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教育的灵魂, 从根本上说, 德育是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关键所在。正如英国比较教育学家劳威恩斯所说:“德育是值得注意与研究的教育上第一号战略问题。”[1]重视德育一直是我国的教育传统, 特别是对于高校而言, 始终坚持把大学生的德育放在教育中的突出位置, 将其看做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目前, 从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现状来看, 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仍固守传统德育思维框架,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对个性的培养, 进而使高校德育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作为德育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 日本高校在德育方面做出了不同于我国的思想创见, 关注学生主体、凸显学生个性、注重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实践德育成为日本高校德育的鲜明特征, 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为此, 在今后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探索之路上, 特别需要转变思路拓宽我国德育发展视域, 以开放的姿态吸纳和借鉴日本高校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德育有效方式, 构建主体性德育培养路径, 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德育发展新的提升。
一、我国高校主体性德育发展的理论之基与现实之维 1. 理论之基:主体性德育的理论成果为高校德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 围绕着德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党和国家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 并确立了“立德树人”教育发展目标, 成为高校主体性德育发展的重要遵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展素质教育, 推进教育公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 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4]以“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指明了社会主义大学“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其中, 立德树人“立”的是“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使大学生学以有德, 行以立德; “树”的则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让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的人。总体来看, “人无德不立,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5]。立足于这一德育发展目标, 高校必须要把学生放在首位, 将大学生视做德育的主体, 并探索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 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高尚的道德素养, 又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才识本领, 而这便成为高校主体性德育发展的重要指向。
另一方面, 当前众多关于主体性德育的理论成果为高校主体性德育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基于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历史, 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已成为高校德育目标的共识, 将其看做是提升高校德育效果的关键。所谓主体性, 是以人本身作为核心价值, 以人的能动性发挥作为动力, 体现人之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主体性德育教育思想“是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6]。主体性德育以学生道德人格的完善作为德育目标, 充分尊重学生在道德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最大限度地发挥道德教育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进而在满足学生道德需要的基础上, 将道德知识外化为道德实践, 实现德育由他律到自律的转换, 展现道德教育的效果。可以认为, 在主体性德育中“学生不再是‘单向的、被教育、被塑造的’德育客体, 而是‘自主的、被尊重、被满足的’德育实施主体”[7], 学生成为贯穿德育始终的主线。
2. 现实之维: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亟需转换发展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 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特别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视, 我国高校德育呈现出一个较好的发展势头, 但应该看到的是, 由于思想转换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仍体现出一些突出问题, 使得我国高校德育始终达不到理想效果,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 学生主体性地位重视不足, 德育效果不甚理想。忽视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这是我国高校德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主要反映在教师费尽心思地卖力“布道”, 但由于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在德育过程中往往自说自演而“忘记”了学生的“主角”身份, 使德育应有的效果没有发挥出来, 造成与德育目标的严重脱节。这其中, 以“灌输式”为主的德育教育方式是导致学生主体性受到忽视的重要缘由。“灌输式”教育方式将教师的主体作用放大, 以向学生进行知识传输为重要目标, 把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一对学生进行灌输, 学生的职责即在于“接收”, 从而使学生形成品德的过程具有明显的规定性和服从性, 进而否定了知识内化规律, 否定了道德学习的主体性, 使德育完全成为一种纯外塑的过程, 最终造成学生道德知识养成大多不是出于一种内在自发的道德需要, 而是外在的被动感知, 因此也就缺乏道德认知的自觉和行为主体的责任感, 失去了德育本身所固有的意义。
其次, 德育培养的单一化, 忽略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个性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对人内在特征的一种描述。由于受家庭背景、经验、阅历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经常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形成不同的个性, 因此每一个人的个性往往都是不同的。当代大学生是个性最为张扬的一代, 他们有思想、有追求, 在道德认知和理解上呈现出不同的水平, 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 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作出正确的教育选择。但就目前德育现状来看, 各高校在德育上往往还是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方法来要求和教育所有的学生, 忽视了学生品质和个性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没有将德育应有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这样的教育观念不但与学生的实际个性不相符合, 而且与“要立足于学生个体发展的主体性、差异性与规律性对高校德育进行改革创新”的教育原则也格格不入, 造成德育内容难以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扎根, 从而大大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
最后, 德育目标和方式形式化, 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不够。这一问题主要针对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德育目标, 二是关于德育的培养方式。长期以来, 一提到德育最先让人想到的是德育目标的“理想化”问题, 德育目标被设计得较为“高大上”, 但从学生的视角而言, 很少与他们的心理需要和思想需要相结合, 以致学生在具体道德行为上缺乏明确的指导, 常常难以真正体会到德育的目的究竟何在。此外, 在德育培养方式上, 较为偏重于形式, 难以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过实践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有了较大进步,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旧有体制制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 多数高校德育仍以传统德育方式为主, 经常是结合当下核心德育目标要求, 对学生进行广撒网式教育, 常常忽视了尊重学生主体能动性在德育中的重要性, 造成片面夸大道德理论知识在德育中的作用, 即便是采取实践教育的方式, 也多是固定化、形式化, 缺少真正的方式创新, 以至于学生道德认知与实践体验联系不够紧密, 德育效果不甚理想。
二、日本高校德育的发展特色日本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其高校德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 其中, 彰显学生主体性的德育方式成为了一大特色。
1. 日本高校德育目标将国家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培养密切结合日本德育具有十分明显实用指向, 主要反映在德育目标的设定方面。在目标上, 日本将德育与本国国情需要相联系, 将培养能“担当大任”的现代国民作为目标, 特别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和道德的培养, 将之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例如20世纪90年代, 日本根据“把日本建设成富有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国家”的总目标, 确定了教育目标是培养“宽广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 自由、自律和公共精神, 面向世界的日本人”[8]。这一目标对于国家来说意义非凡, 具有很强的实际性和现代性; 对于个人来说明确具体, 即让自己成为一个自觉自律的、具有创造能力和公共人格的现代人, 体现出人之为人的主体价值对国家的重要意义。
2008年7月, 日本制定了作为中长期发展规划(之后十年日本的发展目标)的《教育振兴基本计划》, 提出“在高等教育阶段, 要实现培养杰出人才的目标, 培养能够主持社会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引领国际潮流的人才”[9]45, 这一高等教育目标不仅更加具体化, 而且更为强调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自觉能动性, 使学生的主体性进一步得到了彰显。可以认为, 通过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之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日本德育的重要目标。
2. 日本高校德育凸显个性教育, 培养完美人格强调个性教育是“二战”后日本教育的主要方面, 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在1989年公布的《教学大纲》中, 要求把“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 体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具体生活之中”, 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丰富他们的道德心灵”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 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之后, 这一观念依旧不断地强化和落实[10]。在2003年日本新颁布的教育基本法中, 进一步明确提出将“尊重个人价值, 发挥个人能力, 培养创造性和自立精神, ……树立勤劳的职业观、人生观”“培养公共精神和自律精神”[9]44等作为新的教育内容之一, 强调了德育在培养人具有完善人格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日本看来, 高校绝不能仅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己任, 还应该注重学生在创造性、思考力和想象力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并以维护学生的尊严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为重心, 实行知识、技能教育与培养创造力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 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此, 1991年日本文部省设定了新的《大学设置基准》, 这一准则在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提出了大学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和自由化, 允许大学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地调整大学教育课程[11]。这之后, 日本高校陆续开始在个性教育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 强化高校的自主自律, 形成高校独特的课程理念, 以配合学生的活力个性。同时, 把个性教育与时代主题相结合, 通过课程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修养方式, 人格逐步达到完善, 以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例如满足职业生活需要的职业教育课程、注重区域性人才培养的课程、适合广泛年龄层的生涯学习课程、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外语教育课程等, 以及有关学术主题、培养信息运用能力、加强身心健康方面的课程等[12], 大大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提升了德育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3. 日本高校德育方式注重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日本高校在德育方式上特别重视德育与学生行为的结合。在日本看来, 道德培养一旦忽视行为的体验只会导致多数学生道德水平仅仅停留于认知层面, 难以形成真正的道德素养,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时, 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体验, 强调“做”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 与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这一德育理念相一致, 在德育方式上应坚持从实践中得以锻炼、得以强化, 唯有如此, 才能达到德育的效果, 真正培养出具有完美人格的、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
基于这种认识, 实践教育在日本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德育方式受到日本高校的重视。例如, 日本多数高校都采取了志愿服务的德育方式, 设置专门负责提供志愿服务、组织实践活动的机构, 来引导学生树立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服务的公共精神, 将自身对志愿服务的想法运用到实践中, 使“以志愿服务为主的实践教育在学生的学业能力和人格形成以及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3]。再有, 将德育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加以结合, 注重在创业教育中加强德育的渗透。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险、重视个人能力的道德品质为核心目标的创业教育在日本高校十分普遍且形式多样、实用性强, 无论是在创业教育方法、创业教学内容方面还是在创业教育引导上日本高校均采取了行之有效、有针对性的方案, 不仅将创业教育落到了实处, 而且学生在实践的锻炼中道德认知得到了升华, 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总之, 通过诸如此类充分施展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体验性教育, 使德育与大学生实践行为产生了相互效应, 发挥了相应的教育功能,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对价值观的理解、产生了道德性判断, 而且最终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认知, 使德育目标得以实现。
三、比较借鉴中我国高校主体性德育培养的路径旨归对照日本高校德育发展特点, 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德育应坚持在现有德育优势基础上, 挖掘德育新视域, 探索一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发展路径。
1. 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培养自我教育功能“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14], 正如日本高校德育注重培养积极自学自律的人和能主动适应社会、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一德育理念, 突出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德育的一项必然内容。其实, 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 道德能力的培养具有体认性, 即需要自己去体会、理解和认同, 它需要经过一个由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 最终融会贯通内化为自己本身的道德认知, 因此, 德育最重要的是引导, 德育的对象不应是被灌输的客体, 而应当是培育主体。
在具体方式上,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要是通过开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来完成。“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才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德育不是去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 而是创造条件去发展人。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 培育道德智慧, 发掘创造潜能。”[15]首先, 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 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创建良好的外部条件。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对大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可以通过道德正能量的校园环境创设、积极向上的社团组织孕育等方式来影响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将外在的德育目标和要求, 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 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之心, 主动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 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其次, 搭建优质的自我教育平台, 在认知中促进自我道德形成。高校应主动为学生提供进行自我教育的优质平台, 让学生在专业培养、人际交往以及工作学习中找到自我教育的乐趣和获得感, 在平台中提升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使“自我教育着眼于培养主体精神, 发展自己积极的个性品质, 强调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13], 进而满足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需要。最后, 建立健全自我教育评价机制, 实现自我教育的公平发展。自我教育的评价机制要将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结合起来, 既通过外部评价促进自我教育的提升, 又通过内部评价用心体会, 学会反思, 使自身得到历练和成长。总之, 德育应发挥自我教育的优势, 面向每一位学生, 做好引导, 尽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在良性互动的前提下促进德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 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价值, 提倡个性教育日本高校德育在个性教育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效支撑了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为此, 开展我国高校的主体性德育, 可以在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方面下好功夫。
在德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其必然性。从社会发展现实看, 现代社会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对个性的尊重已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和趋势, 特别是对于“95后”“00后”的大学生来说, 发展个性、彰显个性已经成为他们的代名词, 为此德育过程应抓住大学生追求个性的契机, 使学生内含的个性因子成为德育的重要动因。从学生本身实际看, 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经过长期外部环境和家庭、学校的培养教育, 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方面都日趋成熟, 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认知上产生了一些层次性, 不同个体之间可能会存在完全不同的道德需要, 甚至同一个体在其不同发展阶段也具有不同的道德需要, 为此, 可以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个性发展上, 依据学生的能力、品行、性格特征等进行策略上的调整, 使学生有所成长、有所进步。从教育民主化角度看, “人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 只有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基本人格和自由的发展, 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16]。教育有责任为每位学生搭建个性完善、人格完备的充实舞台, 积极推崇人的精神解放和主体性与独立性的发展, 促进人的品德充分自由而全面发展, 而这也正是德育所应追求的目标。
在具体方式上, 个性教育要以学生的需要和个性特点为中心, 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懂得尊重每位学生, 采用开放式、活泼的教育理念, 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多样地转变教育方法, 设置多样化的、大学生愿意学习并与其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 从而为学生个性培养打开方便之门。同时还要分清现实环境中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针对不同学生个体因材施教, 以有效课程引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鼓励, 促使学生在多彩社会中形成多样的个性。当然, 在加大对学生个性培养和对个人发展关注的同时, 我国传统德育所注重的合群性和整体性的教育精神应一并得以强调, 这样才会在激发学生个人创造性时尽可能避免出现个人主义的倾向, 在强调个人和群体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对个人潜能的挖掘, 使集体发展和个人发展之间产生更加积极的良性互动。
3. 提升学生主体的能动性, 注重道德实践的强化和引导借鉴日本高校将德育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发展我国高校主体性德育, 应注重德育培养的实践性, 这是提升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重要方法。“道德教育不同于科学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 它需要以认知、感染、体悟等综合方式去潜移默化, 需要个体自主地建构和内化, 熏陶、体验和实践是道德养成的根本途径。”[17]因此, 在德育过程中, 我们应改变以往固有观念, 在肯定道德知识对于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重要性的前提下, 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德育实践行为训练相结合, 让大学生在认同道德的同时, 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接受教育。
在具体方式上, 一是可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让大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通过切身的道德行为践履,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加深对道德认识的理解, 进而促进学生在自主性的实践活动中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形式选择上, 日本高校以志愿服务为主的德育方式值得借鉴, 可以将其与我国实际的国情相结合, 除志愿服务之外, 还可以增加支教服务、公共组织服务等形式, 充分彰显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二是将道德实践教育融入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学习之中, 因势利导, 在“有用的”“感兴趣的”意识主导下, 主动进行道德实践, 使德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与大学生学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中, 进行科学技术或人文社科类实践活动, 养成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动性, 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文素养; 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亲自体验生活, 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在感受百行职业的同时, 体会到大国工匠精神之所在。可以说, “道德本身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 学生在道德认知教育中获得的‘道德心灵之花’, 不仅只有实践中才能结出客观的道德之果, 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检验、确证、巩固和完善”[18]。当然, 在改进以往德育模式的同时, 我们也应当继续发扬固有的德育优势, 继续抓好德育知识理论的教育, 在不放松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实践性教育, 通过教育模式的有效整合来不断提高主体性德育的实效性。
概而言之, 高校德育发展是一个逐步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 从根本上说, 德育的目标在于“立德树人”, 而“立德树人”的核心即是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为此, 确立主体性德育发展理念既是高校德育的应然选择, 也是高校德育发展的正确方向。面向未来, 高校德育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展理念进行主旋律教育, 以改进求加强, 以创新促发展。
[1] | 菲力蒲·孔布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M].赵宝恒, 李环, 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282. |
[2] |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45. |
[3]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 2018-09-11(1). |
[4] |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09(1). |
[5] |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1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03/c_1122774230.htm. |
[6] | 申作青. 主体性教育思想对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J]. 中国高教研究, 2003(10): 75. DOI: 10.3969/j.issn.1004-3667.2003.10.026 |
[7] | 宋珺. 浅论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3): 36. |
[8] | 瞿葆奎. 日本教育改革[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464. |
[9] | 王玉珊.日本教育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012. |
[10] | 袁银传, 王苏琪. 中日大学德育之比较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5): 77–78. DOI: 10.3969/j.issn.1007-5968.2007.05.034 |
[11] | 史媛媛. 日本大学教养教育改革中的课程和组织——中日比较的视角[J]. 外国教育研究, 2015(3): 78. |
[12] | 张富生. 日本大学课程设置制度及其执行有效性[J]. 高教探索, 2010(4): 36–37. |
[13] | 张腾飞. 日本高等学校"服务性学习"的应用:制度化与系统化[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1): 219. |
[14] | 檀传宝. 德育原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79. |
[15] | 王荣德. 现代德育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162. |
[16] | 陈坚. 学校德育与人的个性发展[J]. 教学与管理, 2000(1): 3. |
[17] | 杨维, 刘苍劲. 素质德育论——大学生的现代适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144. |
[18] | 徐辉, 蔡志良.大学德育应对开放社会挑战的理论与实践——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探索[C]//田庆先."21世纪学校发展路向"论文集.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