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5年, 第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5-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浅议工程技术活动中的设计哲学
    罗玲玲;于淼
    2005, 7 (3):  157-162.  DOI: -
    摘要 ( 254 )   HTML   PDF(181KB) ( 882 )  
    从哲学上定义与工程技术相关的设计,是指主体意识外化为真实技术事物的媒介替代物的过程。设计的本质是技术原理现实性的周密预见和技术的人化。讨论了设计的作用和特征。设计的出现使技术的知识形态具有另外的形式媒介替代物;设计师职业化,使技术体系中的人原则上具有可替代性;设计使技术主体分裂为脑主体和手主体。设计的特征表现为:设计解决的是由多种约束条件制约的问题;设计是一种周密的预见;设计是以满足实用功能和批量生产为主要目的的艺术;媒介工具在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技术的起源
    包国光;钱丽丽
    2005, 7 (3):  163-166.  DOI: -
    摘要 ( 367 )   HTML   PDF(127KB) ( 494 )  
    思考技术的起源是理解技术本质的必要环节,技术的起源和劳动是同步的。提出了一种探讨起源问题的"整体规定部分"原则和"后决定"的解释学方法,并应用这一原则和方法,分析了技术(工具制造模式)和劳动(工具使用)的开端,揭示了"工具使用者"向"劳动者"转化的条件和过程,提出"发明工具的机制"和语言符号的产生是技术形成的标志,技术、劳动和人共同诞生于人工自然世界这个整体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现代语境中的技术与技术哲学
    吴致远
    2005, 7 (3):  167-171.  DOI: -
    摘要 ( 250 )   HTML   PDF(154KB) ( 706 )  
    阐述了技术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新内涵,分析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新趋向。继海德格尔对技术进行"反"现代的叙事之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也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和学术范式对技术进行了"后现代"的哲学反思。在后现代语境之中,技术呈现出与以往相比不同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研究维度。20世纪下半叶以来,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发展是在后现代语境中进行的,作为哲学家族的一个分支,它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智慧的关照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技术理性及其批判
    巨乃岐;邢润川
    2005, 7 (3):  172-175.  DOI: -
    摘要 ( 251 )   HTML   PDF(129KB) ( 544 )  
    技术理性是人类理性的特殊的、综合的和典型的形式,是人类多种理性的某种合取,是一种追求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功能性、理想性和条件性的人类智慧和能力,是一种扎根于人类物质需求及人对自然界永恒依赖的实践理性和技术精神。技术理性批判是对技术理性片面发展的批判,而不是对它的一般批判,更不是对其简单否定或抛弃。准确把握技术理性必须辩证地理解技术实践的二重性特征,应把技术理性与其构成要素区别开来,其完善与建构应在技术与人文和道德的互动中展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略论信息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周凌波;王前
    2005, 7 (3):  176-179.  DOI: -
    摘要 ( 423 )   HTML   PDF(132KB) ( 713 )  
    对于什么是信息思维,当前有一些认识仅从"信息"概念出发作思考,难以触及信息思维的本质,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从信息科学技术的实践中,归纳出信息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确定性思维,即追求信息的保真性、实时性和多维化;控制性思维,即确定信息的系统、反馈机制及容纳干扰;智能化思维,即建立信息模型、模拟现实和去人工化。指出信息思维通过内在的矛盾运动,成为当今指导实践的"思维范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王艳霞
    2005, 7 (3):  180-182.  DOI: -
    摘要 ( 396 )   HTML   PDF(106KB) ( 1180 )  
    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经济效果。依据经济学中消费者最优决策的等边际理论,分析了农民不进行网络投资的合理性;在对比了计算机网络给农民带来的效用与为此支付成本的基础上,区别了信息的获取成本和消费成本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考察了农业信息系统现状的同时,提出了增加信息产品有效供给,采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进行农业生产与经营相分离的农业组织化改革等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俄科技产业化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刘峰涛;贺国光
    2005, 7 (3):  183-186.  DOI: -
    摘要 ( 233 )   HTML   PDF(134KB) ( 499 )  
    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把中俄科技产业化合作"逼上梁山"。通过解析"中俄基地"这一中俄科技产业化合作具体实践的现状,归结其主要障碍是:政治干扰波的内外袭击,资源错位、方向偏差,中介人才匮乏,资金瓶颈梗阻。进而提出相应对策:根据两国需求的互补性,确定以双赢为宗旨的合作战略;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地缘、文化、人才优势和工业基础,把合作区域重点放在东北;针对关键对象,推行"2+1"和"1+1+1"两种模式;结合技术产权交易所、风险投资机构和股票发行市场,发展中介机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织内知识共享的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
    尤天慧;牛巧丽;俞竹超
    2005, 7 (3):  187-189.  DOI: -
    摘要 ( 301 )   HTML   PDF(106KB) ( 661 )  
    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由于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及知识的独特属性,使得组织内知识共享过程受到由此引起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阻碍了知识共享的有效开展,给组织的知识共享带来了风险。在阐述了知识共享的含义与作用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影响组织内知识共享成败的四个方面风险,即组织结构风险、组织文化风险、关键人员风险和知识技术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给出了较为具体的风险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人才环境建设对策研究
    窦胜功;丛潇潇;卢纪华
    2005, 7 (3):  190-193.  DOI: -
    摘要 ( 320 )   HTML   PDF(131KB) ( 635 )  
    利用所设计的"辽宁人才环境建设调查问卷",对辽宁省九个市地就辽宁省人才环境建设进行了大样本调查,针对调查所得的结论,从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辽宁人才环境建设的相应对策措施,包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营造宽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人文环境;建立和完善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快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转变选人、用人、育人机制,营造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创业和发展环境;转变教育重心,注重培养两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建立健全以鼓励劳动与创造为目的的激励保障机制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沈阳市外贸出口经济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王艳辉;王丽;凌伯山
    2005, 7 (3):  194-197.  DOI: -
    摘要 ( 409 )   HTML   PDF(132KB) ( 633 )  
    外贸出口规模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也是一个开放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通过对沈阳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外贸出口规模对GDP贡献度、产业贡献度和就业贡献度的分析,以及与全国14个副省级城市外贸出口的GDP贡献度的对比,得出沈阳市外贸出口贡献度偏低的结论。分析了沈阳市外贸出口贡献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沈阳市外商投资企业中出口型的企业少,出口大户少,发展后劲不足;国有及民营企业出口能力不强。提出了引进出口型外资企业,建立鼓励出口的政策支持体系等提高沈阳市外贸出口经济贡献度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制度创新遏制腐败
    魏淑艳;石小晶;阎玉河
    2005, 7 (3):  198-201+205.  DOI: -
    摘要 ( 294 )   HTML   PDF(161KB) ( 635 )  
    阐述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腐败的特点、危害及其根源,指出了腐败蔓延的根源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其中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党内监督制度不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缺陷,领导干部决策失误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缺失。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体现为市场经济制度不规范,政府过度干预经济,非统一的财政制度的弊端等。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表现为国家反腐败的基本法律和法规体系不完善。分析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为政治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与公共财政制度,建立国家反腐败的基本法律和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政府高成本运作的治理策略研究
    王永成;李一昕
    2005, 7 (3):  202-205.  DOI: -
    摘要 ( 237 )   HTML   PDF(133KB) ( 509 )  
    从政府成本的概念出发,考察了我国政府成本的现状,揭示了我国政府高成本运作的现实,指出隐性成本过高是我国政府高成本运作的根源。分析了我国政府运作成本畸高的原因:既是政府机构固有的内在效应作用的结果,更是我国政府深层次的制度和体制层面的原因。因此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推进依法行政,以提高政府效率为核心的"政府再造"是控制和降低政府成本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机将成为第五种大众化媒体
    生奇志
    2005, 7 (3):  206-209.  DOI: -
    摘要 ( 321 )   HTML   PDF(130KB) ( 1012 )  
    从手机所具备的媒体条件入手,分析了手机的优势与弱点,指出手机在传播手段上时空兼备,传播时效上迅速简捷,信息储存方面持久随意,与受众可以交流互动的特点。通过手机媒体与其他四种大众传媒的对比分析,提出在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趋势下,手机具备成为大众化信息媒介平台的条件。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全球3G手机的逐渐普及,手机不仅是人们的通信工具,而且正在通过其增值功能形成一种新兴产业门类,并与其他主流媒体一起承担起大众传媒的责任,手机将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种大众传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学良与“不抵抗主义”及其责任
    胡玉海
    2005, 7 (3):  210-214.  DOI: -
    摘要 ( 303 )   HTML   PDF(155KB) ( 1183 )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军奉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军在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四个多月就占据了全东北。不抵抗政策造成东北军不战而溃,使东北山河转瞬沦陷;不抵抗政策给东北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危机。事变前张学良曾主张武力抵抗,是"力避冲突"方针导致"不抵抗主义"的产生和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张学良人格特征的双重性
    王海晨
    2005, 7 (3):  215-219.  DOI: -
    摘要 ( 324 )   HTML   PDF(154KB) ( 1126 )  
    张学良人格特征颇为复杂且充满悲剧色彩。他忠君近愚,爱国若狂,但关键时刻又"忠""爱"相悖;他顺亲至孝,重情举义,但时常"孝""义"背反;他光明磊落,轻虚鄙伪,但往往"神""形"有异;他耿介拔俗,放荡不羁,但终生"狂""忍"同体;他因荫入仕,因"罪"而隐,但内心"仕""隐"互煎。探索和把握张学良人格的双重性及其形成原因,对客观评价张学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确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特点积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孙家学
    2005, 7 (3):  220-223.  DOI: -
    摘要 ( 227 )   HTML   PDF(126KB) ( 818 )  
    高等学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和辐射源,在我国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特点入手,提出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坚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统一,树立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坚持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统一,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激发校园文化的活力;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创建校园文化的品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与毕业生就业
    慕静;李全生
    2005, 7 (3):  224-227.  DOI: -
    摘要 ( 286 )   HTML   PDF(130KB) ( 467 )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从筛选理论入手,结合需求理论和信号理论,分别从分层角度、基准和类型的角度以及资格认证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需求,阐述了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旨在为我国各高校定位及其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英社会语言学研究述评
    赵文学
    2005, 7 (3):  228-231.  DOI: -
    摘要 ( 263 )   HTML   PDF(127KB) ( 1794 )  
    综述了社会语言学在美英诞生40年来的发展历程,着重阐述了作为交叉和边缘学科的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成长轨迹,与传统语言学的分歧。探讨了当代社会语言学内部的五个主要流派:语言社会学、社会方言学、语言社会心理学、言语交际民族文化学、互动社会语言学,指出它们的研究方向各有其侧重,最终共同构成当代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人物的悲剧——浅析“美国梦”在《推销员之死》中的体现与幻灭
    邓建华
    2005, 7 (3):  232-234.  DOI: -
    摘要 ( 653 )   HTML   PDF(103KB) ( 1679 )  
    以金钱为主题的"美国梦"在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该剧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剧之死则代表着"美国梦"的幻灭。威利扭曲的性格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而其所处的社会制度则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决定了"美国梦"幻灭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