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7年, 第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7-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论芬伯格的新技术批判理论的诞生
    刘晓玉;
    2007, 9 (2):  95-99.  DOI: -
    摘要 ( 300 )   HTML   PDF(378KB) ( 1025 )  
    新技术批判理论是芬伯格技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和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于对哈贝马斯和马尔库塞的批判性分析和总结,芬伯格主要继承了马尔库塞的最核心之处,即技术发展由社会所决定的思想,同时,他也批判性地吸收了哈贝马斯的合理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渲染了他的个性色彩,从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技术批判理论。客观地评价芬伯格的新技术批判理论是很有必要的。他的新技术批判理论相应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自主论思想溯源
    梅其君;文罡;
    2007, 9 (2):  100-104.  DOI: -
    摘要 ( 522 )   HTML   PDF(787KB) ( 840 )  
    技术自主论最初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万物有灵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是技术自主论的一个思想来源,马克思考察的劳动的异化内在地包含着技术的异化。20世纪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技术自主的思想。技术自主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技术化的社会,技术化社会中的人的生存是一种技术生存,技术是人的天命,技术自主论不过是以迂回的形式揭示了人与技术的这种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物化”到“座架”——试论海德格尔现代技术批判理论的哲学轨迹
    周立斌;
    2007, 9 (2):  105-109.  DOI: -
    摘要 ( 305 )   HTML   PDF(1816KB) ( 837 )  
    海德格尔从他的“基础本体论”出发,接触到了“物化”问题。他通过对工具的深入思考,找到了现代技术迷失的根源——笛卡儿的主体哲学。他认为,近代主体哲学采取的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的思维方式是“物化”的根源,现代技术和它的体现物——工具,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物”。通过对词源学的探究,海德格尔引出了“座架”一词,从而把他的“物化”理论深入到了对现代生活的整体批判上。“座架”的思考方式在当今已经统治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只有“诗”与“思”才能摆脱“座架”的辖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美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比较分析
    陈涛;
    2007, 9 (2):  110-114.  DOI: -
    摘要 ( 302 )   HTML   PDF(157KB) ( 685 )  
    美国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二战改变了美国的科研模式,确立了政府与高校在科研领域的新型合作关系。而中国高校科技工作受到政府的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中美两国政府都主要从政策和资金两个方面为高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持与引导,但在支持的强度、支持的目的和引导的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只有深入比较这些差异及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才能为中国政府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权证、股权分置改革与证券市场发展
    庄新田;车驰;李冰;
    2007, 9 (2):  115-120.  DOI: -
    摘要 ( 254 )   HTML   PDF(197KB) ( 911 )  
    从股权分置改革、完善市场功能及结构等角度阐述了权证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权证可以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工具,有助于市场各方合理确定对价;权证为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工具,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权证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资产组合手段;最为关键的是,权证的推出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金融创新奠定了基础。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权证的现状及投资价值,探讨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权证存在的问题,如证券市场的标的资产规模不足,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水平与经验不足等,提出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权证的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股权激励制度分析
    杨亮;韩冬梅;
    2007, 9 (2):  121-124.  DOI: -
    摘要 ( 205 )   HTML   PDF(140KB) ( 674 )  
    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可以将经营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统一公司的经营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但股权分置导致的同股不同权,造成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基本条件缺失,同时由于股改前相关法律法规的诸多限制,致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无法实施。为确保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我国必须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科学民主的业绩考核制度,同时加快股权激励制度的配套制度建设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制度创新
    程默;王忠贤;
    2007, 9 (2):  125-128.  DOI: -
    摘要 ( 262 )   HTML   PDF(130KB) ( 532 )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补贴制度作为对我国以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的突破,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治理效益。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激励退耕农户经营活动的外部性来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目标。目前,这一制度正面临着地权残缺、产权主体冲突和限制农户行为的自主性等问题。建立具有私人产权性质的物权化的土地使用权,将社区和农民参与的机制引入退耕还林(草)管理中是未来退耕还林(草)制度的创新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东北区域生态安全的税收政策研究
    李绍平;王甲山;
    2007, 9 (2):  129-134.  DOI: -
    摘要 ( 242 )   HTML   PDF(177KB) ( 409 )  
    东北是维持我国整体生态安全的要害地区,其生态安全状况对全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由于长期无限度开发,目前东北地区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现行税制却存在着环保税缺位,资源税、消费税等相关税种生态功能弱,缺乏对东北地区生态保护的税收优惠等问题,使税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建议针对东北生态环境状况,通过开征专门的环境保护税,改革资源税等相关税种,制定针对东北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东北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国公司在沈阳投资战略转变及对策研究
    王艳辉;苗苗;王柏峰;
    2007, 9 (2):  135-138.  DOI: -
    摘要 ( 228 )   HTML   PDF(138KB) ( 459 )  
    近年来随着沈阳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政策限制不断放宽,跨国公司在沈阳的投资规模迅速增长,投资的股权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方面呈现出一些变化,这些反映出跨国公司在沈阳投资发生了一些重大的战略转变。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沈阳投资的特点及战略转变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应对跨国公司的战略转变的对策,如调整吸引外资政策,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吸引跨国公司在沈阳建立研发中心等,从而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在沈阳进行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议日本对华ODA政策的嬗变
    孙希艳;马建英;
    2007, 9 (2):  139-143.  DOI: -
    摘要 ( 238 )   HTML   PDF(779KB) ( 1411 )  
    日本对华ODA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关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成为战后中日友好的象征。对华ODA本是有益于中日双方的“双赢”举措,但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ODA政策却发生了重大调整,泛政治化倾向加剧。回顾日本对华ODA政策出台的背景,梳理其嬗变历程,分析近期走势及其发展前景,不难理解近年来中日关系出现波动的深层次缘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正义与法之正义关系的辨析
    杨丽娟;李伟;
    2007, 9 (2):  144-147.  DOI: -
    摘要 ( 232 )   HTML   PDF(130KB) ( 810 )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技发展模式由行政计划模式向市场法治模式过渡,市场经济使科技主体与立法主体的正义观发生巨大变化,进而导致科技法的正义内涵也在发生着演化。科技产生的社会问题激化了伦理道德与实在法之间的矛盾,立法者亟须发掘当代科技的正义内涵,并适时创制或修订科技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应从正义内涵入手,拓展科技的正义价值观,为整合科技法的价值目标提供理论基础,并且探析科技引发现行法弊端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机构独立性的制度选择
    郭洁;
    2007, 9 (2):  148-152.  DOI: -
    摘要 ( 277 )   HTML   PDF(285KB) ( 745 )  
    为了保证规制的行政效率,建立独立于行政体系的规制机构已成为规制治理的国际趋势。但是,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与社会性规制的不同特点是立法权、执行权、裁决权集中于规制机构,规制机构享有广泛和自由裁量性的强制权力。规制机构的独立性意味着权力滥用的风险,必须保持法律控制的有效性才能实现规制制度的均衡。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机构存在着独立性不足的问题,但转型时期,还无法达到完全独立的制度目标。根据独立规制的制度目标和规制制度的国际经验,基于规制的现实条件,中国选择相对独立的规制模式是最为适宜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学良国家统一观的理念与实践
    胡玉海;
    2007, 9 (2):  153-158.  DOI: -
    摘要 ( 259 )   HTML   PDF(1335KB) ( 752 )  
    张学良的国家统一观,是在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首先他在参加军阀战争中,就提出了反对军阀干涉政治的主张,这是他追求国家统一的心理诉求;东北易帜和易帜后,他把拥护中央、服从政府,作为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理念;旅欧后他试图借助德意经验,拥护一个领袖,实行一种主义,以实现国家强盛;西安事变前后,他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是张学良国家统一理念的修正与升华。从反对军阀干政到西安事变,都体现了张学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以维护国家统一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学良教育思想及其现代解读
    章毛平;
    2007, 9 (2):  159-163.  DOI: -
    摘要 ( 272 )   HTML   PDF(736KB) ( 503 )  
    张学良将军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不仅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颇有成就和影响,而且在教育方面也有不少创见并开展了有效的实践。他视教育为中国之希望、东北之希望,视人才为中国之未来、东北之未来。在他看来,“教育为神圣事业”,“教育是建国之本”。认真解读张学良重教兴国的远见卓识,可以发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教育的主旨是修养人格,这是教育之根本;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阐明学术;人才的标准是要能够担负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教育要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井冈山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窦胜功;匡胜;胡硕兵;
    2007, 9 (2):  164-167.  DOI: -
    摘要 ( 379 )   HTML   PDF(135KB) ( 696 )  
    井冈山精神是指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总称。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与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直接联在一起,与毛泽东思想同时形成。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江泽民同志曾作的精辟总结与概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其中,最基本的是坚定信念,不怕牺牲,敢闯新路。理想信念是灵魂,敢闯新路是核心,不怕牺牲是根本。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以及执政党的建设,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教育干预模式探讨
    宋斐;
    2007, 9 (2):  168-173.  DOI: -
    摘要 ( 247 )   HTML   PDF(180KB) ( 966 )  
    大学新生普遍存在“新生综合征”,在心理学上表现为认知、行为、情绪三方面问题。“新生综合征”本质上是个体原有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不能应对新环境而带来的一系列混乱。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稳定性,不是简单的“说教”所能改变的。新生适应教育的真正出路在于如何把经验教育化,然后通过教育化的经验改变认知和行为,诸如发展心理学教育,进行“尝试错误”、“心理成熟”和灵活看世界等认知改变训练,在行为上进行“学习行为”、“人际行为”、“做事行为”的训练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林语堂与北京文化
    董燕;
    2007, 9 (2):  174-179.  DOI: -
    摘要 ( 299 )   HTML   PDF(207KB) ( 730 )  
    在林语堂的一生中,北京、上海、美国是值得关注的城市与国家。他在北京浮躁凌厉,在上海提倡幽默闲适,在美国“两脚踏中西文化”。林语堂钟情于北京及其文化,这与这座老城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息息相关。上海与美国以其发达的工商业文明给林语堂以强烈冲击,但在高度发达的工商业文明背后,林语堂感受到种种令人忧虑的问题,于是他质疑并自觉疏离历史现代性,表现出对审美现代性的趋同,由此使他偏爱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北京文化。他通过中庸理想、闲适格调、原始生命强力崇拜等方面肯定北京文化的优秀部分,赞美并张扬北京文化的生命力,以此表达他对中西方历史现代化进程中弊病的忧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象似性的认知研究
    马明;刘春阳;
    2007, 9 (2):  180-184.  DOI: -
    摘要 ( 284 )   HTML   PDF(924KB) ( 1189 )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语言相对于任意性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象似性研究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意义重大。人类认知积极参与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所以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反映人的头脑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概念或概念结构。通过从词汇、句法的角度进行象似性研究,能够较清楚地认识认知在语言规则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析外语学习的焦虑感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陈瑶;李长江;
    2007, 9 (2):  185-188.  DOI: -
    摘要 ( 304 )   HTML   PDF(433KB) ( 2747 )  
    焦虑不仅是心理学界普遍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也是语言教学领域经常讨论并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情感因素之一,焦虑对语言学习具有重要影响。从心理学和外语学习的角度,探讨了焦虑的内涵及其表现。通过口语焦虑感问卷调查分析了焦虑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方面存在较强的焦虑感,并且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焦虑对口语能力有负面影响。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提出了多种降低焦虑感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