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诊断是肺部感染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之一.然而,现有的方法大多基于深度学习,具有模型稳定性不足、复杂度高、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融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浅层模型,实现了准确率高并且结构简单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诊断.首先,将收集到的两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数据集融合成一个数据集,解决了因数据集不足导致训练的模型不稳定.其次,通过在浅层网络ResNet18后3层中引入多尺度注意力,弥补了模型特征提取能力的不足.最后,搭建了一个具有3层全连接层的分类器,改进模型的分类能力,进而提高了肺部CT的分类准确率.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准确率达到95.41%,性能超过ResNet50,ResNet101,VGG16,DenseNet169等网络,并且模型参数数量仅有12.24×106,比ResNet50和VGG16等网络低50%左右.
针对单目场景下的三维重建,由于运动模糊和小基线图像的存在导致图像模糊、特征点匹配低、重建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单目视觉系统的三维重建方法.首先,根据图像的边缘信息利用小波变换检测原始数据中的模糊图像并剔除,通过几何鲁棒性准则筛选出宽基线图像,得到用于三维重建的清晰图像;其次,提出了基于区域划分的错误匹配特征点剔除算法,剔除重复匹配和错误匹配特征点;最后,提出3种不同区域增长方式获取更多特征点进行三维点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有效地去除了错误匹配特征点,提高了特征点匹配的准确率,获得了更多的点云数量,提高了重建模型的精度和完整度.
工业物联网设备会将无法进行本地计算的任务发送至边缘服务器进行处理,但不同设备密度下的覆盖会导致不同边缘服务器的计算任务负载不均衡,进而产生计算时延过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modifi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MDDPG)的任务迁移算法,该算法具有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优先经验重放和随机权重平均机制,以寻求最佳的迁移策略,减少任务的计算时延.实验结果表明,MDDPG算法相较于传统的算法有更好的性能.
基于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容易忽略全局特征,导致复原图像出现颜色失真、对比度下降等现象,影响全局视觉感知效果.因此,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多尺度水下图像增强网络.针对全局特征缺失问题,融入水下图像先验设计位置编码模块,构建适用于水下场景的Swin Transformer模块,并通过自注意力机制针对性地提取图像全局特征,提升全局感知性能;针对局部细节模糊现象,设计CNN模块关注水下图像纹理、边缘等局部特征,改善细节感知效果;构建转移融合模块,将Swin Transformer的全局注意力转移到卷积特征上,达成全局和局部特征的高效融合与利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EUVP子集上的PSNR值最高可达23.47 dB,可有效增强全局视觉感知能力,显著改善图像视觉质量.
基于自表示的无监督特征选择能够处理未标记数据且不受伪标签影响.为了令此类方法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保留样本局部结构、能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并设计了一个对应的迭代优化算法来计算其目标函数.该方法先对样本异常值进行识别和处理,然后将传统的自表示模型与非凸稀疏约束和流形正则结合形成目标模型,再将预处理后的数据放入模型进行特征选择,最后使用所选特征进行聚类.将所提方法在9个真实数据集上与7种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无监督特征选择问题.
针对认知无人机网络中,作为次用户发射机的无人机难以准确获取窃听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而使次级系统安全性能下降的难题,提出一种利用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无人机认知通信增强次用户安全传输性能的鲁棒方法.在满足主用户干扰温度约束的条件下,建立确定性模型描述窃听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不确定性,联合优化智能反射面的相移矩阵、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和发射功率,最大化次用户的最差平均保密速率.并针对该优化问题的非凸性,基于交替优化、连续凸近似、S-Procedure和半定松弛方法,提出了一个有效的三阶段迭代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非鲁棒方案,所提出的鲁棒方案可以显著提升次用户的安全传输性能.
主轴运动误差会降低被加工表面的质量和被加工轮廓的动态精度.通过对数控车床主轴运动误差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误差的车削工件3-D表面形貌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在求解主轴回转误差和工件表面形貌时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可将工件表面形貌与主轴径向跳动误差和倾角摆动误差分离.为了验证该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搭建了3-D表面形貌检测平台采集实验数据,之后通过分离算法得到了工件表面形貌数据和数控车床主轴运动误差.最后,分析了实验中异步误差和传感器误差对工件表面形貌检测结果的影响.
通过分析磨屑形成机理,建立了高熵合金微磨削力的理论模型,并推导了磨削力公式,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探究了磨削参数、磨粒粒度、微磨具表面涂层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对比了不同种类高熵合金的磨削力,分析了磨粒粒度、加工参数及力对磨屑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磨削力影响最大的是进给速度,影响最小的是磨削深度;与磨削力呈正相关的是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负相关的是磨削速度;使用500#磨粒微磨具所受微磨削力较大,且产生的磨屑呈小节距锯齿状;涂层微磨具所受切向磨削力比未涂层的微磨具小,而法向磨削力大;增加Al含量和加入Mo元素会导致微磨削力增大.最后比较了理论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验证了微磨削力模型的准确性.
液压设备服役环境复杂,常面临强振动、冲击等极端条件,这些因素与结构相关不确定性参数耦合极易引起溢流阀调定压力波动从而造成设备工作异常.考虑环境振动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直动式溢流阀压力波动失效的可靠性分析模型.通过建立振动环境下溢流阀的动力学模型实现溢流阀动态特性分析,并以其调定压力波动偏差是否超过标准规定值为判别条件,建立溢流阀压力波动失效的极限状态方程;进一步地使用Kriging模型进行可靠性灵敏度分析以获取各参数对压力波动失效现象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对可靠性的影响最为显著,阀芯质量和振动幅度次之,受控腔容积和敏感腔容积影响最小.研究结果可为振动环境下溢流阀发生压力波动失效行为的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针对大型轴承疲劳寿命分析过程中尺寸效应的问题,对大型轴承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尺寸效应所产生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接触载荷计算模型,确定接触力分布情况,结合Lundberg-Palmgren理论,计算出不同尺寸下大型轴承的疲劳寿命,分析得到了滚珠个数与直径耦合关系以及滚道中心圆直径等参数对大型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并讨论了大型轴承在疲劳寿命方面的尺寸效应,为大型轴承的设计与选用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沟曲率系数、增大接触角和滚道中心圆直径可延长大型轴承的使用寿命,滚珠直径的变化对大型轴承寿命的影响要大于滚道中心圆直径变化对其寿命的影响,且接触角的增大会增强尺寸效应,而沟曲率系数的增大则会削弱这一效应.
地下倾斜矩形采场的稳定性与顶板应力及位移的分布密切相关,而目前关于矩形开挖围岩应力及位移的解析方法应用于大宽高比倾斜矩形采场时误差较大,且并未考虑采场倾角和支护力的影响.本文基于复变函数理论,提出了大宽高比倾斜矩形采场的映射函数表达式,推导了采场在双向不等压应力和支护力作用下围岩应力和位移解析解,分析了采场倾角、宽高比和支护力对顶板应力和位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解析解与FLAC模拟解的偏差小于5%;随着采场倾角的增大,顶板的应力和位移非对称分布趋势加剧,卸压程度和位移量逐渐降低;随着采场宽高比的增大,顶板卸压程度和位移量逐渐增大;采场支护体施加的支护力能够改善采场围岩的应力环境,降低顶板的下沉量.
渣土改良是解决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过程中刀盘“结泥饼”、刀具磨损等施工难题的有效措施.采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随地质条件变化的改良剂用量不仅可以降低上述施工风险,还弥补了试验法确定改良剂用量的滞后性.依托沈阳地铁四号线区间盾构项目,对1 396环砂土地层掘进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扭矩切深指数(TPI)和场切深指数(FPI)作为渣土改良效果判据并选择出优良数据集,建立Optuna-XGBoost改良剂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Optuna算法在超参数优化上与其他算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Optuna-XGBoost与其他5种预测模型相比,在地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实现更高精度预测.
为了研究止水帷幕渗漏时的各向同性土层中基坑的二维稳态渗流场,根据基坑的对称性取基坑的一半截面进行计算,将止水帷幕周围土层划分为5个规则的区域,利用叠加法和分离变量法求出这5个区域内的水头分布级数解,结合区域间的连续条件得出基坑周围渗流场的显式解析解.将得到的水头、水压力和止水帷幕渗漏处渗流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以及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相较于有限元解,解析解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通过参数分析发现,竖向渗漏裂缝位置和宽度对基坑水头分布和止水帷幕上的水压力的影响较小,对渗漏位置处的渗流量的影响较大.
对9个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CFST)柱-组合梁单边螺栓节点开展三维实体有限元精细化模型抗震性能分析,其中采用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和钢材混合强化-韧性损伤模型,探讨了拉筋、轴压比、梁高、加劲肋对节点抗震性能与破坏形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材引入韧性损伤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吻合,且增加端板加劲肋和增大钢梁高度均能大幅提高节点刚度、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探究不同钢梁尺寸和柱内拉筋强构造对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单边螺栓节点承载力、刚度和塑性耗能分配与失效机制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拉筋大幅提升了柱端抗弯承载力和耗能能力,使得节点在轴压比为0.8时仍维持梁端失效模式;节点梁-柱抗弯承载力比介于1.57~2.04时将由梁耗能向柱耗能转变.因此对于栓连螺栓组合节点强柱弱梁的判定,建议梁-柱抗弯承载力比值由1.0提升至1.5.
为探究碳酸氢盐对豆粕粉尘爆炸的抑爆特性,选取NaHCO3,KHCO3,NH4HCO3 3种碳酸氢盐作为抑爆粉体,用最大爆炸压力Pex、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P/dt)ex和爆炸指数Kst等参数分析了碳酸氢盐对豆粕粉尘爆炸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00 g/m³ 的豆粕粉尘爆炸特性参数最高,最大爆炸压力为0.763 MPa,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为24.8 MPa/s,爆炸指数为6.7 MPa·m/s.随着碳酸氢盐粉末质量分数的增加,爆炸特性参数呈现下降趋势,且抑制效果不断增强.同一条件下,抑爆性能NH4HCO3 >KHCO3>NaHCO3.结合抑爆粉体热重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探究了3种抑爆粉体的抑爆机理及不同离子导致的差异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