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Vol. 12 ›› Issue (6): 540-544+555.DOI: -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译者的显身性

任蕊;   

  1.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 收稿日期:2010-11-15 修回日期:2010-11-15 出版日期:2010-11-25 发布日期:2015-11-06
  • 通讯作者: -
  • 作者简介:-
  • 基金资助:
    2010年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2010055)

-

-   

  1. -
  • Received:2010-11-15 Revised:2010-11-15 Online:2010-11-25 Published:2015-11-06
  • Contact: -
  • About author:-
  • Supported by:
    -

摘要: 译者在翻译中的隐身一直被口笔译两个领域作为职业操守广为推崇。要求译者隐身,体现了人们希望以译者隐身突显源语意欲表达的意义,希望译文不是译文,而是原作品。人们担心译者会歪曲语言文化事实。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隐身是一种主观想象,难以作为职业操守被践行。从现实角度来说,它作为职业操守是抽象的、不存在的。显身才是译者的真实存在状态,是译者的本质属性。译者的显身指译者能动地操控跨文化语言交流。这种操控不是歪曲语言文化事实,不是歪曲源语意欲表达的意义,而是确保源语意图,推动语言互动,是译者的职责所在。

关键词: 译者, 译员, 隐身, 显身, 职业操守

Abstract: -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