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7年, 第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7-11-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
    2007, 9 (6):  468--.  DOI: -
    摘要 ( 462 )   HTML   PDF(54KB) ( 877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走进世界3——纪念波普尔提出“世界3”理论40周年
    吕乃基;
    2007, 9 (6):  471-477.  DOI: -
    摘要 ( 409 )   HTML   PDF(201KB) ( 619 )  
    世界3是波普尔提出的重要理论。之所以至今未受到学界重视,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哲学排斥,中国传统文化遗弃,后现代批判,新事物层出不穷,以及理论本身的不完善。马克思的"两条道路"理论由认识论揭示走进世界3的必要性,知识社会的到来在实际层面提示走进世界3的重要性。哲学由关注物质——世界1,转向主体——世界2,再到心物作用的产物——世界3,这是合乎逻辑的发展历程。本体论,将提供走进世界3的钥匙。仿照自然哲学,从本体论视角研究客观知识可以从知识的存在方式、知识的演化方式、知识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万尼瓦尔·布什与美国科技文化的建构
    陈绍宏;陈玉林;李勇;
    2007, 9 (6):  478-483.  DOI: -
    摘要 ( 441 )   HTML   PDF(1338KB) ( 1303 )  
    以美国科技本身的历史发展、科技共同体及其他人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等范畴的"纯科学信念"、"工业研究信念"等基本观念及其相互之间争论的历史演变为背景,考察万尼瓦尔.布什如何使用与此相关的基本概念建构工程的"科学"地位与工程师的"研究者"身份,以及如何建构美国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层级模式的科技文化和科技组织模式;这种研究把话语分析与建构论相结合,着重考察行动者如何通过建构文化来建构社会,这表明该方法在科技史学方法论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人文价值原则及导引途径探析
    刘科;李东晓;
    2007, 9 (6):  484-489.  DOI: -
    摘要 ( 264 )   HTML   PDF(429KB) ( 1188 )  
    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有着复杂的关联性。基因工程技术社会功能的显现过程,也是人文价值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用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在遵循人本原则、技术与伦理观念协同原则和非功利性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确立开放的技术伦理评估框架、推广人文主义的科学教育观、强化生命科学家的道德责任、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等途径,协同好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与人文价值提升的关系,实现用人文价值原则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目的,通过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去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技术控制的法律协同机制
    苏建;陈凡;
    2007, 9 (6):  490-494.  DOI: -
    摘要 ( 207 )   HTML   PDF(238KB) ( 430 )  
    技术法律控制问题是STS研究的重要问题。从技术主体利益多元与法律公益确定、技术客体变动不居与法律相对稳定等两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技术控制的法律困境,认为超越困境的关键在于技术与法律的协同,从方法论层面提出了超越困境的法律协同机制,指出协同机制主要靠技术行动者来实现,并从技术的结构分层角度从技术器物层、制度层和观念层等三个方面对法律协同机制进行了构建,为技术法律控制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可供选择的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企业战略层面的自主创新因素分析
    关伟;
    2007, 9 (6):  495-499.  DOI: -
    摘要 ( 266 )   HTML   PDF(578KB) ( 620 )  
    自主创新在本质上属于企业战略层次,因此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也应该是影响企业战略的一般因素,即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导向和企业文化。从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而言,自主创新在微观层面就是指企业能动性的技术创新能力,自主型技术创新最能体现出企业技术创新的自主性。从企业导向的角度而言,自主创新是以企业家为导向的企业家精神"自主"特性的体现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价值的实现的统一过程。自主创新与企业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文化主要通过内隐文化影响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则是通过外显文化进而影响内隐文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现代式社会资本构建
    钟水映;李魁;
    2007, 9 (6):  500-505.  DOI: -
    摘要 ( 192 )   HTML   PDF(835KB) ( 600 )  
    农民工市民化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资本构建方向是现代式社会资本。构建现代式社会资本有利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生活信息、社会信息等;有利于农民工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求得和谐生存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维护农民工利益。因此,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应以政府政策制度支持为前提,以社会文化环境支持为基础,以组织化为核心,以自身能力和文化素质提高为动力,构建农民工现代式社会资本框架体系,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学费的准价格机制属性的经济学分析
    林艳丽;
    2007, 9 (6):  506-511.  DOI: -
    摘要 ( 291 )   HTML   PDF(505KB) ( 641 )  
    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从而使高等教育的学费具有了准价格机制的属性。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学费是价格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发挥价格机制的某些作用,然而,在某些方面,高等教育学费的价格机制又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失灵。因此,一方面,从提高效率的角度看,高校主体应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杠杆作用,如调节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以优化资源配置等;另一方面,基于公平的考虑,政府及用人单位应对高等学校给予足够数量的直接或间接的补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内涵及特征
    于桂荣;古小丹;
    2007, 9 (6):  512-515.  DOI: -
    摘要 ( 270 )   HTML   PDF(131KB) ( 1639 )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是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探讨了"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逻辑关系。深入剖析了"和谐世界"思想的精神蕴涵:以国家平等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为基础,维护并体现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以国际合作为契机,以广泛交流为媒介,寻求和拓展全世界的共同利益;以互利共赢为宗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促进并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概括指出了建设"和谐世界"思想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思想创新性和文化包容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伦理道德体制的重构
    谭羚雁;娄成武;
    2007, 9 (6):  516-520.  DOI: -
    摘要 ( 225 )   HTML   PDF(154KB) ( 581 )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的快速运转期。在这一过渡时期,我国伦理道德问题突出,道德理念冲突不断、道德约束力也在不断下降,整个社会的道德责任观念已不再具有强有力的制约功能,社会伦理道德的缺失正严重影响着社会的正常有序运行。在市场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分化仍在进一步加剧,为有效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构建新的伦理道德体制已经成为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伦理道德体制的重建也成为失范社会实现高度整合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片面实行行为定性研究
    田鹏辉;范德安;
    2007, 9 (6):  521-524.  DOI: -
    摘要 ( 274 )   HTML   PDF(128KB) ( 875 )  
    刑法中的实行行为包括单一行为和复合行为。在单一行为中,片面实行犯既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又有参与不知情者所实施之罪的共同行为,承认片面实行犯为单方的共同犯罪,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的当然逻辑结论。在强奸、抢劫等复合行为的场合,片面实行行为即使只参与复合行为的一部分,行为人也要对整个犯罪承担共同责任。将片面实行行为认定为共同犯罪,既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共同犯罪理论,又可以迅速地恢复社会秩序,实现预防犯罪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教育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
    吴伟;
    2007, 9 (6):  525-529.  DOI: -
    摘要 ( 362 )   HTML   PDF(245KB) ( 859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具体实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主要表现在:生源整体质量下降,师资紧缺,生均教育资源明显减少,教育管理水平滞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确保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解决措施: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建设良好的学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增加生均教育资源,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析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
    李光莉;田雪飞;
    2007, 9 (6):  530-533.  DOI: -
    摘要 ( 275 )   HTML   PDF(476KB) ( 667 )  
    我国多元文化的社会现实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拓展了学校德育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使学校德育增加了取舍不同文化价值观的难度,也加大了学校德育把握的难度和要求。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多元文化的冲突极大地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内容、效果等,导致学校德育效果甚微。为此学校德育要主动应对多元文化挑战,适时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德育内容取舍上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德育方法改进上做到宽容、对话、参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人格特质比较研究
    王宝森;
    2007, 9 (6):  534-538.  DOI: -
    摘要 ( 314 )   HTML   PDF(501KB) ( 659 )  
    采用卡特尔教授编制的16PF人格测量量表,对86名研究生、95名本科生的16种人格特质因素及8种次级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幻想性、实验性、自律性方面得分处于低分范围,在持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方面得分处于中等范围,在聪颖性、世故性方面得分处于高分范围,且在乐群性、兴奋性、独立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创造能力个性因素方面得分高于标准分平均值,在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性、怯懦与果断性、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上得分低于标准分平均值,且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语习语变体的认知阐释
    师英;
    2007, 9 (6):  539-543.  DOI: -
    摘要 ( 252 )   HTML   PDF(409KB) ( 494 )  
    英语习语变体不仅是语用者对习语创造性地应用,也反映了语用者的认知思维方式。人类在认识和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促成了人类的概念,并以特有的方式在语言结构中加以兑现,人类以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将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投射为抽象的概念结构。英语习语的变体是一般认知过程作用于思维、概念的结果。通过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来探讨英语习语变体的现象,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英语习语变体的认知本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教学启示
    张春良;
    2007, 9 (6):  544-547.  DOI: -
    摘要 ( 279 )   HTML   PDF(443KB) ( 1803 )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迁移是描述二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对二语学习产生影响的术语。它在行为主义背景下产生,又随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衰落而几乎被摒弃,之后在认知主义理论框架下重新得以发展。母语迁移既体现在对二语输入的理解过程中,又体现在二语输出的产生过程中,尤其直观地体现在学习者的写作中。分别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各种影响,尝试着提出了解决母语负迁移的方法——正确的认知态度、广泛的英语阅读与真实的写作情境、全面的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此处无声胜有声——为《蝇王》中女性缺席正名
    于开颜;朱利娟;
    2007, 9 (6):  548-551.  DOI: -
    摘要 ( 358 )   HTML   PDF(1137KB) ( 806 )  
    《蝇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也是二战后世界文坛颇有份量的一部小说。小说因女性角色缺席而历来颇受争议。女性缺席实际上是英国荒岛文学的一大传统,《蝇王》并未冒天下之大不韪。小说所表现的主题——人性之恶——也为女性缺席留取了可商榷的空间,而小说结尾则从另外一个侧面暗示了女性缺席只是表面现象:正是女性缺席突出了其在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悲壮之中的悖论——论福克纳小说《熊》中“布恩屠熊”之隐喻
    冯溢;高志英;
    2007, 9 (6):  552-556.  DOI: -
    摘要 ( 429 )   HTML   PDF(156KB) ( 1072 )  
    福克纳的小说《熊》讲述了一个生动精彩的狩猎故事,其中猎人布恩和猎狗"狮子"杀死大熊"老班"的场景悲壮惨烈,令人震撼。事实上,布恩屠熊之举有着深刻的隐喻性。通过分析布恩杀熊的隐喻,剖析了杀熊之举并不像有些评论所说是英勇之举,而是无知短视的现代人对原始大自然的破坏力的彰显,从布恩屠熊的隐喻中读者可以体会出现代人在被工业文明异化后的焦躁与困惑以及作家福克纳徘徊在工业化的理性和返朴归真的本性之间的矛盾心理,感受弥漫整篇故事中的悖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2007年)总目次
    -
    2007, 9 (6):  557-564.  DOI: -
    摘要 ( 241 )   HTML   PDF(272KB) ( 995 )  
    <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