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科技哲学研究
    自动驾驶汽车道德归责困境及其消解
    胡明艳,白英慧
    2023, 25 (5):  1-7.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01
    摘要 ( 641 )   HTML ( 64)   PDF(907KB) ( 629 )  
    自动驾驶汽车道德归责困境主要体现为责任主体层面的“责任空缺”、责任承担层面的“惩罚空缺”以及责任分配层面的“多手问题”与“多物问题”。道德归责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自动驾驶系统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和人—物协同性,难以运用传统道德责任观进行归责。道德归责困境消解的关键在于拓展传统的道德责任观。要实现对传统的道德责任观的拓展,一种可行的尝试方案是设立“AV法人”,以此实施人—物集体担责,关注责任受体,进行责任前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叙事认同与自由意志——道德增强的神经科学伦理问题研究
    唐国尧,周文杰
    2023, 25 (5):  8-13.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02
    摘要 ( 297 )   HTML ( 19)   PDF(884KB) ( 301 )  
    诉诸先进神经科学的道德增强技术可以直接提升人类的道德水平,但也引发了人们关于自由意志、自主性、同一性等伦理问题的思考。面对道德增强技术是否干预了人的自由意志这一问题,超人类主义和生物保守主义展开了争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澄清人是否在道德增强前后保持了身份与自我的连续性,即论证道德增强会不会影响人的自由意志。通过对叙事认同理论的解释与分析表明,适当的知情同意程序可以使道德主体积极地融入叙事身份的被动变化中,从而维护人的自由意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与管理研究
    资产定价的信息弯曲效应——基于内部人减持的经验证据
    丁志国,刘欣苗,赵晶
    2023, 25 (5):  14-24.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03
    摘要 ( 265 )   HTML ( 14)   PDF(958KB) ( 217 )  
    由于所拥有信息的类型和数量存在差异,交易主体间的投资逻辑表现为异质性,导致资产定价偏差,因此即使是内部人交易,也并不能够总是获得超额收益。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人减持数据,研究内部人交易过程中的资产定价偏差——信息弯曲效应。将内部信息细分为决策信息和经营信息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资产定价过程存在信息弯曲效应。即内部经营信息会产生负向资产定价偏差,而决策信息则具有正向的纠正作用;资产定价的信息弯曲效应,受环境不确定性、信息透明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因素的显著影响;短期内外部投资者对内部人减持行为反应强烈,但长期来看这种由内而外的定价偏差会被纠正。研究结论在理论方面从内部信息的视角考察资产定价机制,丰富了资产定价的研究框架;在实践方面从定价偏差的科学角度解释了内部人减持异象,能够为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TA对医药制造业跨国并购网络结构洞的影响研究
    高菲,杨欣媛,杨亚如
    2023, 25 (5):  25-35.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04
    摘要 ( 217 )   HTML ( 3)   PDF(2621KB) ( 196 )  
    以1999—2018年参与医药制造业跨国并购的国家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以国家为节点、跨国并购关系为边的网络,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FTA对医药制造业跨国并购网络结构洞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国签订FTA的数量与跨国并购网络结构洞的数量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强化FTA与结构洞的“倒U型”关系。这丰富了结构洞前因变量的研究,对各国在医药制造业跨国并购的实践中合理利用FTA提高信息和知识资源的获取质量及数量,进而提高跨国并购的效益,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者超额薪酬与企业双元创新
    吴珊,邵剑兵
    2023, 25 (5):  36-48.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05
    摘要 ( 230 )   HTML ( 4)   PDF(995KB) ( 383 )  
    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管理者超额薪酬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超额薪酬作为管理者权力的体现,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但对利用式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当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程度提高时,超额薪酬对探索式创新的抑制作用减弱,而对利用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管理者超额薪酬将提升委托代理成本,且在财务柔性较低、股价波动性较高及外部市场化程度较高时,超额薪酬对探索式创新的负向影响减弱,而对利用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增强。基于管理者薪酬角度揭示了影响企业双元创新发展的内在因素,为企业合理制定并监督管理者薪酬提供了经验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与职业成长的倒U型关系研究——工作旺盛力与成长需求强度的作用
    张鑫,张健东
    2023, 25 (5):  49-59.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06
    摘要 ( 278 )   HTML ( 5)   PDF(1222KB) ( 441 )  
    以资源保存理论和情感信息理论为基础,从“增益-损耗”双路径视角出发,对全国11省(市)20所高校的634名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研,考察了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对自身职业成长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研究发现:时间焦虑已成为青年学界的群体性症候,“青焦”问题亟待关注。超八成受访者具有中度及以上的时间焦虑感,并且在婚姻状况、高校层次、岗位类型和职称级别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时间焦虑感对工作旺盛力具有倒U型影响,并通过工作旺盛力的瞬时中介作用间接对职业成长产生倒U型影响;与此同时,青年教师内在的成长需求强度能够显著调节时间焦虑感与工作旺盛力之间的曲线关系,纾解“过犹不及”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交换理论下工作场所欺骗与组织公民行为的机制研究
    骆冬嬴,徐世勇
    2023, 25 (5):  60-68.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07
    摘要 ( 282 )   HTML ( 14)   PDF(941KB) ( 529 )  
    基于685份领导—下属匹配有效样本,对工作场所欺骗如何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场所欺骗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负面影响;组织支持感在欺骗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任务复杂性调节了工作场所欺骗对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工作场所欺骗行为通过组织支持感负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间接效应在高任务复杂性下更为强烈。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究了工作场所欺骗行为在组织中的影响,拓展了欺骗领域研究,为组织如何应对欺骗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提供新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
    地方政府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何以低效?——基于中央环保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的质性分析
    蒙士芳,魏淑艳
    2023, 25 (5):  68-78.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08
    摘要 ( 270 )   HTML ( 9)   PDF(1018KB) ( 249 )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监督保障机制,对于优化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增进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具有显著作用。运用NVivo 12.0对64份中央环保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文本进行质性分析,旨在认识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共性问题,提炼影响地方政府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理念认知、政策质量、管理过程和政府责任等四类因素,内嵌于地方政府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全过程,深度影响地方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理念-政策-管理-责任”影响因素模型有助于阐释地方政府整改行为偏差产生的内在机理。据此,地方政府应从重塑环保理念、推进多元化机制建设、规范管理过程和健全系统化责任体系等方面,探寻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地出让收入支持乡村振兴动力机制构建
    唐莹,王玉波
    2023, 25 (5):  79-89.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09
    摘要 ( 200 )   HTML ( 4)   PDF(2875KB) ( 228 )  
    构建土地出让收入支持乡村振兴外在与内生动力机制,对于确保国家《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有效落实,具有理论支撑及决策参考价值。阐释了土地出让收入公共属性内涵,剖析了支持乡村振兴关联领域。提出外在动力来源包括平衡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政绩考评激励约束地方政府以土地出让收入支持乡村振兴、优惠政策及投资环境吸引要素向农村集聚;内生动力来源包括精准投入乡村振兴生产生活生态领域、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增加指标发挥土地财政正向效应、乡村资源产业优势及提升农产品价值集聚要素、认可并发挥土地出让收入支持乡村振兴功效。由此,构建土地出让收入支持乡村振兴的外在与内生动力机制运行框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不可无”到“无不可”:平台化风险及其治理——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
    赵忠璐,李红权
    2023, 25 (5):  90-98.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10
    摘要 ( 1071 )   HTML ( 10)   PDF(1583KB) ( 263 )  
    新的风险需要新的治理。当前,随着数字与社会之间的交织愈加紧密,作为数字技术缩影的数字平台开启了平台化,即数字平台通过技术集成与业务拓展逐渐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结构。在平台化进程中,数字平台由“不可无”的工具逐渐进阶为“无不可”的行动者,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能量,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诸多风险。从行动者网络理论出发,平台化的本质是建构以数字平台为中心的异质性网络的过程,其风险源头在于数字平台在网络中通过转译获得不可控的权力。针对当下平台化存在的跨部门化、垂直整合和基础设施化三重动态与治理挑战,需要实施多元网络治理,以应对平台化带来的结构转变,规避和降低平台化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学研究
    VIE架构的监管该何去何从——负面清单时代下的再审视
    郭远
    2023, 25 (5):  99-106.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11
    摘要 ( 327 )   HTML ( 8)   PDF(913KB) ( 165 )  
    我国企业搭建VIE架构的最终原因在于实现境外上市融资。面对实质上对国内外资准入规则构成违反的VIE架构,立法者长期以来表现出的犹豫不决使得试图明确该架构下各概念的一次次立法走向失败,并无形中给VIE架构披上了“默认合法”的外衣。然而,我国迈入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时代后,国内融资渠道大大扩宽、外资控制威胁不断增大以及外资准入规则空前宽松等,这些伴随时代发生改变的种种因素让我国不应再对VIE架构监管保持沉默,而宜对该架构监管的核心概念“控制”予以明确。在明确此概念时,应避免僵硬地将“协议控制”与“外商投资”划上等号,并考虑引入“实质控制”等具有弹性的概念,从而保留我国在VIE架构问题上的自由裁量空间。同时,完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与国内融资程序等相关规则,进而从源头上减少VIE架构的使用动机也是解决该架构监管问题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作为提供网络服务的对价
    孙鸿亮
    2023, 25 (5):  107-116.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12
    摘要 ( 240 )   HTML ( 9)   PDF(942KB) ( 328 )  
    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区分的学理框架有助于界定用户无需付款的网络服务合同中用户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网络服务的对价并非用户提供其个人信息,而是用户同意网络服务提供者处理其个人信息。解释论层面,同意处理个人信息构成提供网络服务的对价(对待给付),网络服务合同的对价性并不体现为牵连性,而是体现为条件上的联系或原因上的联系。功能论层面,同意处理个人信息作为对价涉及认定用户的同意是否自愿作出,进而影响同意的效力。“捆绑授权”情形下用户作出的同意无效,欺诈或误导情形下同意的效力须借助“跷跷板理论”进行场景化认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法典》视域中物权期待权与抵押权的冲突与化解——基于470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
    罗亚文
    2023, 25 (5):  117-126.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13
    摘要 ( 431 )   HTML ( 9)   PDF(938KB) ( 706 )  
    民事合同纠纷中,司法裁判普遍认可房屋消费者物权期待权的优先性,而对于不动产买受人物权期待权与抵押权优先性的认定存在分歧。除直接适用执行程序相关司法解释外,支持物权期待权优先的裁判理由还包括生存权说、事实物权理论、侵权说、权属争议理论等,主张抵押权优先的理由包括物权优先于债权原则、履行不能说、执行规定不适用说等。物权期待权由执行法溢出至民事实体审判中,由债权优先权衍化为物权优先权,然而缺乏公示性及财产性之隐蔽优先权对抗抵押权的结论难以为各裁判思路所证成。物权期待权违背物权变动规则、冲击物权公示公信力,难以负载厘定权利顺位的功能,应予摒弃。基于预售商品房制度的特殊性,给予房屋消费者特殊优先保护符合规范意旨及裁判惯例,而预告登记制度的适用将填补不动产买受人权益保护的实体法空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电子数据的形式真实性审查——以数字货币犯罪案件为研究对象
    崔世群
    2023, 25 (5):  127-137.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14
    摘要 ( 279 )   HTML ( 13)   PDF(952KB) ( 340 )  
    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数字货币犯罪借助其匿名化、去中心化、流通迅速、可跨境等诸多特性迅速演变成刑事犯罪的重灾区。在数字货币犯罪中,在案之证据具有技术特殊性、数据跨境性、海量性的特征,这给现有电子数据形式真实性审查造成了极大困境。我国司法实践对于形式真实性的审查本就存在审查比例较低、以内容真实替代形式真实审查、着重提取固定环节的审查等问题。数字货币犯罪在案证据的特殊性也进一步造成了链上电子数据难以适用传统电子数据形式真实的审查规则,跨境证据和海量证据的形式真实性难以完整审查等问题。因此,既需要完善证据法内部的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也需要科技、经济、政治领域复合性、系统性的外部规制。通过法律的内部规制与外部举措形成合力,在宏观层面纾解法律与科技之间的矛盾,在微观层面完善证据真实性审查的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对新型案件中特殊证据的形式真实性的有效审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文学研究
    情感文体学的理论建构——认知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黄荷
    2023, 25 (5):  138-143.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15
    摘要 ( 254 )   HTML ( 6)   PDF(891KB) ( 534 )  
    情感文体学近年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文体学研究者尚未对情感文体学的基本概念作出清晰的界定,对其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及与相邻研究领域间的关系等一系列元问题亦未形成系统的认知与共识。实则,情感文体学衍生于认知文体学内部的自我修正,是认知文学研究中情感转向的主要表现,其理论基础来自于情感科学,分析对象主要包括人物情感与读者情感,是文体学、文学批评与认知科学间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交混语境下的身份重建——古尔纳小说中的记忆书写
    王吉
    2023, 25 (5):  144-150.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23.05.016
    摘要 ( 392 )   HTML ( 9)   PDF(915KB) ( 516 )  
    记忆书写几乎贯穿了非裔英国作家古尔纳的创作生涯。早年的成长环境和流散异邦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受文化归属的焦虑和自我认同的危机。古尔纳在故乡和异国的重叠语境中,将个体的记忆与历史记忆、文化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经由模仿和誊写,在作品中构建起多元文化交混的文本空间,为读者展示了东非地区复杂多层的文化地貌,挑战着西方文学针对东非地区和族裔或隐或显的刻板印象,也形成了颠覆殖民主义话语和思想操控的力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