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4年, 第3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4-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信息与控制
    材料与冶金
    机械工程
    资源与土木工程
    数学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信息与控制
    雨场下的树木建模方法分析
    于舜,张铁
    2014, 35 (7):  913-916.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01
    摘要 ( 634 )   HTML   PDF(495KB) ( 670 )  
    为了得到高效、准确、逼真的树木模型,研究了能够表达本身结构特性、形态复杂性以及受到自然环境中风雨雪等自然现象作用的树木建模方法.首先对树木建立静态模型;再在静态模型基础上,考虑自然环境中的风、雨、雪等客观真实存在且频繁发生的自然现象对树木的影响建立动态模型.并在建立风场中的树木动态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动量定理来计算对象在雨场中所受的冲力,且与对象杨氏模量中的断裂极限值相比较,确定对象断裂或者是摆动等情况,从而完善树木在自然界中的动态模型.经过实际建模比较,利用此种方法得到的树木动态模型时间损耗小,模型逼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二维压缩扩展和光流法的组织应变估计方法
    张耀楠,李宏亮,郑海荣,康雁
    2014, 35 (7):  917-921.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02
    摘要 ( 622 )   HTML   PDF(754KB) ( 812 )  
    在超声弹性成像中,为了得到大压缩量下的精确应变估计,要考虑组织横向膨胀带来的横向位移的信号去相关影响,为此提出了结合二维压缩扩展和光流法的组织应变估计方法.首先采用二维希尔伯特变换法将原始超声RF信号通过包络检测的方法转换为解析信号,再利用块匹配算法得到16个子区域的位移矢量,然后利用线性回归方法从位移矢量估计出二维压缩扩展的参数.在完成二维压缩扩展之后,再利用光流法对微小位移进行精确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二维压缩扩展方法和光流法的结合增加了总体应变估计的精度与鲁棒性.所得纵向位移和纵向应变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估计距离的无需测距定位算法
    孟颍辉,闻英友,陈剑,赵宏
    2014, 35 (7):  921-925.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03
    摘要 ( 613 )   HTML   PDF(611KB) ( 707 )  
    针对无需测距定位算法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估计距离的无需测距定位算法.首先分析了两个邻居节点之间距离和通信范围相交面积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的输出是一个表示两个邻居节点之间距离远近关系的参数,称之为距离参数.然后用距离参数和锚节点之间的距离计算邻居节点之间的估计距离,最后根据估计距离计算未知节点的估计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规则区域和不规则区域的定位误差都要低于当前同类型的定位算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EMD的心电信号压缩算法
    杨丹,秦梦芝,徐彬,王旭
    2014, 35 (7):  926-930.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04
    摘要 ( 746 )   HTML   PDF(743KB) ( 1278 )  
    针对生物医学信号特别是心电信号(ECG)的特点和数据压缩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的ECG信号压缩算法.所提算法计算简单,无需预先或后处理.以MIT-BIH标准数据库的心律失常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通过压缩比(CR)、均方根百分差异(PRD)、归一化均方根百分差异(PRDN)、均方根(RMS)、信噪比(SNR)、质量评分(QS)6个评价参数分析所提算法性能,并与基于小波分解的压缩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压缩比与保真度,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磁流体的折射率可调谐特性分析
    吴迪,赵勇,吕日清,英宇
    2014, 35 (7):  931-934.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05
    摘要 ( 1157 )   HTML   PDF(499KB) ( 1356 )  
    从理论上分析出温度和磁场是影响磁流体折射率的两大因素,并根据菲涅尔反射原理设计具有独立传感探头的磁流体折射率特性测量方案,实验得出温度和磁场对磁流体折射率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对于浓度一定的磁流体,在零磁场作用下,折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线性下降,灵敏度为-802×10-5℃-1;温度恒定时,在外加平行磁场作用下,磁流体的折射率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得到的磁流体的可调谐折射率特性为磁流体填充到光子晶体光纤(光栅)中实现磁场和温度传感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求解SAT问题的动态重启策略
    郭莹,张长胜,张斌
    2014, 35 (7):  935-938.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06
    摘要 ( 777 )   HTML   PDF(409KB) ( 866 )  
    为降低冲突驱动子句学习SAT求解器的运行计算成本,从“何时重启”和“何处重启”两个角度入手,提出一种动态启发式重启策略2WSAT.该策略将冲突决策层次和变量重启次数作为反映求解状态的重要参数,及时摆脱错误的求解分支,通过重启后选择更优的决策变量提高求解性能.采用实际应用的基准测试集,与两个流行的求解器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对求解速度、内存占用、冲突发生数、传播次数等关键指标有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QoS约束的云工作流调度算法
    王岩,汪晋宽,王翠荣,韩英华
    2014, 35 (7):  939-943.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07
    摘要 ( 794 )   HTML   PDF(466KB) ( 1033 )  
    将云计算和工作流两者结合起来,并根据用户关心的QoS中执行时间和执行费用问题,针对工作流调度策略在云环境下调度实例密集型工作流时效率不高的问题优化资源调度策略,给出云工作流调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QoS约束的云工作流调度算法MSCWQ(modifiedschedulingalgorithmforcloudworkflowbasedonQoS).该算法利用DAG(directedacyclicgraph)进行建模,优化资源策略,保证在最晚结束时间内使整个工作流实例的执行费用尽可能小.实验结果表明,在调度实例密集型云工作流时,该算法能有效提升科学工作流的执行效率,并能减少资源的使用费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过滤的概率Skyline查询算法
    信俊昌,石凌旭,王培,王之琼
    2014, 35 (7):  944-948.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08
    摘要 ( 641 )   HTML   PDF(444KB) ( 543 )  
    针对感知数据固有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概率Skyline查询的处理与优化技术.首先分析了概率Skyline查询的性质,证明了概率Skyline查询的不可分解性,因而无法直接利用网内计算方法求解;进而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过滤的概率Skyline查询处理算法(filterbasedprobabilisticSkylinequeryprocessingalgorithminWSN,FPSP).FPSP算法将感知数据划分为候选数据、相关数据和无关数据;只需要候选数据和相关数据即可求得概率Skyline查询结果,可以在传感器节点过滤无关数据以避免大量的数据网内传输.仿真实验结果表明,FPSP算法可以有效降低传感器节点的数据传输量,极大地延长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衰落信道下自适应卡尔曼异步IC多用户检测器
    高维廷,李辉
    2014, 35 (7):  949-953.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09
    摘要 ( 548 )   HTML   PDF(1014KB) ( 706 )  
    针对单一串行干扰消除(SIC)算法与并行干扰消除(PIC)算法在进行多用户检测(MUD)时的判决误差扩散问题,研究了强多址干扰(MAI)情况下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irectsequencespreadspectrum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DS-CDMA)系统中的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算法.结合自适应卡尔曼算法提出了一种适于衰落信道的级联结构KAIC多用户检测算法.所提算法实现了对时变多径衰落信道的全面跟踪,能够在干扰消除检测过程中避免判决误差扩散,达到抑制MAI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动态跟踪能力及算法精度,是一种有效的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算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长时间跨度人脸识别
    李根,李文辉
    2014, 35 (7):  955-959.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10
    摘要 ( 718 )   HTML   PDF(399KB) ( 718 )  
    面部特征中存在长时间不变特征和短时间不变特征,对两种特征分类,使用长时间不变特征完成长时间跨度人脸识别.首先以最佳覆盖为目标的特征对比方式,代替传统的以最佳划分为目标的特征对比方式,使用混合蛙跳算法实现特征对齐.然后根据时间段和特征值变化度计算每个对齐的特征点的权值和基准特征值,对长时间不变特征与短时间不变特征进行分类.在识别过程中,应用已识别的图像信息更新权值和基准特征值,进行长时间跨度的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以年为时间跨度的人脸识别过程中达到82%的识别率,优于其他算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材料与冶金
    低Ni,Cr,Cu和Mo高性能桥梁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
    陈俊,唐帅,刘振宇,王国栋
    2014, 35 (7):  960-964.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11
    摘要 ( 603 )   HTML   PDF(1125KB) ( 637 )  
    采用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一种低Ni,Cr,Cu和Mo高性能桥梁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同时,采用9次多项式对实测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了拟合,消除了实测曲线上的波动,进而确定了不同条件下的加工硬化率-真应力曲线.加工硬化率-真应力曲线特征表明,在所研究的不同热压缩变形工艺条件下,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通过计算将常数α修正为0009MPa-1,得到了实验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确定了εc=063εp关系式,建立了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而且降低Ni,Cr,Cu和Mo含量将显著降低动态再结晶激活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b-Ni-Ti系低Ti侧三元化合物及其相平衡
    李志超,李洪晓,任玉平,秦高梧
    2014, 35 (7):  964-967.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12
    摘要 ( 608 )   HTML   PDF(2509KB) ( 685 )  
    采用合金平衡组织结构分析法,利用扫描电镜组织观察和能谱成分分析、电子探针定量成分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并结合热分析,对Nb-Ni-Ti系低Ti侧化合物XB及其相关相平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b-Ni-Ti三元系1000℃和1100℃等温截面相图中都存在着三相区XB+(Nb)+TiNi,化合物XB可与Nb基固溶体(Nb)和TiNi相保持固态相平衡直到约1133℃.Nb-Ni-Ti三元系在1133℃发生三相共晶转变LTiNi+XB;由于液相L的形成,XB相不再与TiNi相和Nb基固溶体平衡.1150℃时Nb-Ni-Ti三元系等温截面相图中存在着XB+(Nb)+L三相区,XB相与Nb基固溶体和液相平衡共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合铸锭包覆铸造的数值模拟
    韩星,邵博,张海涛,崔建忠
    2014, 35 (7):  969-974.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13
    摘要 ( 681 )   HTML   PDF(1480KB) ( 816 )  
    建立了一个用来描述4045/3003复合铸锭包覆铸造过程的数学模型,对包覆铸造过程中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重点针对铸造速度对流场、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并将计算结果和实验测温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铸造速度有利于两种合金的复合,但是铸造速度过大时,导致芯材支撑层厚度太薄、温度太高,以致复合界面处发生重熔,复合失败,为保证包覆铸造过程的顺利进行,较为合理的铸造速度应为100mm/min.计算结果和实验测温结果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微观组织表明两种合金的结合是一种冶金结合,模拟结果可有效预测界面复合成功与否,对进一步优化包覆铸造工艺方案提供科学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机器视觉的薄带铸轧熔池液位识别方法
    李家栋,王昭东,曹光明,王国栋
    2014, 35 (7):  974-977.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14
    摘要 ( 656 )   HTML   PDF(711KB) ( 683 )  
    为解决薄带铸轧熔池液位难检测的问题,研发机器视觉识别熔池钢水液位的方法.利用线阵CCD下熔池钢水与铸轧辊灰度值有明显差别的图像特征,建立熔池液位的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利用所选线阵相机采集图像速度快的特性,提出基于时间建立熔池液位图像原型的方法,建立了以滤波处理、二值化处理和边界识别为核心的熔池液位视觉识别模型.使用建立的系统和模型在实验室铸轧机和感应加热炉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的熔池液位视觉检测系统和识别方法具备可行性,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较快的检测速度,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节轧制速度和水流量进行终轧温度控制的比较
    龚殿尧,陈华昕,徐芳,徐建忠
    2014, 35 (7):  979-983.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15
    摘要 ( 686 )   HTML   PDF(702KB) ( 812 )  
    结合国内某热轧带钢厂终轧温度控制模型的调试过程,分别介绍了通过调节水量和调节轧制速度进行终轧温度控制的原理;对比了轧制典型产品时采用上述两种手段调节终轧温度的轧制速度实测曲线、水量调节曲线和终轧温度实测曲线,探讨了产生不同终轧温度控制效果的原因;结合轧后冷却样本跟踪原理,分析了调节速度时对于下游轧后冷却控制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调节轧制速度手段的终轧温度控制精度略高;采用调节机架间水量手段时轧制速度曲线更平滑,有利于轧后冷却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熔分过程中铌、磷在渣铁两相间的分配比
    张波,李春龙,姜茂发
    2014, 35 (7):  983-986.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16
    摘要 ( 755 )   HTML   PDF(783KB) ( 709 )  
    以白云鄂博铌精矿经预还原后在电炉内熔分所形成的渣铁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考察了熔分过程中铌、磷在渣铁两相间分配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铌、磷的分配比随铁液中碳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当碳达到饱和时,铌氧化物会在渣铁界面处被还原为碳化铌,熔分终点w[C]应控制在342%以下;铌、磷的分配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熔分温度可控制在1450℃左右;铌、磷的分配比随渣中FeO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熔分终点w(FeO)应控制在585%左右;铌、磷的分配比随熔渣光学碱度的升高而增大,添加MgO可明显降低磷的分配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炉炉缸黏滞层物相及形成机理
    焦克新,张建良,左海滨,赵永安
    2014, 35 (7):  987-991.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17
    摘要 ( 672 )   HTML   PDF(1268KB) ( 1419 )  
    通过对高炉炉缸黏滞层化学成分分析、XRD、SEM-EDS分析及对炉缸用碳复合砖性能、微观结构的研究,探明了炉缸黏滞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碳复合砖本身致密的微观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抗渣铁侵蚀性能,且具备自护炉机制,能够形成石墨-C层、高铝渣层、石墨层多相体系.并通过计算得出高炉炉缸侧壁石墨碳析出热力学条件,表明在一定的铁水流动条件下,石墨碳与铁水存在溶解析出平衡,从而隔离开铁水与砖衬的直接接触,延缓砖衬侵蚀,实现高炉炉缸长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括热吸收率的补偿辨识
    伊智,张卫军,陈海耿
    2014, 35 (7):  992-995.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18
    摘要 ( 636 )   HTML   PDF(662KB) ( 637 )  
    总括热吸收率(CF)是连续加热炉L2级控制系统的重要参数.它既受炉子结构参数的影响,也受操作参数的影响,研究其补偿辨识尤为重要.提出基于炉温的一段式三元模型.取三元模型的任意一个模型段,以炉温和钢坯表面温度为输入条件,建立热电偶模型,并耦合求解热电偶及炉墙能量平衡方程,最终得到钢坯表面热流,进而对CF进行反向分析.分别考察了温度、钢坯规格及钢坯表面温度变化对CF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炉温恒定时,CF随钢温的升高而减小,当钢温接近炉温时,CF变化率的绝对值迅速增大;而当钢温恒定时,CF随炉温的升高而增大.另外,CF随钢坯长度和宽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钢坯表面黑度的增加而增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工程
    考虑安装与制造误差的齿轮动态接触仿真
    佟操,孙志礼,马小英,柴小冬
    2014, 35 (7):  996-1000.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19
    摘要 ( 789 )   HTML   PDF(1257KB) ( 1041 )  
    根据齿轮精度标准中误差的定义和说明,提出一种用于齿轮动力学分析的安装与制造误差等效定义,采用Pro/E二次开发,建立带有安装与制造误差的齿轮参数化模型;基于动态接触力学和显式动力学有限元算法,建立齿轮有限元模型;采用大变形显式动力学软件ANSYS/LS-DYNA对其进行动态仿真,从而实现求解齿轮在接触过程中安装与制造误差影响下的动态接触应力.研究表明,各类随机误差愈大,则对齿轮啮合冲击应力的影响愈大,其中齿距方向的偏差和啮合面上转角误差对齿轮接触应力的影响最大,啮合垂直面上转角误差的影响最小,当齿轮的安装误差与制造误差同时存在时,齿面接触应力变化最为剧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挖掘机提升系统的动载荷计算
    林贵瑜,李杰,连晋华,任月龙
    2014, 35 (7):  1001-1003.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20
    摘要 ( 719 )   HTML   PDF(350KB) ( 608 )  
    考虑到挖掘机提升系统多自由度模型下动载荷计算的复杂性,在设计初期,将提升系统的传动件如轴、齿轮和联轴节及结构件均视为刚性元件,只将提升钢丝绳视为弹性元件,并不考虑阻尼的影响,提出了将挖掘机提升系统的多自由度模型简化为二自由度模型.通过拉格朗日方程法对在堵转工况下斗杆垂直于动臂、斗杆全伸出位置进行计算,得出提升钢丝绳的动载荷系数,并与多自由度模型下求得的动载荷系数比较.结果表明,在初步设计中可用二自由度模型代替多自由度模型,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轧过程中的混合润滑特性
    付括,臧勇,郜志英
    2014, 35 (7):  1005-1010.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21
    摘要 ( 556 )   HTML   PDF(533KB) ( 733 )  
    基于Christensen的表面粗糙峰分布假设,以轧制理论、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考虑表面粗糙度的冷轧混合润滑模型,并提出了混合润滑摩擦状态约束关系式用来判别摩擦状态.对不同条件下油膜厚度、接触面积比、压应力及摩擦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下率的增加,油膜变薄、界面接触面积比增加、应力增大;同时,表面粗糙度对界面接触面积比及应力分布有较大影响,粗糙度增加,界面接触面积比增加,压应力及摩擦应力均增加.较高的润滑液黏度或轧制速度可以有效地降低轧制界面摩擦力及轧制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切深磨削表面微结构损伤机理及影响
    张修铭,修世超,史小亮,刘明贺
    2014, 35 (7):  1010-1013.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22
    摘要 ( 665 )   HTML   PDF(950KB) ( 685 )  
    针对小切深磨削条件下工件表面微结构损伤,理论分析了磨削残余应力与磨削微裂纹之间的关系;运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法,获得不同磨削条件下45钢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数值及其分布云图,并分析不同磨削深度和冷却条件对其磨削残余应力的影响.最后基于不同的磨削条件,对45钢试件进行磨削试验,通过测量不同试件的表面残余应力,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同时,通过观测不同磨削参数下的试件表面SEM图,研究不同磨削表面的微结构损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磨削参数和条件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磨削表面微结构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盘形滚刀破岩力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王召迁,王吉业,张志敏,关振华
    2014, 35 (7):  1015-1018.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23
    摘要 ( 567 )   HTML   PDF(912KB) ( 580 )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盘形滚刀破岩时掘进参数贯入度、切削速度和刀间距的选择对破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贯入度、切削速度的增加,破岩力成比例增大;得到最优贯入度为76mm和最优切削速度6m/h,进而确定刀盘转速和最外径线速度,推算TBM总推力和总转矩.分析盘形滚刀切割岩石时的挤压、剪切破坏过程,前方破碎区由于挤压破坏形成粉盒区;两侧的岩石受到滚刀浸入的挤压作用,发生弹性变形,逐渐达到岩石的剪切强度极限,裂纹贯通碎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土木工程
    TeO2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室温NO2气敏特性
    沈岩柏,魏德洲,马嘉伟,张宝庆
    2014, 35 (7):  1019-1022.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24
    摘要 ( 541 )   HTML   PDF(1829KB) ( 971 )  
    以金属Te颗粒为原料,采用热蒸发法于镀金硅基板表面制备出TeO2纳米线,并以其为气敏材料制备成气敏元件.采用XRD,SEM和TEM表征TeO2纳米线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TeO2纳米线具有单一的四方相晶体结构,长度约为几十微米,直径约为80~600nm.在TeO2纳米线的顶端未发现Au颗粒,表明TeO2纳米线按照气-固机制进行生长.气敏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TeO2纳米线呈现p型半导体特性,在室温条件下对NO2气体具有良好的响应,气体灵敏度与NO2气体体积分数呈线性增加关系.最后对气敏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相沉淀法制备微粉氢氧化铝动力学分析
    王鹏,魏徳洲
    2014, 35 (7):  1023-1028.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25
    摘要 ( 645 )   HTML   PDF(2065KB) ( 1071 )  
    应用响应曲面法(RSM)和结晶宏观动力学对液相沉淀法制备微粉氢氧化铝过程进行了分析.响应曲面法研究表明:影响中位径的最主要因素为反应温度,其次依次为反应时间、分散剂的量和溶液的pH值;影响分形维数的最主要因素为分散剂的量,其次依次为溶液的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结晶宏观动力学的研究表明:硫酸铝与氨水反应过程分为晶核生长期和晶粒长大期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宏观结晶动力学方程均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方程,表观活化能分别为051和127kJ/mol.晶体生长机制研究表明,扩散控制机制是氢氧化铝晶核生长和晶粒长大的主导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酸钠在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原中的作用
    许言,孙体昌,刘志国,徐承焱
    2014, 35 (7):  1028-1032.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26
    摘要 ( 679 )   HTML   PDF(1122KB) ( 942 )  
    为了研究碳酸钠对尼日利亚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原焙烧-磁选脱磷效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添加碳酸钠后直接还原焙烧的产物.结果表明,还原焙烧过程中添加碳酸钠后可以实现脱磷:碳酸钠的加入抑制了铁橄榄石的生成,阻断了磷进入金属铁的过程;使得鲕粒结构破坏,促进金属铁颗粒的聚集长大,有利于金属铁颗粒与脉石的解离;原矿中含磷矿物在焙烧过程中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3PO4,在磨矿磁选过程中溶于水,使直接还原铁中磷的含量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16SrDNA靶序列PCR-DGGE分析油页岩细菌多样性
    蒋绍妍,王文星,薛向欣,杨寿浩
    2014, 35 (7):  1033-1037.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27
    摘要 ( 800 )   HTML   PDF(2127KB) ( 856 )  
    为全面了解油页岩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同时筛选出适于油页岩PCR-DGGE的最佳引物,采用改进SDS高盐提取法,提取抚顺西露天矿油页岩微生物总DNA,并用968F/1401R,338F/518R,341F/907R和1055F/1406R,对16SrDNAV6-V8,V3,V8和V9区进行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4组引物均能较好扩增出目的基因,但不同靶序列对多样性检出有显著影响(P<0001);与其他引物相比,968F/1401R和338F/518R获得的指纹图谱物种丰富度更高,检出细菌类群更丰富,较适合油页岩样品.油页岩细菌群落组成较简单,优势细菌包括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埃希氏菌属,同时还有假单胞菌目和肠杆菌目尚未被鉴定的一些种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龙江鹿鸣钼矿床成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张春鹏,王恩德,毕中伟,陈江
    2014, 35 (7):  1039-1042.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28
    摘要 ( 690 )   HTML   PDF(314KB) ( 601 )  
    鹿鸣钼矿床产于燕山早期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岩体中,对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iO2质量分数在6384%~7132%之间,全碱质量分数为69%~84%,w(K2O)/w(Na2O)平均为137.岩体大部分属于偏铝-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值高,轻稀土富集,稀土分配模式为右倾曲线,同时Eu出现弱到中等程度的亏损.研究认为与成矿有关的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的岩浆属壳源岩浆演化形成的A2型花岗岩岩石组合,其形成背景应属于陆-陆碰撞之后的伸展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寡养单胞属菌株USTB-2对赤铁矿的捕收效果及机理
    杨慧芬,唐琼瑶,李甜,王传龙
    2014, 35 (7):  1042-1045.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29
    摘要 ( 562 )   HTML   PDF(1258KB) ( 637 )  
    对从司家营铁矿场土壤中筛选出来的非致病性寡养单胞属菌株USTB-2作为赤铁矿的捕收剂进行了研究.Zeta电位测试知该菌在较大pH范围内带负电.经菌体USTB-2作用后,赤铁矿接触角增加了3395°,表面疏水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pH为6,菌体添加量为60g/t时,赤铁矿浮选回收率可达到7631%.机理研究表明,菌体USTB-2表面具有的烃类物质、羧基、磷酸基团使其具有类似脂肪酸类捕收剂的特性,通过“桥联”作用促进赤铁矿颗粒之间形成絮团;这证实寡养单胞属细菌USTB-2可以充当赤铁矿捕收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储罐爆炸事故中抛射碎片初速度预测
    潘科,许开立
    2014, 35 (7):  1047-1050.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30
    摘要 ( 775 )   HTML   PDF(550KB) ( 979 )  
    为合理确定爆炸事故中抛射物初速度,基于碎片穿透实验及理论分析建立了两种碎片初速度的预测方法.在理论估算中,建立了以爆炸总能量乘以能量转化效率因子确定碎片初动能的碎片初速度预测模型.在爆炸总能量的计算方法中,Baum方程可以估算压缩气体物理爆炸、化学反应失控爆炸的总能量,而在BLEVE中,用液体过热能来估算爆炸能量更为准确.以Baum,Birk等实验的转化效率为基础,根据最大熵原理得出了碎片能量转化效率因子的概率密度符合伽马分布.由实例分析可知,BLEVE中基于过热能及效率因子的初速度预测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爆炸碎片危险的定量化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学
    时变Stokes方程迭代方法的研究
    沈海龙,李晓莎,邵新慧
    2014, 35 (7):  1051-1053.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31
    摘要 ( 526 )   HTML   PDF(313KB) ( 672 )  
    时变Stokes方程的求解在物理学、离散动力学系统和科学计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时变Stokes方程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偏微分方程组,在实际中求解非常困难.针对时变Stokes方程在预处理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新的双预优迭代方法,然后给出了迭代格式、收敛域以及一些相关的结论.通过改进迭代法中参数的选取和对方程组本身进行预处理等方式,提高了迭代方法的收敛速度.最后用数值算例验证了双预优迭代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新的宏观交通流模型
    邵新慧,韩颖,胡云逸
    2014, 35 (7):  1055-1058.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32
    摘要 ( 1291 )   HTML   PDF(708KB) ( 1354 )  
    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与控制,亟待发展一种有效描述交通流动的数学模型.基于交通流研究中通常采用的微观-宏观参量间的联系方法,得到了一种新的动力学模型.它以线性加权的方式考虑了车辆相对速度的影响,使得新模型更加符合实际的交通情况.新模型考虑了车辆间相对距离对后车加速度的影响,一些经典的连续交通流模型可以视为新模型的特例,如Payne模型、Wiltham模型和Zhang模型.此外,研究了新模型的特征速度和线性稳定性,发现新模型恒稳定,且模型是否具有各向异性由各向异性因子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状态反馈和Washout滤波器的Qi系统Hopf分岔控制
    张中华,袁惠群
    2014, 35 (7):  1059-1063.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7.033
    摘要 ( 634 )   HTML   PDF(1091KB) ( 617 )  
    针对一类Qi系统的Hopf分岔问题,首先,通过计算分岔稳定性指标判定系统的Hopf分岔类型;然后分别采用状态反馈控制器及Washout滤波器控制系统的分岔行为,并采用NormalForm(规范型)方法讨论控制参数对分岔位置及分岔极限环幅值的影响,同时借助Matlab软件对理论结果进行数值仿真.理论结果和数值仿真表明:控制器中的线性增益能提前、延迟甚至消除原系统Hopf分岔行为,控制器中的非线性增益能改变原系统的Hopf分岔类型.最后对两种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Washout滤波器相对于含线性项和非线性项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而言,控制效果较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