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哲学研究
    敬畏就是距离感——重温恩格斯的“自然报复论”
    万长松
    2021, 23 (6):  1-7.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01
    摘要 ( 1809 )   HTML ( 92)   PDF(920KB) ( 665 )  
    人类刚刚步入21世纪20年代,就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至今尚未完全结束。“自然报复论”是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新冠肺炎疫情本质上仍属于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报复Ⅰ”是自然界的直接报复,即疫情本身;“报复Ⅱ”是自然界的间接报复,即疫情的社会放大效应。我们不仅要利用科学技术积极应对“报复Ⅰ”,而且要发挥制度优势积极防范“报复Ⅱ”。重温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关于“自然界‘报复’人类,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最终使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愈加符合”的重要思想,不仅为建立防疫长效机制提供哲学基础,而且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理解有规范性吗?
    赵聪妹,顾益
    2021, 23 (6):  8-13.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02
    摘要 ( 338 )   HTML ( 11)   PDF(914KB) ( 377 )  
    传统科学哲学认为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不能产生规范性,而研究科学理解的理论采用的是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因而研究科学理解的理论被质疑不能为科学理解提供规范。研究科学理解的理论分为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以知识和科学说明为基础为科学理解提供规范性,但这种奠基于逻辑必然性和先验必然性之上的规范性,怎样与科学理解的语用性相融合成为第一条路径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第二条路径统称为语境理论,费耶的“组织观”排斥所有的规范性,但却暗含融贯性,而融贯性体现对规范的需求。雷格的语境理论放弃了传统科学哲学认可的规范,追求的是语境规范性。雷格的语境理论为科学理解提供评估性规范,能够容纳科学理解的语用性,分析得出科学理解是有规范性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与管理研究
    子公司自主权与技术创新绩效、技术转移绩效的关系研究
    陈志军,刘锡禄
    2021, 23 (6):  14-21.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03
    摘要 ( 267 )   HTML ( 25)   PDF(948KB) ( 420 )  
    子公司的创新能力对企业集团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当前研究对其前因的探讨仍不充分。基于现有文献,将子公司自主权区分为战略自主权与经营自主权,探索两种自主权与技术创新绩效、技术转移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子公司战略自主权与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与技术转移绩效显著负相关;而子公司经营自主权与技术创新绩效和技术转移绩效均显著正相关。因此,母公司应保持战略上的适度集权并在经营上给予子公司充分自主权,以促进子公司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连续并购的同伴效应与企业内部控制
    张晓旭,姚海鑫,杜心宇
    2021, 23 (6):  22-31.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04
    摘要 ( 343 )   HTML ( 10)   PDF(982KB) ( 726 )  
    以2010—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完成的连续并购交易事件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连续并购的同伴效应,并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对连续并购同伴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同伴公司连续并购的平均交易数量越多,上市公司发生连续并购的可能性越大,连续并购的频率也越高,即上市公司的连续并购行为受同伴效应的影响;内部控制质量既能促进上市公司的连续并购行为,又能降低连续并购中可能存在的非理性行为,在连续并购受同伴效应影响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内部控制质量对连续并购的同伴效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运用Sobel-Goodman检验、倾向匹配得分法(PSM)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然成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准扶贫政策能否缓解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基于政策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视角
    印重,孙萌晨,吴艺博
    2021, 23 (6):  32-39.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05
    摘要 ( 392 )   HTML ( 12)   PDF(939KB) ( 481 )  
    以我国2016—2019年度开展精准扶贫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ACW模型、Heckman两步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企业精准扶贫力度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产权性质、债务规模、市场化程度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开展精准扶贫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而且扶贫力度越大,缓解程度越高,尤其对于非国有、资产负债率高、发达地区的企业,精准扶贫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明显。上市公司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扶贫脱贫与乡村振兴工作,履行社会责任,建立精准扶贫奖惩机制和企业扶贫披露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拥挤与广告导向的匹配效应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
    金晓彤,黄二帅,徐尉
    2021, 23 (6):  40-46.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06
    摘要 ( 456 )   HTML ( 21)   PDF(983KB) ( 734 )  
    社会拥挤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鲜有研究关注社会拥挤如何影响广告对消费者的说服力这一营销学变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社会拥挤与广告导向的匹配效应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拥挤和广告导向(抽象导向vs.具体导向)交互影响消费者的产品态度。具体来说,在社会拥挤的情境下,具体导向的广告使消费者表现出更为积极的产品态度;在非拥挤的情境下,抽象导向的广告使消费者表现出更为积极的产品态度。感知流畅性在两者匹配效应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
    不同类型民主观念对政治机构信任水平的影响——基于国家(地区)发展状况的分析
    郑建君,赵东东
    2021, 23 (6):  47-55.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07
    摘要 ( 316 )   HTML ( 14)   PDF(982KB) ( 371 )  
    民主观念的差异性与现实政治体制的复杂性,造成了民主观念与政治合法性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基于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理论,民主观念对政治机构信任水平的影响可能因世界各国差异化的发展形态和进程而不同。使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对2010—2014年世界价值观调查(WVS)第六波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政治机构信任不仅受到个体民主观念的影响,还与国家(地区)发展状况等宏观因素相关,更为重要的是,个体民主观念对政治机构信任的影响受到国家(地区)发展状况的调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腐败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方式——基于36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徐国冲,郭轩宇
    2021, 23 (6):  56-64.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08
    摘要 ( 437 )   HTML ( 10)   PDF(965KB) ( 803 )  
    腐败已成为当代国家不可忽视的治理难题。通过构建以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为基础的腐败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各类因素的影响机制及其组合方式。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对腐败的作用方式不同;市场化程度和政府规模对腐败的影响均具有两面性,且二者之间联系密切;民主程度与媒体使用的同向增强有利于抑制腐败。同时,研究共归纳出四种腐败影响机制类型:市场自律型、政府主导型、发展落后型与发展失衡型,分别对应比较清廉的和比较腐败的国家,并呈现不同影响因素组合的作用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嵌入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缘起、模式与路径
    贺芒,陈彪
    2021, 23 (6):  65-72.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09
    摘要 ( 430 )   HTML ( 8)   PDF(978KB) ( 321 )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文化嵌入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具有思想延续性、现实紧迫性和技术可行性,是统合中国传统共同体思想、人民本位治理理念和柔性社会治理技术的内在要求。通过文化对共同体的有机嵌入,构建以价值嵌入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价值认同、以行动嵌入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有序参与、以工具嵌入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权责清晰的整体理论逻辑。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地域文化时代内涵、健全微观文化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有序衔接等方面提出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展任务中的治理风险如何防控:地方政府的发展逻辑调适
    林雪霏
    2021, 23 (6):  73-81.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10
    摘要 ( 283 )   HTML ( 7)   PDF(968KB) ( 384 )  
    发展主义或维稳管控等单一理论视角难以完整勾勒出地方政府的行动轮廓,包括它在激励与风险之间或多重风险之间的考量与选择。对于云港街道“北五村”赋能型开发历程的观察发现:在面对多重风险叠加的发展任务时,地方政府的发展逻辑由“先发展后维稳”调适为“可控型发展”,通过事先转化、过程控制、事中规避与技术化治理等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不确定性,逼近任务目标。社会风险的建构性特征为地方政府的可控型发展提供了能动空间和策略生成机制,地方政府应基于风险议题的可塑性和风险应对的紧迫性这两个维度开展理性研判、分配注意力并相机选择防控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制度环境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微观逻辑
    谭新雨,吴维旭
    2021, 23 (6):  82-90.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11
    摘要 ( 282 )   HTML ( 3)   PDF(990KB) ( 662 )  
    中央及各省、市不断出台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制度设计。那么,新时代制度环境如何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有必要检验新时代制度环境对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励逻辑及边界效应。基于对中国4省173个政府组织中635名基层干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制度环境以规制压力、规范压力、认知压力形式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其中,公共服务动机影响新时代制度环境对基层干部的激励效果。由此,自我决定理论被拓展运用于阐释新时代制度环境、公共服务动机对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联合激励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学研究
    金融诈骗罪与诈骗罪竞合关系之反思
    李志恒
    2021, 23 (6):  91-99.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12
    摘要 ( 444 )   HTML ( 13)   PDF(945KB) ( 594 )  
    通说将金融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之间的关系界定为法条竞合。法条竞合论以金融诈骗罪将财产权作为保护法益为前提,但财产权在金融诈骗罪中的理想定位应为附随法益,法条竞合论不应被坚持。两罪想象竞合论以普通诈骗罪来评价金融诈骗行为导致的财产损失,实际上是将本该予以降格保护的财产权进行了强化保护,导致其在两罪关系的判断上也存有疑问。互斥论是两罪关系的应然逻辑。互斥论相比于法条竞合论具有更强的理论优势,也不存在想象竞合论认为的处罚漏洞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司与高管混合合同形式规范的冲突与协调
    周圆
    2021, 23 (6):  100-107.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13
    摘要 ( 305 )   HTML ( 7)   PDF(935KB) ( 309 )  
    书面劳动合同规则对高管的适用在规范解释和证据规则存在分歧,反映了实践对二者间法律关系状态与合同性质的长期困惑。揭开面纱,高管与公司间存在委任关系和劳动关系之双重法律关系一体运行的状态,形成委任合同和劳动合同之类型融合型混合合同。然而,该合同中形式规范的隐藏型法律漏洞造成了劳动合同要式与委任合同不要式规范的冲突。协调路径以利益衡量为原则,通过劳动法价值判断的实体性规则论证得出高管“强雇主代表、弱劳动者”的特性,将劳动合同形式规范对高管适用的漏洞进行目的性限缩的填补,探索劳动者类型化调整的法律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数字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数字劳动的价值走向——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姜耀东
    2021, 23 (6):  108-113.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14
    摘要 ( 572 )   HTML ( 19)   PDF(906KB) ( 917 )  
    数字经济疾速发展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生产要素,推动世界发展迈向数字时代。数字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数字劳动的理论本质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深度契合,这为认识数字劳动的价值走向奠定理论基础。数字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数字资本的发展镜像,折射出数据商品向数字资本转化的新样态以及数字资本对数字劳动异化的新特征,印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在场,洞悉数字资本发展的新界限。数字劳动依然遵循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进路,其价值走向是去资本中心化的协同共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文学研究
    从生命意识到审美观念——论“直觉”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流变与融通
    姜智慧
    2021, 23 (6):  114-122.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1.06.015
    摘要 ( 374 )   HTML ( 19)   PDF(960KB) ( 381 )  
    “直觉”是英文单词“intuition”的汉译,但是这一汉译并非完全的等值翻译,它只是在传达“intuition”部分内涵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直觉思维特征的一种跨文化表达。朱谦之和朱光潜等将中国的情感论渗透进“直觉”概念的意义结构之中,使之逐渐演变为中国现代文艺美学与文学批评中的确定话语概念。“直觉”在中国现代哲学与文艺美学中的跨文化阐释,是一个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古今中西思想文化交融的过程,它不仅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文艺美学与文学批评话语的现代转型,也印证了中国传统学术与西方思想互相阐发的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