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8年, 第2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8-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具有时滞网络系统的滑模控制
    王宏伟;井元伟;
    2008, 29 (12):  1673-1676.  DOI: -
    摘要 ( 267 )   HTML   PDF(1267KB) ( 515 )  
    针对TCP(传输控制协议)网络的拥塞控制问题,采用滑模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考虑到网络中同时具有状态时滞和输入时滞的线性TCP动态系统,首先利用特殊变换将原不确定时滞系统转化为无时滞系统.在新的坐标下,设计了一个最优的滑动模面,而且所选择的控制律能够有效抑制路由器中队列长度的振荡,实现准确的跟踪.仿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压试验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
    赵珍;胡学发;何大阔;王福利;
    2008, 29 (12):  1677-1680.  DOI: -
    摘要 ( 254 )   HTML   PDF(1085KB) ( 519 )  
    针对水压试验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问题,将减聚类算法与人机交互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减聚类的"变焦"知识获取方法.通过将知识获取问题近似为水压试验机AMESim仿真模型增压侧压力的数据分析,引入减聚类算法,并将聚类结果与专家进行交流,实现人机交互.分析了减聚类主要参数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建立参数修改规则,根据专家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减聚类参数,获得符合要求的结果.通过"变焦"方法针对某一类结果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实现知识获取.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OpenMP求解无容量设施选址问题的并行PSO算法
    王大志;闫杨;汪定伟;王洪峰;
    2008, 29 (12):  1681-1684.  DOI: -
    摘要 ( 347 )   HTML   PDF(286KB) ( 763 )  
    讨论无容量设施选址(UFL)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OpenMP技术的并行多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将整个种群分为若干子种群,同时利用局部信息来更新粒子速度,使得并行算法异步进行.算法运行一定代数后,每个子种群都会与其相邻种群交换最优粒子.通过将并行多粒子群算法对OR-library中的标准测试问题进行测试,并将计算结果与串行多粒子群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相比之下,并行多粒子群算法执行时间短,特别对于大规模的计算问题,所得结果有更好的鲁棒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集装箱码头箱区规划的并行仿真优化方法
    李浩渊;汪定伟;
    2008, 29 (12):  1685-1688.  DOI: -
    摘要 ( 211 )   HTML   PDF(353KB) ( 519 )  
    运用面向对象的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建模方法,通过对现代集装箱码头的生产、管理和装卸工艺的分析,构建了一个包括船舶、锚地、泊位、岸桥、堆场龙门起重机、内部集卡、外部集卡和大门系统等在内的集装箱码头整体作业系统的仿真模型.针对集装箱码头堆场中的箱区规划问题,采用仿真模型与优化算法相结合的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SBO)进行了求解,并将基于MPI消息传递标准的并行集群计算方法引入该求解过程,很好地解决了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中存在的计算代价过大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空间定位参考点的分布问题研究
    周艳;赵海;曹伟;蔡巍;
    2008, 29 (12):  1689-1692+1710.  DOI: -
    摘要 ( 246 )   HTML   PDF(310KB) ( 710 )  
    针对三维空间定位过程中,对定位的精度要求高以及要求对位置信息响应快的特点,在分析了传统定位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定位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区域研究发现,空间4个定位参考点按照某种分布可以提高定位精度,更好地提供定位服务.由此提出了空间定位参考点分布定理(DSLRD),设计并实现了在三维空间定位过程中新的定位参考点分布算法(LRND),该算法不仅大量地节省了计算和存储资源,而且保证了定位计算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LQI的链路评估算法及其在WSN中的应用
    张希元;赵海;朱剑;徐久强;
    2008, 29 (12):  1693-1696.  DOI: -
    摘要 ( 213 )   HTML   PDF(503KB) ( 689 )  
    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一些链路质量评估参数进行对比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LQI均值的链路评估算法.该算法能够在保障评估准确度的前提下减少冗余数据,从而降低能耗;采用该链路评估算法对ETX路由度量进行了修改,提出了一种IETX路由度量,并最终在Micaz节点上对该度量的选路性能进行测试.结果验证了基于LQI链路评估算法的IETX度量的选路可靠性与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MANET接入Internet的负载均衡机制及其算法
    李昕;李喆;王民先;
    2008, 29 (12):  1697-1701.  DOI: -
    摘要 ( 202 )   HTML   PDF(1085KB) ( 529 )  
    在MANET接入Internet的网络环境中,由于移动节点集中使用某些位置上的网关来实现接入,造成这些网关的负载增加,性能下降.为了能够均衡利用网关及各移动节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动态网关和多径技术实现MANET接入Internet负载均衡的路由机制.该机制使用多路径进行传输,并在多个候选路径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均衡分配通信流量;同时,在选择网关时尽量选择低负载的网关,均衡网关的负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降低分组的平均传输延迟并提高网络的吞吐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2P-SIP分层结构的通信机制
    杨德国;王慧;王翠荣;高远;
    2008, 29 (12):  1702-1705.  DOI: -
    摘要 ( 303 )   HTML   PDF(329KB) ( 612 )  
    P2P与SIP相结合(简称P2P-SIP)的媒体会话与传输机制还没有广泛实际的应用,主要原因在于P2P节点不稳定性以及缺乏完整的P2P-SIP通信结构设计.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SIP和P2P相结合的媒体通信机制,针对加入各节点的异构性,在覆盖网络的组织上采用了分层结构,使用超级节点对整个覆盖网络节点进行管理,并提出了组织分层结构的算法.仿真表明,该机制与现有的P2P系统结构相比有较高的稳定性,减少了网络中媒体通信的信息量以及资源定位的时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时延的移动IPv6路由优化机制
    夏利;张君雅;刘代庆;常月;
    2008, 29 (12):  1706-1710.  DOI: -
    摘要 ( 270 )   HTML   PDF(1014KB) ( 581 )  
    路由优化是基于直接路径比间接路径理想的假设,但这个假设并非一定成立,而且路由优化还会引起数据包失序,降低网络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时延的移动IPv6路由优化机制.该机制通过对RRP过程中的HoT消息和CoT消息加盖时间戳,由移动节点测量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传输时延并决定是否进行路由优化.同时,通过在间接路径发送结束标识LAST消息及计时器机制避免路由优化产生的数据包失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本机制性能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i-15-3合金中短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微观机理
    王平;梁田;侯世耀;雷家峰;
    2008, 29 (12):  1711-1714.  DOI: -
    摘要 ( 253 )   HTML   PDF(1018KB) ( 517 )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Ti-15-3合金中晶粒取向差对短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i-15-3合金中,98%相邻晶粒之间的取向差大于10°;相邻晶粒中,大的晶粒取向差有利于短裂纹的萌生,小的晶粒取向差有利于短裂纹的扩展;短裂纹的尖端方向与下一个晶粒的滑移带方向夹角大于35°时,裂纹穿过此晶粒时容易发生曲折,走"Z"字形路线;小于35°,裂纹沿着滑移带方向扩展;短裂纹尖端扩展到晶界时,如果裂纹尖端方向与晶界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35°,裂纹沿晶扩展;大于35°,裂纹穿晶扩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轧薄带钢工作辊边部接触研究
    赵启林;刘相华;王国栋;
    2008, 29 (12):  1715-1717+1741.  DOI: -
    摘要 ( 254 )   HTML   PDF(591KB) ( 650 )  
    为研究工作辊接触对冷轧带钢生产的影响,用影响函数法建立模型,并用现场生产数据模拟计算了四辊轧机的辊系变形.通过计算得到的接触压力、带钢厚度、张应力等分布数据分析了冷轧薄带时发生工作辊接触现象对轧制压力、出口厚度、出口张应力以及板形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辊接触使带钢边部轧制压力降低,工作辊与支撑辊间接触压力增大.工作辊接触使带钢凸度和横向厚差减小,对降低边部减薄有利;使出口张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减小了边浪,提高了带钢的平直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学习在模拟连续退火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花福安;王文乐;李建平;刘相华;
    2008, 29 (12):  1718-1720.  DOI: -
    摘要 ( 200 )   HTML   PDF(239KB) ( 667 )  
    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构建了模拟连续退火的冷却过程控制数学模型.为了提高自学习效率,提出了将冷却过程中辐射散热等效转化为对流散热系数的观点.模型对试样温度进行层别的划分,并且针对各个温度层别,采用指数平滑处理的方法确定各个温度层别的调整系数.在实际冷却过程中,过程控制系统根据自学习得到的各个温度层别的调整系数实时地调整冷却气体的流量.实际应用表明,以自学习为基础的过程控制系统可使模拟连续退火的冷却过程的温度精度控制在10℃以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i~+/TiO_2/ITO工作电极的制备及其异相反应动力学特性
    毕孝国;丁森;刘艳华;修稚萌;
    2008, 29 (12):  1721-1724.  DOI: -
    摘要 ( 246 )   HTML   PDF(285KB) ( 647 )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ITO导电玻璃基片表面制备一层TiO2薄膜,将其作为工作电极,与作为参比电极的饱和甘汞电极、作为辅助电极的铂黑电极、作为电解质溶液的碳酸丙烯酯+高氯酸锂一起构成三电极测试体系.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在电极电势分别在±0.5 V,±1.0 V和±2.0 V时的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扫描电位在±2 V时,循环伏安曲线出现明显的Li+注入峰和抽出峰,Li+在电解质溶液和TiO2层中的扩散速度是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决速步骤;而扫描电位在±1 V和±0.5 V时,循环伏安曲线没出现Li+注入峰和抽出峰,工作电极电位是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决速步骤;研究工作电极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多元渣系活度预测模型
    吴令;姜周华;龚伟;李阳;
    2008, 29 (12):  1725-1728.  DOI: -
    摘要 ( 222 )   HTML   PDF(1144KB) ( 612 )  
    基于遗传神经优化BP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建立了多元熔渣活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能实现任意函数逼近,结构简单;遗传算法是建立于遗传学和自然选择原理基础上的一种全局优化搜索算法,能根据个体的适应度函数,通过对个体施加遗传操作实现群体内个体结构重组的迭代处理,逐代演化出越来越好的近似解.通过对CaO-SiO2,CaO-SiO2-Al2O3,CaO-SiO2-Al2O3-MgO渣系组元活度的计算和仿真表明,遗传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计算结果在不同的情况下均能很好地吻合文献值,因此能够准确预报多元渣系中组元活度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波强化溶出12CaO·7Al_2O_3的研究
    孙会兰;于海燕;王波;涂赣峰;
    2008, 29 (12):  1729-1733.  DOI: -
    摘要 ( 253 )   HTML   PDF(1429KB) ( 534 )  
    分别用常规溶出和超声波强化溶出对12CaO.7Al2O3的溶出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超声波作用时碳钠质量浓度为80 g.L-1的氧化铝溶出率高于碳钠质量浓度为120 g.L-1的常规溶出的氧化铝溶出率;溶出温度为69℃的氧化铝溶出率高于常规溶出78℃时的氧化铝溶出率;在0~60 min内,超声波作用时间越长强化效果越好;超声波功率在40~140 W之间变化时,氧化铝溶出率呈逐渐增加而后平缓的趋势.此外,还初步探讨了超声波作用机理:超声波的照射提高了离子的运动速度,加速了传质的进行,破坏了颗粒之间的团聚,从而提高了氧化铝溶出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硼酸重结晶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龚殿婷;李凤华;樊占国;刘素兰;
    2008, 29 (12):  1734-1737.  DOI: -
    摘要 ( 684 )   HTML   PDF(225KB) ( 3053 )  
    研究H3BO3-H2O简单体系中,在无外加影响因素的条件下,硼酸质量分数、结晶温度、结晶时间及搅拌速度对硼酸重结晶的影响规律.在相同的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的条件下,硼酸的质量分数控制在28.5%~31.0%,结晶率可达88%以上.结晶温度选择5~10℃之间,不同的降温方式对硼酸的结晶率影响不大.采用在高温时快速冷却,待降至一定温度后,再慢速冷却降温,可以保证硼酸结晶体多数为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硼酸的结晶时间在15 h附近为宜.选择硼酸质量分数为28.5%,最终结晶温度为10℃,恒温时间为15 h的实验条件下,慢速搅拌有助于硼酸晶体的生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稀酸浸出还原焙烧红土矿时铁还原度对浸出的影响
    畅永锋;翟秀静;符岩;张廷安;
    2008, 29 (12):  1738-1741.  DOI: -
    摘要 ( 482 )   HTML   PDF(267KB) ( 908 )  
    对含镍的红土矿进行了微波加热还原焙烧-稀硫酸浸出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活性炭粉加入量、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对铁还原程度的影响,并分析了铁还原度对浸出过程中镍和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土矿中铁的还原程度随碳粉加入量、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800 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约12.5 min即可完成还原反应.镍的浸出率与铁的还原度近似呈线性关系,但铁的浸出率在铁还原度超过60%后增长迅速.因此铁还原度控制在60%为宜,相应的镍浸出率约为85%,而铁的浸出率不超过3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品位双重难处理金矿石工艺矿物学及浸金影响因素
    杨洪英;巩恩普;杨立;
    2008, 29 (12):  1742-1745.  DOI: -
    摘要 ( 314 )   HTML   PDF(282KB) ( 1063 )  
    试验所用矿石来自我国云南某金矿,该矿含金2.4 g/t,砷0.97%,碳1.47%.它是典型的低品位含碳双重难处理金矿石,浮选精矿-氰化提金,金浸出率为10.43%;浮选精矿-焙烧-氰化工艺,金浸出率为46.52%,属于极难浸金矿.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毒砂.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白云石、方解石、伊利石黏土矿物等.金的赋存状态绝大多数是"不可见金",主要为次显微、超显微的包裹金以及胶体金.金主要包裹于毒砂和黄铁矿晶体中.矿石中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少为银金矿.矿石金回收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包裹金,矿石含砷、碳质以及黏土矿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铜镍尾矿细菌浸出的试验研究
    俞娟;杨洪英;佟琳琳;陈森;
    2008, 29 (12):  1746-1749.  DOI: -
    摘要 ( 226 )   HTML   PDF(307KB) ( 683 )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pH值、矿浆质量分数、矿石粒度、细菌接种量、表面活性剂吐温20用量对铜镍矿尾矿细菌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铜浸出的最佳条件:pH值为1.5,矿石粒度为小于0.074 mm,接种量(体积分数)为50%以及不添加表面活性剂;镍浸出的最佳条件:pH值为1.0,矿石粒度为大于0.147mm,接种量(体积分数)为25%及不添加表面活性剂.细菌氧化后,铜和镍的浸出率分别达到63.41%和91.7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生物医用的镁合金成分及凝固组织研究
    管仁国;王付兴;李江委;朱立杰;
    2008, 29 (12):  1750-1753.  DOI: -
    摘要 ( 220 )   HTML   PDF(480KB) ( 506 )  
    通过对镁合金铸锭后显微组织的观察,结合SEM能谱分析,研究了Ca,Mn元素对镁合金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Mg-2.0Mn的显微组织是由基体组织(α-Mg)和点状析出的组织(α-Mn)组成;Mg-0.5Ca的显微组织是由(α-Mg)基体组织和非平衡结晶形成的Mg2Ca相组成.Ca,Mn对镁合金的组织均有细化作用,当同时加入Ca,Mn合金元素时,镁合金的显微组织会更加细小,晶粒趋于均匀圆整,同时第二相颗粒减少.其原因是:Ca提高了Mn与镁合金的润湿性,提高了Mn的溶解与扩散能力,温度降低Mn原子从合金中析出,为合金凝固提供了大量的晶核.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载荷作用次数的齿轮可靠度计算模型
    岳玉梅;王正;谢里阳;
    2008, 29 (12):  1754-1756+1786.  DOI: -
    摘要 ( 229 )   HTML   PDF(1357KB) ( 677 )  
    研究了随机载荷作用次数对齿轮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引入条件可靠度,在不作失效独立假设的前提下,运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建立了具有多种失效模式的齿轮可靠度计算模型.根据随机载荷作用的统计学意义,运用顺序统计量理论建立了随机载荷多次作用时的齿轮可靠性模型,并研究了齿轮可靠度随载荷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即使在强度不退化的情况下,齿轮的可靠度也随着随机载荷作用次数的增加在逐渐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续系统强度分布的确定方法与可靠度计算
    郝广波;谢里阳;李莉;
    2008, 29 (12):  1757-1761.  DOI: -
    摘要 ( 232 )   HTML   PDF(280KB) ( 509 )  
    由于目前缺少较好的数学模型对管道类连续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将连续系统离散成由若干实体单元组成的一个"串联系统".应用最小次序统计量推导出连续系统强度分布函数的Weibull表达式.通过参数变换法确定连续系统的强度分布,而且强度分布能通过实验所确定的参数来表示.应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连续系统强度分布的参数进行估计.建立了系统级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能够反映单元间的相关失效的影响,并模拟连续系统的可靠度与其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可靠性模型为不同尺度的连续系统的可靠性评价提供了依据,并且大尺度连续系统的可靠度具有下限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DOF空间3-RPS并联机器人位置运动学混合算法
    宋伟刚;任静;朱冠亚;
    2008, 29 (12):  1762-1765.  DOI: -
    摘要 ( 317 )   HTML   PDF(376KB) ( 796 )  
    空间2自由度并联机构可用于高作用力下精确控制姿态的两个分量的工作场合.建立了2自由度3-RPS并联机器人的位置运动学约束方程;对其正逆运动学算法进行了讨论.对求解并联机器人位置正解的杆长搜索法进行了改进,并结合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拟牛顿法,提出了一种能解决方程组多解并且计算精度较高的混合算法,推导了2自由度3-RPS并联机器人位置反解的求解过程.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所能达到的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品原型虚拟装配系统结构及技术
    杨建宇;朱立达;李虎;王宛山;
    2008, 29 (12):  1766-1769.  DOI: -
    摘要 ( 252 )   HTML   PDF(469KB) ( 526 )  
    讨论了对零部件繁多、大型或精密产品进行原型展示、功能分析和虚拟装配时的功能需求;针对这些功能需求设计了一种虚拟现实系统结构.基于模块化的思想提出一种既可以分布处理又可以集成整合的系统框架.对其中主要功能模块——控制核心模块、装配控制模块、图形引擎模块、文件服务模块、数据服务模块和应用服务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详细研究了本系统关键技术中的三项:主动立体显示技术、可装配性评价和实时碰撞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合材料薄壁圆柱壳动态弹性模量的研究
    李健;郭星辉;郭明涛;颜云辉;
    2008, 29 (12):  1770-1773.  DOI: -
    摘要 ( 248 )   HTML   PDF(432KB) ( 847 )  
    提供了一种将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复合材料薄壁圆柱壳的动态弹性模量.采用稳态正弦激振试验获得玻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薄壁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及振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各阶固有频率对应的动态弯曲弹性模量,并对结果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动态弹性模量与激振力频率之间的Lorentzian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动态弯曲弹性模量远小于静态值,而且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而不断减小,Lorentzian函数可以用来较好地描述动态弯曲弹性模量与振动频率之间关系,将该函数关系应用于Donnell简化壳理论计算的圆柱壳固有频率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处理含多环芳烃植物油的吸附剂筛选及其性能评价
    巩宗强;胡筱敏;徐新阳;李培军;
    2008, 29 (12):  1774-1777.  DOI: -
    摘要 ( 238 )   HTML   PDF(320KB) ( 757 )  
    为循环利用植物油淋洗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应用吸附过程去除植物油中的多环芳烃.对10种吸附剂进行吸附柱和批处理筛选实验,评价了这些吸附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从中筛选出最适合的吸附剂.动态吸附柱筛选实验表明,植物油中的多环芳烃在活性炭F400及F300上的吸附量最高,分别为55.39μg.g-1和23.82μg.g-1,说明吸附剂的粒径对吸附效果有重要影响,而多环芳烃在其他几种吸附剂上几乎没有吸附.批处理筛选实验表明,多环芳烃在两种活性炭上的吸附量仍然最多,分别为211.85μg.g-1和203.79μg.g-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学腐蚀下岩土体力学特性变化的定量描述
    崔强;冯夏庭;程昌炳;杨成祥;
    2008, 29 (12):  1778-1781.  DOI: -
    摘要 ( 216 )   HTML   PDF(346KB) ( 602 )  
    运用化学动力学理论和岩土体微观结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化学腐蚀作用下岩土介质力学特性的劣化行为.通过试验,得出黏土在酸性条件下,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及针铁矿质量分数随腐蚀时间变化的规律.基于量子化学和结构化学理论,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出红黏土胶结本质及微观结构模型参数,并建立该黏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针铁矿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对针铁矿在酸性条件下的溶解反应进行化学动力学分析,得出该反应动力学各主要参数.结合红黏土微观研究结果,建立了岩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编制程序,对贵州红黏土在酸液腐蚀作用下,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时间动态变化过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试验规律吻合较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AGA-BP系统的涵洞结构应力预测研究
    范鹤;宁宝宽;刘斌;
    2008, 29 (12):  1782-1786.  DOI: -
    摘要 ( 223 )   HTML   PDF(337KB) ( 496 )  
    为了解决神经网络过训练和经验公式确定网络结构盲目性的问题,更好地实现对高填土涵洞结构应力预测研究,结合遗传算法和BP网络两种智能方法各自优点开发出自适应遗传算法-神经网络(AGA-BP)系统.该系统引进自适应交叉、变异概率公式,改进传统的交叉、变异遗传操作,提高局部搜索能力;同时将BP网络累积预测误差标准差作为自适应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并作为遗传终止的判定准则之一.以模型试验数据为样本,通过AGA-BP系统和经验公式两种方法确定网络结构,实现对涵洞应力的预测.预测结果对比验证了AGA-BP系统在高填土涵洞应力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糊贴近度的集群风险评价方法
    高菲;李凯;刘锐;
    2008, 29 (12):  1787-1790+1802.  DOI: -
    摘要 ( 243 )   HTML   PDF(118KB) ( 483 )  
    通过对成熟集群周期性风险、结构性风险和网络性风险成因的分析,提取了21个风险特征指标;在此基础上,描述了成熟集群在不同风险水平的运行状态下的特征模式.根据集群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应用多目标决策理论中理想解法的思想,首先确定集群风险特征指标体系对各个运行状态特征模式的非对称贴近度,再采用理想解法确定正负理想等级,根据各个运行状态与正负理想等级的贴近程度确定集群的风险水平.通过模拟算例证明了该方法评价集群风险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路行车人因事故分析及对策
    郭伏;郝金权;刘春海;
    2008, 29 (12):  1791-1794.  DOI: -
    摘要 ( 494 )   HTML   PDF(242KB) ( 1473 )  
    以某铁路局2001~2005年行车人因事故为研究对象,将人为失误分为遗漏差错、代办差错、无关行动、顺序差错和时间差错五类,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代办差错和遗漏差错是人为失误的主要类型.通过人为失误与主要原因的关联分析,发现教育培训、信息沟通和组织管理对代办差错影响较高,组织管理对代办差错的贡献率最高;遗漏差错与作业、运行程序和设计原因有关,运行程序影响最大.对人因事故发生的根原因分析表明,代办差错最主要原因是基本操作能力差、违章和盲目蛮干,遗漏差错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互监控不到位.最后从人机系统优化设计、加强管理以及建立人因数据库三个方面提出改善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算子的不动点定理及其迭代求法
    孙涛;武力兵;段晓东;
    2008, 29 (12):  1795-1798.  DOI: -
    摘要 ( 240 )   HTML   PDF(1827KB) ( 686 )  
    设E是Hilbert空间,在强可测空间Lp[I,E]中得到了增算子不动点的存在性定理及其不动点的迭代求法,并给出了Lp[I,E]的共轭空间为Lq[I,E]这一重要结论.作为应用,研究了Hilbert空间上的一类非线性积分方程最大解和最小解及其单调迭代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导磁体耐受过电流冲击稳定性的有限元方法研究
    白质明;吴春俐;
    2008, 29 (12):  1799-1802.  DOI: -
    摘要 ( 259 )   HTML   PDF(373KB) ( 649 )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4.0对Bi2223/Ag超导带材绕制的超导磁体在过电流冲击下的失超行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计算.通过编写VB数据分析程序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磁体绕组中央的横向和纵向的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获得超导磁体在20 K环境温度时,不同过电流脉冲下绕组内的最高温升曲线.把过电流脉冲导致的局部高温与在此温度下的最小传播电流联系起来,提出以过电流脉冲的允许持续时间作为评价超导磁体抗电流冲击稳定性的依据.这为研究高温超导磁体的运行稳定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