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7年, 第2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4-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链路优化时延约束组播路由的遗传算法
    岳承君;井元伟;李庆奎;
    2007, 28 (4):  457-460.  DOI: -
    摘要 ( 236 )   HTML   PDF(290KB) ( 557 )  
    针对网络的瓶颈路径易造成网络拥塞的现象,分析了链路负载不平衡的原因,重新给出链路代价定义,提出一种遗传算法求解该类组播路由问题.算法从链路代价权值转化开始,以满意的时延树为遗传算法的初始解集,然后在交叉操作过程中不断地用低链路代价的边代替树中高链路代价的边,以求得满足链路代价最优的组播树.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考虑网络的负载均衡情况下,选择链路代价较低的空闲路径,快速、有效地构建满足时延要求,链路代价最小的组播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确定广义关联大系统的分散脉冲控制
    马跃超;张庆灵;徐香坤;
    2007, 28 (4):  461-464.  DOI: -
    摘要 ( 281 )   HTML   PDF(162KB) ( 546 )  
    考虑了一类不确定广义关联大系统,利用Lyapunov方法和矩阵范数性质研究了该类系统的分散脉冲控制问题.给出了一种分散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得到了系统可鲁棒镇定的不确定量的范数界.同时研究了广义关联大系统及各个孤立子系统的脉冲控制问题,给出了其闭环系统无脉冲的不确定量的范数界.最后获得了广义关联大系统及各个孤立子系统的闭环系统同时渐近稳定和无脉冲的范数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观测器的广义时滞系统最优保成本控制
    冯毅夫;张庆灵;杨帆;
    2007, 28 (4):  465-468+476.  DOI: -
    摘要 ( 237 )   HTML   PDF(190KB) ( 620 )  
    讨论一类含有参数不确定性且具有状态滞后的广义时滞系统的观测器型最优保成本控制器设计问题.不确定性假设是时变的且范数有界.通过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并采用一种新方法,结合凸优化理论得到了不确定广义时滞系统的最优保成本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控制器的设计使得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对所有的不确定性,广义时滞系统是鲁棒可镇定的且二次型保成本指标最小,并证明了所得结论等价于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的可解性问题.最后给出实际算例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具有时变时滞的离散切换系统的鲁棒H_∞控制
    宋政一;聂宏;赵军;
    2007, 28 (4):  469-472.  DOI: -
    摘要 ( 237 )   HTML   PDF(202KB) ( 470 )  
    利用多Lyapunov函数方法,研究一类具有时变时滞的线性离散切换系统的鲁棒H∞控制问题.在每个子系统都不能实现鲁棒H∞控制的假设条件下,基于切换状态反馈控制策略,给出了系统实现鲁棒H∞控制的充分条件,且这一条件可以表示成与时滞界相关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形式,还分别给出了切换律和鲁棒H∞切换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并讨论了时滞界与H∞性能的关系.最后的仿真例子表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基于小波提升变换的多尺度边缘提取算法
    葛雯;高立群;石振刚;
    2007, 28 (4):  473-476.  DOI: -
    摘要 ( 215 )   HTML   PDF(266KB) ( 1576 )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提升变换的改进图像边缘的检测算法.本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小波提升分解,然后分别对高、低频子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对于低频信息使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而高频信息先用相邻尺度小波系数相乘的方法去除噪声,消噪后再对高频分量进行边缘检测.最后通过一定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边缘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能有效地抑制噪声,边缘检测精度高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图像边缘提取算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时-空”域自动视频分割算法
    孙红星;赵楠楠;徐心和;
    2007, 28 (4):  477-480.  DOI: -
    摘要 ( 236 )   HTML   PDF(442KB) ( 457 )  
    为了进行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视频图像往往需要被分割成单独的个体.提出了一种从时域到空域的自动视频分割算法.在时间域阶段,通过对相邻两帧变化部分的检测,找到运动目标的初步定位.在空间域阶段,采用预测分水岭算法对运动目标进行精确定位.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增强.另外为了解决分水岭的过分割问题,算法在小波变换后的图像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分割效果好,而且计算时间少,分割的结果具有更准确的语义信息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类时滞Ikeda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研究
    谢英慧;张化光;
    2007, 28 (4):  481-484.  DOI: -
    摘要 ( 231 )   HTML   PDF(324KB) ( 489 )  
    针对一类具有时滞的Ikeda混沌系统,研究了其自适应同步问题.所讨论的驱动和响应系统的结构不同,参数不同且部分参数未知.根据Lyapunov稳定理论及Barbalat引理,给出了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参数自适应律的解析表达式.所设计的控制器实用有效,易于实现,能够使具有时滞的两个不同结构的Ikeda混沌系统渐近同步.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时滞Ikeda混沌系统,也适用于任何状态有界的连续时间时滞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仿真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状态反馈H_∞控制的水电机组鲁棒调速器
    罗南华;王伟;杨晓菊;
    2007, 28 (4):  485-488.  DOI: -
    摘要 ( 215 )   HTML   PDF(297KB) ( 609 )  
    针对轴流转浆式双调节水轮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双调节水轮机的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状态反馈H∞控制理论,利用求取线性矩阵不等式完成系统优化控制设计.它可以使得在扰动下水轮发电机组的导叶与浆叶的位置按照各自的优化控制规律进行调整,从而使水力过渡过程达到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案可使系统的扰动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移动节点的分布优化问题
    张石;鲍喜荣;陈剑;贾英华;
    2007, 28 (4):  489-492.  DOI: -
    摘要 ( 366 )   HTML   PDF(263KB) ( 1240 )  
    为了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总体能耗,保证信息的有效采集,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分布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模型的精确数学定义,并利用节点的移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优化机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目标区域内以相对较小的代价完成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分布优化,降低网络的能耗,提高网络的整体覆盖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哈特曼装置上粉尘浓度的测量
    李新光;董洪光;S.Radandt;
    2007, 28 (4):  493-496.  DOI: -
    摘要 ( 784 )   HTML   PDF(359KB) ( 702 )  
    粉尘浓度和湍流速度对粉尘爆炸猛烈程度和粉尘云最小着火能的测试有很大影响.针对1.2 L哈特曼装置上的粉尘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到了1.2 L哈特曼管上不同位置高度的粉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粉尘浓度随哈特曼管高度位置分布很不均匀.对于哈特曼管电极位置高度,当点火延迟时间170 ms、计算浓度为500 g/m3时,其粉尘测量浓度近似等于计算浓度;当计算浓度低于500 g/m3时,其测量浓度高于计算浓度.当计算浓度大于500 g/m3时,测量浓度低于计算浓度.哈特曼管上粉尘浓度随高度分布的获得,为最小着火能在不同装置上的测试比较提供了数据,为粉尘爆炸数学模型的检验提供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GI中一种智能预防式容错QoS组播路由模式
    王兴伟;蔡淑降;黄敏;
    2007, 28 (4):  497-500.  DOI: -
    摘要 ( 289 )   HTML   PDF(1108KB) ( 447 )  
    在NGI主干网主要形式IP/DWDM光Internet中,如何提高其容错能力同时改善其QoS(quality of service)组播性能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容错QoS组播路由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采用预防式容错策略和双树保护模式,基于蚁群算法,设计了一种容错QoS组播路由模式.以最小化光树故障率为目标,通过建立满足QoS约束的主光树和备份光树来达到容错目的.仿真研究表明,该模式是可行和有效的,具有较好的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响应式节能动态成簇算法
    郭彬;李喆;刘军;耿蓉;
    2007, 28 (4):  501-504.  DOI: -
    摘要 ( 367 )   HTML   PDF(323KB) ( 418 )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中现场数据的响应式节能动态成簇(REDC:Reactive Energy-saving Dynamic-Clustering)算法.算法中网络节点采用了基于事件驱动的响应式路由,通过设置节点的局部阈值和动作阈值,将网络中的信息分类,利用局部数据的相似性和等时性动态选举临时簇首,临时簇首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融合.同时采用了两种节能策略,使网络的能量消耗更加均衡,有效地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仿真结果表明REDC是一种有效节能的响应式动态成簇算法,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形工艺对热轧双相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张红梅;许云波;刘振宇;王国栋;
    2007, 28 (4):  505-509.  DOI: -
    摘要 ( 272 )   HTML   PDF(834KB) ( 727 )  
    以热轧双相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通过热轧实验,研究了变形量、卷取温度、终轧温度对高强热轧双相钢组织细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变形工艺参数对热轧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热轧双相钢的显微组织主要有三种典型微观形貌,而这三种典型形貌又赋予了双相钢不同的强韧化机制和力学性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发了780 MPa级以Mn,Si为主要添加元素的热轧双相钢生产工艺,可以使热轧双相钢的屈服强度达到要求的级别,并且断后伸长率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合金化对超细晶中厚板显微组织的影响
    王立军;姚连登;任海鹏;刘春明;
    2007, 28 (4):  510-513+521.  DOI: -
    摘要 ( 219 )   HTML   PDF(1442KB) ( 652 )  
    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上,通过820~790℃温度范围内的多道次热压缩变形模拟了中厚板的精轧工艺,考察了不同铌、钒(氮)含量的低碳钢的组织演变过程、微合金元素的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和对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DIFT)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过程中有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依变形的温度不同在变形间隔时间内有逆相变或亚动态相变发生;变形后快速冷却得到平均晶粒直径低于5μm的超细晶组织.单独添加钒对DIFT具有抑制作用,可以细化显微组织;钒-氮复合添加促进DIFT,但使组织粗化;添加铌基本不会抑制DIFT,能显著细化显微组织.变形后冷速越小,钢种间差距越明显.微合金化元素的作用与其在变形过程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扁带拉拔挤压柱坐标应变速率矢量内积
    赵德文;王根矶;刘相华;王国栋;
    2007, 28 (4):  514-517.  DOI: -
    摘要 ( 254 )   HTML   PDF(2416KB) ( 527 )  
    提出以积分中值定理简化应变速率矢量内积的积分方法.将楔形模平面变形拉拔和挤压的等效应变速率表示成二维的应变速率矢量,再用积分中值定理确定应变速率比值函数及该矢量的方向余弦,最后对其内积进行逐项积分并求和,得到了应力状态系数nσ和最佳模角αopt的解析解.通过算例将不同α与m条件下计算的应力状态系数与Avitzur椭圆积分的数值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α=15°,不同摩擦因子m条件下,以该解析解计算的拉拔力与椭圆积分的数值结果相对误差不超过0.05%;ξ(α)值相差不大于0.002;极限道次加工率ε随αopt增大及m减小而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薄板坯连轧过程中输送辊对带钢温度场的影响
    邓天勇;吴迪;许云波;周晓光;
    2007, 28 (4):  518-521.  DOI: -
    摘要 ( 220 )   HTML   PDF(537KB) ( 714 )  
    采用有限元差分法对连铸连轧生产过程的带钢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中考虑了辐射、对流换热、轧制时与轧辊之间的热传导以及变形热和摩擦热.结果表明,输送辊对带钢温度场的影响相对较小,大约使钢体温度下降14~18℃;精轧前的过程上下表面温差比较大,能达到20~25℃;考虑了输送辊影响的温度场与实测值更相近,符合实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带终轧温度计算的逐步回归分析模型
    龚殿尧;徐建忠;刘相华;王国栋;
    2007, 28 (4):  522-524+528.  DOI: -
    摘要 ( 265 )   HTML   PDF(205KB) ( 672 )  
    基于大量现场工程记录数据,考虑轧制速度、精轧入出口厚度、机架间水量等影响热带终轧温度的主要因素,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热带终轧温度计算模型的多元线性回归建模,在模型系数未进行学习时采用线性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工程记录数据进行比较,模型计算结果与记录数据之差小于15℃范围内的达70.1%,表明该模型计算效果能够满足终轧温度控制精度要求.针对线性回归模型的局限性,对该模型系数自学习方法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锌离子对浸矿嗜热菌HQ0211生长控制的研究
    佟琳琳;姜茂发;杨洪英;范有静;
    2007, 28 (4):  525-528.  DOI: -
    摘要 ( 197 )   HTML   PDF(902KB) ( 539 )  
    研究了锌离子对HQ0211菌生长速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细菌的生长过程中,菌液中锌离子浓度低于1.0×10-3mol/L时,促进细菌的生长,即锌离子为营养离子;当菌液中锌离子浓度高于1.0×10-2mol/L时,则抑制细菌生长,即锌离子为毒性离子;当菌液中锌离子浓度为8×10-5mol/L时,细菌的生长速度最快.研究表明,适量锌离子能够提高细菌的生长速度,提高细菌的氧化活性和浸矿能力,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球团竖炉内气流分流规律的实验研究
    董辉;蔡九菊;王国胜;张亚田;
    2007, 28 (4):  529-532.  DOI: -
    摘要 ( 198 )   HTML   PDF(407KB) ( 1151 )  
    建立球团竖炉冷态实验模型,定量研究竖炉操作和结构参数对炉内气流流向和流量即气流分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操作参数中,焙烧风和冷却风的流量比即流入风量比是影响气流分流的主要因素,流入风量比增大,则冷却风上行趋势减小,焙烧风下行趋势增大,且在一定工况下,流入风量比与导风墙冷却风流量比、上行焙烧风流量比成线性关系;结构参数中,焙烧带宽度、导风墙宽度、预热焙烧带高度和均热带高度是影响气流分流的主要因素,焙烧带宽度增加,或导风墙宽度减小,或预热焙烧带高度减小,或均热带高度增加,则冷却风上行趋势增加,焙烧风下行趋势减小,临界流入风量比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垃圾焚烧灰特性实验研究
    刘汉桥;蔡九菊;齐鹏飞;田冬青;
    2007, 28 (4):  533-536.  DOI: -
    摘要 ( 226 )   HTML   PDF(961KB) ( 589 )  
    医疗垃圾焚烧灰的固化/稳定化处理取决于其理化特性.利用XRF,XRD,SEM和AAS对布袋飞灰(FA1)、烟道飞灰(FA2)、底灰(BA)在化学成分、物相、微观形貌、重金属含量和渗沥行为等方面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A1中Cl,SO3,碱金属和活性炭含量较高,不宜直接作为水泥的部分替代物用于建筑,且Cd,Zn,Pb的渗沥浓度超过危险废物填埋允许限值,处理后方能进入危废填埋场填埋;FA2,BA的主要物相分别为硬石膏、复杂硅酸盐,重金属渗沥浓度低于危险废物规定的阈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氧化硅电脱氧反应的交流阻抗谱
    王淑兰;张华;庄立军;
    2007, 28 (4):  537-540.  DOI: -
    摘要 ( 381 )   HTML   PDF(998KB) ( 798 )  
    采用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SiO2在等物质的量CaCl2和NaCl熔盐中的电脱氧反应.交流阻抗谱表明,SiO2电脱氧为单质硅的反应是两步反应,与循环伏安曲线上的两个还原电流峰相符合.电脱氧后电极产物的XRD分析证实,在反应体系存在着下列中间物:SiO,CaSiO3和Ca2SiO4.通过拟合交流阻抗谱与等效电路,得到SiO2电脱氧反应的电荷传递电阻、双电层电容和活化能.在低电压范围内,电荷传递电阻和活化能均随阴极电压的增加而降低,表明SiO2电脱氧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是电荷传递过程.本研究工作对提高SiO2电脱氧过程的电流效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a_3AlF_6-AlF_3-Al_2O_3-CaF_2-LiF-NaCl系电解质密度的研究
    阚洪敏;王兆文;班允刚;邱竹贤;
    2007, 28 (4):  541-544.  DOI: -
    摘要 ( 147 )   HTML   PDF(393KB) ( 1142 )  
    研究了电解质中加入氯化钠,并用氯化钠取代部分氟化锂的电解质体系的密度.采用电子天平与计算机串口相结合的测量技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确定电解质体系的密度,误差小于1%.利用该方法,通过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Na3AlF6-AlF3(10.87%~16.67%)-Al2O3(3%)-CaF2(4%)-LiF(0~6%)-NaCl(0~8%)体系电解质密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建立了该体系的密度数学模型:tρ(g.cm-3)=2.897 1-0.003 07AlF3(w/%)+0.003 041LiF(w/%)-0.009 32NaCl(w/%)-0.000 85t(℃).分析了不同分子比、氟化锂添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波分析在转子裂纹故障中的应用
    任朝晖;马辉;王德明;宋乃慧;
    2007, 28 (4):  545-548+552.  DOI: -
    摘要 ( 220 )   HTML   PDF(633KB) ( 691 )  
    为了模拟现实生产中旋转机械出现的转子裂纹故障,在单跨转子实验台上,对含有裂纹的转子系统进行了实验,把采集到的故障信号,利用三维谱振图和小波尺度图结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揭示裂纹故障信号的频率结构,特别是在1/2临界转速下能检测出能量相对较小的二倍频分量;系统在2倍临界转速时,会产生1/2次谐波共振,随着裂纹的加深,会产生高次谐波,这些频率特征可以作为诊断裂纹故障的一个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轴度误差的数模研究
    陈立杰;张镭;张玉;
    2007, 28 (4):  549-552.  DOI: -
    摘要 ( 235 )   HTML   PDF(168KB) ( 487 )  
    根据国家标准中有关同轴度误差的定义,建立了任意空间位置回转表面同轴度误差的最小二乘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坐标原点可以任意选取,各离散采样点之间也不要求为等角度间隔.用计算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理论的正确性和实际的可行性.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四维无约束的最优化的直接算法,可求得符合最小条件的同轴度误差值.建立的数学模型既可用于三坐标测量机也可用于其他智能量仪测量零件的同轴度误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薄壁圆柱壳旋转波动振动分析
    李健;郭星辉;李永刚;
    2007, 28 (4):  553-556.  DOI: -
    摘要 ( 506 )   HTML   PDF(408KB) ( 908 )  
    应用Donnell's简化壳理论,在考虑阻尼的情况下,用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旋转的薄壁悬臂圆柱壳在法向激振力作用下的线性波动振动.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复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求解圆柱壳的旋转波动振动问题.解的前行波、后行波实部为零可用来确定产生共振的频率及转速,而虚部可确定响应值大小.旋转的薄壁圆柱壳在线性振动时,有两个共振频率.波动共振响应曲线为拍,其幅值大小与波动模态阻尼比有关,一般后行波响应幅值要大于前行波响应幅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色素分布的驾驶员面部特征点的定位方法
    杨英;赵广耀;杨佳;盛敬;
    2007, 28 (4):  557-560.  DOI: -
    摘要 ( 273 )   HTML   PDF(273KB) ( 531 )  
    利用嘴唇和眼睛色素分布定位驾驶员面部特征点,首先根据嘴唇为红色这一特征,对CCD采集的彩色图像进行亮度规一化处理后,再向由色彩信息构成的UV空间坐标系投影,根据红色素从投影中分割出嘴唇区域,用边缘提取和红色像素点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嘴唇形状;采用夹逼法确定描述嘴部状态的特征点.根据人脸结构尺寸,初步确定眼睛区域,根据眼睛为黑色的特征,采用与嘴巴相同的方法,确定识别眼睛张开和闭合状态的特征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嘴唇和眼睛周围的阴影干扰,无论光线是否均匀,该算法的准确率均达到94.3%以上,该算法具有实时、准确的特点,为进一步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提供重要的判断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DSP的带钢表面缺陷实时检测系统的研究
    韩英莉;颜云辉;李骏;苏卫星;
    2007, 28 (4):  561-565.  DOI: -
    摘要 ( 236 )   HTML   PDF(995KB) ( 568 )  
    为了有效地解决在线高速实时检测这个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主要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进行,将制约系统实时性的缺陷图像的识别过程分离出来,交由DSP芯片进行专门的处理,同时采用了兼顾识别效率及识别准确性的支持向量机的二级分类器对带钢的缺陷图像进行识别.在该硬件检测系统下对缺陷图像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8%,缺陷图像的识别时间可控制在10 ms以下.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和试验的测试证明所搭建的先进的TMS320C6416 DSP图像处理平台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生产线上的带钢表面缺陷的实时检测系统在处理速度和精度上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油雾润滑中油雾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建文;宋锦春;张志伟;邱晔;
    2007, 28 (4):  566-568.  DOI: -
    摘要 ( 302 )   HTML   PDF(208KB) ( 575 )  
    通过对雾化装置进油管口的流动过程进行流体力学特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油雾浓度的数学模型,经理论分析获得了影响油雾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即介质温度与喉部压力等.并通过实验测试获得了这些影响因素的数据并绘制出实验结果曲线,结果表明:润滑油温度在50~60℃、气温在60~80℃时雾化效果最好;空气压力在180~240 kPa之间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浸没板式膜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朱彤;谢元华;刘芳;王云德;
    2007, 28 (4):  569-572.  DOI: -
    摘要 ( 252 )   HTML   PDF(441KB) ( 567 )  
    采用浸没板式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试系统针对学生宿舍与食堂混合排水进行处理.系统采用A/O工艺,日处理污水4 m3.当进水BOD5和CODCr分别为90~450 mg.L-1,120~900 mg.L-1时,出水BOD5和CODCr分别为5~25 mg.L-1,8~45 mg.L-1,均得到了90%以上的去除率.同时对出水色度去除以及膜污染进行了全面实验研究,采用活性炭吸附可有效去除处理水色度,被污染的膜采用机械及药物方法清洗后可有效恢复通量.研究结果认为浸没板式膜生物反应器适用于中小规模的生活及产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氢类金刚石碳膜的拉曼光谱洛伦兹分解
    蔺增;巴德纯;王凤;
    2007, 28 (4):  573-575.  DOI: -
    摘要 ( 356 )   HTML   PDF(210KB) ( 866 )  
    利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 PECVD)工艺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a-C:H膜,利用激光Raman光谱表征所沉积碳膜的微观结构,特别是通过对拉曼谱图进行洛伦兹分解来评价所沉积碳膜的sp3含量,分析了沉积电压和过渡层对a-C:H膜生长过程及膜中sp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拉曼光谱的洛伦兹分解能够有效分析a-C:H的结构特性,碳膜沉积过程中沉积电压和过渡层对a-C:H膜的生长均具有重要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以Ti/TiN/TiC为过渡层沉积电压为2500 V时所制备的a-C:H膜中的sp3含量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应力路径对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的影响
    李元辉;袁瑞甫;赵兴东;
    2007, 28 (4):  576-579.  DOI: -
    摘要 ( 264 )   HTML   PDF(977KB) ( 789 )  
    为了解在循环加载过程中使用不同应力路径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的特征,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对三种不同应力路径下岩石试样的声发射特征进行了数值计算.在循环加载中采用不同的应力路径对试样加载,在二次加载过程中仍能观测到清晰的Kaiser效应,但是KF值却与先前的最大应力值有较大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岩石Kaiser记忆的真实内容不是先前所受的最大应力,而是岩石内部的损伤程度.使用从原岩中取样,在实验室做单轴压缩声发射实验观测KF值的方法测得的应力值与真实的原岩应力有较大的差别.这一结论对于进一步认识Kaiser效应的本质和用Kaiser效应准确的测定原岩应力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硫酸钙晶须的表面改性研究
    印万忠;王晓丽;韩跃新;袁致涛;
    2007, 28 (4):  580-583.  DOI: -
    摘要 ( 300 )   HTML   PDF(380KB) ( 1418 )  
    采用硼酸酯表面活性剂SBW-181对硫酸钙晶须进行了单因素条件改性试验,分别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和搅拌速率等工艺因素对硫酸钙晶须表面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硼酸酯表面活性剂SBW-181对硫酸钙晶须的改性效果较好,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改性产品的活化指数为0.996,接触角为103.4°.建立了硼酸酯表面活性剂SBW-181与硫酸钙晶须的作用模型.得出的结论对硫酸钙晶须表面改性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硫酸钙晶须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调滞回模型的电流变隔震装置理论分析
    杨飏;欧进萍;
    2007, 28 (4):  584-588.  DOI: -
    摘要 ( 189 )   HTML   PDF(495KB) ( 416 )  
    提出了可调滞回模型的电流变隔震装置的设计原理,并对其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单层电流变减振装置和可调滞回模型的电流变隔震装置进行了设计和性能分析,提出了装置阻尼力的4种滞回模型:拟摩擦型、限位Ⅰ型、限位Ⅱ型和拟黏滞型,并进行了滞回模型的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外加电场强度与极板剪切变形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容易地控制电流变隔震装置的力学性能,得到不同滞回性能的隔震装置.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极板直径、参数A和系数a,减小极板间距都会改善装置的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国环境载荷与环境效率研究
    王青;顾晓薇;王军;丁一;
    2007, 28 (4):  589-591.  DOI: -
    摘要 ( 236 )   HTML   PDF(734KB) ( 521 )  
    阐述了表征国家环境压力总量的本国环境载荷指标和表征经济运行之综合环境效率的环境效率指标,对中国1990~2002年的环境压力和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国环境载荷的90%以上来自国内隐藏流的开挖和处置,而国内隐藏流总量的约60%~70%来自农业,所以解决环境问题仅注重末端治理是远远不够的,根本途径是从源头实现资源需求减量,并应特别重视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我国经济的环境效率在该时期总体上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6%,说明我国经济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环境压力相对减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投入产出法在我国生态足迹研究中的应用
    刘建兴;王青;顾晓薇;李广军;
    2007, 28 (4):  592-595.  DOI: -
    摘要 ( 232 )   HTML   PDF(203KB) ( 769 )  
    将投入产出法应用于我国产业生态占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足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构成分别为0.9626,0.3912,0.1844 hm2/cap;从占用土地方式看,第一产业直接占用最多,为0.9580 hm2/cap,其次是第二产业间接占用,为0.3433 hm2/cap;第一产业对生态占用的影响超过各产业平均影响水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该产业生态占用需求较大,是控制生态占用总体水平的关键产业.考虑生态占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优先顺序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糊规则的物流中心优选评价模型
    张川;潘德惠;
    2007, 28 (4):  596-599.  DOI: -
    摘要 ( 222 )   HTML   PDF(340KB) ( 499 )  
    为了合理选择物流中心的地址,首先构建了物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Delphi专家评分法通过集成多个专家的意见,得到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和下层指标满意度区间模糊数;经过分层结合,得到诸方案各上层指标的满意度区间模糊数.综合各上层评价指标得到各方案的最后综合模糊评分.利用区间数排序方法,对所有方案进行排序,从而得到物流中心综合选择的优先顺序,为实际决策提供依据.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张兰霞;王俊;王雪;赵晋鹏;
    2007, 28 (4):  600-604.  DOI: -
    摘要 ( 219 )   HTML   PDF(284KB) ( 611 )  
    运用文献检索、关键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进行了研究.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3份,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具有东北区域特征和国有企业特征的,包括个人成熟、战略决策能力、分析与概念性思维、团队领导、协调监控能力、关系能力、洞察力、影响力和个人驱力九类因素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结构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冲击载荷作用下层间短纤维增韧研究
    张凤鹏;刘海;黄宝宗;
    2007, 28 (4):  605-608.  DOI: -
    摘要 ( 268 )   HTML   PDF(443KB) ( 556 )  
    采用基于全量Lagrangian理论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冲击载荷作用下含层间短纤维的复合材料层板的分层扩展问题.通过Newmark方法求解动力学方程,以能量释放率作为裂纹扩展准则.用节点双编号和节点分离技术模拟裂纹扩展,用双向弹簧单元模拟层间短纤维作用.通过改变弹簧刚度修正短纤维桥联力,在裂纹表面和冲击接触区设置接触单元,并以罚函数法计算接触力,分析了层间短纤维的桥联作用对裂尖应力场和能量释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短纤维的桥联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层间应力集中程度和裂尖能量释放率,增韧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