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1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2-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同时入选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2012, 14 (2):  92--.  DOI: -
    摘要 ( 321 )   HTML   PDF(62KB) ( 1213 )  
    <正>日前,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分别公布了2012—2013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同时入选2012—2013年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第六版)之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唐娜·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观解析
    洪晓楠;郭丽丽;
    2012, 14 (2):  95-100.  DOI: -
    摘要 ( 605 )   HTML   PDF(282KB) ( 2916 )  
    情境化的知识概念是女性主义认识论的中心概念,对此,女性主义认识论者已经在认识论传统内的三个方面发展了知识的情境的三种进路: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主义。唐娜·哈拉维作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对知识也进行了独特的解析。基于对一般情境化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对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作出剖析,可以发现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区别于一般情境化知识的特点以及与传统的科学知识观的异同。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分析对奠定女性主义科学批判和女性主义科学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马克思对西方哲学技术价值困境的超越——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
    于春玲;
    2012, 14 (2):  101-106.  DOI: -
    摘要 ( 343 )   HTML   PDF(184KB) ( 593 )  
    西方哲学关于技术价值问题的争论,形成了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价值负荷说的对立及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的对立,造成了技术的正价值与负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的割裂,陷入不可克服的理论困境,其原因在于西方哲学以二元对立的知识论方式抽象、孤立地看待技术价值。马克思从人的现实历史存在出发,将技术价值问题的思维向度从封闭的"技术本身"扩展到广阔的文化空间,通过文化价值系统整体来考察并完整揭示了技术价值的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合理性的社会批判: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到芬伯格
    刘光斌;
    2012, 14 (2):  107-112.  DOI: -
    摘要 ( 282 )   HTML   PDF(182KB) ( 1755 )  
    马尔库塞指出技术发挥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技术的合理性变成了统治的合理性,技术强化了社会统治;哈贝马斯把技术合理性看做是一种工具合理性,分析技术如何转变成意识形态,并把技术统治解释成生活世界殖民化;芬伯格批判吸收了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研究成果,重视技术的可选择性,从技术批判理论的角度分析技术合理性与社会统治的关系。技术合理性的社会批判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到芬伯格的演变,为我们正确看待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环境污染的政治经济分析
    张再生;李从欣;
    2012, 14 (2):  113-118.  DOI: -
    摘要 ( 409 )   HTML   PDF(298KB) ( 1034 )  
    经济增长会带来环境污染,但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而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由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决定的。以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关系型社会结构、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政治结构为框架,对环境污染进行了政治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导致了有利于城市居民而不利于农村居民的环境政策;在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下,锦标赛竞争激励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在关系型治理下,环境执法不严,公众参与程度不高。从城乡收入差距、政治体制、关系型治理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环境质量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主要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研究——基于生态—公平—效率模型
    陈华;诸大建;邹丽;
    2012, 14 (2):  119-124.  DOI: -
    摘要 ( 321 )   HTML   PDF(557KB) ( 1813 )  
    在低碳发展的目标下,以生态经济学为理论依据,以环境稳定、社会公平、经济发展为考量维度,建立了生态—公平—效率的低碳发展模型,确定了碳排放规模、碳排放分配和碳排放效率的指标体系。选择1990—2005年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均超过全球总排放量1%的主要国家为研究对象,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控制目标和分配指标,对主要国家1990—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95吨/人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透支,应大力提高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并有责任以资金、技术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减排以换取二氧化碳排放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联盟激励协同连续体模型研究
    孙新波;张波;刘博;
    2012, 14 (2):  125-129.  DOI: -
    摘要 ( 277 )   HTML   PDF(548KB) ( 470 )  
    研究激励协同的过程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对知识联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连续体理论应用到激励协同的过程研究中,通过研究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的互动过程描述了激励协同连续体的内涵;详细阐述了激励协同连续体的产生基础,即激励势差的形成和作用方式;分析了激励协同内生机制,即知识主体竞争合作的产生和影响作用;构建了激励协同模式,即激励连续带,阐明了激励协同的发展过程;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有利于揭示激励协同的本质和掌握知识联盟的运行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网络政治表达的政府回应机制的构建
    管人庆;
    2012, 14 (2):  130-135.  DOI: -
    摘要 ( 256 )   HTML   PDF(276KB) ( 807 )  
    网络政治表达创造了一个以科技为本,追求民主和自我参与决定的政治生活实践新模型,也带来了建立政府回应机制的要求。政府的回应性是衡量网络政治参与效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构建责任型、服务型、回应型政府的主要标尺。对于网络政治表达,政府的回应性要求体现在回应的反应时间与处理结果两个方面。关于回应的路径,网络政治表达的政府回应可以同样通过网络的方式回应,亦要建立体制内制度对接的回应机制。网络政治表达政府回应机制的构建路径主要有畅通公民利益表达的渠道、改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政府的决策机制等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农地非农化乱象中政府角色的政策网络分析
    孙蕊;孙萍;张景奇;
    2012, 14 (2):  136-141.  DOI: -
    摘要 ( 213 )   HTML   PDF(575KB) ( 429 )  
    我国中央政府、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政府目标"上存在偏差和背离,造成了我国农地非农化过程中"政府角色"的冲突。基于政策网络研究视角,分析了导致我国农地非农化乱象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多元角色的冲突、政府"维护公共价值"和"实现自身需要"的冲突、土地行政"双重管理"的冲突。最后提出了解决政府的角色冲突、调和我国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公共政策视阈的城市规划决策方法探析
    杨卡;
    2012, 14 (2):  142-146.  DOI: -
    摘要 ( 302 )   HTML   PDF(343KB) ( 598 )  
    为了完善城市规划决策方法,从政策分析的视角谋求城市规划决策科学化,研究探讨了城市规划决策中的规划方案筛选、规划评审、规划修订、规划评价等主要节点,分析了城市规划政策决策要考量的效用、风险、灵敏性和回应性等关键参数,并与实际结合,探索公共决策方法在城市规划特定决策中的应用,包括决策树在规划方案选择中的应用、交叉影响分析在规划前景预测中的应用、灵敏度分析在规划方案转换中的应用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税人权利保护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的立法构建
    姜庆丹;赵研;
    2012, 14 (2):  147-152.  DOI: -
    摘要 ( 283 )   HTML   PDF(282KB) ( 857 )  
    主权在民理论确立的公民主权所有者地位是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政治根基,公共物品理论揭示的税收与公共物品之间的对价关系是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经济考量,权利义务相一致理论要求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平衡是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法理解读。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立法理念和经验,分析和审视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和不足,从宪政、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三个方面对纳税人权利进行立法构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危险犯立法趋势研究
    李林;
    2012, 14 (2):  153-158.  DOI: -
    摘要 ( 206 )   HTML   PDF(172KB) ( 647 )  
    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新的危害行为。与我国传统危险犯造成现实的、客观的危险不同,新危害行为仅造成潜在的危险,潜在的危险一旦转化为现实则将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对此,我国现有危险犯立法无法应对。为加强社会控制、降低诉讼成本,我国立法应设立新的危险犯类型,只要实施特定的危害行为就既遂,尽管犯罪既遂时,危害行为仅造成侵害的潜在危险。新危险犯是独立的危险犯类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学良重视女子教育的举措及原因
    丁立新;王钰慧;
    2012, 14 (2):  159-163.  DOI: -
    摘要 ( 309 )   HTML   PDF(276KB) ( 827 )  
    张学良教育思想中,主张男女平等、注重女子教育的特点十分突出。主政东北后,张学良冲破禁锢,大胆发展女子教育,在东北大学各系招收女生,开创东北女子高等教育新风尚,创办同泽女子中学,并亲任董事长。他重视女子教育的原因既源于"西学东渐"带来的"兴女学"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女性解放的时代背景和辽沈地区女子教育自身的发展,也由于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时代性、超前性以及他自身振兴东北、抵御外侮、强国保种的思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生凭道义;无处不新春”——张学良用“生命”和自由诠释的道义人生
    侯雁飞;
    2012, 14 (2):  164-169.  DOI: -
    摘要 ( 364 )   HTML   PDF(197KB) ( 489 )  
    一生凭道义,无处不新春。综观张学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道义"无处不在,他那些在中国现代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惊人之举都与"道义"二字相连:凭道义,他劝父罢兵,诠释了百姓大义;凭道义,他毅然易帜、武装调停,诠释了统一大义;凭道义,他辞职下野、送蒋回宁,诠释了荣辱大义;凭道义,他西安兵谏,诠释了民族大义;凭道义,他放弃自由,诠释了人格大义。张学良用自己的"生命"和自由诠释了人间大义。这就是张学良精彩的道义人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型大学之路及对我国的启示
    高明;史万兵;
    2012, 14 (2):  170-173+179.  DOI: -
    摘要 ( 289 )   HTML   PDF(159KB) ( 1233 )  
    麻省理工学院作为美国第一所创业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开创的将基础研究和教学与产业相结合的模式,正在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大学的榜样。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外部建设与企业、政府和军方建立合作关系以及内部的组织转型实现了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通过回顾麻省理工学院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历程,借鉴其成功经验,指出我国大学在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应主动变革、准确定位、努力争取自治权、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建设、在大学内部建立专门的技术转移中心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大学素质教育的异化与归真
    张正江;马成;
    2012, 14 (2):  174-179.  DOI: -
    摘要 ( 260 )   HTML   PDF(187KB) ( 791 )  
    大学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人的教育,是教育本体性功能的回归,其本真蕴涵是塑造大学生的自由个性与独立人格,养成文化自觉,成为"完整的人",去实现美满之人生。由于受外部社会环境和大学内部生态的影响,素质教育在大学中日益异化为功利主义教育、工具性教育、物化教育,已成为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这是对大学素质教育本真意蕴的曲解与背离。大学素质教育应尊重多元主体,通融科学与人文;应倡导主体间对话,构筑大学共同体;应超越社会现实,培育不朽之精神。从这些路向入手,方可坚守素质教育的本真意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篇中多模态隐喻的认知构建——以一则保险平面广告为例
    霍颖;
    2012, 14 (2):  180-184.  DOI: -
    摘要 ( 313 )   HTML   PDF(224KB) ( 1913 )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交际手段和形式更快捷、方便、立体和更视觉化。所以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新方向,多模态隐喻研究也摆脱了纯语言层面的束缚,转向以多模态表现形式为平台——将视觉、味觉和听觉等感官体验融合在一起,揭示隐喻现象的本质。在一则保险产品广告实例中,语篇的实现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图、文、色彩、构图等模态共同作用,揭示了广告语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特点、功能、图文关系和动态构建过程,阐释多模态广告的有效劝说性,探讨多模态隐喻语篇的认知本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拉波夫早期实验中的语言学变异分析方法——关于马撒葡萄园岛实验
    张月;金启军;
    2012, 14 (2):  185-188.  DOI: -
    摘要 ( 1247 )   HTML   PDF(139KB) ( 1750 )  
    1961年,美国语言学家威廉·拉波夫在马撒葡萄园岛进行了语言变异实验并指出了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语言变化是进行中的变化,进行中的变化可以被观察并被研究,进而推翻了传统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并改变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在实验中,拉波夫创造性地采用了量化研究的模式来研究社会范畴与双元音央化现象的关系,从而使语言学研究方法有了本质上的改变。量化研究方法现在已经成为语言变异研究中最基本的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