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哲学研究
    人类增强的类型、范式与伦理争议
    张灿
    2018, 20 (1):  1-6.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01
    摘要 ( 738 )   HTML   PDF(822KB) ( 1537 )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日益深入人身体内部,不断地建构和重塑人本身。支持者认为人类增强技术使得人成为强大的超人类;反对者则认为人终将成为弗兰肯斯坦式的怪兽。按照人类增强技术的目的不同,可以把人类增强分为四种:生理增强、认知增强、道德增强和复合增强。人类增强技术不断地挑战着传统二元对立的概念,例如身体与心灵、自然与人工、生命和非生命,且伴随着伦理争议,诸如治疗和增强、人的性质和尊严、道德自由和社会风险。对此争议具有不同的解释范式,生物医学范式聚焦于治疗和增强的界定;超人类范式的核心在于如何理解人;社会范式则更多地关注道德自由和社会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抽象的异化到异化的抽象:符号消费背后的异化逻辑及其本质
    田芯,徐绍元,徐桂娣
    2018, 20 (1):  7-12.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02
    摘要 ( 636 )   HTML   PDF(808KB) ( 1197 )  
    如果说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中人的异化仅仅是抽象的异化,那么在符号消费中人的异化本身也被抽象化了。符号消费不但使人失去了反抗异化的对象,也使人失去反抗异化的能力,使人处于一种符号化的生存状态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义盛行,物的生产和符号的生产进一步结合,物的消费和符号的消费进一步混同,经由商品的符号化和符号的商品化,资本从对生产的控制转变为对符号的控制,资本通过符号对人的控制完成对人的控制。只有厘清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形式和逻辑转换,才能深刻认识符号消费的本质及其背后人的异化,进而了解作为主体的人在消费中被符号彻底奴役的状况,为消解这种异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异化劳动的生态哲学运思
    王妍,曾丽华
    2018, 20 (1):  13-18.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03
    摘要 ( 526 )   HTML   PDF(810KB) ( 895 )  
    以一种多维的辩证的方式对异化劳动进行生态哲学运思是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论路径,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野。以异化劳动的意涵解构为起点,通过反思异化劳动存在的生态空间,使异化劳动概念与生态哲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说明异化劳动是基于生产和劳动实践的,是实践生存论意义上的概念,是与人类和自然关系变革相联系的。为了规避异化劳动的“异化性”,就要使对异化劳动的研判获得一种内在的固有性和坚实性,从而促进异化劳动的扬弃、生态危机的消除,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与管理研究
    人口结构、经济增长与中国社会福利水平
    贺俊,程佳敏,万红燕
    2018, 20 (1):  19-26.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04
    摘要 ( 828 )   HTML   PDF(856KB) ( 1206 )  
    对经典的Ramsey(1928)模型进行了扩展,通过构建Hamilton泛函讨论了人口结构、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动态关系。运用中国2005-2016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总抚养比与社会福利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老年抚养比与社会福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分区域研究的结果显示: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会抑制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会促进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放式创新下互联网应用对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王春燕,张玉明
    2018, 20 (1):  27-35.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05
    摘要 ( 445 )   HTML   PDF(900KB) ( 1018 )  
    开放式创新强调企业应对内外部资源充分整合,全方位吸纳创新元素,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以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互联网应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将互联网应用分为互联网灵活性、互联网整合性和互联网开放广度三个维度,引入创新环境及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环境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及创新环境、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整合性、互联网灵活性、互联网开放广度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环境在互联网灵活性、整合性与创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开放广度与创新之间则无明显的调节作用;吸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互联网灵活性、互联网整合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在互联网开放广度与创新绩效之间未起到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财务柔性政策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来自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经验证据
    范圣然,陈志斌,沈磊
    2018, 20 (1):  36-43.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06
    摘要 ( 600 )   HTML   PDF(857KB) ( 1621 )  
    采用2012—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优化后的OPSW模型分析了财务柔性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财务柔性政策可利用其既有的诸如低成本获取财务资金等能力的发挥,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效率;区分具体财务柔性政策后,发现综合财务柔性政策相较于现金和负债柔性政策而言,更为显著地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在市场化程度因素作用下,高(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采用“高现高负(高现低负)”配比型综合柔性政策更具提升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务补救一定会导致顾客满意吗?——基于顾客情绪视角
    贾薇,赵哲
    2018, 20 (1):  44-51.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07
    摘要 ( 553 )   HTML   PDF(885KB) ( 1556 )  
    服务补救是营销领域研究重点,而服务补救后的顾客情绪在顾客对服务过程的整体评价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顾客情绪视角,将心理学中的环状情绪模型引入到服务补救的研究中,探讨了服务失误情境下不同的服务补救方式会引致不同的顾客情绪,并对顾客满意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失误后,及时主动的补救方式能够激起更强烈的唤起情绪和愉快情绪;服务补救后引致的顾客唤起情绪和愉快情绪均会对顾客满意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服务补救后引致的顾客唤起情绪对顾客满意的影响大于愉快情绪对顾客满意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
    网络问责中的抗争表演与法律反制——一种抗争政治学的分析
    刘力锐
    2018, 20 (1):  52-58.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08
    摘要 ( 504 )   HTML   PDF(828KB) ( 801 )  
    网络问责是社会行动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公共权力进行的监督、问责行为,它具有鲜明的抗争属性。社会行动者往往需要依赖网络表演来汇聚抗争力量,有效的问责表演必须满足公众需求、媒体需求和官方需求。权力主体借用权利理由和秩序理由,引入法律武器形成对网络问责的强力反制。权力主体应对网络问责的行为策略是由公共权力类型决定的,公共权力的强大和公民权利保障的不完善导致了网络问责法律反制的盛行。法律武器滥用会导致社会的寒蝉效应,保障公民权利和规范公共权力是网络问责稳健发展乃至互联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压反腐下行政不作为的发生机理与治理机制——以问责要素的系统分析为视角
    吕永祥,王立峰
    2018, 20 (1):  59-65.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09
    摘要 ( 547 )   HTML   PDF(866KB) ( 754 )  
    目前学术界对行政不作为的既有研究主要从单一问责要素的角度展开,弥补这些研究不足需要从各问责要素和不同的行政不作为类型之间的关联入手建立行政不作为的“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内容”三维分析框架。从该分析框架出发,高压反腐通过问责主体不合理的权责配置、问责对象的履责风险的提高和问责内容的不均衡设置分别产生行政主体“不能为”“不敢为”和“不愿为”的问题。基于此,应当将健全问责要素作为行政不作为的治理机制,通过合理配置问责主体的权责、降低问责对象的履责风险和设置均衡的问责内容分别切断上述三种行政不作为类型的发生机制,实现行政不作为的精准化治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过程、模式及影响因素——以网约车治理为例
    路稳玲,魏淑艳
    2018, 20 (1):  66-72.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10
    摘要 ( 626 )   HTML   PDF(832KB) ( 985 )  
    网约车是典型的“互联网+”行业,发展于政府管制繁复的传统出租车行业,以此为例可探究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动态过程,洞悉政府的治理理念、治理政策、治理机制创新的表征及特点。网约车的治理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模式,发展趋势是治理主体由被动走向主动,治理方式由堵截走向疏通,治理秩序由无序走向规范。互联网的发展界定着问题的边界属性,是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直接因素。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管理者的创新意愿与能力决定着创新的程度与质量。央强地弱的府际关系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创新的方向与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学研究
    从行政指导视角论我国信访救济的完善
    孙萍,邓小川
    2018, 20 (1):  73-78.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11
    摘要 ( 497 )   HTML   PDF(811KB) ( 842 )  
    行政指导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的一种新型行政行为和管理方式,它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有时也会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失。作为行政救济方式的一种,行政指导获得信访救济不仅具有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还符合当代社会管理创新发展要求。然而在实践中行政指导的信访救济存在不足,如信访诉求表达渠道不畅,处理情况不公开透明,信访体制机制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等,因此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将信访体制机制纳入法治化轨道,构建信访救济与司法救济协调发展的救济体系,不断推进行政指导获得信访救济的科学化、法治化和规范化,从而保障公民权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慈善领域犯罪的时代发展与刑法应对——基于慈善领域10年刑事案件样本的思考
    刘圃君
    2018, 20 (1):  79-87.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12
    摘要 ( 541 )   HTML   PDF(857KB) ( 826 )  
    网络空间化与慈善网络化是我国慈善领域犯罪加速发展的助推力量,网络时代下,慈善领域犯罪的范畴具有复杂性,总结慈善领域犯罪的发展规律需要以大量刑事案件为样本着手分析,以实现对近年来我国慈善领域犯罪的罪名分布、罪情变化与刑罚适用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把握。在此基础上,精确化、科学化的刑法回应既是传统刑法自我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遏制慈善领域犯罪的重要途径。而通过刑事司法对现有罪状的再解释以应对慈善领域高发犯罪,通过罪名增设以应对慈善领域“越轨”危害行为,通过量刑规则的调整以实现刑罚与犯罪危害性的合理匹配,是刑法对于不断异化发展的慈善领域犯罪的应有回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研究
    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研究
    赵睿,史万兵
    2018, 20 (1):  88-93.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13
    摘要 ( 818 )   HTML   PDF(819KB) ( 947 )  
    探究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问题对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我国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专业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道德品质、国际视野,重视培养实用型、高素质人才,但是缺少全球公民素养、人文情怀、科学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人生理想等特征,对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全球领导者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我国一流大学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在全球大环境中重新定位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一流”大学建设视域下高校后勤综合改革研究
    孙雷
    2018, 20 (1):  94-98.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14
    摘要 ( 617 )   HTML   PDF(799KB) ( 1186 )  
    在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后勤综合改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应正视发展进程、管理理念、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构建服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高校后勤管理体系和开放性国际化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为依托,从方向政策、理念文化、运作机制、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力改革,立足高校“学术化”特征,追求“社会化”改革成果,形成“双一流”大学建设和高校后勤综合改革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局面,打造服务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一流后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文学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进化论及其生物进化基础
    周海明
    2018, 20 (1):  99-104.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15
    摘要 ( 716 )   HTML   PDF(847KB) ( 878 )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进化论为意义研究提供了一种历时性的范式,它再现了语言系统和话语形式的演变,尤其是语言通过创造意义而实现社会功能持续进化的历程。“意义进化论”这一汉语译法较贴切传达了原文术语的内涵,凸显了“意义”和“进化”两大核心概念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理论地位。意义进化论明显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思想的影响,因此功能进化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精髓之一。从理论核心、译名考察、学理渊源三个视角深入理解意义进化论的内涵,有助于推动意义研究的深化发展,揭示语言建构现实的真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左翼女性美学视域下的审美政治化与父权意识暗合的批判——阐析桑塔格《迷惑人的法西斯主义》
    李岩,王纯菲
    2018, 20 (1):  105-110.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8.01.016
    摘要 ( 695 )   HTML   PDF(822KB) ( 1213 )  
    随着“后理论”时代的来临,作为文化研究范式的后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文艺思想相勾连,衍生出“新左翼女性美学”。以桑塔格《迷惑人的法西斯主义》为蓝本,挖掘新左翼女性主义者如何从女性的独特视角出发,揭示和批判法西斯审美政治化与父权意识的暗合,指出法西斯强权美学的哲学根源实为父权中心主义所推崇的同一哲学。桑塔格“新左翼女性”美学在审美与政治的碰撞中书写着新左派特有的文化品位和先锋美学思想,将政治、审美、性别意识纳入后马克思主义框架加以考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对开阔马克思主义当代视域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同时对警惕各种新式极权主义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