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Vol. 13 ›› Issue (3): 273-277.DOI: -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躯体化:苦痛表达的文化习惯用语

朱艳丽;汪新建;   

  1.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 收稿日期:2011-05-15 修回日期:2011-05-15 出版日期:2011-05-25 发布日期:2015-11-06
  • 通讯作者: -
  • 作者简介:-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BSH044)

-

-   

  1. -
  • Received:2011-05-15 Revised:2011-05-15 Online:2011-05-25 Published:2015-11-06
  • Contact: -
  • About author:-
  • Supported by:
    -

摘要: 躯体化是个体以躯体生理症状来应对心理苦痛和情绪问题,是一种文化背景下苦痛表达的习惯用语。躯体化的理论理解主要从医学人类学、精神病学以及心理学角度。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些文化领域里存在着混合了躯体症状及情绪症状的躯体化表现,中国的躯体化研究主要从情感表达方式、身心观、社会污名等角度来解释。在此意义上,躯体化具有社会适应功能,有助于作出完整的临床诊断评估与治疗,发展本土心理治疗。

关键词: 躯体化, 情绪表达, 文化习惯用语, 社会适应

Abstract: -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