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树训,冷罗生. 反思和厘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本真”——以其适用范围为切口[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6): 94-101. |
[2] |
赵小姣.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模式与难点[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5): 81-89. |
[3] |
高登晖,魏淑艳. 环保督察背景下我国省级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结构要素与作用机理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4): 73-81. |
[4] |
丛杭青,顾萍,沈琪. 杭州“五水共治”负责任创新实践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2): 111-117. |
[5] |
王作宝. 代际公平与代际补偿: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视角[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1): 68-73. |
[6] |
费艳颖,王越,张万彬.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公众知情权制度的完善路径[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6): 617-621. |
[7] |
张晓杰,耿国阶,孙萍. “公正可持续发展”:一个新的研究范式与框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3): 280-285. |
[8] |
杨燕. 生态创新的概念内涵和特性:与一般意义上创新的比较与思考[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6): 557-562. |
[9] |
秦书生,王宽,张瑞. 胡锦涛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3): 310-314. |
[10] |
赫国胜;李东;.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测度与比较[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1): 23-28+41. |
[11] |
纪明辉;吴伟;. 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5): 410-415. |
[12] |
张奇林;赵青;.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5): 416-420+425. |
[13] |
周春彦;亨利·埃茨科威兹;. 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3): 170-174. |
[14] |
顾海波;孙学敏. 环境法制与中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2): 110-113. |
[15] |
王子彦;李宁. 对“适度消费”概念的不同理解[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2): 8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