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旭东. 公司治理中的控股股东及其法律规制[J]. 法学研究, 2020, 42(4): 92-108.
|
[2] |
邓峰. 代议制的公司:中国公司治理中的权力和责任[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56.
|
[3] |
施天涛. 公司治理中的宪制主义[J]. 中国法律评论, 2018, 5(4): 89-106.
|
[4] |
蒋大兴. 重思公司共同决议之功能[J]. 清华法学, 2019, 13(6): 135-158.
|
[5] |
Haan S. Shareholder proposal settlements and the private ordering of private elections[J]. Yale Law Journal, 2016, 126(2): 262-345.
|
[6] |
Moore M. Private ordering and public policy: the paradoxical foundations of corporate contractarianism[J].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014, 34(4): 693-728.
|
[7] |
保罗·戴维斯, 莎拉·沃辛顿. 现代公司法原理[M]. 罗培新,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6:1033-1037.
|
[8] |
克里斯蒂娜·温德比西勒. 德国公司与合伙法[M]. 殷盛. 王杨,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 371.
|
[9] |
近藤光男. 最新日本公司法[M]. 梁爽,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6: 183-185.
|
[10] |
Bebchuk L. The myth of the shareholder franchise[J]. Virginia Law Review, 2007, 93(3): 675-732.
|
[11] |
Bainbridge S. Director primacy and shareholder disempowerment[J]. Harvard Law Review, 2006, 119(6): 1735-1758.
|
[12] |
罗培新. 股东会与董事会权力构造论:以合同为进路的分析[J]. 政治与法律, 2016, 38(2): 122-132.
|
[13] |
楼秋然. 董事职务期前解除的立场选择与规则重构[J]. 环球法律评论, 2020, 42(2): 102-117.
|
[14] |
蒋大兴. 走向“合作主义”的公司法——公司法改革的另一种基础[J]. 当代法学, 2021, 35(6): 82-97.
|
[15] |
Gevurtz F. The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origins of the corporate board of directors[J]. Hofstra Law Review, 2004, 33(1): 89-174.
|
[16] |
Easterbrook F, Fischel D. Voting in corporate law[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83, 26(2): 395-428.
|
[17] |
汤欣, 徐志展. 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检验[J]. 清华法学, 2008, 2(2): 89-104.
|
[18] |
吴昊, 林嘉丽. 股东提案权行使条件规则的困境与出路[J].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4, 8(4): 134-144.
|
[19] |
李诗鸿. 从“美国证监会14a-11规则无效案”看董事提名权改革[J]. 法学, 2013, 33(5): 136-145.
|
[20] |
罗培新. 公司法强制性与任意性边界之厘定:一个法理分析框架[J]. 中国法学, 2007, 24(4): 69-84.
|
[21] |
潘林. 论公司法任意性规范中的软家长主义——以股东压制问题为例[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 23(1): 39-51.
|
[22] |
黄辉. 现代公司法比较研究——国际经验及对中国对启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184-185.
|
[23] |
梁上上, 加藤贵仁, 朱大明. 中日股东提案权的剖析与借鉴——一种精细化比较的尝试[J]. 清华法学, 2019, 13(2): 49-67.
|
[24] |
许可. 股东会与董事会分权制度研究[J]. 中国法学, 2017, 34(2): 126-145.
|
[25] |
Meland C. Shareholder proposals and social policy[J].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Law Journal, 2024, 48(2): 215-270.
|
[26] |
祝惠春, 武亚东. 投服中心更好发挥投保作用[N]. 经济日报, 2024-07-11(7).
|
[27] |
郭雳. 作为积极股东的投资者保护机构——以投服中心为例的分析[J]. 法学, 2019, 39(8): 148-158.
|
[28] |
叶林. 股东会决议无效的公司法解释[J]. 法学研究, 2020, 42(3): 6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