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清扬, 陈晓方, 谢永芳. 基于残差卷积自注意力神经网络的铝电解过热度识别方法[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4(1): 8-17. |
[2] |
李雪娇, 杨洪英, 赵鹤飞, 胡红胜. 铝电解槽集气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3(7): 966-972. |
[3] |
李雪娇, 杨洪英, 胡红胜, 宋海琛. 残极集气系统对无组织烟气减排的作用[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3(6): 844-849. |
[4] |
杨酉坚, 齐俊峰, 庞小娟, 王兆文. 冶金级氧化铝颗粒磨损指数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2(6): 801-806. |
[5] |
王耀武, 尤晶, 彭建平, 狄跃忠. 铝电解过程中锂元素的阴极渗透机理[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2(1): 62-67. |
[6] |
李拓夫, 陶文举, 王兆文, 刘小珍. 磷生铁和钢爪尺寸对铝电解槽阳极物理场的影响[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1(6): 828-834. |
[7] |
李拓夫, 陶文举, 王兆文, 孔令宇. 预焙炭阳极环形槽炭碗设计的仿真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1(12): 1715-1720. |
[8] |
黄义鹏, 王兆文, 杨酉坚, 石忠宁. 铝电解槽阳极形状对气泡排出的影响[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0(2): 228-233. |
[9] |
刘文宝, 刘文刚, 张乃旭, 李振. N,N-二(3-氯-2-羟丙基)十二胺对菱镁矿浮选脱硅性能的影响[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9(8): 1192-1196. |
[10] |
刘文宝, 刘文刚, 王鑫阳, 张尧. 烷基羟丙基胺作用下石英和赤铁矿的浮选行为[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8(12): 1775-1779. |
[11] |
王晓琳, 高媛, 姜维, 赵晓雷. 潜在高能密度材料N8的分子设计和爆炸性质[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7(6): 824-827. |
[12] |
侯剑峰, 王兆文, 李拓夫, 石忠宁. 椰壳类活性炭高温改性及吸附铝电解质熔盐中K+的性能[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7(12): 1740-1744. |
[13] |
曹晓舟, 时园园, 赵爽, 薛向欣. 铝电解槽废旧阴极炭块中有价组分的回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5(12): 1746-1749. |
[14] |
王纪镇,印万忠. 酸碱软硬度的势标度在浮选剂结构性能研究中应用[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4(7): 1035-1038. |
[15] |
齐凤升;杨柳;李宝宽;冯乃祥;. 铝电解阳极碳块析出气体引起的电解质/铝液界面波动[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3(7): 1009-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