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Vol. 25 ›› Issue (3): 134-142.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3.015
刘希言
LIU Xiyan
摘要: 西方传统自然美学具有浓重的“主体性”色彩:自然本身没有审美价值,之所以将其判断为“美的”,是因为它的某种特性符合人类(感官层面或精神层面)的审美需要。这种观念不仅使得自然美学沦为人类意志的附庸,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而且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加剧生态危机。卡尔森提倡“客体性”转向,即建立一种“以客体为导向”的审美欣赏理论:以“自然本身及其真实属性”为研究对象、以“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为研究方法、以“对自然之内在价值的深入理解与自觉尊重”为研究目标。这种理论不仅符合美学之重建的要求,能够为自然美学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而且符合环境保护论的要求,使得自然环境美学能够成为环境伦理学的坚实基础,因而是一条恰当的自然审美路径。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