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6年, 第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6-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
    肖峰;
    2006, 8 (2):  79-83.  DOI: -
    摘要 ( 404 )   HTML   PDF(164KB) ( 1032 )  
    中国目前已步入世界工程大国的行列,甚至在许多工程领域已经成为头号工程大国,但从总体上还不能称为工程强国,从我们的最大的工程量中并没有产生出最大的价值或财富,工程的效益与工程的数量之间极不相称,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工程的创新水平、技术水平、质量水平、效益水平普遍较低,此外工程的生态和环境效应、人文和社会效应等方面也不理想。要走向工程强国,必须在技术努力、观念更新和制度与文化建设上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建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程论证中的社会性因素分析——围绕圆明园防渗工程进行的分析
    杨庆峰;
    2006, 8 (2):  84-87.  DOI: -
    摘要 ( 245 )   HTML   PDF(134KB) ( 519 )  
    关于工程活动的论证的分析已经从“可行性论证”扩展到“不可行性论证”。在这种理解中,自主论的观念一直占主导地位,其表现即可行性论证和不可行性论证是工程专家主导论证的结果。但是,隐含在专家主导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权力显示出论证本身的社会性因素,特别是随着社会建构论的发展、公众作用的凸现更加说明了工程论证是一个社会建构的结果。从论证共同体来说,专家与公众构成了无法分开的网络;从论证过程来说,论证的角度不再仅仅是技术角度的,而是文化性、社会性的;从论证方法来说,听证会这一社会形式已经突破了专家的纯粹技术性论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发明的需求动力和一般机制
    包国光;
    2006, 8 (2):  88-92.  DOI: -
    摘要 ( 223 )   HTML   PDF(161KB) ( 694 )  
    叙述并肯定了前人关于技术发明的根本动力是“需求”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一般性机制,在于“技术缺失”的显现和对这种显现的领会:在劳动和生活中,工具或物品的缺点暴露得越明显,对需求条件的具体匮乏感受得越强烈,技术改进的方面和方向也就越明确。结合技术史上的一些发明例子对这种观点予以了论证,指出现代技术尽管异常复杂,但它的发明仍然是以另一个层次的“技术缺失”为条件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传统与传统技术的类型
    吴跃平;
    2006, 8 (2):  93-97.  DOI: -
    摘要 ( 342 )   HTML   PDF(247KB) ( 745 )  
    技术的分类和分类标准的研究是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问题。技术可以分为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在此基础上,把传统技术区分为三种类型,即从属于僧侣的技术、从属于民众的技术和从属于宫廷的技术。这三种技术传统在历史上是相互独立、平行发展的。分类主要是依据“技术传统”的生存论特征,而且这种区分的标准不是根据技术的规范,而是依据不同技术传统整体的形而上学水平的差异和生存论特性的不同。这种分类对于技术的文化构成论的研究,对于完整地再现技术传统和我们人类的生存图景是恰当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主体性:主体性发展的新阶段
    贺善侃;
    2006, 8 (2):  98-101.  DOI: -
    摘要 ( 246 )   HTML   PDF(209KB) ( 777 )  
    虚拟空间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虚拟主体性与现实主体性相比的一个最重要区别在于允许“身体缺场”。这一重要区别引发了虚拟主体性的一系列新特征,诸如:主体智力的空前提高、主体自由度的空前提高、主体开放程度的空前提高。同时,虚拟主体性把主客交融的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虚拟主体性也带来了主体性发展的新问题,如心身关系问题、道德责任问题、自我认同问题及高风险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主体性理论发展的新机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樊治平;李慎杰;
    2006, 8 (2):  102-105.  DOI: -
    摘要 ( 343 )   HTML   PDF(501KB) ( 997 )  
    针对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简要分析了出现这种相互混淆现象的原因,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内涵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从知识管理过程角度综合解释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相互关系的框架,通过对此框架的分析,得出了知识创造和知识创新有其各自的内涵,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相互关系、发挥着不同作用的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价值链式集群的技术学习研究
    杜晓君;张丹宁;
    2006, 8 (2):  106-109.  DOI: -
    摘要 ( 221 )   HTML   PDF(611KB) ( 572 )  
    产业价值链式集群是针对产业集群联结模式而言的最为常见的一种产业集群,其技术学习的系统性研究对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产业价值链式集群内部的竞争子群、供应商子群、客户子群以及公共机构子群等四个子群是集群内主要的知识来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了集群的技术学习过程和潜在的问题,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构建技术协会网络”和“培育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学习策略,以期提升产业价值链式集群的整体学习绩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型借贷的基础条件分析
    钟田丽;高源;
    2006, 8 (2):  110-113.  DOI: -
    摘要 ( 317 )   HTML   PDF(350KB) ( 784 )  
    国内外的研究认为,关系型借贷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重要选择。但是,关系型借贷的实施应以银企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中小企业较好的信用状况、较高的社会诚信度、信贷员或行长高度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质以及银行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条件,否则,实施关系型借贷既容易引发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道德风险,又会加大银行不良贷款的成本。因此,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和银行的实际情况,把信用借贷与关系型借贷相结合更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企业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森;张倩;
    2006, 8 (2):  114-116+120.  DOI: -
    摘要 ( 516 )   HTML   PDF(490KB) ( 896 )  
    在简述品牌及品牌价值内涵的基础上,以品牌价值评估中的品牌强度因素为核心,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品牌管理方面存在的求全跟风现象、畸形的广告投资、短视的顾客意识、低级的国际化方式和假冒品牌等问题。探讨了国外成功品牌的管理经验,提出了提升品牌价值的若干建议:提炼品牌核心价值;进行系统持续的品牌投资;培养品牌忠诚;靠文化内涵打造企业的国际化品牌;加大品牌保护力度,确保品牌价值安全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拟企业战略支持性文化融合模式研究
    卢纪华;窦胜功;戴春风;
    2006, 8 (2):  117-120.  DOI: -
    摘要 ( 222 )   HTML   PDF(141KB) ( 443 )  
    虚拟企业合作各方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其文化差异必然带来文化冲突,这会影响虚拟企业的构建及运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因此在虚拟企业的运营战略中注入文化的内涵,使运营战略与虚拟企业的文化协调一致,使文化对运营战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有效地改善虚拟企业的运营成果,提高虚拟企业的竞争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分析虚拟企业文化的特点以及运营战略与跨文化的冲突原因,提出了支配型、互补型和链型三种虚拟企业战略支持性文化的融合模式,旨在指导虚拟企业战略支持性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技术产品的潜在市场开拓对策
    宗毅;汪波;
    2006, 8 (2):  121-124.  DOI: -
    摘要 ( 259 )   HTML   PDF(143KB) ( 441 )  
    结合高技术产品营销问题已逐步成为社会研究热点的趋势,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高技术产品市场营销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即从那些尚未形成却很有前途的潜在市场角度出发寻求营销对策的研究尚为空白点。由此尝试从顾客的潜在需求角度、技术的发展潜力角度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角度来发掘高技术及其产品的典型特性,从这三个角度分别探寻出潜在市场的开拓对策。因此,如何更好地开拓潜在市场,并把大量的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是寻求高技术产品营销对策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
    郭伏;李彩英;
    2006, 8 (2):  125-128.  DOI: -
    摘要 ( 217 )   HTML   PDF(361KB) ( 628 )  
    运用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结合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特征,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详细阐述了各项指标的意义。通过分析2003年辽宁省及全国各主要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八个方面的发展数据,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现状及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政府公共服务的顾客满意度测量
    刘武;杨雪;
    2006, 8 (2):  129-132.  DOI: -
    摘要 ( 319 )   HTML   PDF(380KB) ( 2175 )  
    和谐社会是全面系统的和谐,强调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要重视公众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并适当采取自下而上的评估测量方式。同时政府公共服务的全面质量管理也蕴涵了政府公共服务的顾客导向。在分析了公共服务中顾客的定义和分类以及顾客导向的含义之后,介绍了顾客满意度测量的基本模型并重点分析了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顾客满意度测量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顾客满意度测量在我国政府窗口服务部门开展的操作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我国行政赔偿程序的缺陷及对策建议
    姚天冲;逄竹林;石文峰;
    2006, 8 (2):  133-136.  DOI: -
    摘要 ( 217 )   HTML   PDF(577KB) ( 507 )  
    完善的行政赔偿程序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后能够依法得到赔偿的重要保障。阐述了我国行政赔偿确认程序存在的缺陷,目前先行处理程序的不合理性,以及相关法律对行政赔偿程序规定的冲突。有针对性地提出设立行政赔偿委员会,在现行行政赔偿程序中引入行政听证程序并进行相应的制度体系建设,建立“一并式”行政赔偿诉讼程序,取消“单独式”赔偿程序,制定一部行政赔偿程序法等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之评析
    周建民;陈令霞;
    2006, 8 (2):  137-139.  DOI: -
    摘要 ( 223 )   HTML   PDF(455KB) ( 488 )  
    明确政府与大学关系,是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我国大学变革的核心要素。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界1994—2003年探讨的核心问题,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角色定位研究;二是办学自主权研究;三是教育中介组织研究。这些研究还有待深入之处在于:一是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本质问题;二是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具体化问题;三是教育中介组织生成的环境培育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创新的思考
    钱丽丽;赵彩清;
    2006, 8 (2):  140-142.  DOI: -
    摘要 ( 291 )   HTML   PDF(177KB) ( 444 )  
    在对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内部现有的学术组织在组织形式、管理机制、资源配置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组织进行了研究,从学术组织结构、科研和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体系、社会支持和参与体系四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在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创新中,应着眼于学术组织的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多样化的学科交叉体系、严密而灵活的运作机制等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高校教育职员制改革的思考
    尚子扬;
    2006, 8 (2):  143-145.  DOI: -
    摘要 ( 324 )   HTML   PDF(345KB) ( 1259 )  
    通过对我国高校现行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了高校现行管理体制不适应高校发展的弊端,提出了建立新的管理干部队伍运行机制势在必行的理由;在分析试点高校教育职员制的内涵,总结出教育职员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和宝贵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校现行管理体制和教育职员制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论结合实际地提出了高校实行教育职员制的对策与措施,即职级体系设计、职员分类管理、职员任用机制、职员薪酬体系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隐喻的基本语义特征所体现的人类思维方式
    董革非;颜晓川;
    2006, 8 (2):  146-149.  DOI: -
    摘要 ( 276 )   HTML   PDF(204KB) ( 1284 )  
    隐喻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性语言的语义特征为我们洞察人类思维方式提供了一条途径。隐喻的语义反常性是指隐喻在语义逻辑上的矛盾性,它体现了思维的创新性。隐喻的语义多维性是指语义所指的不确定性,它体现了思维的发散性。不同的隐喻性语言在隐喻性程度上有差别,隐喻使用越频繁,其隐喻性新鲜程度则越低,常规性程度越高;它体现了人类思维的规约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语法习得模式的相似性及启示——以英语为例
    韩宏丽;王祁;
    2006, 8 (2):  150-152+156.  DOI: -
    摘要 ( 278 )   HTML   PDF(146KB) ( 1585 )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法习得模式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特征突出体现在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法词素、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习得过程中。追根溯源,这种相似性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人脑天生具有内化语法规则的习得机制。在外语语法教学中,创建高质量的课堂习得环境,有利于内化语法规则。在学习外语语法时,增强学习语法的意识,有助于加快语法体系的习得。外语教材编写者和外语教师在编写教材和教授语法时,要尽量与语法的自然习得规律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卡夫卡作品中性别对立的超越——男性视角与女性意识的和谐共存
    张天潇;王黎红;
    2006, 8 (2):  153-156.  DOI: -
    摘要 ( 249 )   HTML   PDF(608KB) ( 1199 )  
    卡夫卡是20世纪文学史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作家,国内对他的研究进行了二十几年,这些研究多是采用社会学、心理分析的角度。但是从性别视角的介入分析卡夫卡的小说,就会发现卡夫卡在男权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在作品中流露的对男权的否定和对男性主体意识的超越;另外卡夫卡的作品还体现了他尊重、认同女性的女性意识和对两性双向交流的渴望,他的作品因其所具有的这种超越性别对立的包容性成为真正的文学经典。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量营养素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免疫状态的影响
    赵飞,冯学灵,徐伟,马彦民,王哲,李文杰
    2010, 30 (04):  340-342.  DOI: 10.3881/j.issn.1000-503X.2010.03.002
    摘要 ( 142 )   HTML  
    目的 研究微量营养素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体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02名HIV感染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和复合微量营养素片,在研究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进行体格测量和免疫状态测定。结果 两组受试者在年龄、身高、体重和男女性别比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前两组受试者体内的CD3+、CD4+、CD8+ T淋巴细胞水平和IgA、IgG、IgM、C3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后试验组CD3+、CD4+、CD8+ T淋巴细胞水平和IgA、IgG、IgM、C3水平均明显高于研究前和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与研究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补充微量营养素能改善HIV感染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