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7年, 第28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7-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铌钒钛与含钛高强钢的高温变形行为
    衣海龙;杜林秀;王国栋;刘相华;
    2007, 28 (10):  1369-1373.  DOI: -
    摘要 ( 236 )   HTML   PDF(1514KB) ( 623 )  
    在Gleeble 2000热模拟实验机及D450实验轧机上进行不同参数的单道次压缩及多道次淬火实验.研究表明,对铌钒钛高强钢,微合金元素铌、钒、钛的碳氮化物能有效抑制奥氏体的高温软化行为,经过6道次变形的奥氏体晶粒细化到8μm左右,其控轧工艺为未再结晶区的控制轧制.对含钛高强钢,微合金元素钛表现出相对较弱的抑制奥氏体再结晶效果,经过6道次变形后的奥氏体晶粒细化到11μm左右,其控轧工艺为再结晶区控制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中的静态软化行为
    周晓光;刘振宇;吴迪;王国栋;
    2007, 28 (10):  1374-1377.  DOI: -
    摘要 ( 274 )   HTML   PDF(981KB) ( 580 )  
    采用本钢Gleeble-2000热/力模拟试验机模拟了本钢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中奥氏体的静态软化行为.结果表明:与不含Nb钢相比,含Nb钢明显抑制了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软化率曲线出现了平台;与固溶Nb相比,析出Nb对静态再结晶的抑制作用更大;同传统流程相比,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轧制低碳钢(包括含Nb钢和不含Nb钢)在道次间隔期间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明显提高,更不容易发生静态软化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700热连轧机轧辊磨损模型研究
    郭忠峰;徐建忠;刘相华;
    2007, 28 (10):  1378-1380.  DOI: -
    摘要 ( 327 )   HTML   PDF(421KB) ( 1292 )  
    以国内某1700热连轧机为对象,研究了轧辊磨损模型,分析了影响轧辊磨损的各种因素.编制离线仿真程序,计算某一轧制周期工作辊磨损.结果表明工作辊磨损形状近似箱形,受带钢宽度影响较大,带钢长度是影响磨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轧制周期后,F7工作辊中心磨损约为302μm.将程序计算得到的轧辊磨损曲线与采用高精度磨床测量得到的实际磨损曲线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此轧辊磨损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唐钢冷连轧机过程控制系统
    张浩;矫志杰;刘翠红;张殿华;
    2007, 28 (10):  1381-1384.  DOI: -
    摘要 ( 370 )   HTML   PDF(956KB) ( 685 )  
    为提高唐钢新建5机架冷连轧机组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并保证产品控制精度,设计开发了过程控制系统.系统平台采用通用PC服务器和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为数据库、人机界面和核心控制系统三部分.数据库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存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存和交换的大量数据.使用VB开发人机界面,实现人机交互功能.核心控制系统基于VAIronment软件开发环境,采用C++编程,实现系统管理、数据通讯、运行信息管理、标签信息管理、过程跟踪等辅助功能,并通过模型计算实现核心的设定计算功能.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非常高的设定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钎焊-热轧法制备高速公路不锈钢复合护栏
    祖国胤;何佳礼;于九明;温景林;
    2007, 28 (10):  1385-1388.  DOI: -
    摘要 ( 282 )   HTML   PDF(457KB) ( 610 )  
    针对当前高速公路热镀锌护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采用不锈钢/碳钢复合板作为新型高速公路护栏材料.研究了钎焊-热轧法制备不锈钢复合护栏的工艺,技术路线为通过炉中钎焊实现不锈钢/碳钢的初结合,对钎焊复合板进行热轧进一步提高结合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制的Ag质量分数为15%的钎料可以实现不锈钢/碳钢有效的钎焊结合,钎焊温度720~730℃,钎焊时间3~4 min是较理想的工艺条件.对钎焊复合板热轧可以显著提高不锈钢/钎料界面的结合强度,压下率低于30%时,轧后钎料层未出现断裂、分层.热轧后,不锈钢复合护栏剪切强度可达338.4 MPa.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半固态铸造-叠轧深变形制备超细晶A2017合金
    管仁国;康立文;王超;邢振环;
    2007, 28 (10):  1389-1392.  DOI: -
    摘要 ( 280 )   HTML   PDF(1040KB) ( 535 )  
    利用波浪型倾斜板半固态铸造和叠轧深变形的复合成形模式在等效应变为4.0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平均晶粒为0.5μm的A2017合金超细晶材料.随着叠轧道次的增加,合金的维氏硬度先增后降,随后缓慢增加.在一定的退火温度下合金组织由亚稳定态向稳定态转变,在200℃保温1 h,晶粒生长比较缓慢,在退火温度高于200℃时晶粒变化明显;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组织发生回复与再结晶过程,合金加工硬化逐渐消失,合金的维氏硬度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2Cr1MoV连铸钢坯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康丽;王洋;王恩刚;赫冀成;
    2007, 28 (10):  1393-1396.  DOI: -
    摘要 ( 366 )   HTML   PDF(566KB) ( 1044 )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了低合金钢12Cr1MoV热模拟实验,测试了从600℃到峰值温度,涵盖了连铸时从结晶器到输出辊道的整个温度范围,得出了12Cr1MoV在不同应变速率不同温度下的流变曲线、强度曲线和热塑性曲线,观察了不同温度下试样的断口形貌组织.实验结果表明:低合金钢12Cr1MoV的ZST为1425℃,ZDT为1400℃.在1100~1300℃范围内,钢的断面收缩率均大于60%,具有良好的塑性;脆性范围为1350℃到熔点和900℃以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磁软接触连铸圆坯结晶器磁场分布数值模拟研究(Ⅱ)——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的影响
    李本文;孙洋;邓安元;赫冀成;
    2007, 28 (10):  1397-1400+1405.  DOI: -
    摘要 ( 231 )   HTML   PDF(1150KB) ( 638 )  
    系统地研究了三维圆坯连铸结晶器内磁场分布,分别考察了结晶器切缝长度、切缝宽度、切缝数和结晶器壁厚等结构参数,钢液液面高度、电流强度等操作参数对结晶器内磁场分布的影响.切缝长度从130mm增加到220 mm,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从0.056 T增加到0.071 T;切缝宽度从0.3 mm增加到1.1 mm,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从0.058 T增加到0.089 T;切缝数从8增加到32,磁感应强度增加明显,32后不再明显;结晶器壁厚从10 mm增加到19 mm,磁感应强度最大值降低近50%;钢液液面应该位于线圈中心位置从而获得最大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最大值随电流强度线性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续铸造复合轧辊辊芯预热的数值模拟
    冯明杰;王恩刚;王俊刚;赫冀成;
    2007, 28 (10):  1401-1405.  DOI: -
    摘要 ( 292 )   HTML   PDF(449KB) ( 462 )  
    建立了连续铸造复合轧辊辊芯预热的数学模型,并对辊芯预热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拉坯速度及陶瓷隔热管对辊芯预热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辊芯到达线圈下端面时,辊芯表面与中心具有最大的断面温差,离开线圈一定距离后,由于表面的散热作用,中心温度会超过表面温度;较大的拉坯速度不利于提高辊芯的预热质量;在拉坯速度较小的情况下,安装陶瓷隔热管将会对辊芯表面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而在拉坯速度较大时,保温效果不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频电磁场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组织的影响
    秦克;崔建忠;长海博文;张海涛;
    2007, 28 (10):  1406-1409.  DOI: -
    摘要 ( 282 )   HTML   PDF(671KB) ( 604 )  
    采用低频电磁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Al-19.2%Si合金铸锭,利用电子光学显微镜对铸锭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了电磁场强度和频率对初生硅颗粒形貌的影响;利用测温技术对合金的凝固过程进行监测,研究低频电磁场对凝固前沿温度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DC铸造相比,采用低频电磁半连续铸造可以明显改变液穴中熔体的温度场,使其温度显著下降,温度分布均匀,液穴降低,初生硅颗粒得到有效细化;改变外加电磁场条件,随着电磁场强度的增加,初生硅颗粒细化;随着电磁场频率的增加初生硅颗粒逐渐变大.在本实验条件下,外加电磁场条件为15 Hz,12000At时,初生硅颗粒最为细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稀土铈在重轨钢液中行为特性的模型
    刘承军;方磊;王云盛;姜茂发;
    2007, 28 (10):  1410-1413.  DOI: -
    摘要 ( 250 )   HTML   PDF(624KB) ( 921 )  
    以重轨钢液为研究对象,建立可以定量描述稀土铈在重轨钢液中行为特性的热力学模型,利用该热力学模型,可以预测在不同洁净度条件下重轨钢液中稀土赋存状态及夹杂物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轨钢液中初始氧质量分数的增大,有利于稀土氧化物和稀土氧硫化物的析出;钢液中初始硫质量分数的增大,有利于稀土硫化物和稀土氧硫化物的析出;1783 K温度条件下重轨钢液中Ce2O3夹杂析出的必要条件为钢中氧硫的活度比大于等于0.19,Ce2S3夹杂析出的必要条件为钢中氧硫的活度比小于等于0.39,CeS夹杂向Ce2O2S夹杂转变的条件为钢中氧硫的活度比在0.53~0.96之间;随着洁净度的提高,重轨钢液中溶解态稀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Al_2O_3钒钛炉渣熔化性能的实验研究
    张振峰;吕庆;李福民;
    2007, 28 (10):  1414-1416+1420.  DOI: -
    摘要 ( 297 )   HTML   PDF(490KB) ( 580 )  
    针对炉渣中Al2O3,TiO2质量分数大幅升高给高炉冶炼带来极大困难的问题.对承钢高Al2O3钒钛炉渣进行了熔化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承钢的实际情况,高炉的炉渣温度应高于1400℃;二元碱度控制在1.02左右,MgO质量分数控制在13.95%左右;Al2O3质量分数控制在12%~14%;TiO2的质量分数应控制在12.57%以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壅塞现象法测量气粉两相流音速
    李强;冯明霞;邹宗树;沈峰满;
    2007, 28 (10):  1417-1420.  DOI: -
    摘要 ( 292 )   HTML   PDF(984KB) ( 636 )  
    实验研究了在水平等截面管道中空气-树脂粉两相流的音速.基于壅塞现象原理,提出了一种测量气粉两相流音速的新方法.得到了空气-树脂粉两相流在不同固气比下质量流量和滞止压强的关系,从而确定了发生壅塞现象的临界压强,进一步得到了临界压强比和固气比的关系式.考虑两相流连续方程确定出两相流的实际表观音速,并且与两相平衡流理论计算所得的理论音速进行了比较,仅为其0.5~0.7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湿煤炼焦与干煤炼焦的对比研究
    雷勇;蔡九菊;廖洪强;余广炜;
    2007, 28 (10):  1421-1424.  DOI: -
    摘要 ( 457 )   HTML   PDF(291KB) ( 846 )  
    利用2 kg实验焦炉,进行湿煤炼焦和干煤炼焦的对比实验,考察产物分布特性、焦炭质量特性、焦油和煤气组成特性等.研究表明,与炼焦煤水分为10%的湿煤炼焦相比,干煤炼焦具有如下特性:炼焦煤堆密度增大,所得焦炭、焦油和煤气的产量增加,焦化水的产量减少;焦炭、焦油和煤气的收到基产率增加,焦化水的收到基产率减少;焦炭和焦油的干基产率增加,煤气的干基产率减少;焦炭的孔体积减少,强度指标明显改善;焦油中芳香烃含量增加,烯烃含量减少;煤气中氢气含量增加,甲烷含量减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镀55%铝-锌钢板在青岛不同海水区带的腐蚀行为
    李鑫;李焰;魏绪钧;
    2007, 28 (10):  1425-1429.  DOI: -
    摘要 ( 257 )   HTML   PDF(594KB) ( 574 )  
    开展了热镀55%铝-锌钢板在青岛不同海水区带的实海腐蚀测试,并利用电化学测试、失重腐蚀测试和扫描电镜首次研究了镀层的海水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由于腐蚀电流密度小,腐蚀产物具有保护性,55%铝-锌镀层在全浸区的耐蚀性能比镀锌层和5%铝-锌镀层好;由于保护性锌的腐蚀产物被滞留在富铝的枝晶网络中,充分的充气条件又促进了镀层富铝相的钝化,镀层腐蚀的传质过程受到明显抑制,所以55%铝-锌镀层在潮差区和飞溅区的耐蚀性能显著优于全浸区,是全浸区的2到3倍;值得注意的是,镀层在全浸区出现较严重的局部腐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加矿增溶溶出赤泥矿浆沉降性能
    王一雍;张廷安;陈霞;鲍丽;
    2007, 28 (10):  1430-1433.  DOI: -
    摘要 ( 303 )   HTML   PDF(263KB) ( 531 )  
    对以澳大利亚韦帕矿为后加矿和以氢氧化铝为后加矿的溶出矿浆进行赤泥沉降性能的研究,考察了无絮凝剂添加以及以淀粉和A-1000为絮凝剂时对矿浆沉降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增溶溶出矿浆与未进行增溶溶出矿浆液的赤泥沉降性能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矿浆经过增溶溶出过程后,与未进行增溶的矿浆相比沉降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增溶溶出矿浆在沉降过程添加适量的絮凝剂会获得更好的溶出效果,其中以韦帕矿为后加矿的增溶溶出矿浆的沉降性能更加优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浸矿细菌抗镉性能的试验研究
    佟琳琳;姜茂发;杨洪英;殷书岩;
    2007, 28 (10):  1434-1437.  DOI: -
    摘要 ( 226 )   HTML   PDF(546KB) ( 421 )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镉离子,确定浸矿细菌对镉离子的抗性以及镉对浸矿细菌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镉离子对细菌的生长和活性起不同的作用.菌液中镉离子浓度低于0.1 mmol/L时,镉离子是浸矿细菌的营养物质,对细菌的生长起促进作用;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高,对细菌的生长起一定的抑制作用.浸矿细菌表现出良好的抗镉能力,镉离子浓度在高达8 mmol/L时,浸矿细菌仍然生长,保持好的活性.菌液中镉离子浓度为10 mmol/L时,浸矿细菌的生长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碳纳米管悬浮液的稳定性
    郝素菊;张玉柱;蒋武锋;庞真丽;
    2007, 28 (10):  1438-1441.  DOI: -
    摘要 ( 280 )   HTML   PDF(489KB) ( 1219 )  
    在水中加入碳纳米管制备了含碳纳米管悬浮液(纳米流体),研究了几种典型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及乳化剂OP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静置和离心分离等手段研究了其稳定性,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未加表面活性剂时碳纳米管不能均匀地分散到水中,而添加了表面活性剂的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能够稳定存在数月,而且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存在一个最佳值,此时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最好.在3种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作为分散剂时碳管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最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型爬壁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应用
    肖军;贾宁宇;王洪光;
    2007, 28 (10):  1442-1445.  DOI: -
    摘要 ( 463 )   HTML   PDF(385KB) ( 1507 )  
    针对一种小型的双足爬壁机器人,设计开发了基于DSP2812处理芯片的控制系统.该机器人系统采用双足真空吸盘式结构和用3个电机驱动5个关节的欠驱动结构.双足真空吸盘式结构使其可以在光滑的墙面和天棚行走,又能够在交接面之间完成跨步行走.而欠驱动结构减少了电机的数目,从而减小了机器人的尺寸和降低了机器人的质量和能量消耗,但它也给机器人的控制和运动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已完成的系统设计包括运动模式设计、关节控制、通信模块设计和吸盘足控制等.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混沌遗传算法的QoS组播路由
    岳承君;郑秀萍;井元伟;
    2007, 28 (10):  1446-1449.  DOI: -
    摘要 ( 216 )   HTML   PDF(268KB) ( 740 )  
    针对遗传算法在搜索最优组播树的过程中易发生早熟收敛的缺点,提出一种抑制早熟的混沌遗传算法.利用混沌的随机性和遍历性,将混沌扰动算子加入到遗传算法的操作中,当判断种群有早熟发生时,就对该种群进行类似变异的混沌扰动操作,从而增加了种群的多样性,既保留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又能有效改善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克服早熟收敛的缺点,又能快速、有效地构造出满足QoS约束要求的最优组播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
    关守平;吕欣;张艳蕊;
    2007, 28 (10):  1450-1453.  DOI: -
    摘要 ( 292 )   HTML   PDF(247KB) ( 563 )  
    针对目前常用方法在解决负荷预测问题时,结果往往难以达到工程要求精度的现状,利用过程神经网络输入为时间函数以及预测精度高的特点,建立了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结构,基于函数正交基展开的离散数据拟合方法以及模型的学习算法.针对东北某地区电网的日负荷数据,进行了模型训练和负荷预测正确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负荷的预测准确率高,优于BP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PCM与小波变换结合的医学图像无损压缩
    赵丽红;田亚男;沙永刚;李景华;
    2007, 28 (10):  1454-1457.  DOI: -
    摘要 ( 267 )   HTML   PDF(361KB) ( 919 )  
    为了解决经典无损压缩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医学图像无损压缩效率的方法,并对此方法的原理和算法实现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简述了医学图像无损压缩的基本步骤,对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在无损压缩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实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整数小波变换与DPCM相结合的医学图像无损压缩方法.通过对比和分析实验结果可知,采用该方法进行的医学图像无损压缩具有算法简洁、压缩比高,实用性强等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节点流量的低能耗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
    廖先林;耿娜;赵林亮;王光兴;
    2007, 28 (10):  1458-1461.  DOI: -
    摘要 ( 361 )   HTML   PDF(408KB) ( 617 )  
    根据传感器节点的生存时间取决于节点能量消耗的特点,设计了节能的MAC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流量的低能耗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TBEE-MAC(traffic-based energy efficient MAC).在TBEE-MAC中,节点采用周期性休眠机制来节省能量,提出了活动时间结构和基于节点流量的同步调度方式,在时间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调整了同步调度周期,减少了能量消耗.仿真显示,TBEE-MAC在提供低延时性能的基础上,能量有效性相对于S-MAC协议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糊集的不精确时态关系建模
    邓立国;马宗民;张刚;
    2007, 28 (10):  1462-1464+1476.  DOI: -
    摘要 ( 276 )   HTML   PDF(192KB) ( 584 )  
    基于模糊集理论,建立了一种扩展Allen时态关系模糊时态区间模型.在经典时态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模糊时态区间关系,提出了时间点的模糊时态序列概念,并定义了模糊时态关系属性,同时用模糊时态序列定义了模糊时态区间的边界关系.最后结合时序测度公式对13种模糊时态定性关系给出了精确的表达.能精确表达模糊事件的精确和不精确关系,也为模糊推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量功能展开的模糊信息建模过程
    宋乃慧;任朝晖;闻邦椿;陈以增;
    2007, 28 (10):  1465-1468.  DOI: -
    摘要 ( 271 )   HTML   PDF(211KB) ( 716 )  
    针对产品设计过程中,质量功能展开(QFD)所需要的大部分输入信息通常具有模糊化和语言化的特点,将质量屋(HOQ)中的各种输入变量看成是语言变量,建立了各语言变量的模糊语言术语集及其对应的模糊数,并应用模糊扩展原理将传统的HOQ理论与方法扩展到模糊领域中.运用模糊数四则运算、模糊决策、模糊推理等理论,详细论述了模糊信息的建模过程,对模糊环境下的产品设计决策具有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的运动分析
    戴丽;刘杰;刘宇;赵丽娟;
    2007, 28 (10):  1469-1472.  DOI: -
    摘要 ( 260 )   HTML   PDF(402KB) ( 816 )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四节臂混凝土泵车臂架的刚性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对泵车臂架运动微分方程的推导和数值求解,对各臂杆的转角和末端轨迹进行了分析.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混凝土泵车的臂架建立了刚性仿真模型,选取与数值求解相同的参数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和数值求解得到的轨迹,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的运动方程,可以准确地描述泵车的各项动力学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ADAMS的3-TPS混联机床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
    朱立达;史家顺;蔡光起;王宛山;
    2007, 28 (10):  1473-1476.  DOI: -
    摘要 ( 273 )   HTML   PDF(414KB) ( 997 )  
    针对3-TPS混联机床的电机参数选择和机构设计问题,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混联机床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把该装配体模型导入到ADAMS/View里,形成了具有多体动力学的虚拟样机仿真模型.通过对该机床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仿真得出各主动杆件的速度和驱动力曲线.以空间搜索的方法,找出各主动杆件的最大速度和最大驱动力,从而获得了3-TPS混联机床的运动和动力特性,为机床的电机选择和机构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SCW的产品质量设计
    姜兴宇;赵海峰;王贵和;王宛山;
    2007, 28 (10):  1477-1480.  DOI: -
    摘要 ( 259 )   HTML   PDF(699KB) ( 707 )  
    针对先进制造环境下产品质量设计的特点,从现代企业的需求出发,提出一种新的产品质量设计模式,并基于CSCW技术,开发了一种适合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产品质量协同设计系统.并就系统各部分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了协同实施的支持技术.系统综合运用Java,JSP,JavaServlet等技术,以及开放式的WWW网络平台增强了网络通信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以便企业最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最后,以某汽车产品的QFD展开为例验证了该系统能有效满足网络化制造企业的新需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并联数控螺旋面钻尖刃磨机床的动力学仿真
    邹平;邱焕仁;
    2007, 28 (10):  1481-1484.  DOI: -
    摘要 ( 302 )   HTML   PDF(582KB) ( 537 )  
    研制了一种新型二并联数控螺旋面钻头尖刃磨机床.该机床的数学模型简单,计算方便,易于实现实时控制.介绍了该机床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并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二并联数控螺旋面钻头尖刃磨机床的动力学模型.以此为基础,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实现机构的动力学动态仿真.仿真得出的时间曲线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二并联数控螺旋面钻头尖刃磨机床在工作状态下直线电机的驱动力以及动平台运动参数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该并联机构动力学特性良好,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足迹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应用
    李广军;王青;顾晓薇;初道忠;
    2007, 28 (10):  1485-1488.  DOI: -
    摘要 ( 308 )   HTML   PDF(671KB) ( 617 )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以2005年各城市统计年鉴为依据,对中国不同城市2004年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香港生态足迹最大,为4.8676 hm2/cap,而香港的生态承载力仅为0.0399 hm2/cap,需求是供给的122倍,上海生态足迹仅次于香港,以下依次是北京、天津、青岛、沈阳、深圳和重庆.2004年香港生态效率最高,为3.9299万元/hm2,深圳次之,以下依次是上海、沈阳、青岛、北京、天津和重庆.与香港相比,中国内地城市生态效率还有很大的差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菌生物吸附剂对染料吸附脱色的研究
    张丽芳;魏德洲;
    2007, 28 (10):  1489-1492.  DOI: -
    摘要 ( 471 )   HTML   PDF(1069KB) ( 1203 )  
    从空气中分离了一株高效脱色真菌,经初步鉴定为青霉属(Peniciliumsp.).研究了该青霉菌菌体对水溶液中阳离子染料孔雀绿的生物吸附作用.试验考察了染料结构、菌体预处理方法和溶液初始pH值对生物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孔雀绿染料质量浓度为50 mg/L时,未处理菌体的吸附量为29.3 mg/g,而经过NaHCO3预处理后,效果最佳,达到35.3 mg/g.反应体系中的pH值对菌体吸附剂吸附染料影响很大,当pH值为5时,其吸附能力最大.吸附平衡试验研究表明真菌对孔雀绿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其最大吸附量可达555.6 mg/g.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张辉;胡筱敏;李培军;V.A.VERKHOZINA;
    2007, 28 (10):  1493-1496.  DOI: -
    摘要 ( 267 )   HTML   PDF(410KB) ( 512 )  
    以市售0#柴油为惟一碳源对菌种进行筛选,得到2株高效降解柴油菌种Y1和Y2.经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Y1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Y2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并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测定,为菌种的固定化提供了一定依据,以进一步对两株菌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油质量浓度为150 mg/L、菌种Y1和Y2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经过48 h批培养实验,Y1和Y2的除油率分别为79.25%和77.23%,并随初始油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观察到pH值显著影响两株菌的生理性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Neumann展开的转角信息识别近似算法
    康玉梅;陈耕野;李州;
    2007, 28 (10):  1497-1500.  DOI: -
    摘要 ( 280 )   HTML   PDF(1665KB) ( 489 )  
    针对结构识别中转角信息难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Neumann展开的转角信息识别问题近似算法.在结构识别中,由于各单元刚度参数未知,利用结构有限元分析中按静力凝聚的方法由平移求结构的转角是无法实现的,在结构参数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Neumann展开方法得到逆矩阵,进而得到结构的转角信息.理论分析和数值算例表明:该算法在结构参数差异不大的情况下适用,在材料参数全同的情况下是精确解答.其范数误差一般较小,而绝对量较小的分量误差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再生沥青路面原材料的试验研究
    欧阳伟;王连广;
    2007, 28 (10):  1501-1504.  DOI: -
    摘要 ( 257 )   HTML   PDF(248KB) ( 660 )  
    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出发,研究废旧沥青混合料中各种原材料的路用性能,以及沥青路面损害的原因及路面材料老化的机理.对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筛分结果、骨料的性质以及原沥青与加入再生剂后沥青材料的性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旧沥青内添加适宜、适量的再生剂可以有效地改善旧沥青的路用性能,达到规范所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提出了沥青路面混合料再生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今后沥青路面的再生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取送货混排的车辆路径问题的模糊动态研究
    郭伏;隆颖;赵希男;
    2007, 28 (10):  1505-1508.  DOI: -
    摘要 ( 248 )   HTML   PDF(158KB) ( 523 )  
    通过增加车辆预留能力系数,保证在避免货物重新排列的情况下完成取送货.充分考虑物流运输行业的现状,重点研究相关参数模糊且各取货节点动态随机出现的问题.在求解方法上,首先为车辆路线中每一个节点、车辆以及相邻节点间的路径建立标签,并建立初始路径;其次,通过标签插入方法求解模糊动态问题;最后给出了方案应用失败后的处理方法.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区间数决策矩阵的专家群体判断一致性
    陈侠;樊治平;陈岩;
    2007, 28 (10):  1509-1513.  DOI: -
    摘要 ( 291 )   HTML   PDF(1220KB) ( 642 )  
    针对群决策中基于区间数决策矩阵形式偏好信息的专家群体判断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了有关区间数的定义及其决策矩阵规范化方法;然后,通过定义有关两个区间数的距离和一致性判定函数,给出了专家群体判断各个元素、各个方案、各个指标的一致性分析方法,同时,也给出了基于区间数决策矩阵的专家群体判断一致性的判别方法及专家群体判断不一致的调整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类含渐近线性的奇异椭圆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宋叔尼;刘霞;
    2007, 28 (10):  1514-1516+1520.  DOI: -
    摘要 ( 258 )   HTML   PDF(463KB) ( 554 )  
    利用临界点理论,研究了一类含有渐近线性项和奇异项的半线性椭圆方程的边值问题.首先,利用椭圆算子特征值的性质,结合函数f(u)的渐近线性,证明了椭圆边值所对应的泛函J在凸闭集Γε={u∈C10(-Ω)|u≥εφ1}上满足PS条件.其次,利用Banach空间中的常微分方程理论,证明了对任意的a∈R+,J在Γε上具有收缩性,并利用Schauder型条件,证明了Γε是泛函J的一个下降流不变集.最后,对于u∈Γε,证明了J(u)是下方有界的.从而得到了奇异椭圆方程的边值问题至少存在一个正解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aCl_5-NaCl二元系气态配合物生成热力学
    李军丽;杨冬梅;张琴;王之昌;
    2007, 28 (10):  1517-1520.  DOI: -
    摘要 ( 300 )   HTML   PDF(269KB) ( 669 )  
    以密闭的Pyrex玻璃瓶为反应器,利用化学气相传输反应原理,通过高温相平衡淬冷实验方法,在588~663 K和0.06~0.12 MPa范围内,反应6 h的条件下,对气态配合物NauTavClu+5v的生成热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TaCl5-NaCl二元系的ln(pNaTaCl6)/p-ln(pTaCl5)/p和lnKp-1/T都呈线性关系,五氯化钽和氯化钠生成的气态配合物NaTaCl6是惟一反应产物.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由实验结果计算.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由不同温度的稳定常数经最小二乘法求得,分别是ΔHm=(-25.2±1.5)kJ.mol-1和ΔSm=(-58.4±2.0)J.mo...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