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论清教主义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赵文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0 (3): 259-262+268.   DOI: -
    摘要445)   HTML    PDF (663KB)(6059)   
    清教主义起源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得以实践与发展。其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颠之城等核心理念,虽然构成宗教行为规范要素,却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消解禁锢人们思想与行为的主流教会传统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世俗化进程,在早期的美国,推动了个性解放,促成建立现代劳动、职业和财富观,以宗教的理想勾勒出国家未来追求的目标。它们奠定了今日美国主流文化(WASP)价值观念的基础,铸就了美国民族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研究——对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经验的借鉴
    王子彦;丁旭;周丹;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0 (6): 501-504.   DOI: -
    摘要560)   HTML    PDF (521KB)(5216)   
    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总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而目前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的主要方式仍是露天堆放和卫生填埋,这必然要带来垃圾污染、资源浪费和垃圾处理场地紧张等问题。垃圾分类回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出路。中国的垃圾分类回收难以实施的症结主要表现在观念滞后、理论研究缺乏和政府的工作力度不够。日本具有很好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经验,即国家政府重视、地方政府统计数据完备、有切实可行的削减目标以及对居民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教育等,很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工程伦理准则与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宁先圣;胡岩;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 (5): 388-392.   DOI: -
    摘要1517)   HTML    PDF (353KB)(4911)   
    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伦理问题。工程伦理是调整工程与技术、工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对工程师的伦理行为和工程建设起着引导、规范、开拓等重要作用。工程伦理准则包括五个方面: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可靠、关爱自然、公平正义。工程师的社会职责事关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工程师要对工程活动的全面社会意义和长远社会影响建立自觉的认识,承担起全部的社会责任。在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深入开展的情况下,加强理工科高校工程伦理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理工科高校要开设工程伦理课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程伦理教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北京共识VS华盛顿共识
    吕乃基;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 (1): 42-47.   DOI: -
    摘要625)   HTML    PDF (1136KB)(4892)   
    从操作层面分析了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分别揭示了二者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华盛顿共识基于还原和简化对内生型国家的道路和现状得出了抽象的原则,其根源是古希腊的哲学传统和近现代的科学方法。北京共识则考虑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可行性和目标,其根源是中国文化和哲学传统,为外生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了较为成功的典范。在全球化和后现代思潮兴起之时,华盛顿共识正在关注并接受北京共识,而北京共识也正在反省和克服缺乏一致的理论出发点和法治的弊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
    邢怀滨;冉鸿燕;张德军;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 (1): 16-19.   DOI: -
    摘要330)   HTML    PDF (387KB)(4480)   
    自20世纪末以来,工业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记载工业文明历史的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具有历史、科技、美学、经济、教育和精神等价值。一些工业化国家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包括将工业遗址改建成博物馆、改建成景观公园和综合开发利用三种典型模式。尝试界定了中国工业遗产的内容和时间范围,剖析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超前性和复杂性特点,提出了我国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的几项基本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论汉语和英语中的委婉语
    金启军;孔宪花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 (1): 47-49.   DOI: -
    摘要276)   HTML    PDF (96KB)(4388)   
    委婉语是一种不直说本意而用含蓄的话来暗示或表述的修辞格。委婉语是各个时代、各个国家都采用的,只是所用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不同,因而委婉语具有普遍性。在适当的场合里,恰当地使用委婉语,既能收到理想的交际效果,又能反映说话者的思想修养和语言修养,而且也反映一定的社会风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美国儿童家庭寄养体系及其启示
    满小欧;李月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6): 527-533.   DOI: -
    摘要672)   HTML    PDF (318KB)(4288)   
    家庭寄养是替代传统机构养育、更有利于特殊儿童照料和身心发展的福利服务模式。美国儿童家庭寄养分为普通家庭和亲属寄养,其核心理念是"稳定"与"儿童利益最大化",提倡寄养儿童与原生家庭融合。进入寄养体系的儿童主要因为受虐待或忽视,难于管教和遭受父母遗弃。美国儿童寄养体系常用的评估标准是从安全性和永久性两个维度中抽取的六项指标,分别为:虐待重发率,寄养儿童虐待/忽视率,重新进入寄养系统率,与原生家庭重新融合时间,获得收养时间,寄养安置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解读吸血鬼文化的历史演变
    姜雪;颜晓川;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1): 90-94.   DOI: -
    摘要370)   HTML    PDF (159KB)(4117)   
    吸血鬼的身影在西方文化中随处可见,近年来越发流行,甚至有白热化之势。吸血鬼文化虽起源于欧洲大陆,但其发展主要发生在英、美文化中。经历了中世纪的迷信与传说、工业革命时期文学作品和现代多元文化这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的传播,吸血鬼的形象在人们想象的世界中发生了耐人寻味的转变——由邪恶的超自然吸血生物转变为人类自身的化身。吸血鬼文化能够体现出这三个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的道德规范等特点,而这些因素对吸血鬼文化的演变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与异化——论查建英的《到美国去!到美国去!》
    郭群;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 (5): 461-465.   DOI: -
    摘要478)   HTML    PDF (157KB)(4019)   
    不同于上几代老移民作家,也有异于同时代的一些新移民作家,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新移民作家代表,美籍华人查建英致力于描写北美华裔所面临的文化和性别冲突。她徘徊于中西文化之间,体会着"边缘化"的状态,其作品《到美国去!到美国去!》透视了"边缘人"的生存和心理状态,反映出人物在中/西矛盾对立中特殊的充满悖论式的生存困境,揭示了新移民难以逃遁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和异化等问题,以及在身份认同危机和异化中所追求的一种自我放逐的自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
    张奇林;赵青;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 (5): 416-420+425.   DOI: -
    摘要468)   HTML    PDF (493KB)(3993)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之优点应运而生,并代表了中国养老方式未来发展的方向,它与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共同构建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分析我国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责任分担的价值理念,多层次发展、配套性支持的设计原则,以及整合资源、拓宽筹资渠道等方面,提出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繁荣的条件与背景
    王岩;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 (6): 458-460.   DOI: -
    摘要479)   HTML    PDF (566KB)(3854)   
    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的奇迹。从文学、社会等诸因素探讨了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产生的条件与背景。假名文字的创造与发展为女性文学作品的产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女性作家长期在宫廷的生活体验以及经历了同时代妇女的精神炼狱,孕育了女性文学的胚胎;而佛教因果报应、循环往世的思想对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构思和脉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研究
    金敬红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 (2): 135-137.   DOI: -
    摘要444)   HTML    PDF (298KB)(3732)   
    介绍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所构建的后殖民主义权力话语下,译文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通过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的归化、异化、杂合化的翻译策略的描写,指出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真正的平等对话,探讨了在世界范围的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语境下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及其解决方策
    王海涛;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 (4): 308-314+320.   DOI: -
    摘要384)   HTML    PDF (634KB)(3666)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总体上依然呈现出持续扩大的势头。究其原因,有来自农业产业自然属性方面的原因,有具有城市偏向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一些非正常的因素所起的作用。为缩小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应加强政府的财政支农力度,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调整针对农产品的价格政策以及构建城乡居民公平发展的机制等。这是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而又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模式与难点
    赵小姣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 (5): 81-89.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0.05.011
    摘要527)   HTML    PDF (871KB)(3650)   
    生态环境损害担责的常态化需求、制度面临的合法性危机及政策转向构成中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立法的时机。基于生态环境损害的公共性,我国应采取独立环境损害论,遵循国家环境保护义务为逻辑进路,制定《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法》,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法》的科学定位既要考虑与环境保护法律之间的异同,又要兼顾与其他法律之间的调适与衔接,以维持不同法律的立法空间,同时应聚焦于损害赔偿由私法向公法的移转、行政权和司法权关系的协调、赔偿磋商性质的明晰及两诉本质的厘清等难点问题,从而构建行政命令优先、磋商前置与诉讼兜底的多路径并存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规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Rewriting:“改写”还是“重写”兼评对勒菲弗尔理论的相关误读
    邱进,胡文华,杜凤刚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 (5): 539-544.   DOI: -
    摘要1411)   HTML    PDF (248KB)(3513)   
    翻译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rewriting”一直有两种中文译文:“改写”和“重写”。对“rewriting”提出的学术背景和思想来源的分析表明,勒菲弗尔的理论深受俄国形式主义、接受美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结合对“rewriting”概念演进过程的追根溯源及相关的词源学辨析,“重写”这个译文被认为更能涵盖勒菲弗尔理论中涉及到的各种研究对象,更能体现勒菲弗尔思想中挑战作者中心论和原本中心论范式的本质,并能赋予“rewriting”更普遍的哲学内涵。同时,由“rewriting”译文的不确定导致的对勒菲弗尔理论的相关误读也可得以澄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跨国公司外派人员回任后缘何离职频繁?——基于工作嵌入理论的阐释
    杨春江;刘锐;李陶然;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 (1): 44-49.   DOI: -
    摘要293)   HTML    PDF (569KB)(3487)   
    在分析外派人员回任离职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整理现有理论,将个体发展、职业规划、期望理论和认知理论等整合在工作嵌入理论的框架下,从联系、匹配和牺牲三个维度解释跨国公司中普遍存在的外派人员频繁离职现象。研究发现,外派人员离职的主要动因是:面临外国与母国社会文化和组织价值观的不一致;被迫割裂已构建多年的海外社会关系网络;不得不放弃已掌握的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经验。针对上述离职动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大学城与城市新区发展
    陆青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5 (2): 109-111.   DOI: -
    摘要243)   HTML    PDF (127KB)(3431)   
    介绍了大学城的由来,阐明了大学城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动力,分析了大学城对城市新区发展,特别是对高科技园区发展的作用。结合沈阳市浑南新区大学城的建设,探讨了大学城的规划思路和空间布局,对大学城建设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国外科技园运行模式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启示
    张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3): 193-195.   DOI: -
    摘要221)   HTML    PDF (102KB)(3423)   
    介绍了我国当前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运行模式,通过国内外比较,探讨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认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应引入市场化机制,走开放型、国际化道路,并在宏观管理方面加强评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身份认同的缺失与追寻解读《鸽子飞去》
    张莹,张宛初,冯菲菲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 (3): 327-330.   DOI: -
    摘要613)   HTML    PDF (668KB)(3412)   
    在欧洲一体化的语境中,“身份认同”已然成为德语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获得2010年德国图书奖的移民小说《鸽子飞去》便深刻地反映了这一主题。小说着重描述了主人公对自己边缘生存的焦虑和身份认同的困惑。在瑞士主流文化面前,作为移居的少数族裔因缺乏认同感使主人公感到愤懑;同时在南斯拉夫-匈牙利文化面前,主人公同样遭遇身份焦虑。基于身份认同理论,剖析了主人公对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追寻的思想历程,展示了欧洲一体化中当代欧洲移民的真实心态和混杂身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规范激活理论:公众环保行为的有效预测模型
    张晓杰,靳慧蓉,娄成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6): 610-615.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6.06.010
    摘要1989)   HTML    PDF (994KB)(3399)   
    规范激活理论是利他行为研究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规范是影响利他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而个体规范受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的影响。规范激活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利他行为包括环保行为的研究,并被证实能有效解释和预测公众的环保行为。该理论在具体运用中得以不断发展,新变量被逐步纳入模型,并最终形成了价值—信念—规范理论。规范激活理论的易操作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适用于解释、预测和干预中国公众的环保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