 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 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化。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基础、以政治建设和政治监督为保障是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实践要求。纪委作为党内监督机构, 充分发挥在政治建设和政治监督实践中的作用和效能是推进党的建设实践的需要。一是继续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严格要求落实“八项规定”, 不断增强“四个意识”,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使党的领导逐步加强、党的建设逐渐有力, 改变了以往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态并走向“严紧硬”的方向。但是, 摆脱了“宽松软”只是开始, 不能停滞不前, 要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继续追求“严紧硬”的效果, 这是加强纪委党内政治监督工作的必然选择。二是实现巡视任期内全覆盖彰显利剑作用的需要。十八届中央纪委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一届任期巡视的全覆盖, 彰显了巡视利剑作用, 发挥了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的作用。新时代要增强政治建设和政治监督的效果, 必须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党内巡视工作, 按照“六围绕一加强”和“五个持续”要求深化政治巡视工作, 继续实现十九届中央巡视全覆盖, 推进纪委党内政治监督向纵深发展。三是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 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 充分利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有效维护了党的纪律的严肃性, 并对政治生态和政治风气的好转产生深刻影响。这表明, 加强纪委党内政治监督必然是以政治纪律为依托强化政治建设和政治监督。四是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需要。为了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如何在政治建设中发挥作用, 继续巩固反腐败工作的成绩, 实现政治监督效能, 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实践要求。

二、新时代纪委党内政治监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了党内监督的基本要求, 为新时代纪委党内政治监督深入推进明确了基本指向、提供了重要机遇。然而, 随着党的建设的全面深化和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求的提出, 纪委如何发挥职能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尤其是准确认识纪委党内政治监督面临的挑战, 是实现纪委党内政治监督的重要基础。

1.党的建设的深入推进为强化纪委党内政治监督提供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制度等各项建设不断深化, 使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强化, 执政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实实施、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深入落实、政治巡视的持续深入开展, 为强化政治监督提供了重要机遇。

第一, 全面从严治党为强化政治监督提供了软环境。全面从严治党既有对党的建设内容范围的要求, 又有对党的建设标准尺度的强调, 它的提出标志着党的建设系统协同推进步入到了新的阶段。无论是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还是反腐倡廉, 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的实践使其效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为政治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 全面从严治党客观上要求纪委工作的强化, 纪委实现了从“业务论”“办案论”“反腐论”向业务、办案、反腐与监督并重的完全转变, 并逐渐在监督上着力, 政治监督已成为纪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 全面从严治党为强化政治监督提供了软环境。

第二, 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为强化政治监督提供了关键要求。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的重要创新, 是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相比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化要求, 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更多强调的是实践中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 做到“两个维护”的外化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 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指标化”检验更容易实现。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的出台, 为党的政治建设明确了总体要求、具体内容和基本方略, 也为纪委党内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 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为强化纪委党内政治监督提供了关键要求和更强有力的抓手。

第三, 政治巡视的持续深入开展为强化政治监督提供了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 持续深入开展政治巡视已经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 也是纪委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巡视工作条例的修订, 到制定详细的巡视工作规划, 政治巡视的地位日渐提升, 效果也逐步显现。尤其是随着政治巡视的持续深入开展, 政治巡视已经成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利器和战略性制度安排, 从这个意义上说, 政治巡视为强化政治监督提供了根本保障。

2.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硬要求面临挑战

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发展壮大和取得事业胜利的根本保障, 也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恩格斯指出:“纪律是一个有成效的和坚强的组织的首要条件。”[5]实现纪委党内政治监督, “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将一事无成”[6]。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指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 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7]这充分说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纪委党内政治监督的内容之一, 是纪委党内监督的硬指标、硬要求, 必须严格遵守、坚决执行。

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优势,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政治建设的首要要求, 是党员干部行为是否合乎政治方向的重要标准。当前, 党内监督是在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框架下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 对于党内监督的主体责任、工作权责、工作程序、方式渠道等有明确的规定, 形成了较为严明的硬性制度网。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淡漠、落实不到位、执行效果不佳等现象仍然存在。如个别党员干部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缺少敬畏之心或理解不够深入, 导致在实际监督过程中凭借主观意愿和历史经验开展工作; 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政治制度之间的衔接程度不够, 导致制度在贯穿监督整个过程中会出现悬空或重复等现象, 监督落实缺少具体性和针对性。无论是从对党纪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方面, 还是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制度本身是否完善层面, 建立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硬约束都对党内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我们为开展党内监督法治化水平寻求到有效途径。

3.把牢政治方向和站稳政治立场主阵地面临挑战

习近平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 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8]“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9]明确政治方向和坚守政治立场是党组织和党员都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和安身立命的基本前提, 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纪检机构, 必须守好监督政治主阵地, 把牢政治方向和站稳政治立场。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指出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 要将其摆在突出位置, 要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可以说, 党内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政治问题密切相关, 这些问题出现主要是因为党的政治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没有做到狠抓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政治生态好, 党的事业就能蓬勃发展, 我们党就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干部在政治上犯迷糊, 坚守不住纯洁性, 对党的危害堪比腐败问题, 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对党损害更为严重; 政治问题要以政治眼光认识、分析和解决, 不以政治眼光认识、分析问题, 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党内政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党内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如何有效化解长期存在的老问题、有力遏制新的条件下产生的新问题, 任重道远, 对党的政治监督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需要我们站稳政治监督主阵地, 要监督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仰, 要监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4.营造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活软环境面临挑战

“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10], 政治生活是政治文化的深刻反映。抓住“关键少数”,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是党组织进行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 这既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 又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 党内政治文化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 才能形成政治监督软环境。

政治生态好, 党内就会风清气正; 政治生态不好, 党内就会弊病丛生。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 也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要始终保持政治本色, 涵养好政治生态, 做好各方面工作。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制度利器。一段时期以来, 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 政治生态也有了明显好转, 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得到增强。但是, 当前党内政治生态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仍然存在腐蚀党的肌体的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现象, 仍然存在与党的政治文化根本背离的错误思潮。因此, 党内监督的形势任务紧迫, 需要纪委加大力度、落实责任, 既要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也要监督坚守无产阶级政党文化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 尽快消除不良政治生态、政治文化造成的消极影响。

三、新时代纪委党内政治监督的实践进路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是实现党全面领导的关键环节和战略抓手。纪委必须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监督作用的发挥, 切实把握党内政治监督的时代要求, 完善监督内容, 拓展监督平台, 丰富监督方法, 提升监督效能。从职能定位、领导体制、制度改革、监督机构的关系等方面着手改革加强是强化新时代纪委党内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明确纪委职能定位是前提, 完善纪委领导体制是保障, 深化巡视制度改革是方法, 理顺纪委与其他廉政机构的关系是环境, 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推动他们的相互作用, 才能协同建构完善的政治监督效能体系。

1.明确职能定位, 强化党内政治监督主体责任

明确纪委的职能定位是各级纪检机关履行党内政治监督职责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纪委职能在不断丰富发展, 但职能不明确, 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存在, 因陷入日常行政性工作而没有履行好党内监督的主责一定程度上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明晰纪委职能, 明确把各级纪委的职责概括为“监督、执纪、问责”。纪委监督主体职责的明确为纪委职能行使规定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因此, 纪委以监督为主业、主责, 强化党内政治监督主体责任是首要。

第一, 要强化政治担当, 落实纪委党内政治监督。2019年1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 事关党和国家的未来[11]。纪律检查机关在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必须把党内政治监督摆在首位。坚定做到“两个维护”既是政治方向, 又是工作方法。它要求纪委在履责时要在两方面发力, 既要瞄准“两个维护”的政治方向, 并将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两个维护”情况的监督检查作为首要任务, 严肃查处“七个有之”行为, 确保政令畅通、步调一致, 又要保证“两个维护”的实效, 对各地区各部门党组织在贯彻“两个维护”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强化对“两个维护”以及“四个意识”的理论教育, 使党员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 压实具体责任, 把政治监督融入日常、长期监督。强化日常监督和长期监督, 一是突出“点”上监督, 找准问题导向。既要紧抓信访反映、媒体曝光以及巡察反馈线索, 又要紧盯传统节日、换届及干部调整等“三重一大”、重要会议节点等敏感时期。二是探索“线”上拦截, 完善预警机制。建立派驻纪检监察组和联系单位党组织向监督部门定期报送重要情况及重要信息制度, 定期召开信息综合分析研判会, 对党员干部各类倾向性、苗头性、政治性问题及时作“线”上考察。三是实施“面”上覆盖, 分析研判政治生态。纪检工作要在全面掌握整体状况基础上, 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 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同时帮助各级党组织完善政治生态图谱, 强化动态监督, 通过发送监督意见书督促相关单位做好整改, 力求改善各部门单位党组织的政治生态。

第三, 以反腐败斗争为抓手, 切实履行党内政治监督职责。纪委要始终坚守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职责定位, 发挥好参谋助手、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分类指导四大作用, 在反腐败斗争中更好地做好党内政治监督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纪委向党委请示反腐败工作汇报制度, 细化汇报内容、程序和有关要求。二是建立健全组织协调的机构和相关制度。例如创建查办大案要案和追缴赃款赃物、相互移送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联席会议制度或协调会议制度, 为纪委履行党章赋予的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职责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三是要将纪委监督触角延伸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 聚焦群众痛点难点, 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 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 继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花大力气解决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医疗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顽瘴痼疾, 严查“蝇贪”“蚁腐”, 坚决惩治基层干部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行为。

2.完善领导体制, 提升党内政治监督的有效性

纪委领导体制是党的纪律检查体系的核心制度, 规定着纪委权力机构配置和责权划分, 决定着纪委能否有效发挥党内政治监督功能。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纪检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12]这是新时代强化纪委双重领导体制改革的最新部署, 明确了完善纪委双重领导体制的中心环节是推动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 突出上级纪委领导权。

第一, 完善纪委双重领导体制, 完善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程序, 实现干部管理权限的提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具体而言, 一是候选人(人选)由纪委提出。即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由上一级纪委提出。二是考察由纪委主持。上级纪委主持开展纪委书记、副书记人选的民主推荐、考察工作, 党委组织部门配合。三是由纪委直接呈报。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讨论决定, 由上一级纪委直接向党委常委会汇报, 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这既有利于强化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同上级纪委的沟通和联系, 又有利于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更加独立地履行监督职责和开展工作。

第二, 完善纪委双重领导体制, 细化并规范纪委查办案件的职责范围以及程序, 突出上级纪委领导权。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监督程序, 改变了过去纪委对重大案件或案情要先向同级党委报告和请示并得到同级党委主要领导批准后才能进行初核和审处的做法, 使双重领导体制运行的独立性大大增强, 党内政治监督的效果也会大为彰显。同时, 为了加强党内政治监督的效能, 必须创立案件线索集中管理和处置制度, 完善办案监督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办案考核体系, 以不断健全完善纪委办案的相关配套制度。总之, 双重领导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在于厘清党内政治监督责任主体的权力边界, 实现与“两个为主”协调推进, 融合贯通, 推动纪律“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 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和监督, 从而实现党内政治监督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深化党内巡视制度改革, 彰显党内政治监督的利剑作用

党内巡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为加强纪委党内政治监督和推进管党治党工作而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党内巡视督查监督形式。自党的十七大在党章中首次明确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以来, 巡视制度正成为党内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显示, 中央纪委审查的案件中, 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深化党内巡视制度改革, 无疑是强化党内政治监督的战略选择。

第一,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出发, 对巡视工作的地位、主体、职责、对象进行系统阐述, 为做好巡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他指出, 巡视的权威是党章赋予的, 巡视的主体是党中央和省区市党委, 巡视工作的重点在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 要将发现问题, 形成震慑视为巡视的主要任务[13]。因此, 巡视工作要坚定政治方向, 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尺, 以党章党规党纪为根本遵循, 以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政治任务, 重点查处政治偏差、纪律涣散、领导弱化等问题, 明晰纪委党内政治监督的覆盖内容和范围。

第二, 推动以政治巡视为目的的巡视工作实践创新。应继续通过创新巡视工作实践形式, 实行“巡视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和巡视对象关系不固定”[14]和“一次一授权”的方式, 在巡视准备充足的同时, 巡视组通过“下沉一级”调查情况, 对领导干部进行全面和整体的了解, 使巡视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明显提高, 尤其是巡视“回头看”成效显著, 使巡视利剑作用得到彰显。更加重视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在整改落实上下功夫。要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抓好巡视工作和巡视整改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巡视时长和方法, 确定整改责任落实的监督方法, 不断推进巡视工作实践创新。

第三, 推动巡视工作制度创新。2017年7月,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式颁行, 明晰了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规范了巡视工作人员的相关制度, 细化了巡视工作各个步骤的工作程序, 为纪委党内政治监督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要推动过往巡视工作中凝练的许多富有创新性制度成果的提升, 及时完善党内重要法规文件, 使制度治党贯穿纪委党内政治监督的全过程。同时,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不断规范和完善巡视体制机制, 建立完善各种工作规则, 明确工作程序和职责范围, 使巡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4.理顺与其他廉政机构的关系, 形成党内政治监督合力

权力监督的目的是保证公权力正确行使, 更好促进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15]。在长期实践中, 我国的廉政体系形成了以政府为主要依托, 综合立法、行政、司法、监察部门、民主党派和各类组织、公民、社会及新闻媒体等为构成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体系。党内监督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 要求理顺纪委与其他廉政机构的关系, 营造协同监督的环境, 形成政治监督合力。

第一, 必须理顺纪委监督与国家监察的关系。一方面, 完善和发展国家监察体系, 增强监委与纪委协同监督的合力。在监察内容上, 监察委员会对违纪、违规、违法、犯罪问题进行全面监察的权力予以强化和落实, 按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 在监察方式上, 采取的措施为谈话、询问、讯问, 针对财产的措施有查询、冻结、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 在监察对象上, 对所有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切实做到监察范围的全覆盖。另一方面, 把握好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与国家监察机关合署办公的尺度。纪委是党内机构, 监督对象是党内领导干部。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审计机关和国家预防腐败局等都是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机构, 属于国家机构, 他们的监督范围涉及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两种监督在职权、监督范围、措施等方面都有不同。本着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 相互补短板、共同促提高的原则, 突出人员的科学配置, 以此推动人员深度融合。同时, 合署不是合并, 二者不可相互替代, 在合署办公处理案件上, 要避免分工不明晰、程序运行不畅和职能杂糅等问题。

第二, 必须厘清纪委监督与人大监督的关系。一是实现人大监督与纪检监督的有机协调, 必须做到“自身硬”, 提高监督的权威性与实效性。二是树立人大监督与纪检监督对接融合的理念。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曾提出, 要推动人大监督与其他形式的国家监督机关有机结合, 通过严格的监督来纠正偏差, 追究责任, 促使人大监督工作“长出牙齿”、取得实效[16]。这要求强化纪检监督与人大监督的意识。三是建立人大监督与纪委监督的信息共享机制。借助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功能, 在纪委监委与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可设立专门的办公室, 对共享平台中的线索及问题进行记录和整合, 根据监督任务要求, 对整合的信息进行筛查分析, 对潜在的违纪违法案件作进一步跟进。

第三, 必须促进纪委监督与政协监督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是提升政协民主监督的实效。习近平指出:“人民政协要深入进行调研视察、协商议政, 积极开展民主监督, 讲真话、进诤言, 出实招、谋良策。”[17]另一方面是完善政协监督与民主监督的理念和体制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倡廉, 用制度铲除腐败根源是合力反腐的一条重要经验[18]。在理念层面, 各级纪检机关要了解政协民主监督的地位、内容以及开展形式, 对政协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及时作出反馈和采纳; 政协也要熟悉纪检监督工作, 切实将民主监督积极融入到党内监督工作中, 更好发挥民主监督的实际效果。在制度方面, 既要制定涵盖党内监督与政协监督协同配合的《监督法》, 为民主监督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又要探索搭建政协民主监督与党委监督、纪检机关专责监督、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监督的沟通协作平台, 探索建立“政协委员走进纪委机关”活动常态化机制, 使纪委监督与政协监督真正实现良性互动、互促共进。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61.
[2]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M]//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7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9: 627-628.
[3] 关于监察委员会[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 第2分册.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4: 70.
[4]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5] 恩格斯.致劳拉·拉法格[M]//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6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4: 540.
[6] 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M]//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 第29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413.
[7] 习近平.严明政治纪律, 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387.
[8] 习近平.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 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N].人民日报, 2018-07-01(1).
[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40.
[10]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181.
[1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9-02-28(1).
[1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8-03-05(1).
[13] 陈理. 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J]. 党的文献, 2015(1): 7–9.
[14] 过勇. 十八大以来的立体反腐[J]. 前线, 2015(10): 31–33.
[15] 习近平. 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J]. 求是, 2019(5): 1–5.
[16] 毛翔.让人大监督工作"长出牙齿"[N].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03-13(2).
[17] 全国政协举行新年茶话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5-01-01(1).
[18] 魏磊. 习近平总书记执政风格研究[J]. 理论学刊, 2019(2): 9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