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1985年, 第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5-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二维磁性合金的RKKY相互作用
    魏国柱;陈凌孚
    1985, 6 (4):  1-6.  DOI: -
    摘要 ( 167 )   HTML   PDF(600KB) ( 539 )  
    本文采用格林函数方法,推导出二维磁性合金的RKKY相互作用(T=0K),当2K_FR_(fl)较大时,所得的结果与一维和三维情况下的结果形式上相类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粒子物理学中的杨图及其应用
    姜迅东
    1985, 6 (4):  7-13.  DOI: -
    摘要 ( 243 )   HTML   PDF(327KB) ( 520 )  
    本文采用箱标记法,提出了粒子物理学中关于杨图的基本规划,将其分别应用于由两个夸克、三个夸克及夸克-反夸克对所组成的粒子系统,得到顾及夸克自旋时,重子系统和介子系绕相应于SU(N)群分解的所有组态,并且对其物理图象作了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活动简讯
    -
    1985, 6 (4):  13-73+100.  DOI: -
    摘要 ( 112 )   HTML   PDF(189KB) ( 349 )  
    <正>△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与发展问题研讨会于6月28日至30日在东工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60余人,大会共宣读交流了学术论文26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激光散光法测有中心裂纹拉伸板的应力强度因子K_Ⅰ
    王增华;王德有;齐永刚;梁力
    1985, 6 (4):  14-18.  DOI: -
    摘要 ( 56 )   HTML   PDF(389KB) ( 401 )  
    本文用激光散光法对有中心裂纹拉伸试件的Ⅰ型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测试,实验及分析表明:用激光散光法测应力强度因子比用透射式光弹法简便,而且有利于提高实验的精度,对于解决三维断裂力学问题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磨浮铜精矿流化床氧化动力学
    宋庆双;梁宁元
    1985, 6 (4):  19-26.  DOI: -
    摘要 ( 119 )   HTML   PDF(452KB) ( 372 )  
    本文采用SO_2气体吸收(电导电位自动记录)方法研究了磨浮铜精矿在800、900、1000℃下流化床氧化动力学,应用气-固多相反应理论和流化床两相模型建立了反应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气泡相和乳相中模型的各种参数和床层中O_2的浓度分布,研究表明:硫化亚铜矿的氧化反应主要在乳相中进行。反应速率主要由界面反应所控制,产物层中气体扩散的阻力较小,床层下部O_2的消耗比较迅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铝铜合金阴极的铝电解研究
    魏庆斌
    1985, 6 (4):  27-31.  DOI: -
    摘要 ( 112 )   HTML   PDF(290KB) ( 434 )  
    在实验室小型电解槽上用铝铜合金做阴极,研究电流效率[CE]与极距,电流密度和阴极合金组成的关系,当极距超过一定值时,电流效率达到几乎不变的最大值;当阳极电流密度达到一定值时电流效率也出现最大值,在阴极合金组成低于33%重量铜以下,电流效率随含铜量增加而增加,根据试验结果推导出电流效率和阴极合金组成的数学关系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势法测定冰晶石-氧化铝熔体中Al_2O_3的平衡分解电压
    沈时英;王呈明
    1985, 6 (4):  32-36.  DOI: -
    摘要 ( 154 )   HTML   PDF(2392KB) ( 366 )  
    本文利用测量电池电动势的方法,求出了溶解在冰晶石熔体中的Al_2O_3(饱和)的平衡分解电压(E°T),并依此算出了其标准生成自由能变化(△G°T),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做了对比,得出偏差为0.4—0.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a_3AlF_6-Al_2O_3二元系熔度与Al_2O_3在熔融Na_3AlF_6中的溶解机理
    狄鸿利;张明杰
    1985, 6 (4):  37-42.  DOI: -
    摘要 ( 74 )   HTML   PDF(337KB) ( 596 )  
    本文采用热分析法重新测定了Na_3AlF_6-Al_2O_3二元系部分液相线,验证该系为一简单共晶体系,在共晶点处,含Al_2O_311%(wt),共晶温度为961±1℃,在此基础上讨论了Al_2O_3在冰晶石中的溶解机理,认为Al_2O_3在熔融Na_3AlF_6的溶解过程是Al_2O_3中的O~(2-)与Na_(?)AlF_6中的F~-的置换过程,最后在熔体中形成了Al_xO_yF_z~(n-)新离子,在Na_3AlF_6-Al_2O_3系亚共晶区中只有AlOF_5~(4-)新离子生成,而在过共晶区中随着Al_2O_3的浓度不同,熔体中出现AlOF_5~(4-),AlO_2F_4~(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水冷管热流法测定固态电渣导热系数
    梁连科;郭仲文;王云志;刘长有;姜兴渭
    1985, 6 (4):  43-47.  DOI: -
    摘要 ( 90 )   HTML   PDF(309KB) ( 369 )  
    提出了改进前人所提出的测定含CaF_2固态渣导热系数的方法,通过测定有渣壳和无渣壳的铜-氧化铝水冷套管中热流值,即可求出渣壳的导热系数,测定了ANF—6(70%CaF_2—30%Al_2O_3)与L_4(15%CaF_2—50%Al_2O_3—30%CaO—5%MgO)渣的导热系数,其温度范围分别为637~1273℃及760~1188℃,其导热系数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并求出了两种渣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在1000℃下L_4渣的导热系数较ANF-6渣少50%,此法简便可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体电解质氧浓差电池测氧过程中氧的传质
    于广;韩海鸥
    1985, 6 (4):  48-52.  DOI: -
    摘要 ( 136 )   HTML   PDF(2390KB) ( 377 )  
    氧在钢液中的传质对固体电解质氧浓差电池测定钢液中氧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钢液中氧传质的存在,通常测氧探头所测为探头与钢液界面之氧浓度,为知钢液本体真实氧浓度,可通过实际测定数值回归而求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金铸铁激光处理的探讨Ⅰ.激光辐照后的组织与硬化特征
    刘长仁;杨乃增;赵宝泽
    1985, 6 (4):  53-58+127.  DOI: -
    摘要 ( 94 )   HTML   PDF(1963KB) ( 434 )  
    激光辐照后合金铸铁产生了熔化与未熔化两种情况,依据热传导分析,表面层的冷却速率为10~4~10~5℃/s,并可以自淬火,不同的层深、具有不同的加热温度与冷却速率。因之,不同层深将具有不同的组织,熔凝层由渗碳体骨架及粗大马氏体针的铸态组织组成,HM750左右,过热层由渗碳体骨架、粗大马氏体针及相当数量的残余奥氏体组成,比较详细地讨论了石墨在该区的作用。相变硬化区是颗粒状渗碳体、细针马氏体及隐晶马氏体,HM900左右,热影响区是对基体的高温回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激光辐照的40Cr钢的疲劳性能
    才庆魁
    1985, 6 (4):  59-61.  DOI: -
    摘要 ( 129 )   HTML   PDF(191KB) ( 377 )  
    在本试验研究中,选原始状态完全相同的40Cr钢两种圆棒形试样,一种是未经激光辐照,另一种经激光大面积辐照强化处理,同时进行疲劳试验,以考查其疲劳性能的变化,通过金相观察,断口形貌分析和疲劳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证明40Cr钢圆棒形试样用激光辐照强化处理以提高其疲劳性能是有效的和实际可能的,使40Cr钢疲劳极限提高了55%,使疲劳寿命明显地提高,最高可达56.2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叠的穆斯堡尔谱超精细场分布函数的计算机解析方法
    孙绍周;金明芝
    1985, 6 (4):  62-66.  DOI: -
    摘要 ( 144 )   HTML   PDF(260KB) ( 427 )  
    本文论述了超精细场连续分布的、带有重叠谱的穆斯堡尔谱拟合和超精细场分布函数的计算机算法,用本算法建立的程序,在PDP—11/23和ND—100型计算机上,成功地进行了拟合和超精细场分布函数计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新型的局部地区网络结构——总线环网(Bus-Ring)
    朱家铿
    1985, 6 (4):  67-73.  DOI: -
    摘要 ( 122 )   HTML   PDF(439KB) ( 417 )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局部网结构—Bus-Ring和介质送取控制方式—TOKENCAPTURE,新网的外形结构仍是环形的,但每个结点的接口处理机有一个三态门来旁路,这样,报文经过每个结点时没有延迟,报文在网络中被所有结点同时收到,基于这种网络结构,可以实现令牌截取控制方式,在网络中,令牌不是逐个结点地顺序转送,而是由要求发送信息的结点在环路上截取令牌,建立令牌时采用侦听和碰撞检测技术,如同CSMA/CD,这样,在网络轻载时,可以使用CSMA/CD方式,重载时,使用TOKENCAPTURE方式,这种新型网络增加了送取方式的灵活性,减少了报文经过每个结点的延迟和令牌传递时间,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Bu...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钢坯磨削温度的若干试验研究
    蔡光起;郑焕文
    1985, 6 (4):  74-79.  DOI: -
    摘要 ( 75 )   HTML   PDF(379KB) ( 332 )  
    通过使用“可磨式”人工热电偶进行的不同条件下的磨削温度测量试验研究了钢坯磨削工件表层温度,结果表明钢坯被磨削表层温度分布与热强呈三角形分布时的理论分析结果相同,表层峰值温度随磨削压力及磨削功率增大而提高,且随工件进给速度提高而略有降低,峰值温度还随磨削角度减小而提高,90°磨削的峰值温度比0°磨削要低250℃左右,砂轮种类也对峰值温度有重要影响,使用锆刚玉砂轮时磨削温度低于棕刚玉砂轮,试验结果表明高效钢坯磨削的磨削区温度远比普通磨削为高,可达1200℃左右,还从不同方面探讨了磨削高温对钢坯磨削的影响,认为尽管磨削高温有若干不利影响,但对高效钢坯磨削却是重要条件,上述讨论,从一个方面揭示了钢坯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钢坯磨削三维温度场的理论分析
    蔡光起;郑焕文
    1985, 6 (4):  80-86.  DOI: -
    摘要 ( 101 )   HTML   PDF(406KB) ( 378 )  
    本文由钢坯磨削的特殊几何学首次建立了钢坯磨削半椭圆形面移动热源模型,基于这一模型和传热学分析,得到了热源热强呈矩形分布和三角形分布两种情况下的工件三维温度场的解析解,并进而得到了钢坯磨削中工件表层峰值温度公式:这些结果为钢坯磨削温度的理论分析提供可能,分析指出,高效钢坯磨削温度将很高,而提高工件进给速度和增大磨痕宽度、增大热源长短半(?)比,将有助于减少由此产生的热损伤程度,这些分析为认识钢坯磨削温度问题有重要意义,并且实际磨(?)试验结果和瞬时点热源法的数值计算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地区热分析技术讲座在我院举办
    苏雷
    1985, 6 (4):  86--.  DOI: -
    摘要 ( 108 )   HTML   PDF(54KB) ( 276 )  
    <正>△我院与美国杜邦公司、香港嘉兆科技有限公司于11月12日至14日在我院联合举办东北地区热分析技术讲座及讨论会。美国杜邦公司的卡姆先生做了热分析在各领域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热分析中的应用等专题报告,介绍了杜邦9900型热分析仪,并进行了仪器演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排钢珠式升力机构的设计
    章继伟
    1985, 6 (4):  87-93.  DOI: -
    摘要 ( 65 )   HTML   PDF(360KB) ( 376 )  
    系统地论证了“三排钢珠式”升力机构的每排可容最多及最少钢珠致(Z_(max)、Z_(min))与轴径(r_S)、珠径(r)比(K=r_(S/r))之间的数值关系;推导出了该机构的升力比计算公式;并用电算所得数据对此种机构的轴径、珠径及每排珠数等参数及升力比做了曲线描述,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当K为常数时,每排珠数应取可取范围的最多值Z_(max);(2)当取Z=Z_(max)时,K值应取可取范围的最小值;(3)此种机构在常用数值范围内不会发生自锁,无须采取防自锁措施;(4)拨动器内锥孔与小孔径交界处宜加过渡圆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车削条件优化的试验研究
    郝春水;卢长友;朱习年
    1985, 6 (4):  94-100.  DOI: -
    摘要 ( 130 )   HTML   PDF(788KB) ( 465 )  
    车削奥氏体不锈钢所用刀具最佳硬质合金牌号为798;刀具最佳几何参数为:γ_0=10~20°,α_(?)=8~12°、λ_s=-5~-12°和bγ_1=(0.10~0.14)mm,γ_(01)=-10~-12°、b_e=0.10mm;通过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获得计算最优切削速度的经验公式:υ=357.9f~(-0.51)f~(-0.38)αp~(-0.2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评介逻辑函数化简新方法——“取同弃异法”
    乔景富
    1985, 6 (4):  101-106.  DOI: -
    摘要 ( 124 )   HTML  
    评介了张继桓提出的“逻辑函数化简新方法——取同弃异法”,认为该法具有四个特点:1.以“1”和“0”表示逻辑函数的两种状态——直观性强;2.化简中不受变元数的限制——行列表式;3.揭示了逻辑函数的化简规律——取同去异;4.提出了能迅速得到化简结果的计算方法——判别公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学术交流简讯
    王晶梅
    1985, 6 (4):  106-114+122.  DOI: -
    摘要 ( 143 )   HTML  
    <正>▲有色金属冶金系邱竹贤教授应挪威皇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邀请,于8月20日~10月20日去挪威访问并和沃斯陆大学格洛泰姆教授合作研究。此外,还参观了挪威四个大铝厂,参加了在挪威特隆赫姆市举行的“铝液与合金液精炼”的国际会议。▲我院总务长刘福三同志、师资处处长吴成烈同志和高级工程师张恩绵同志,应日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钢铁工业在技术进步中高速发展
    邵象华
    1985, 6 (4):  107-114.  DOI: -
    摘要 ( 102 )   HTML  
    <正>钢铁工业——“夕阳工业”还是“朝阳工业”?我国冶金历史悠久,但现代钢铁工业的发展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1983年生产钢4002万吨,在世界各国中占第四位。这是值得欢呼的伟大成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法定单位制的使用
    高起元;刘宗玉
    1985, 6 (4):  115-122.  DOI: -
    摘要 ( 52 )   HTML   PDF(446KB) ( 590 )  
    简要介绍了我国法定单位制的构成及其使用规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