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永春, 郑海燕, 胡心光, 沈峰满. CaO-SiO2-MgO-Al2O3四元渣系Al2O3活度预测模型[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2(5): 652-657. |
[2] |
康月, 刘超, 张玉柱, 姜茂发. 气淬法粒化高炉渣实验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1(2): 212-216. |
[3] |
时代, 杨合, 薛向欣, 王梅. Li掺杂二氧化钛抗菌材料的表征及抗菌性[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1(1): 55-61. |
[4] |
杜培培, 张玉柱, 龙跃. Mk对调质高炉渣制备矿渣棉过程中熔渣性能影响[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0(9): 1279-1283. |
[5] |
康月, 刘超, 张玉柱, 姜茂发. 气淬法制备高炉渣玻璃微珠的性能[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0(2): 202-206. |
[6] |
任倩倩, 张玉柱, 龙跃, 邹宗树. 调质高炉渣非等温析晶动力学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8(7): 960-965. |
[7] |
张悦, 薛向欣. 由含钛高炉渣制备叶面肥及甜玉米栽培实验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7(4): 504-507. |
[8] |
储满生, 冯聪, 唐珏, 柳政根. 中性气氛下钒钛磁铁矿高炉渣系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6(9): 1283-1287. |
[9] |
柳政根, 储满生, 陈立杰, 付小佼. 烧结矿中MgO对钒钛矿综合炉料软熔滴落的影响[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6(5): 655-659. |
[10] |
侯栋, 董艳伍, 姜周华, 周伟基. 含铝钛合金电渣重熔中的渣系设计及脱氧热力学[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6(11): 1591-1595. |
[11] |
李杰, 刘卫星, 张玉柱, 赵凯. 尾矿改性高炉渣的凝固行为与黏度行为[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6(11): 1601-1604. |
[12] |
石俊杰, 李杰, 孙丽枫, 姜茂发. 含钛高炉渣活度模型的建立及热力学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6(1): 43-47. |
[13] |
储满生,冯聪,唐珏,柳政根. 基于综合加权评分法的钒钛磁铁矿高炉渣系优化[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5(8): 1146-1150. |
[14] |
焦克新,张建良,左海滨,刘征建. 含钛物料中护炉有效钛含量的控制模型[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5(8): 1160-1163. |
[15] |
段文军,于庆波,秦勤,侯丽敏. 高炉渣余热回收系统的热力学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5(11): 1565-1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