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Vol. 21 Issue (1): 96-103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9.01.014
0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董革非, 王倩倩. 基于Wmatrix的美国教育语篇中隐喻模式研究——以布什和奥巴马教育演讲为例[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1): 96-103.
[复制中文]
DONG Ge-fei, WANG Qian-qian. A Corpus-based Study on Metaphorical Patterns in American Educational Discourse——A Case Study on George W. Bush's and Barack Obama's Speeches on Education[J].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19, 21(1): 96-103.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9.01.014.
[复制英文]

基金项目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L18BYY010);东北大学研究生培养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董革非(1974-), 女, 辽宁沈阳人, 东北大学副教授, 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8-04-23
基于Wmatrix的美国教育语篇中隐喻模式研究——以布什和奥巴马教育演讲为例
董革非 , 王倩倩     
东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19
摘要: 为探究美国前总统布什和奥巴马教育理念异同, 将二者在任期间公开发表的教育演讲构建语料库, 运用语料分析工具Wmatrix对比分析各自教育隐喻模式。研究发现二者均使用旅途、奋斗、竞赛、投资、运动和游戏隐喻, 战争隐喻只有布什使用, 建筑隐喻只有奥巴马使用。此外上述隐喻模式的隐喻产率、规约度和新奇度不同。其差异原因归结为:以布什为代表的共和党遵循严父模式, 在教育理念方面注重规则、纪律; 而以奥巴马为代表的民主党遵循慈亲模式, 注重教育对于国家、个人的建构性。
关键词: 教育隐喻模式    语料库隐喻研究    教育语篇    总统演讲    Wmatrix软件    
A Corpus-based Study on Metaphorical Patterns in American Educational Discourse——A Case Study on George W. Bush's and Barack Obama's Speeches on Education
DONG Ge-fei , WANG Qian-qian     
Foreign Studies Colleg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concepts between former American Presidents George Bush and Barack Obama, the author collects the educational speeches delivered during their tenure to generate two corpora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ir respective metaphorical patterns in educational concepts with the help of Wmatrix-a tool for corpus analysis.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both adopt journey, struggle, contest, investment, sports and games metaphors, while war metaphor is used by Bush only, and building metaphor is used by Obama only. Their metaphorical patterns also vary in terms of metaphor productivity, conventionality and novelty. Such differenc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concepts embraced by the two parties: Strict Father Model by the Republican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rules and discipline, and Caring Father Model by the Democrats stressing the constructive role of education for the nation as well as for the individual.
Key words: metaphorical patterns of education    corpus-based metaphor study    educational discourse    President's speeches    Wmatrix soft    

隐喻作为心智概念和语言之间的桥梁, 已经从一个纯粹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课题发展为跨学科研究焦点。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以及神经科学的发展, 隐喻研究的实证转向愈加凸显, 隐喻的社会文化承载性也备受瞩目。演讲作为表达目的和意图的特定语篇, 含有大量隐喻, 政治家们通过隐喻可以更清楚地表达观点、立场, 实现更好的话语功能并引起受众共鸣。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以下简称布什)和奥巴马的公开教育演讲来揭示各自的教育隐喻模式, 以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的差异和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一、语料库隐喻研究回顾

早期隐喻研究主要采用内省法(introspection), 其缺陷日渐凸显, 一方面其语料单一、非自然, 忽视非常规隐喻, 脱离真实语境, 另一方面缺乏跨文化和跨语言视角; 此外内省法过多依赖主观分析[1-2]。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连续语境中的自然语言, 因此认知语言学发展的趋势发生了“实证转向”(empirical turn)和“社会转向”(social turn)[3]。隐喻研究同样也面临转向问题, 用实证的方法探索自然语篇中的隐喻成为近年来隐喻研究趋势。束定芳总结了认知语言学研究可采用的两种实证研究方法:语料库研究方法和实验法[4]。语料库研究方法是操作性和推广性较强的实证研究方法, 其研究成果不在少数, 既有使用语料库对隐喻的初步探索研究, 也有系统地应用研究; 通过语料库进行跨文化、跨语言隐喻对比研究也呈上升趋势; 更有将语料库隐喻研究与话语分析相结合的趋势, 在自建语料库中探索特定语篇中的隐喻也是一大热点, 如经济语篇、政治语篇和文学语篇等。目前对教育隐喻探索不足, 且已有研究多从微观的角度对诸如中外的“教育即农业”“教育即生长”等熟知隐喻进行分析并作文化认知对比[5-6]; 也有从宏观角度分析“教育即行军征程”“教育即赛跑”等隐喻[7]。本文将从宏观角度系统探究美国两党领导人教育演讲中的隐喻模式。

二、布什与奥巴马教育演讲中的隐喻模式识别

在以往的语料库隐喻研究中, 研究者往往预设检索词, 并在检索词所在的索引行里探析隐喻。该方法只能检索出预设检索词及其相关形符, 很难获得承载某隐喻概念的所有隐喻性词目或形符。换言之, 该方法并不能用于分析某一隐喻概念都由哪些词目承载, 也不能用来系统分析某一领域内都有哪些隐喻模式, 因而其后期隐喻模式总结不完整, 新奇隐喻容易被忽略, 这也是语料库隐喻研究长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演讲因隐喻密集度高尤为受到关注, 教育演讲作为教育语篇的一种, 富含各种隐喻, 用教育演讲构建语料库, 通过语篇分析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语篇中的隐喻模式。本研究旨在探索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 乔治·沃克·布什与巴拉克·奥巴马两任美国总统在各自执政期间的教育演讲中分别运用了哪些教育隐喻模式?存在哪些相同、相异之处?

第二, 二者在教育隐喻模式上的差异体现了他们关于教育理念的哪些差异?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框架, 采用语料库和内省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以美国前总统布什和奥巴马的公开教育演讲为语料来源自建两个语料库, 以英国兰卡斯特大学Paul Rayson教授等人开发的基于网络的Wmatrix为工具进行语料分析, 并遵循隐喻识别步骤(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总结出各自的教育隐喻模式, 并对比分析两者教育演讲中隐喻模式的异同。本文采用Wmatrix利用其语义域赋码功能进行隐喻甄别, 这与基于词汇的WordSmith具有较大不同, 它更清楚地展现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关系, 更接近隐喻的本质[8]。Wmatrix具备其他语料分析工具和语料库的基本功能, 包括索引生成、搭配、生成主题词等, 其最独特也是在隐喻研究中作用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其内嵌的USAS(UCREL Semantic Annotation System)可以对语料进行语义域赋码(semantic domain tagging)[9]。通过对BNC Sampler赋码的对数似然比统计分析(临界值6.63, p<0.01), Wmatrix的语义域赋码准确率为91%~92%[10]。Wmatrix内嵌的语义赋码集包括21个语义域, 又分为232个次语义域, 如语义域“食物与农业”F(Food and Farming)包括四个次语义域, 分别为F1(食物)、F2(饮料和酒)、F3(烟和药物)及F4(农业和园艺)。

隐喻研究中最关键、核心的环节为隐喻甄别。本研究采用以目标域为主导的隐喻甄别过程, 步骤如下:①确定目标域; ②识别隐喻承载词; ③确定源域。

第一, 确定目标域。将两者教育演讲的纯文本格式文件上传到Wmatrix, 以BNC Sampler Spoken作为参照语料库, 生成的主题语义域部分列表如表 1表 2所示。

表 1 布什教育演讲中的部分主题语义域
表 2 奥巴马教育演讲中的部分主题语义域

根据以上列表, 两个自建语料库中的突出主题均为教育P1[education in general], 这说明本研究所用语料确为教育语篇。列表中的语义域可以视为隐喻模式的源域或目标域, 本研究中, 位于主题语义域列表首位的“教育”即为教育隐喻模式的目标域。

第二, 识别隐喻承载词。隐喻甄别是隐喻研究中确定、描述和解释隐喻分布的重要前提, 为了确保隐喻识别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本文采用了Pragglejaz Group(2007)开发的隐喻识别流程(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11]:在上述生成的语义域列表中检索P1, 得到教育语义域类符202个, 如:school, education, teacher等。

然后提取与“教育”相关类符索引行中的隐喻承载词, 包括“education”“educational”“educate”等。以“education”一词为例, 该词在布什的教育演讲中出现598次, 在该词出现的索引行中通过通读原文句子确定隐喻承载词, 即承载隐喻意义的词汇。例如在“the goal of true education”中, 因“goal”一词本义为“球门”或“进球”, 而这里用作引申义“目标”, 因此被标记为隐喻承载词。

第三, 确定隐喻承载词隶属的语义域——源域。根据隐喻承载词获得的语义域赋码归纳出主导源域, 从而构建教育隐喻模式中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goal的语义域赋码为K5.1[Sports], 这说明运动语义域向教育语义域发生了映射。

经过上述步骤, 大量的隐喻承载词得以呈现, 归类整理后主导的教育隐喻源域及部分隐喻承载词总结如表 3所示。根据上述过程中确定的主导源域和目标域, 两者在教育演讲中运用的主要隐喻模式分布如图 1所示。

表 3 主导源域、部分隐喻承载词及频数分布情况
图 1 布什和奥巴马教育演讲中的隐喻模式分布情况
三、布什和奥巴马教育演讲中的隐喻模式对比分析 1. 教育隐喻模式的共性

(1) 相同的隐喻模式

布什和奥巴马在各自演讲中都运用了五个相同隐喻模式, 分别为:旅途隐喻、奋斗隐喻、竞赛隐喻、投资隐喻、运动和游戏隐喻。具体实例见表 4

表 4 相同教育隐喻模式实例

在“教育是旅途”隐喻模式中, 源域是旅途。学生构成教育“旅途”中的团队, 每个学生作为团队成员都要跟上整体前进的进度, 不能掉队(如例①); 美国在全球教育发展中也不能掉队(如例⑥); 教育的发展目标是旅行的目的地(如例①和⑤); 教育方针和政策是旅行的路线(如例②); 要想获得更好的教育, 美国学校需要按照教育方针实施教育政策, 实现教育目标(如例③、④和⑤)。布什和奥巴马在教育演讲中运用“教育是旅途”这一隐喻向民众传达了美国教育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像一场旅行有目的地一样, 美国的教育改革也有其发展目标。

在“教育是奋斗”隐喻模式中, 源域是奋斗。教育的目标就是美国民众要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的目标和任务(如例⑦和⑨); 教育改革中的进步就是奋斗过程中的进展(如例⑧); 发展教育要遵循一定的策略, 就像为了应对某些复杂形势要有策略(如例⑩)。奋斗隐喻作为冲突隐喻中的一个子类, 强调了个人的牺牲以及要为实现或达成社会目标而不断付出努力。布什和奥巴马在教育演讲中运用“教育是奋斗”这一隐喻模式强调教育是一个需要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活动。

在“教育是竞赛”隐喻模式中, 源域是竞赛。竞赛作为一个人类生活中熟知的概念, 可以帮助受众理解教育的目标性和竞争性。教育的竞争力就是竞赛选手的竞争力, 并且要不断改善和提升竞争力(如例⑪和⑬)。教育本身就是一场竞赛, 实现教育目标就是达到竞赛目标和得到奖励(如例⑭); 在教育方面的失败就是在竞赛中的失败(如例⑫)等。布什和奥巴马用“教育是竞赛”这一隐喻模式突出了教育水平不具备竞争力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激发听众的危机意识, 让其认识到发展教育的紧急性和迫切性。

在“教育是投资”隐喻模式中, 源域是投资。教育就是一场投资活动, 在这个投资活动中, 教育就是投资对象(如例⑮和⑯); 联邦政府、国家是这个投资活动的投资人(如例⑮和⑱); 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发展结果是备受期待的投资收益(如例⑱); 教育的质量就是投资的产品质量(如例⑰), 教学的标准就是对投资的产品的考核标准(如例⑱)。这一隐喻模式强调了教育的投资性和收益性。

在“教育是运动和游戏”隐喻模式中, 源域是运动和游戏。运动和游戏源域之间本身存在相同之处, 都是目标指向性和竞争性活动。在此隐喻模式下, 教育就是一场运动和游戏, 有规则、有目标(如例⑲和⑳); 两位领导人都运用了运动和游戏隐喻模式去鼓励听众就像参与运动和游戏一样发展教育。

(2) 共有的隐喻丛现象

除使用相同的隐喻模式讨论教育之外, 两位领导人的教育演讲中还出现了大量的隐喻丛(metaphorical cluster)[13], 即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隐喻模式共同构建教育概念, 具体实例如下:

㉑ The goal of these reforms is to ensure that every child in every school receives a quality education. That's the goal.(Bush, Apr. 12, 2001)(旅途隐喻、运动隐喻、投资隐喻)

㉒ If you're not meeting standards, listen to the personal testimony of people in the front line of public education, and listen to the joy in their voices about achieving fantastic results...(Bush, Jan. 8, 2004)(投资隐喻、战争隐喻)

㉓ So as we invest in the building blocks of innovation, from the classroom to the laboratory...(Obama, Sept.21, 2009)(投资隐喻、建筑隐喻)

㉔ A budget that sacrifices our commitment to education is a budget that sacrifices our country's future.(Obama, Mar. 8, 2011)(投资隐喻、战争隐喻)

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 隐喻丛中用来构建教育概念的隐喻模式并不是互相对立的; 交互使用的隐喻模式的源域之间存在共通点并且用于突出目标域的不同方面。旅途隐喻、竞赛隐喻、投资隐喻、奋斗隐喻、运动和游戏隐喻都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发展教育和推动教育改革的目的如同旅途、投资、竞赛的目的; 发展教育和推动教育改革的过程如同旅途、竞赛、投资和奋斗的过程; 同时这些隐喻模式又突出了教育的不同方面, 旅途隐喻突出教育的过程性和目标性(如例㉑); 战争隐喻突出迫切性和取得胜利成果的关键性(如例㉒和㉔); 投资隐喻强调教育产品质量和标准(如例㉑、㉒和㉔); 建筑隐喻突出教育基础和结构, 及其系统性(如例㉓)。

2. 教育隐喻模式的差异性

除上述共同点外, 布什和奥巴马运用的教育隐喻模式也存在很多差异, 如不同的隐喻模式的使用。此外, 隐喻模式的产率、规约度和新奇度不同。

(1) 隐喻模式差异

除了上述五个相同的隐喻模式外, 布什在其教育演讲中还使用了战争隐喻, 奥巴马使用了建筑隐喻。具体实例如表 5所示。

表 5 相异教育隐喻模式实例

在“教育是战争”隐喻模式中, 源域是战争。在战争隐喻的经典图式中, 战争有胜负, 而教育的胜负在于教育改革的成败(如例㉖); 推行教育改革就是站在战争的前线上(如例㉕)。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就是一场战争, 发展教育和推动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打赢一场战争。战争隐喻模式引发人们关于战争的联想和紧张情绪, 让其意识到教育失败的后果如同战争失败的后果, 从而激发受众发展教育的决心。

“教育是建筑”隐喻模式中, 建筑是源域, 教育是目标域。教育的基底就是建筑的基底, 教育的基础结构就是建筑的基础结构(如例㉗); 教育体系就是建筑结构, 建设教育就是建设一个建筑(如例㉗和㉘)。奥巴马用“教育是建筑”隐喻模式激励听众意识到教育基础的本质重要性, 教育体系的构建如同盖楼一样需要基底牢固、体系完善。

(2) 隐喻产率差异

隐喻承载词在语境中构建了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跨域映射。源域内隐喻承载词类符总数与形符总数的乘积为源域的回鸣值(resonance), 表示某类隐喻在一定语料中的覆盖率, 回鸣值越高则隐喻产率越高, 说明该类隐喻使用频率越高; 回鸣值是隐喻产率的衡量标准[12]。此外, 通过隐喻承载词类符和形符的比, 可以得出mLFR(metaphorical lemma-form ratio)值, mLFR值与隐喻模式的新奇度成正比, 与其规约度成反比[13]。mLFR值越高说明隐喻越新奇, 越低说明隐喻越常规。依据回鸣值能发现一定语料内隐喻的使用规律和使用情况; 通过对比mLFR值可以发现两者教育演讲中运用的规约隐喻模式和新奇隐喻模式。详细结果如表 6所示。

表 6 布什和奥巴马教育演讲语料中隐喻的源域、回鸣值及mLFR值

两个语料库中回鸣值差异显著, 如图 2所示。

图 2 布什和奥巴马演讲中教育隐喻模式回鸣值占比

占比最大的隐喻即为语料库中隐喻产率最高的隐喻模式。布什教育演讲中旅途隐喻回鸣值占比(42.70%)最高, 说明旅途隐喻为布什演讲中产率最高、使用最频繁的隐喻模式; 运动和游戏隐喻回鸣值占比(5.61%)最低, 说明该隐喻模式为布什教育演讲中产率最低、使用频率最低的隐喻模式。奥巴马教育演讲中旅途隐喻(37.50%)是产率最高的隐喻模式; 投资隐喻产率(30.52%)仅次于旅途隐喻, 占比远高于布什演讲(6.26%); 建筑隐喻(1.70%)产率最低。竞赛隐喻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产率相当。此外, 布什演讲中旅途隐喻(42.70%)和奋斗隐喻的产率(19.82%)均高于奥巴马演讲, 而投资隐喻(6.26%)及运动和游戏隐喻的产率(5.61%)均低于奥巴马演讲。

(3) 规约度和新奇度差异

两个语料库中隐喻模式的mLFR值差异显著, 如图 3所示。

图 3 布什和奥巴马演讲中六大隐喻模式的mLFR值

布什演讲中旅途隐喻(0.014 0)是最具规约性、新奇度最低的隐喻模式, 运动和游戏隐喻(0.038 6)是最新奇、规约度最低的隐喻模式。奥巴马教育演讲中投资隐喻(0.001 5)是最具规约性、新奇度最低的隐喻模式, 建筑隐喻(0.039 2)是最新奇、规约度最低的隐喻模式。布什演讲中奋斗隐喻(0.020 5)的规约度高于奥巴马演讲(0.021 7), 新奇度低于奥巴马演讲。另外布什演讲中的旅途隐喻(0.014 0)、竞赛隐喻(0.031 6)、投资隐喻(0.034 6)、运动和游戏隐喻(0.038 6)的规约度均低于奥巴马演讲中的同类隐喻模式, 新奇度高于奥巴马教育演讲中。

四、布什和奥巴马教育隐喻模式异同原因分析

乔治·沃克·布什与巴拉克·奥巴马分别作为美国第43、44任国家总统, 所处的时代具有相似的语言和文化、历史背景, 相同的政治角色, 因此二者在教育隐喻模式的使用方面存在较多共性也是情理之中。其差异产生的根源也是值得探究的, 通过对两者当政期间的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外交的国内外形势分析, 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首先, 教育理念不同。美国共和党遵循的是“严父模式”(Strict Father Model), 强调规则、纪律。布什在任德克萨斯州州长期间积极推动教育改革, 创造了“德州教育神话”, 在其当选总统期间通过了《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以法律形式规定了联邦政府在教育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注重绩效责任的落实。这也体现了布什有关教育的理念, 布什在竞选总统时就曾经提到教育为改革的首要任务, 教育与国家安全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布什常用奋斗隐喻、竞赛隐喻。而民主党遵循的是“慈亲模式”, 突出共情、公平[14], 奥巴马在任期间提出了两项不受布什原有教育政策框架限制, 也不以特定利益团体为优惠对象的教育主张, 即对学前教育提出“0岁至5岁教育计划”, 对高等教育提出“美国机会税收优待计划”。这些举措主要着眼于普及学前教育及降低学费负担, 并为社会科学、艺术学科发展投入更多教育经费, 因此奥巴马常使用旅途隐喻、投资隐喻。

其次, 执政理念不同。美国两党一直有“小政府”和“大政府”之争。共和党主张小政府、大社会, 反对在经济和社会事物方面扩大政府的预算开支, 主张增加国防预算开支, 因此布什时常会用到战争隐喻。而民主党则主张政府采取更积极的行动来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和监管控制企业活动, 因此奥巴马使用投资隐喻的比例明显高于布什。此外奥巴马也用到建筑隐喻, 从侧面反映了民主党在国家经济建设、教育方面构建完整体系、加强干预的执政理念。

第三, 面临的国内、国际社会大事件不同。布什执政期间, 突出的事务是“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 美国国家战略发生重大转变, 国家安全一度成为重要关注焦点, 布什政府对其教育战略也做出了相应调整, 把教育置于与国家安全同等重要的高度。因此在其教育演讲中用到了较多的战争隐喻以及大量能激发国民危机意识的隐喻模式。而奥巴马执政期间, 主要面临的是恢复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 促进经济恢复是奥巴马政府的首要任务, 用投资隐喻教育可以让民众进一步意识到教育发展对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长远价值, 因此奥巴马教育演讲中用到了大量的投资隐喻, 以此来鼓励人们从经济价值角度聚焦、衡量教育价值。

综上所述, 二者在教育演讲中所有意或无意使用的教育隐喻模式是其教育理念、执政理念及所处的国内、国际形势的间接反映。语言是人们思维方式的一面镜子, 而隐喻性的语言则是这面镜子的焦点, 通过分析隐喻模式, 我们对其背后的思维及认知模式有了更深入的、全景式的了解。

五、结语

本文运用基于网络的具有语义域赋码的语料分析工具Wmatrix对布什和奥巴马教育演讲进行量化、质化对比分析, 通过隐喻识别流程(MIP), 以目标域为主导进行隐喻甄别, 发现两位美国前总统在教育演讲中使用的教育隐喻模式既有相通之处, 又有各自特点, 在隐喻模式的产率、规约度和新奇度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相通是因为二者所处的大的文化背景相似, 差异主要源于美国两党分别遵循“严父模式”和“慈亲模式”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大政府”和“小政府”两种不同的执政理念, 以及当时所处的政治、经济背景和国际形势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Jr GibbsR W.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J]. 外国语, 2008(2): 2–12.
[2] Köveceses Z.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Some Criticisms and Alternative Proposals[J]. Annual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8(1): 168–184.
[3] Fischer K.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ognitive Semantics[C]//Dylan G, Fischer K. Qualitative Methods in Cognitive Semantics: Corpus-driven Approache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10: 43-62.
[4] 束定芳. 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10-13.
[5] 黎琼锋. 教育是什么:源自教育隐喻的理解[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3): 37–40.
[6] 刘美辰. "教育是什么"的隐喻分析——从"教育即农业"和"教育即生长"的隐喻说开去[J]. 教育探索, 2015(11): 23–26.
[7] 梁婧玉, 汪少华. 当代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教育类语篇为例[J]. 外语研究, 2013(4): 10–16. DOI: 10.3969/j.issn.1005-7242.2013.04.003
[8] 孙毅. 基于语义域的隐喻甄别技术初探——以Wmatrix语料库工具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36(4): 10–16.
[9] Rayson P. From Key Words to Key Semantic Domai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2008(4): 519–549.
[10] 孙亚. 基于语料库工具Wmatrix的隐喻研究[J]. 外语教学, 2012(3): 7–11.
[11] Group P. MIP: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etaphorically Used Words in Discourse[J]. Metaphor and Symbol, 2007(1): 1–39.
[12] Charteris-Black J. 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89.
[13] 陈敏, 谭业升. 一项基于语料库方法的英汉"并购"隐喻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3): 16–20.
[14] Lakoff G. Moral Politics: How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Think[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17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