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Yao-yao, PENG Zong-chao. A Research on Innovation of Loc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eld Change——A Case Analysis Based on H District Budget Hearing Innovation[J].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2019, 21(6): 591-598.
[1]俞可平. 中美两国“政府创新”之比较——基于中国与美国“政府创新奖”的分析[J]. 学术月刊, 2012(3):5-15. [2]陈家喜,汪永成. 政绩驱动: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分析[J]. 政治学研究, 2013(4):50-56. [3]韩福国. 地方政府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基于中国区域间地方政府创新差异的跨案例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42(2):161-177. [4]耿曙,庞保庆,钟灵娜. 中国地方领导任期与政府行为模式:官员任期的政治经济学[J]. 经济学(季刊), 2016,15(3):893-916. [5]尚虎平. 我国政府创新:复制、周期律与“诺门克拉图拉”阴影——面向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创新的代际基因遗传性探索[J]. 社会科学, 2014(8):12-21. [6]傅利平,李永辉. 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竞争、个人特征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 2014(3):58-62. [7]朱亚鹏,肖棣文. 政策企业家与社会政策创新[J]. 社会学研究, 2014(3):56-76. [8]燕继荣. 社区治理与社会资本投资——中国社区治理创新的理论解释[J]. 天津社会科学, 2010(3):59-64. [9]杨雪冬. 过去10年的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价[J]. 公共管理学报, 2011,8(1):81-93. [10]梅赐琪,翟晓祯. 政绩出官可持续吗?——挑战晋升锦标赛理论的一个新视角[J]. 公共行政评论, 2018(3):7-27. [11]吴建南,马亮,杨宇谦.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特征与绩效——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多案例文本分析[J]. 管理世界, 2007(8):43-51. [12]金太军,袁建军. 地方政府创新博弈分析[J]. 江海学刊, 2005(5):94-99. [13]谢庆奎. 论政府创新[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45(1):136-143. [14]Newman J,Raine J,Skelcher C. Developments: Transforming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 and Modernization[J]. Public Money and Management, 2001,21(2):61-68. [15]胡宁生,戴祥玉.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自我推进机制:动力、挑战与重塑[J]. 中国行政管理, 2016(2):27-32. [16]江维国,李立清. 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响应:乡村振兴下的乡村治理创新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4):189-195. [17]耿曙. 自我革新:中国经济动能重塑与地方创新激活的政治基础[J]. 探索与争鸣, 2018(7):51-53. [18]何增科. 国家和社会的协同治理——以地方政府创新为视角[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5):109-116. [19]郁剑兴,黄飚.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新进展——兼论纵向政府间关系的重构[J]. 政治学研究, 2017(5):88-103. [20]付建军,张春满. 从悬浮到协商:我国地方社会治理创新的模式转型[J].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44-50. [21]Mcmullin E. The Origins of the Field Concept in Physics[J]. Physics in Perspective, 2002,4(1):13-39. [22]Lewin K,Korsch K. Mathematical Constructs in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J]. Erkenntnis, 1939,8(1):397-403. [23]Fligstein N,McAdam D.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Strategic Action Fields[J]. Sociological Theory, 2011,29(1):1-26. [24]Bourdieu P,Johnson R.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6. [25]DiMaggio P J,Powell W W.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48(2):147-160. [26]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 李猛,李康,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131-157. [27]Fligstein N,McAdam D. A Theory of Field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28]郝诗楠,唐世平.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时间:时序和时机[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4(2):194-205. [29]安东尼·吉登斯. 现代性的后果[M]. 田禾,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15-26. [30]道格拉斯·诺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杭行,译. 上海:格致出版社, 2008:4-5.[31]胡伟. 政府过程[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145.[32]理查德·斯科特. 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基础[M]. 姚伟,王黎芳,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58.[33]周雪光.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 开放时代, 2009(12):40-55.[34]杨嵘均. 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乡村治理中的互动关系[J]. 江海学刊, 2014(1):130-137.[35]Pierson P. Politics in Time: History,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Analysis[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1-16.[36]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 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