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4年, 第3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4-05-15
    上一期    下一期

    信息与控制
    材料与冶金
    机械工程
    资源与土木工程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信息与控制
    渐晕对面阵CCD高温计精度的影响及校正方法
    张育中,胡振伟,孟红记,谢植
    2014, 35 (5):  609-612.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01
    摘要 ( 781 )   HTML   PDF(928KB) ( 792 )  
    基于面阵CCD(chargecoupleddevice)的高温计由于存在光学系统渐晕,直接测量得到的温度场会发生严重畸变,大大降低了测温精度.因此,根据辐射测温及几何光学理论,建立了基于面阵CCD温度场测量的温度畸变数学模型.分析了光学参数对温度场测量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邻域灰度梯度分布稀疏特性的渐晕系数估计方法.该方法与利用积分球标定方法相比,其渐晕系数估计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052,且其有效性在铸坯表面温度场校正实验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连铸传热模型参数辨识
    阳剑,孟红记,纪振平,谢植
    2014, 35 (5):  613-616.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02
    摘要 ( 679 )   HTML   PDF(864KB) ( 663 )  
    针对连铸传热模型参数辨识问题中包含偏微分方程所带来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提出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依据不同位置射钉测量坯壳厚度和二冷外测量铸坯表面温度相结合,优化确定了二冷换热系数和有效导热系数相应参数.最后通过在线计算铸坯表面温度与二冷出口铸坯表面测温比较,结果偏差小于13℃,验证了辨识参数的可靠性.校验后的模型成功应用于连铸机的二冷配水优化和动态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浆中和过程中基于模型预估模糊自适应控制
    贾瑶,张立岩,柴天佑
    2014, 35 (5):  617-621.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03
    摘要 ( 650 )   HTML   PDF(816KB) ( 718 )  
    氢氧化镍钴矿浆用已有的中和过程闭环控制方法,在受到随机干扰影响的情况下,常会造成终点pH值偏离目标值,影响后续工艺过程的矿浆沉淀性能,降低镍钴氢氧化物的产品质量.提出模型预估与模糊自适应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通过模型预估控制尽量消除大滞后带来的影响,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石灰石浆流量的设定值,采用PI控制器跟踪其设定值,从而满足pH值的工业过程控制要求.在国外某大型氢氧化镍钴冶炼厂的成功应用,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中和过程存在的大滞后时变等问题,使得氢氧化镍钴矿浆中和过程稳定运行,提高镍钴金属成分的回收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分区域多尺度分析的路面裂缝检测算法
    卢紫微,吴成东,陈东岳,商世博
    2014, 35 (5):  622-625.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04
    摘要 ( 859 )   HTML   PDF(676KB) ( 811 )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路面裂缝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分区域多尺度分析的新型路面缺陷检测算法,从图像的不同尺度上提取裂缝及其周围不同区域的灰度、熵和纹理特征分布信息,获得蕴含方向走势和弯曲程度等参数的特征向量,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的学习并对所得特征向量进行判断,检测出裂缝点所在位置.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与其他路面裂缝检测算法相比,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的抗噪性、通用性以及准确性,达到了理想的裂缝检测效果,满足公路质检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D-tree分解的欠约束与完备约束的几何约束求解
    曹春红,王鹏,曹犁歌
    2014, 35 (5):  626-629.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05
    摘要 ( 648 )   HTML   PDF(502KB) ( 685 )  
    提出了解决欠约束、完备约束的几何约束问题的D-tree分解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处理特殊约束策略,可以将这种特殊约束与普通约束统一化,采用转化策略将欠约束的几何约束问题转化为完备约束的几何约束问题.然后,根据几何约束图中结点的度的性质给出了D-tree分解算法,相比经典算法,D-tree分解算法拥有更低算法复杂度和相同的求解域.最后,根据D-tree分解算法结果的规律性,给出了一个为基于数值的求解方法导出求解序列的策略.D-tree分解算法通过导出的求解序列将提高几何约束求解中基于数值的求解方法的求解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子空间辨识的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
    刘昕明,高宪文,马云霞
    2014, 35 (5):  630-634.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06
    摘要 ( 670 )   HTML   PDF(1197KB) ( 657 )  
    针对焦炉集气管压力具有多变量、耦合、时变性等特点,设计焦炉集气管压力增量式在线子空间多变量预测控制策略.在增量式子空间预测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滚动窗口子空间辨识方法,设计子空间预估器模型的更新策略,实现了在线子空间自适应预测控制.应用在线子空间辨识方法对焦炉集气系统现场数据进行辨识,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精度;利用子空间预估器模型进一步建立焦炉集气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在考虑输入约束、模型时变和干扰的情况下,该模型表现出了很好的控制精度和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具有时滞的微分-代数生物模型的分岔与控制
    张雪
    2014, 35 (5):  635-639.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07
    摘要 ( 596 )   HTML   PDF(731KB) ( 556 )  
    基于公共渔业经济理论,研究了一类带有时滞的食饵-捕食模型.研究表明:不考虑时滞的条件下,模型出现跨临界分岔,奇异诱导分岔,以及鞍结分岔现象,无捕获下,食饵种群与捕食者种群将共存且模型全局渐近稳定.在时滞存在的条件下,模型存在两个正平衡点,模型出现Hopf分岔现象和周期解,而且随着时滞的增加,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会随之发生变化.设计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可以有效消除模型的分岔,控制种群的变化.利用Matlab软件,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虚拟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部署策略
    金仁成,韦宁,徐浩,王立鼎
    2014, 35 (5):  640-644.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08
    摘要 ( 643 )   HTML   PDF(1547KB) ( 703 )  
    为提高大规模密集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覆盖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力的节点分簇动态部署策略.将传统基于虚拟力的节点动态部署分成簇间部署与簇内部署两阶段,以达到打破网络中部节点受力平衡、降低部署过程中簇间干涉、提高节点覆盖率的目的.利用二元感知模型对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VPF算法及VFA算法,该策略在随机部署大量密集节点的网络中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与显著的优化效果,覆盖率最终可达90%以上,可以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控制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遗传算法的改进及在钢铁企业煤气调度中的应用
    李智,苏福永,温治,刘训良
    2014, 35 (5):  645-649.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09
    摘要 ( 586 )   HTML   PDF(356KB) ( 649 )  
    通过分析钢铁生产中各重要能耗设备的能源使用特征,以及设备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建立了钢铁企业副产煤气使用收益最大的数学模型.同时,针对遗传算法中寻优效率低、寻优方式单一等不足,利用蚁群算法在局部搜索方式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将蚁群算法的局部搜索过程与遗传算法中的基因变异过程进行了结合,得到了改进的实值遗传算法,并对算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进行了数学实验的验证.最后,对某钢铁厂进行了实际的研究,为其生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XPGR结合小波变换的南极冰盖冻融探测
    王星东,李新武,熊章强,梁雷
    2014, 35 (5):  650-654.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10
    摘要 ( 766 )   HTML   PDF(1911KB) ( 827 )  
    针对微波辐射计的交叉极化比率(crosspolarizedgradientratio,XPGR)算法在冰盖冻融探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依赖于实地观测数据的XPGR结合小波变换模型进行南极冰盖冻融探测的方法,即运用小波变换模型对XPGR的长时间序列数据做小波变换,得到南极冰盖融化开始、持续和结束时间分布图.此方法由于能自动选取大量样本点且具有一定的去噪效果,不仅提高了冰盖冻融探测的计算效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冰盖冻融探测的精度,更好地实现了南极地区冰盖冻融监测系统建设的业务化运行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改进HMM模型的组合服务故障诊断方法
    印莹,李明,赵宇海,张斌
    2014, 35 (5):  655-658.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11
    摘要 ( 674 )   HTML   PDF(340KB) ( 1114 )  
    针对现有组合Web服务诊断模型故障诊断准确率普遍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改进隐马尔可夫模型(Improved-HMM)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从组合服务监测数据中提取多维特征序列训练HMM模型.训练过程中,考虑到基于BW的方法仅在某观测条件下进行参数评估,获得的参数准确度不高,提出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学习方法,得到更客观的参数;进一步,基于改进的HMM模型计算当前特征序列对应的各类故障类型发生概率,推断最有可能的故障类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较低的漏报率,适合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实时故障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开销控制的混合策略博弈
    胡曦,祝群喜,张斌
    2014, 35 (5):  659-662.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12
    摘要 ( 605 )   HTML   PDF(563KB) ( 689 )  
    为了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建立可用性和连续性更高的路由,路由发现过程中需要重复广播更多的路由请求(PREQ)分组,从而造成路由开销的明显增加,并严重制约了网络的可扩展性.针对以上问题,利用混合策略博弈对PREQ分组的转发过程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策略博弈的路由开销控制算法,该算法在收到同一PREQ广播的邻居节点间进行博弈并由此决定各自转发PREQ的概率,在满足概率的情况下才可以继续广播收到的PREQ.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显著地减少路由开销,同时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通信网络节点重要性的计算公式
    张小娟,王旭峰
    2014, 35 (5):  663-666.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13
    摘要 ( 837 )   HTML   PDF(346KB) ( 935 )  
    针对基于节点的移除可能导致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确定通信网络节点重要性的评价公式.该公式综合考虑了节点在网络中的全局性影响,能精确地评价网络节点重要性,尤其对解决卫星网络的节点重要性评价方面.该计算公式定义了网络中节点重要性取决于该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信息和其他节点对该节点的贡献度.节点的位置由节点介数确定,其他节点对该节点的贡献度与其他节点的介数及紧密度相关.利用该公式对典型网络的节点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与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公式能精确并正确评价节点对网络的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地图匹配的时空轨迹匿名算法
    王丽娜,彭瑞卿,冯博,李叶
    2014, 35 (5):  667-670.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14
    摘要 ( 715 )   HTML   PDF(406KB) ( 850 )  
    当前的时空轨迹匿名算法忽略了空间相关性对轨迹隐匿的重要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地图匹配的时空轨迹匿名算法,利用真实路网数据构造假轨迹的候选匹配集,通过设置时间和空间匿名函数,利用启发式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搜索目标匹配轨迹点,满足时空匿名性和空间相关性的隐私安全条件,以增强隐私保护力度.在Android平台上设计实现基于地图匹配的时空轨迹匿名工具,利用真实路网数据完成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材料与冶金
    冷轧差厚板退火组织性能的实验研究
    支颖,田野,张金连,刘相华
    2014, 35 (5):  671-675.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15
    摘要 ( 736 )   HTML   PDF(2087KB) ( 811 )  
    对CR340冷轧差厚板系列退火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退火工艺对差厚板不同厚度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究差厚板退火性能差异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差厚板不同厚度区的组织性能差异取决于冷轧变形量、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建立了差厚板不同厚度区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与最终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对应关系,回归了差厚板退火后硬度与屈服强度的函数关系,为冷轧差厚板退火工艺的制定及组织性能控制提供了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轧带钢轧后高强度冷却过程的换热系数分析
    江连运,袁国,吴迪,王国栋
    2014, 35 (5):  676-680.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16
    摘要 ( 714 )   HTML   PDF(1147KB) ( 739 )  
    为了研究基于层流冷却(加强型冷却)和采用有压射流冷却水进行冷却(超快冷)这两种技术方案下冷却强度的差异,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不同水流密度和冷却方式下带钢表面换热系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流密度相同时,超快冷的换热系数显著高于加强型冷却;在加强型冷却方式下随着水流密度的提高,带钢表面换热系数也随之升高,当达到一定值后,再次提高水流密度,换热系数会随之降低,但在超快冷方式下,换热系数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步淬火分配钢的工艺设计与微观组织演变
    谭小东,许云波,杨小龙,吴迪
    2014, 35 (5):  681-685.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17
    摘要 ( 813 )   HTML   PDF(1994KB) ( 828 )  
    设计并研究了低碳硅锰系淬火分配(Q&P)钢的热处理工艺.利用SEM,TEM和XRD观察并分析了实验钢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理论计算结果显示:Fe-021C二元合金的最佳淬火温度为290℃,最大残余奥氏体含量(摩尔分数)为179%.工艺模拟结果表明:实验钢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67%~172%,残余奥氏体平均碳质量分数为102%~148%.残余奥氏体与相邻马氏体板条间晶体学位向符合K-S关系或N-W关系.实验所涉工艺中均存在新鲜马氏体的生成.随着配分时间的延长,残余奥氏体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残余奥氏体平均碳含量不断增加,最佳配分时间为50s.配分后期马氏体板条中出现的碳化物导致了残余奥氏体的减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板条贝氏体中少量铁素体对高强钢强韧性的影响
    宋峰雨,张朋彦,王平,朱伏先
    2014, 35 (5):  686-689.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18
    摘要 ( 786 )   HTML   PDF(1306KB) ( 623 )  
    以一种低成本高强钢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了不同冷却模式的TMCP工艺实验,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相变强化和在两相区的保温处理,在以板条贝氏体为主的实验钢组织中引入少量铁素体,使其拥有高强度、高冲击韧性等综合力学性能.在同类工艺条件下,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屈强比随终冷温度降低而升高,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随终冷温度降低而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曲面柔性轧制辊形计算方法
    邱宁佳,李明哲,李任君
    2014, 35 (5):  690-694.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19
    摘要 ( 809 )   HTML   PDF(1533KB) ( 691 )  
    分析了利用曲面柔性轧制方法实现三维曲面件成形过程中板料厚度变化与轧制变形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当工作辊弯曲形状为圆弧时,凸曲面柔性轧制不均匀辊缝的辊缝分布以及工作辊排布函数公式.根据该公式对凸曲面柔性轧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计算将离散辊全局压下量转化为局部压下分量,得到较好的模拟结果.研制了小型实验装置并进行成形实验,得到典型实验件.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表明,曲面柔性轧制用于成形三维曲面零件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吹转炉氧枪喷吹石灰石颗粒的物理模拟
    唐彪,王晓鸣,邹宗树,孙广琪
    2014, 35 (5):  695-699.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20
    摘要 ( 563 )   HTML   PDF(961KB) ( 709 )  
    建立了氧枪喷吹石灰石粉的冷态模型,用水模拟钢水,用浸盐空心三氧化二铝模拟石灰石粉,用真空泵油模拟炉渣,研究了熔池的均混时间、粉剂分布和粉剂穿透比.考察了底气流量和枪位对均混时间的影响,同时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测定了熔池的粉剂穿透比和粉剂分布,确定了实验室条件下最佳操作工艺.结果表明,顶吹喷粉条件下氧枪枪位应略微下降,枪位为258mm,底气流量为20m3/h;粉剂穿透比随固气比和粉剂粒度的增加而增加,确定了实验条件下最佳粉剂粒度为0212~0380mm.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锡铁素体不锈钢夹杂物的冶金行为
    韩纪鹏,姜周华
    2014, 35 (5):  700-703.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21
    摘要 ( 653 )   HTML   PDF(1692KB) ( 831 )  
    基于新型含锡铁素体不锈钢,采用冶金反应平衡对其冶炼过程进行实验室条件下的研究分析了锡在不锈钢冶炼过程的收得率及锡的添加对不锈钢基体的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分析脱氧夹杂物的形貌和成分演变结果表明,尽管锡的熔点极低,其收得率较高;锡在硫化锰周围富集现象比较明显,夹杂物周围被锡包裹,电镜下呈白色,氧化物夹杂周围未见锡的富集;从金相分析结果发现,当锡质量分数不小于03%时,晶界析出物中锡的质量分数高于基体,即存在锡在晶界的偏析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镁蒸气对模具钢中夹杂物变性的研究
    龚伟,王承,王海东,姜周华
    2014, 35 (5):  704-707.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22
    摘要 ( 596 )   HTML   PDF(1382KB) ( 566 )  
    D2冷作模具钢最常见的失效形式为磨损失效,改善夹杂物的数量、形态和分布能降低钢的磨损率.利用颗粒镁在高温下生成镁蒸气,并通过高纯氩气携带通入钢液中,考察了镁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变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镁蒸气通入钢液后,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尺寸明显变得细小,夹杂物的成分从单纯的Al2O3和Al2O3与Cr,Mo和V等合金氧化物的复合产物向富MgO的MgO和Al2O3复合夹杂物转变.铸态组织的观察结果表明细小夹杂物在钢液中的残存对于凝固和相变过程中钢的晶粒细化有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却风量影响烧结余热竖罐回收中火用传递系数实验研究
    董辉,冯军胜,李磊,王爱华
    2014, 35 (5):  708-711.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23
    摘要 ( 914 )   HTML   PDF(648KB) ( 671 )  
    将对流换热器和填充床中火用传递系数的概念引入到竖罐式余热回收工艺中,推导出烧结移动床层火用传递系数公式;在自制的气固传热实验装置上,测定不同工况下罐体料层内气固传热过程的相关数据,研究冷却风量对烧结床层火用传递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却风量不变时,平均物理火用传递系数hex,m随矿温的升高而增大;相同平均矿温条件下,当hex,m大于0时,hex,m随冷却风量的增加而增大;当hex,m小于0时,会导致竖罐出口冷风火用值减少,对强化气固换热不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竖罐炼锌蒸馏残渣旋涡炉处理烟化渣中浮选回收银
    徐红江,张廷安,王吉坤,谢刚
    2014, 35 (5):  712-715.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24
    摘要 ( 879 )   HTML   PDF(587KB) ( 657 )  
    由于竖罐蒸馏炼锌工艺中锌精矿所含的银几乎全部进入蒸馏残渣,因此以蒸馏残渣经旋涡炉烟化处理后得到的烟化渣为原料,开展了浮选回收银的研究.浮选实验考查了浮选过程pH值、温度、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对粗选过程的影响.在优化的粗选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了多级开路浮选和闭路浮选实验,最终确定采用一粗四精三扫工艺,捕收剂用量800g·t-1,起泡剂用量350g·t-1,获得银精矿品位6100g·t-1,银回收率861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硼镁石真空铝热炼镁还原渣提取高白氢氧化铝
    狄跃忠,彭建平,王耀武,冯乃祥
    2014, 35 (5):  716-720.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25
    摘要 ( 848 )   HTML   PDF(952KB) ( 731 )  
    以煅烧硼镁石为原料真空铝热还原炼镁得到的还原渣中富含12CaO·7Al2O3,该还原渣可通过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碱液溶出得到铝酸钠溶液和富硼料,铝酸钠溶液通过碳酸化分解可制备氢氧化铝.以硼镁石铝热炼镁所得还原渣为原料,研究了溶出温度、时间、碳酸钠及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并对碳分产物进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质量浓度12g/L,碳碱质量浓度210g/L,溶出时间120min,溶出温度95℃,液固比为6的条件下,炼镁还原渣中氧化铝的溶出率为8521%.氢氧化铝产品为α-Al(OH)3,白度大于98,SEM显示其晶粒小于1μm.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工程
    基于积分模型的斜齿轮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王奇斌,胡鹏,张义民,马辉
    2014, 35 (5):  721-725.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26
    摘要 ( 553 )   HTML   PDF(1651KB) ( 705 )  
    为了模拟工程应用中斜齿轮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考虑齿轮齿面刚度分布场、传递误差分布场、啮合过程中啮合刚度、摆动刚度和刚度中心等参数,建立了通用的斜齿轮集中质量模型.将该模型与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耦合,得到了斜齿轮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最后,以一对斜齿轮转子系统为例,分析了该系统的振动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精确地模拟齿轮之间的啮合.通过对啮合力响应进行傅里叶分析,表明齿轮1倍啮合频率对系统响应影响最大,而其他频率对系统振动响应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有碰摩故障的多盘双转子系统动态特性
    李朝峰,周世华,杨树华,刘广超
    2014, 35 (5):  726-730.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27
    摘要 ( 514 )   HTML   PDF(3136KB) ( 672 )  
    建立航空发动机双转子轴承系统的有限元模型,为考察碰摩特征对双转子系统的影响,在考虑转轴剪切效应、惯量分布效应、横向扭转以及系统结构的几何参数等重要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考察碰摩故障对系统的影响.研究了碰摩间隙等参数变化时对双转子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双转子本身结构和转速的影响,转子各处呈现非周期1运动.另外,由于碰摩影响,整个系统会出现非线性响应,但由于中介轴承的影响在无碰摩故障的转轴上非周期运动稍弱一些.中介轴承除了有耦合作用外,还起到了隔振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摩擦系数对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的影响
    孙大乐,秦晓峰,谢里阳,吴琼
    2014, 35 (5):  731-734.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28
    摘要 ( 698 )   HTML   PDF(509KB) ( 1235 )  
    以正交剪应力作为滚动接触次表层疲劳损伤评价的临界应力,分析了摩擦系数对滚动接触次表层正交剪应力幅及应力比的影响规律.根据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及非对称循环应力幅修正公式,建立了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应力与寿命计算模型,用于评价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实例分析了摩擦系数对支承辊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比及摩擦系数增大,支承辊的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增大,因此,降低支承辊接触摩擦系数,可改善支承辊的疲劳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向应力状态下薄壁管材连续矫直压弯量模型
    张子骞,颜云辉,杨会林,赵新军
    2014, 35 (5):  735-738.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29
    摘要 ( 545 )   HTML   PDF(729KB) ( 637 )  
    针对目前薄壁管材在连续矫直过程中仍沿用经验图表结合人工经验和反复试矫对其进行估定的现状,在构建压弯量计算简化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单向应力状态下弹性区、弹塑性区管材横截面弯矩进行解析,应用莫尔积分建立了矫直辊压弯量数学模型.应用LS-DYNA对薄壁管材的连续矫直过程进行动态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典型管材数据的计算绘制了压弯量曲线,定性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压弯量的影响,为现场压弯量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谱系聚类的数控机床模块划分系统
    王鹏家,巩亚东,刘永贤,张朝彪
    2014, 35 (5):  739-742.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30
    摘要 ( 674 )   HTML   PDF(528KB) ( 602 )  
    为研究开发有效的计算机辅助数控机床模块划分系统,利用AHP以及谱系聚类算法,结合卧式数控车床模块划分的实际,从功能出发阐述了模块划分过程.通过相关度矩阵得到距离矩阵,运用谱系聚类方法对距离矩阵进行聚合,得到划分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利用VB以及Matlab开发了数控机床模块划分系统.通过实例设计及结果分析证明该划分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十分有效、准确且快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钠钙玻璃微磨削表面粗糙度与表面形貌
    温雪龙,王超,巩亚东,程军
    2014, 35 (5):  743-746.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31
    摘要 ( 685 )   HTML   PDF(622KB) ( 728 )  
    针对钠钙玻璃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微磨削实验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磨削因素对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和三维表面形貌的影响.根据微磨削加工的特点,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分别用200#和500#两种磨粒微磨棒对钠钙玻璃材料进行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通过分析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找出影响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主轴转速与进给速度是影响表面粗糙度和三维表面形貌的主要因素,磨削深度对其影响不大,为今后提高微磨削加工的表面质量以及微磨削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源与土木工程
    辽宁省北二十家子镇第四纪肿骨鹿化石的研究
    张志斌,巩恩普,赵明鹏,王海娇
    2014, 35 (5):  747-750.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32
    摘要 ( 751 )   HTML   PDF(864KB) ( 745 )  
    初步对辽宁省建平县北二十家子镇附近出土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进行分析,结果为形成于新生代中更新世的温暖潮湿的草原生态系统的肿骨鹿鹿角化石.鹿角化石硅化较强,通过区域地层与化石对比,研究区内的鹿角化石时代形成于中更新统早期.鹿角化石埋藏于黄土地层中,黄土为干燥寒冷的草原环境产物,分析得出研究区出现过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此后长期以干燥寒冷的气候环境为主,进而推测哺乳动物受气候影响变化较大,乃至灭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CR-DGGE方法解析电凝聚膜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
    李亮,胡筱敏,余丹静,陈文希
    2014, 35 (5):  751-755.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33
    摘要 ( 656 )   HTML   PDF(597KB) ( 731 )  
    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膜组件两侧设置以铁为牺牲阳极的电凝聚极板,构建电凝聚膜生物反应器(ECMBR)处理活性艳蓝X-BR模拟印染废水,与传统SMBR相比,ECMBR中活性污泥对COD,NH+4—N,TN,TP和染料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7%,38%,47%,392%和286%.应用PCR-DGGE方法,对普通SMBR和ECMBR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行期ECMBR中污泥的多样性Shannon指数为29,略高于同期的SMBR,两个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很小,相似性维持在97%以上,在膜生物反应器中采用电凝聚强化微生物多样性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裂缝对煤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
    宋晨鹏,卢义玉,夏彬伟,胡科
    2014, 35 (5):  756-760.  DOI: 10.12068/j.issn.1005-3026.2014.05.034
    摘要 ( 878 )   HTML   PDF(642KB) ( 890 )  
    煤层井下水力压裂过程中,天然裂缝会对水压裂缝的扩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建立水压压裂裂缝遇天然裂缝二维模型,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裂缝扩展规律及天然裂缝破坏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扩展中主裂缝与天然裂缝的相交角度、水平主应力差及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影响扩展方向的主要因素.在低主应力差、低相交角的条件下,压裂裂缝趋于沿天然裂缝发生剪切破坏扩展;在高应力差和高相交角情况下,压裂裂缝易直接穿过天然裂缝扩展.当天然裂缝尺寸较长,压裂裂缝易沿天然裂缝扩展,而小尺寸的天然裂缝对裂缝扩展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